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推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并实施宿州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对于提升宿州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保障公众的基本公共文化权益,推动创新型文化和书香宿州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四五”时期发展环境分析

(一)公共图书馆政策环境不断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颁布并实施,为图书馆事业奠定了新的法制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了建成文化强国目标,建设学习型社会,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图书馆事业发展明确了新要求。宿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十四五”我市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二)科技发展改变阅读需求与方式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阅读需求和阅读方式,数据资源和网络服务将重新定义图书馆馆藏与空间价值。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深刻考验着图书馆行业的韧性,加速了服务方式和内容的变革,各级公共图书馆在线上资源、远程服务和新媒体应用等方面,展现出了更为独特的价值和优势。未来的图书馆除强调空间与环境再造,还将全面走向资源的数字化和服务的智能化。

(三)社会力量参与凝聚发展合力

(四)内部发展动能充足

“十三五”时期宿州图书馆守正创新稳步前行,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员使命共识,愿景同绘,价值观统一,爱岗敬业,合力奋进。

二、“十四五”发展规划初步思考

(一)指导思想

(二)主要目标

2021年至2025年,宿州图书馆将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一个目标”,强化“两个保障”,突出“三个特色”,推进“四个建设”,实现“五个提升”,进一步推动宿州图书馆高质量发展。

“一个目标”:夯实基础,强化服务,提升综合办馆效益;

“两个保障”:强化基础设施保障,加快馆舍空间改造和服务设备提档升级;强化新技术应用和网络安全保障,逐步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

“三个特色”:突出资源特色,围绕宿州地方文献特色资源,提升馆藏品质,形成新的特色馆藏;突出服务特色,持续打造新的服务品牌;突出管理特色,不断深化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提高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四个建设”:推进重点文化工程建设,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联盟建设,引领宿州地区公共图书馆协同发展;推进人才队伍梯队建设,提升人力资源配置效能,形成爱岗敬业乐于担当的专业服务队伍和人才体系;推进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营造风清气正、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干事创业环境;

“五个提升”:以数字资源服务为重点,综合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加强历史文献库建设,文献整理与研究能力显著提升;参考咨询能力显著提升;学术研究水平显著提升;以多媒体宣传为抓手,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

(三)主要任务与举措

1.提升服务能力,构建标准化均等化的服务体系

(1)推进图书馆服务标准化。继续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以阵地服务创品牌,延伸服务重效果,构建多层次的服务体系,以扩大受众服务面为努力方向,加强规范化建设,面向用户信息需求的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强创新,形成一批成熟的新的服务品牌,充分发挥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精细管理,统筹发展,深入推进总分馆服务机制。对本馆业务功能、服务布局进行进一步优化,丰富服务内容,增加新技术服务手段。加强服务规范和细则建设,注重精细化管理,向读者提供细致周到的人性化服务。加强图书馆多元化建设,在硬件、软件、资源、服务和创新等方面,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实现资源服务的优化配置。

(2)着力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十四五”时期,宿州市图书馆应抓住制约服务效能提升的关键要素,以创新性的思路、创造性的方法设计服务效能提升项目,促使服务效能实现跨越式提升。按照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培养具有现代服务理念、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领导班子和工作人员。探索和研究管理模式,按照需求对服务供给进行结构性调整,着力加强和提升服务的品质和效率。建立以服务效能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不断策划新的服务项目,打造新的服务品牌。

2.加强文献资源采集,建立多元化文献保障体系

(1)馆藏文献结构与数量并举。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认真做好读者调查,精心组织文献资源的采购,并按国家标准做好文献的分编入库,切实提高文献编目与加工的质量和时效。“十四五”末期,馆藏实体文献资源总量达到80余万册。馆藏体系更加合理科学、门类更加齐全,多层次、全方位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建设从市馆到分馆及图书馆借阅点的立体化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以读者的文献需求为起点和落脚点,广泛推进多区域、多类型文献资源互补与共享。优化馆藏结构,完善馆藏体系。调整完善采选入藏政策,推进不同资源类型的平衡发展。

(2)加大地方文献资源收藏保护力度,大力搜集、征集宿州地方文献,筹建地方文献专题库

地方文献是记录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历史和现状的重要载体,对于保存地方史料、提供乡土教材、凝聚地方意识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加强地方特色文献资源的收集、保护与整理;加强地方文献征集,加强核心、珍贵、特色馆藏数字化等再生性保护工作,加强与全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协作,建立与我市地方文献研究机构、民间团体、个人之间的广泛联系与协作机制。

