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中考满分作文《同样的风景》精彩片段:“我是一只幼蚕,缓缓地在桑叶上蠕动。啃着我的食物,喝着上帝馈赠的露水,悠闲地活着……一天,我正在安详地晒“太阳浴”,突然一只飞蛾飞过我的身边,深沉地望了我一眼,就匆匆地走了,留下我为他的眼神深思。那一眼包含了鼓励、鄙夷、不屑、无视……”
转换视角,以童话的形式向我们娓娓讲述了一只幼蚕为了理想,为了飞舞美丽的蓝天而不懈奋争的故事,凸现了别致而又不乏新意的主题:同样的风景,同样的世界,奋斗后才会领略到她的妩媚、她的诱人。构思精巧,耐人寻味。
三、“多一点”波澜的设置
四、“多一点”故事的创新
ATrafficAccident
Oneafternoon,onmywaytohome①,Isawanaccident:acarknockedanoldmandown.
Ishoutedtothepassers-byforhelp.Whenthecardriversawthis,hewasafraidandhequicklyclosedhiswindowanddrives②away.“WhatshallIdo?Theoldmanneedshelp,”Ithought.
Atthattime,atruckstoppedandthedrivercameout.“What’swrongwiththeoldman,boy?WhatcanIdoforhim?”thedriveraskedme.“Uncle,pleasehelptheoldman.Acarhithimandheisbadlyinjured!”Isaid.“Well,don’tworry.Letmetakehimtoahospital,”thedriversaid.
Afewminutesafter③,thedrivertooktheoldmantoahospitalandItelephonedthepolicestation.Itoldthepolicewholethestory④andthenumberofthecar.Thepolicemensaidtome,“Welldone,boy!Leaveitto
us.Thatcardriverwillbepunished!”ThenIwenttothehospitaltoseetheoldman.
WhenIgothome,itwas7:30.ThoughIwasalittletired,but⑤Ifeltveryhappy.
安徽省濉溪县四铺中心学校胡安楠
1.优点:
2.需要修改的地方:
①改为onmywayhome。onmywayhome意为“在回家的路上”,home在这里是副词,前面不能加介词to。
②改为drove。根据上下文,此处应用一般过去时。drive的过去式为drove。
④改为thewholestory或allthestory。whole应放在定冠词the之后,all应放在定冠词the之前。
⑤去掉but。汉语的“虽然……但是……”翻译成英语时,用了though就不能用but;同样,用了but就不能用though。
用想象、联想来丰富作文内容
什么是联想?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就是见到甲而想到乙。”联想就是根据一个或者一种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或者联系,而想起了别的事物。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燕子往往会想到春天,谈及李白往往就想到杜甫,人们的这种思维活动就是联想。
运用时政新闻材料
刘翔,2004年雅典奥运会,在全球60亿人的目光下登上了领奖台,五星红旗在那一刻随风飘展。2008年,他带着13亿人“家门口”的祝福站在了起跑线上,可在那一刻,他露出了痛苦的表情,他离开了。刹那间,整个中国都炸开了锅,对他的批判就像暴风雨一样袭来,打在刘翔一个人的身上。刘翔退赛,有人说“四川出了个范跑跑,北京出了个刘跑跑”。4年来他在努力,他为这一刻留下的汗水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刘翔是一个人,而不是神,如果说仅仅是为了一块金镶玉而要刘翔那么痛苦,我宁愿不要在赛道上看见他的身影。刘翔,我看见了你的努力,你的汗水,也看见了你对2008年赛道的不舍,别太在乎结果,成败如水,问心无愧。
该片段以刘翔为例,用诗一样的语言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尽力而为就好”,字里行间也流露着作者对刘翔的理解之情。
又如,2009年黑龙江省的高分作文《与“90后”结缘》中的片段:
那是在前几年,我们还嬉戏于襁褓中;那是在前几天,我们还在幼稚地玩耍。而如今,我们即将握住建设祖国的接力棒,用我们一颗赤诚的心为祖国的辉煌增色。你应该看见“90后”的我们昂首挺立、仰天长啸;北京奥运火炬接力遇到阴风阻挡时,使我们“90后”的志愿者跳入冰冷的水池中;捍卫国旗的伟大;奥运场上激烈争夺时,是我们“90后”运动员顽强拼搏,举起了金镶玉的金牌……
此片段以当时的一些时政话题为材料来组织,字里行间洋溢着“90后”的自豪和自信,似一曲“90后”的赞歌,感染力强。
叠加同类材料,展现知识积累
叠加同类材料、展现知识积累的方法比较适用于议论文以及议论性散文的写作。因为一个材料总是比较单薄,如果把几个同类材料叠加在一起,形成“集团效应”,那么写作内容自然也就会充实起来。下面是2009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满分作文《不走寻常路》当中的片段:
你从蔡伦的造纸作坊中走来,走过清丽的唐诗,走过工整的宋词,走过婉约的元曲,走过恢弘的《清明上河图》。听!编钟长鸣,那是盛唐迎宾的礼乐。看!水袖拂动,那是簪花仕女的群舞。是谁,用活字印刷出了《周易》和《论语》?是谁,用天然的磁石制成了导航的罗盘?是你,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古国,用你那勤劳与智慧,证实了你所走的不寻常之路。
作者在片段中,历数了中华历史上的灿烂的成就表现出作者丰厚的知识积累和文化积淀,令人产生共鸣。
精雕细琢,还原真切的细节
当东方泛起鱼肚白,天空就像一汪洗砚水。不一会儿,墨黑色的浓云慢慢地向四周散去,淡了,淡了。天边的云彩变成了浅红,一会儿又变成了粉红。又过了不久,粉红的色彩却已是橘红了。
这段文字观察入微,作者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发现大自然中的真实的美不曾远离我们并从大自然中得到了美的享受和启迪,写出了“好”的内涵。
又如,2009年广东省考区中考高分作文《我和母亲一起牵手》中的片段:
