名校学案:《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教学设计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10.09福建

用随笔表达读书的思考与体验

——《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3.比较两文特点,学习随笔的写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教学导入

因为是随笔,《读书:目的和前提》的总体结构是由理性的“议”到感性的“叙”,以记叙佐证议论,以感性呼应理性。

王佐良是中国当代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1995年1月19日去世,他写的《上图书馆》共写了四个图书馆,表达了一个爱读书的人对图书馆的深厚情感。

(二)任务一:梳理文本,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1.《读书:目的和前提》的逻辑思路分析

【提问】虽然是随笔,行文比较自由,但本文围绕读书这个话题,展开了体现一定说理逻辑的论述,请具体分析。

第①句简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以“修养”引起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第②句则紧接第1句引出“教养”,解释了“教养”是“精神和心灵完善”,其作用是“使我们生活更加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

第③句用“因此”得出小结论:真正的修养与身体的锻炼是一样的,是个“从不停歇,不断完善”的过程

第④句是对前三句的总结:真正的教养并不只是为了提高某种本领和能力,而是找到意义、认识过去,提升精神境界。

【小结】真正的修养——教养是什么——教养的目的。

第2段:获得教养的途径——研读世界文学。

第①②句紧承上文,提出“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这是本段中心句。

【提问】为什么说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

第③句进一步解释“这条路永无止境”的特点。

尽管如此,世界文学还是研读,所以第④句“然而”一转,重点论述研读世界文学有作用——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

【提问】那么如何获得这种满足和幸福呢?

第⑤句指出真正要注意的问题(即做法)不在于多读,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浸其中的杰作。第⑥句进一步解释说“这是一切生活的意义”。

第⑦句说两种不同的读书目的,采用正反对比,突出读书的目的——使我们集中心智,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反过来说,强调读书的目——获得真正的教养)

【小结】研读世界文学——阅读永无止境——但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怎么做——总结:读书的目是获得真正的教养。

第3段:阅读的前提——认识自己,根据爱好去阅读。

【提问】但读书一定能达到作者所强调的目的吗

显然,读书活动林林总总,并不都是指向作者所说的目的。所以,第3段的第①句是过渡“要想建立与世界文学的生动联系,读者的第一要务乃是认识自己”,紧承上文并指出读者首先要认识自己,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阅读。

第②句是换句话说,“阅读要根据自己兴趣喜爱,而不是一种义务。

第③④句是进一步补充论述,不要因为作品,而是根据最自然的感受。

第⑩句总结全段,调强先凭自己爱好去阅读,再扩而大之。

【小结】阅读的前提是凭自己的爱好去开始阅读——进一步解释——阅读兴趣的表现——不要干涉阅读兴趣——总结全段。

第4段:阅读的前提——了解自己,追求阅读的质量。

第①句先说世界文学很丰富,但读书不在于数量。那么在于什么呢?

第②③句采用对比论证,说明读书重在质量。为什么这样说?第④句进一步解释,因为读书受个性和人格的影响,第⑤⑥从反面论述,如果不考虑人的个性和人格,就无法获得真正的教养,是戕害生灵的罪行。

【总结】前半部分以论述为主,主要表明作者对读书的认识与思考,作者认为读书的目的是获得真正的教养,同时要明确两个读书的前提:第一,要认识自己,根据爱好去读书;第二,要了解自己个性,读书重在重量,而不是数量。(言外之意,个性和人格的追求,是读书的前提)

第5、6、7段:用自己的读书经历为例,证明观点。

为了进一步证明这些观点,作者在第5、6、7三段,以自己的读书经历为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第5段是过渡段。

第6段:在祖父大藏书室里,找到感兴趣的《鲁滨逊漂流记》《一千零一夜》,读巴尔扎克的书却大失所望。

第7段:对中国典籍的阅读体验及有增无减的喜爱。

第8段:针对现实中的读书误区,号召人们读杰作。

第①②句列举现实中年轻人的读书认识。

第③④⑤句采用设句,进行一分为二地分析。

第⑥句号召大家阅读,第⑦句进一步指出应读“杰作”,第⑧句说明“杰作”有难读的特点,并引出第⑨⑩句读“杰作”的方法和意义。“自己的价值”是指读书的前提(兴趣和个性),“杰作的真正价值”是指读书的目的,意思是拥有自己的个性与人格,获得真正的教养。