大力征集地方文献,建立具有宿州地方文化特色的“宿州地方文献专题库”,面积5000平方左右,馆藏丰富的宿州文库,可以彰显宿州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读者身临其中,切实感受到宿州悠久的历史、荟萃的人文景观,在润物细无声当中,培育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可以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3)推进交流与合作,扩大行业影响力

加强对全市、县、区、等各级公共图书馆及乡村文化站点、图书室的业务指导与合作,全面提升本市从业队伍的管理水平、业务水平、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图书馆专业队伍,培养优秀专业人才。加强市内外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资源共享的广度与深度,加强市级公共图书馆之间人才、业务、项目、资源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培训。发挥市图书馆在宿州市图书馆界的作用,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增强凝聚力,扩大影响力。加强与文化机构、教育机构、信息研究机构、出版发行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服务联盟的发展。

3.开展新一轮硬件建设,提升形象和服务能力

(1)推动馆舍空间升级

“十四五”(2021--2025年)时期谋划新馆建设。现有的图书馆,与文化馆共在一起,业务不匹配,文化馆吹拉弹唱,影响读者安静阅读,经常被读者投诉。随着社会进步,现有的图书馆、文化馆的建筑面积、功能布局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急需考虑建设新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及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估定级标准,新馆建筑面积应该在2.5万平方米,馆舍位置宜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汴北新区,建筑布局科学合理,设备先进,藏、借、阅、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新馆建成后,即提升了宿州图书馆事业整体发展水平,也为宿州旅游项目增加了一个新景观。

(2)城市书房建设,打造15分钟阅读圈

“十四五”时期,在市主城区建设100家城市书房,为市民营造良好的便利温馨的读书环境。在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广场、公园、小区、城市主干道附近建立了100所城市书房,形成15分钟城市阅读圈。城市书房布点均匀,24小时开放,将成为宿州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宿州城市的精神地标。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按一年建设20座,五年建设100座,完成城市书房建设任务。

(3)打造宿州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总分馆制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是国际普遍采取的公共图书馆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市图书馆为总馆,主导协调县区、乡镇多个分馆共建共享,普惠均等,便利贴近群众,实行文献资源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统一服务政策、统一服务标准,通借通还。建立统一的业务建设标准,采用统一的管理系统和服务平台,最大化利用各类资源,有效提升了服务水平,较好体现平等、开放、共享的原则。

(4)大力开发文创产品

文化创意产品是与一定民族和地区的文化背景相联系,源自一个地区的文化素养、智慧和灵感,通过创造性思维,将文化元素与实物用品相结合,表达创意思想、符号和生活方式所研发出来的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需要。由此可见,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就是将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元素,通过创意设计使其附着于一定载体,从而形成的具有文化性和纪念价值的产品。大力开发宿州地方文化元素,开发出具有浓郁宿州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即能弘扬宿州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宣传宿州,提升宿州知名度。

4.深化数字化建设,全面建成宿州数字图书馆

5.实施品牌战略,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影响力

(1)做大做强成熟活动品牌。“十四五”期间,继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建设项目,也和其他单位进一步合作,增加我馆的基层馆外图书借阅点建设和分馆建设。通过五年努力,把目前已运作比较成熟的品牌活动打造成为全省知名、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2)继续开展好常规品牌文化活动。“十四五”期间,继续开展好常规品牌文化活动的同时,在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期间开展灵活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逐步建立起科技查询中心、文献提供中心、企业信息服务中心专题信息咨询情报部门,为重大决策、重点领域、科研与生产单位提供主动的、全方位的文献信息服务品牌活动。

(3)结合中心工作创新品牌。“十四五”期间,图书馆充分调动馆内人才优势,积极支持、鼓励馆员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强市、书香社会等社会热点和中心工作,创新新的活动品牌。把图书馆的核心业务融入到创新品牌当中,创新出运作科学、资源允许、读者喜爱、领导满意的新的品牌活动,将文化活动品牌创建带入常办常新的良性轨道。

6.促进学术研究

(1)加强对学术研究的规划和引导,搭建学术研究平台,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实现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相互支撑和理论实践转化。

(2)完善学术研究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参加学术交流研讨。

(3)强化学术委员会作用,依据《宿州图书馆学术委员会章程》开展工作,引领本馆学术研究方向,评定审议图书馆学术研究、人才评价、业务管理、发展规划、科研成果等有关事项。