又是村头的小桥,又是当年的母亲,母亲的手一如当年一样的温暖有力,却不再白皙、柔软,她的皮肤黝黑而粗糙,有的地方还有一道道裂口,结满了厚厚的老趼。牵着母亲的手,摸着她那嶙峋的瘦身,我仿佛触摸到的不是她的手,而是她大半辈子的沧桑。
旁征博引,选择深厚的材料
名言警句、诗词歌赋、历史典故等大都经历了时空的检验。写作时,恰当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这些素材,既可以展现自己广博的积累,又能收到“画龙点睛”“文采飞扬”的效果,提升作文层次。
2011年江西省满分作文《传递执著》题记: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
2012年河北中考佳作《我与静水的亲密接触》一文中,题记如下:
千百年来,湖水安静。千百年来,人心喧腾。且看静水如何修身养性,何如厚德载物。
结束语
参考文献
[1]曲一线.“5年中考3年模拟”丛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孙伟雄,李一雄,卢友波.解题决策(初中语文版)[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中考作文命题研究专家组.名师特训中考作文――临考突破与应试技巧[M].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9
一、开门见山,直接扣题
她叫王芊芊,我读初二时的班长,尽管我俩分别一年多了,但班长的轶事依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有这样一位好班长》)
议论文写作时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中心论点,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表明作者态度,不失为一种普通但又实用的方法。如:
如果你站在两把伞之间,淋湿的总是你;如果你同时追逐两只兔子,你将一无所有;如果你想同时坐两把椅子,你将摔在两把椅子之间的地上。(《选择》)
二、巧设悬念,吸引读者
开头设置悬念,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激发人们去思考,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如:
挂钟不慌不忙,有节奏地走着,“滴答”“滴答”……都快4点了,妈怎么没有回来?(《担心》)
三、状物写人,渲染气氛
朝阳出来了,湖水为它梳妆;新月上来了,群星为它做伴;春花开了,绿叶为它映衬;鸟儿鸣唱,蟋蟀为它拉琴……天地万物都在向我们讲述着爱的故事。(《关爱永远》)
中考作文渲染点评:从状物写人入手,可以渲染气氛,丰富情节,烘托人物,展开故事情节。但渲染要适度,而且要与真情结合,否则过多地渲染会让人感到矫情。
四、描写环境,烘托背景
晚风吹过河面上最后一波涟漪,夕阳收起了最后一抹余晖,秋霜目送最后一只归雁。当许许多多的美丽都已凋尽,我们仍要对自己说:别伤心,一切逝去的,都会在阳光照耀时,重新回来!(《留在记忆深处的……》)
中考作文烘托点评:之所以用环境烘托心情,是因为环境是实的而心情是虚的,用景来烘托心情,直观明白又有诗意,这种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法,能够收到“状难写之景于眼前,含不禁之意于言外”的效果。写作时要注意情与境呼应,情与景的交融。
五、巧妙联想,激趣
微笑很美,它胜过世上任何其他表情。蒙娜丽莎的微笑宁静神秘;奥黛丽赫本的微笑清丽亲切;朱丽叶罗伯茨的微笑自信并充满活力……面对这些微笑,我不禁要问:她们的微笑为什么美?(《微笑着面对生活》)
中考作文联想点拨:联想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脱离具体事物的联想是空想、妄想,联想一定要来自实际生活中。联想要合情合理,具体事物和联想到的事物之间必须有某种联系,抓住这种联系,联想才能在情理之中。
六、巧用修辞,增强文采
人生的乐趣莫过于微笑着面对一切,它缘自佛祖拈花微笑的智慧,于是,微笑便成了一种态度,一种领悟,一种修行。因为它,你可以自信而不傲慢,悲伤而不颓废,年老而不僵化,青春而不轻狂……(《微笑着面对生活》)
中考作文修辞点评:修辞是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中考作文训练常常是训练修辞的本领,而许多中考满分作文的胜利,也常常体现为修辞的胜利。巧妙而又贴切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常能使语言增添许多风采。在考场作文中,考生若能熟练运用修辞手法扮靓语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七、旁征博引,突出主题
古人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哲人说“站得越高,看得越远”;而我说“半山腰”的风景独好。因为它展现的是过程中的美丽。(《半山腰的风景》)
1.好读书,读好书
要读好书,书的质量必须得到保证。书籍浩如烟海,种类繁多。如今的孩子大都很喜欢看书,我们经常在学生的课桌中发现一些校园小说或网络小说之类的快餐文学,读这样的书有些时候会有消极影响。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这就要求学生有选择地读书。除了发挥语文课本的功能外,教师可以开列必读书目,指导学生购书,读小说名着、名家散文、古典诗词、历史典故等。多读多背、熟读成诵,不断扩大阅读面,细细品味可以让学生的感情更加细腻,在细节中注重点点滴滴的情感,美与丑的对比,善与恶的体察。学生在阅读中不断积累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在遇到话题时便能自然而然地表达出内心情感。只有博闻强记才能使日后的写作变得游刃有余。
2.勤动笔,抒真情
读是写的基础,先读后写,在读范文的过程中学习写作,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古人读书时往往边读边加批注,真正做到读和写的有机结合,有了这一基础,他们在写作时游刃有余,观点鲜明,感情真挚。如今的中学生除了老师布置的任务,真正自己主动动笔写作的很少,老师课堂上过多强调写作的技巧如开头、结尾等,忽视了选材,使得部分学生提起笔就是“旧事重提”,行文中不能抒发真情。优秀的作文必定思路清晰,观点积极向上,抒发的感情浓烈又能引起共鸣。如何做到这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