【全文逻辑思路】

综观全文,作者围绕题目(话题)——读书的目的和前提,逐步阐释。

第一部分(1-2段):读书的目的。

由第1段论述什么是“真正的修养”,引出第2段分析要获得真正的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明确了读书的目的。

第二部分(3-7段):实现读书的目的前提。

第3、4段提出了读书的前提——个性和人格的追求。随后,第5、6、7段作者用自己读书的亲身经历来证明拥有个性与人格是实现读书目的的前提。

第三部分(8段):号召读书,强调重在阅读杰作。

2.《上图书馆》的写作思路分析

(全文叙述、描写为主,主要学生自读,概括如下)

第1-3段:由波伏瓦的话,引出自己上图书馆的体会:上图书馆之乐。(总领全文)

第4-5段:上“公书林”图书馆之乐:乐在书多随便看,乐在环境优雅,乐在养成读英文杂志习惯。

第6-7段:上清华图书馆之乐:乐在建筑更神气,乐在进入了新世界。(第7段由“乐”转“忧”)

第8段:牛津包德林图书馆:建筑华美,照明很差,苦心修习,由心系国家到豁然开朗。

第9段:英国博物馆圆形图书馆:建筑华美,引人遐思,心怀赞叹。

第10段:总结全文——上图书馆也有其奇趣。

【小结】全文表达作者对图书馆的喜爱之情。

(三)任务二:学以致用,片断写作,思考读书意义

【训练题】采用道理论证的方法论证“阅读,使人的精神变得丰盈”这个观点。

【写作提示】

1.从书籍角度来看,书籍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从读者角度来看,阅读会让人的精神有什么收获?(“丰盈”应理解成什么?有广度,有深度,有厚度)

3.从阅读这种行为来看,阅读是一种什么行为?

【示例1】阅读,使人的精神变得丰盈。好书是先贤智慧的结晶,览群书可长智慧,可润心神。读一本好书,如攀登一座高峰。读到一半,往往就能欣赏“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壮美之景,更别说读完后的掩卷深思中领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无限风光。那一途的烟霞之景,更让我们的精神有“迷花倚石忽已暝”的惊喜。

【示例2】阅读,使人的精神变得丰盈。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却能延展人生的厚度。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的确,阅读不仅可增长知识与智慧,更可以磨练品性,淬炼意志,疏导戾气。让我们合卷静思,看庭前花开花落;掩卷抬头,望天上云卷云舒。所以,让阅读来丰盈我们心中的“诗和远方”吧!

【示例3】阅读,使人的精神变得丰盈。①阅读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使我们形成相对自信的内心世界。②许多人常常感到寂寞——人群中的“寂寞”,置身热闹中的“寂寞”。③而产生这种寂寞的原因往往在于心灵的空虚与精神的贫乏。④而阅读,恰恰能使人具备长期抵御寂寞的能力。⑤一方面,那些曾读过的文字成了思想的一部分,随时供我们回味,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另一方面,阅读又让我们的头脑充满活力,即便在寂寞中也能诱发关于自我、存在、生命的深邃思考与体验。⑥胡风忍受了长期与世隔绝的关押,靠着回忆与思想抵御住了寂寞对人性的残害,这种能力除了靠阅读培养,恐怕很难有别的办法。⑦阅读,使人悄悄具备了自给自足的“精神驼峰”。