7.增强宣传推广力度

(1)积极宣传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提升图书馆的社会认知度和服务影响力。注重对图书馆资源、环境、服务内容和服务载体的推介,借助媒体的力量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2)加强宣传策划,定期召开媒体宣传策划会,制订切实可行的宣传策划方案。整合宣传力量,优化宣传资源,提升宣传工作的规模化效应。

(3)注重全媒体宣传方式,提高公众参与度。重视综合性报道和新媒体推广效果,组织开展深层次报道、短视频大赛、抖音直播等,发动读者广泛参与各类读者活动。将新媒体宣传与线上服务紧密结合,便捷读者获知信息和参与活动的渠道。

8.实施人才战略,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

(1)引进、培养一批高素质优秀青年人才。“十四五”期间,实施“人才兴馆”战略,创造条件、拓宽渠道、提供平台、优化机制,引进一批本馆急需的优秀青年专业人才。加大对新引进人才的扶持和培养力度,培养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和领军人才。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力度,重点培养学科与学术带头人。建设具有较高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队伍,解决业务建设与发展中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形成本馆由学科专家、业务骨干与复合型管理人才共同组成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2)优化现有人才结构。完善人才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细化岗位管理,强化目标责任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真正体现能者上、庸者下。积极引导与促进人才在不同工种、不同岗位间的合理流动,全面优化现有人才结构。

(3)全面提升现有人才素质。“十四五”期间,实施馆员素质提升工程,全面提升现有人才素质。加强全员培训工作,创造条件鼓励、支持馆员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强化员工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岗位成才的意识,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参加各类自考自学等素质提升活动。创新人才工作方法,开展旨在提升员工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系列活动,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充分发挥学会、工会和图书馆党、团等组织的作用,引导全馆员工营造健康向上的素质提升氛围。强化人才资源的组织管理,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建立健全人才评估体系新,形成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的人才梯队。

(4)完善考评,强化运用。以效能为导向,制定图书馆各项事业发展考核指标,并将其列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全体馆员的重要内容。完善图书馆服务的质量监测体系,研究制定读者满意度指标,建立读者评价和反馈机制。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加强考评结果的有效传递与反馈,推动图书馆及时改进管理、优化服务。进一步强化组织的激励约束机制,提升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5)以人为本,重视人文关怀。尊重职工劳动成果,关心职工身心健康,通过多种途径和平台,为职工个人发展创造条件,真心实意为职工谋权利,不断提高职工幸福指数。同时优化人员专业结构,逐步补充图书馆学、计算机专业、外语专业及多种学科专业人员,造就一支素质优良,能适应数字环境下图书馆事业发展需要的馆员队伍,为规划落实提供人才保障。

9.深化宿州公共图书馆联盟建设

(1)完善联盟运行激励机制,增强联盟可持续发展能力。

(2)推动文献统一检索、通借通还。

(3)组织策划全市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系列活动。

(4)组织图书馆业务技能、信息技术和阅读推广技能等专业培训。

(5)加强联盟文献数字资源共建,推进数字资源联合采购。

(6)每两年举办一次“宿州公共图书馆联盟业务技能大赛”,不断优化比赛内容与形式,提升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业务素养。