THE END
1.java图书馆是什么意思java基础图书馆系统小项目java图书馆是什么意思 java基础图书馆系统小项目 学习目标:图书馆管理小项目 提示:主要目的是让学完JavaSE的同学对之前掌握的知识做一些运用,该项目应用的知识点包括下面内容: 学习内容: 提示:这里可以添加要学的内容 例如: 1、面向对象的思想 2、分层的思想https://blog.51cto.com/u_16099258/9318002
2.旅英指南男朋友买了亲戚的房子剩余的钱还没有换上怎么证明是住学生宿舍并非人人所爱,但至少你有了一个根据地,可以有时间熟悉周围的环境,之后再慢慢找合适的住所也不迟。更何 况,住学生宿舍自有其好处,一般学校宿舍都离校园较近,可以方便地使用图书馆和电脑等设施,而且可以和不同国籍的同学住在一起,这是练习口语、结交朋友和 了解别国文化的好机会!https://blog.csdn.net/dbigbear/archive/2007/01/19/1567129.aspx
3.图书馆免费参观主要目的的翻译是:正在翻译,请等待中文翻译aThis kind of life gave him things to think and write about. 正在翻译,请等待[translate] a不要太悲观 Too do not be pessimistic[translate] ado telemovel telemovel[translate] a请明确标出 Please explicitly section out[translate] a图书馆免费参观主要目的 正在翻译,请等待[translate]http://eyu.zaixian-fanyi.com/fan_yi_8015440
4.吴建中:“第三代图书馆”是以知识为主体,目的是促进交流和分享图书馆必须要与时俱进。“第三代图书馆”的提出就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我们再归纳一下,“第一代图书馆”以藏书为主体;“第二代图书馆”强调了开放,但依旧是以书为主体;“第三代图书馆”是以知识为主体,包含了图书,包含了多媒体等各种各样的载体,是以知识为主体的,目的是促进交流和分享。http://lib.notefirst.com/booklife/19747/default.aspx
5.利用图书馆常见问题解答14.图书遗失以相同版本的图书赔偿为什么还要交5元钱? 答: 图书从预订邮寄分编加工到入库等多道工序才能流通,图书馆收取5元钱的手续费是入藏图书的基本费用。 15.赔偿图书为什么要多倍赔偿? 答: 图书馆的目的不是卖书,图书馆所购入的书是根据本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以及教师和学生的人数情况确定图书的种类及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712/11/1113782_133063194.shtml
6.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3课《读书:目的和前提/黑塞上图书馆/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3课《读书:目的和前提/黑塞、上图书馆/王佐良》赏析+教案+课件.doc,读书:目的和前提/黑塞》赏析 读书:目的和前提/黑塞 作者简介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7.2-1962.8.9),德裔瑞士作家。1923年46岁入瑞士籍,诗人、小说家。1946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805/8030114035002131.shtm
7.读者作家图书馆员博尔赫斯(卸分岔的花园)书评在图书馆漫无目的地跋涉生於富裕之家的博尔赫斯,同样也是作家的父亲就有个英国与北美文学丰富藏书的图书室。从小就有英文家庭教师的他,《堂吉诃德》是先从英文版入手的。美国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里说:+作为迷宫和镜子的大师,博尔赫斯对文学影响是深有研究的;而作为一位关注想象性文学甚于宗教和哲学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387529/
8.图书馆志愿者活动策划书(精选10篇)为了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的活动中来,使得志愿服务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和校园动员力的亮点。我们青年志愿者协会要组织一次志愿服务图书馆的活动。 二、活动目的: 此活动是为了培养志愿者们的服务热情和对志愿工作的态度,体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辛苦,从而使他们能自觉遵守图书馆的.有关规定,懂得https://www.oh100.com/a/201609/401186.html
9.图书馆使用及管理5篇(全文):在为图书分配条码登记号前, 检测某一条码登记号是否已占用;单击“检测”图标弹出检测操作窗口, 输入要检测的条码登记号, 单击“检测”按钮进行检测, 如果该条码登记号已被其他图书占用, 请输入新的条码号继续检测;如果该条码登记号没有其他图书占用, 则系统将它释放, 可以继续使用, 可以将它分配给新编目的图书。https://www.99xueshu.com/w/ikeyyhujvejf.html
10.常州市图书馆读者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7、您来图书馆的目的是? A、书刊借阅占 50% B、获取数字资源占 8.33% C、参加活动 占 16.67% D、信息咨询占 0% E、影音欣赏占 0% F、自习占 33.33% G、其他占 33.33% 8、您对馆舍的空间环境(干净整洁、卫生安全)是否满意? A、不满意占 0% https://www.changzhou.gov.cn/ns_news/605166910324339
11.图书馆学习心得四、开展服务。我们图书馆服务的主要目的:一是为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以及各种主题活动提供相关的信息,二是为老师们的课题研究、教改实践以及解决疑难问题提供相关的信息。 图书馆学习心得2 一、图书馆整理图书的工作是一个系统,也是一门科学。 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40913072510_3978575.html
12.图书馆的活动策划书(精选8篇)一、活动目的:为发挥我们支部党员的先进性,提高党员实践能力与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志愿服务精神,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增 强集体意识,加强同学与图书馆联系及更好地了解图书馆资源,经贸学院学生党建研究会特此成立实践服务队到图书馆进行服务工作。 二、活动时间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vg3j3h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