THE END
1.典型案例数智赋能图书馆智慧服务转型升级图书馆为深入推进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精准做好学科知识服务,深入各部门进行多次调研与探讨,围绕不同专业开展了资源推介、学科服务,先后与学生工作处合作共建“众创空间图书一角”、“图书馆心理图书阅览室”,与党委组织部合作共建“党员书屋”,与建筑与规划学院合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Tc1NTg5OQ==&mid=2650234627&idx=1&sn=e9c42bca27cc61c2e95b55526d400450&chksm=83fcc017b48b4901c74aaa1883f8ee0cfc4b6605b763caafb8a9709e23c92ef590af832ced4e&scene=27
2.公共图书馆“十四五”战略规划编制分析趋势重点与建议.pdf(佛山市图书馆?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图书馆战略规划是图书馆管理的重要工具。文章在对公共图书馆“十四五”发展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 公共图书馆“十四五”发展的重点,包括图书馆法治体系建设、全民阅读新方式、文旅融合新发展、智慧图书馆建设、多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530/8055057063006074.shtm
3.弋江区图书馆迈向未来发展规划蓝图新闻资讯弋江区图书馆正规划最新发展蓝图,迈向未来。致力于提升服务质量,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图书馆将进行设施升级和书籍更新。将加强数字化建设,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打造现代化、智能化的阅读空间。规划旨在提高文化服务水平,促进全民阅读,为区域文化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http://sh-yjr.net/post/7958.html
4.2022年全国公共图书馆缩微工作会议召开霍瑞娟作了《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与新时代公共图书馆缩微事业发展》主旨报告,简要回顾了我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十四五”发展规划》,分析了文献缩微事业发展在机制运行与管理、保障条件和外部环境、服务对象和服务效能方面将面临的困难与挑战。霍https://www.mct.gov.cn/whzx/zsdw/zggjtsg/202207/t20220712_934604.html
5.厦门市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厦门市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 编制说明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我国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根据《https://www.xmlib.net/fwsj/gzjh/202208/t20220808_1248956.htm
6.攀枝花市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服务数据科学制定并实施好攀枝花市图书馆“十四五”规划,对于提升全市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保障我市公众的基本公共文化权益,推进我市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攀枝花市关于加快建设区域文化高地的意见》、《攀枝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十四五”发展规划》文件精神,特编制《攀枝花市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http://www.pzhlib.com.cn/index.php?c=show&id=455
7.浙江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人员招聘 法律声明 馆界动态 通知公告 活动预告 动态新闻 人员招聘 法律声明 馆界动态 发布时间: 2021-12-27 来源:浙江图书馆 点击量:705 附件下载: 浙江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pdf < 上一条:2017年浙江图书馆年报 > 下一条:2021年浙江图书馆年报 返回https://www.zjlib.cn/gkjhnb/58401.htm
8.图书馆召开“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编制务虚会8月28日及9月2日, 重庆大学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编制务虚会在虎溪图书馆十楼、理工馆二楼会议室召开,图书馆党总支书记王雨,馆长杨新涯,党总支副书记李炜,副馆长唐孝云、李卫红及各部室主任出席了会议。 8月28日及9月2日, 重庆大学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编制务虚会在虎溪图书馆https://news.cqu.edu.cn/archives/news2/content/2020/09/02/af76b32a67c51c0a555d33fda061eda0a79c319c.html
9.湖北省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文旅频道新闻中心长江网湖北省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 来源:业务部 编辑:鄂小图 湖北省图书馆关于入馆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的通知http://news.cjn.cn/bsy/wl_20088/202209/t4237083.htm
10.发展规划的初步思考(党跃武)大学图书馆十四五规划四川大学图书馆统战委员,研究生导师党跃武教授在《收官之年布好局,攻坚克难谋新篇——四川大学图书馆关于“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初步思考》一文中根据“十三五”期间的图书馆建设经验和成就对“十四五”期间四川大学图书馆该如何发展进行初步阐述。 1. 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是什么 https://blog.csdn.net/YuvalNoah/article/details/109489121
11.河北美术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年2025年)河北美术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年-2025年)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跨越的关键期。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十四五”规划,对于巩固建设https://dfdx.hbafa.com/info/1095/1662.htm
12.“十四五”规划下的公共图书馆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思考摘要 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图书馆界在“十四五”规划背景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在“十四五”规划背景下实现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几个关键点:顶层设计,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制度先行,推进图书馆标准化和制度化建设;守正创新,促进图书馆服务高质量发展;融合发展,注重技术变革下的跨界合作;科技赋能,加速智慧https://www.fx361.com/page/2020/1228/7400605.shtml
13.公共图书馆行业报告报告中国公共图书馆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及1.2 公共图书馆发展政策环境解析 19 1.2.1 新世纪以来公共图书馆政策的变化 19 (1)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转变 19 (2)向“免费开放”转变 19 1.2.2 公共图书馆最新政策解读 19 (1)《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解读 19 (2)《文化部“十四五”文化科技发展规划》解读 20 http://www.hyzsyjy.com/report/401265.html
14.武安市图书馆“十四五”规划年报总结“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我市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邯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http://www.watsg.net/newsshow.php?cid=11&id=199
15.图书馆未来2035与"十四五"规划编制图书馆制定"十四五"规划,不仅要考虑未来五年的环境,而且要考虑未来十至十五年的远景;既要以环境观对未来图书馆的整体与局部进行扫描,也要以场景观对图书馆的重大要素进行设想,时间,环境,场景构成了研究未来的三个维度.图书馆制定"十四五"规划要做变革,以图书馆转型为目标.图书馆要科学制定"十四五"规划,结合每个图书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1g6604q0s65h0v90gm2x00d05t724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