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县图书馆推文—《人世间》:最没出息的孩子却最孝顺工作动态书香左权文化左权专题报道

收视率最高的热播剧《人世间》迎来了自己的大结局。

改编自梁晓声“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人世间》,在2月收割了众多观众的眼泪。

它讲述了周家五口在新中国成立的半个世纪里。

在社会变革的动荡中,经历了命运的辗转起落、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01

周志刚一个山东贫苦农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东北得到了城市户口,与妻子李素华在光字片定居。

生了三个孩子,老大周秉义,老二周蓉,老三周秉昆。

周家夫妇一直信奉知识改变命运,对三个孩子的教育从不松懈。

他们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常常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

周秉义和周蓉在学习上非常争气,从不让父母操心。

在新中国恢复高考那年,双双考上了北京大学。

一个做到了市长,娶了副省长的女儿;一个成了大学教授,实现人生逆袭。

小儿子周秉昆只有小学文凭,书没读完就去当了工人。

在父母眼里周秉义和周蓉这样的孩子才是值得他们骄傲一生的资本。

但陪伴照顾他们的人却是那个他们认为最没出息的孩子。

02

他们展翅翱翔的人生里鲜有归期

1969年冬,周父前往重庆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代建筑工人。

老大周秉义被分配到西北兵团。

周蓉去了贵州插队,周秉昆留在了光字片照顾母亲。

往后的几十年里,周家那个最不出色,却最孝顺的周秉昆成了这个家的纽扣,维系着周家亲情的传递。

也因自己娶的是副省长的女儿,双方家庭的悬殊和老丈人家的轻视,结为姻亲的两家人从未见过。

让周家父母对此一直耿耿于怀,直到周父快离开人世才放下心结。

女儿周蓉更是为追随心中所爱,代替弟弟下乡插队,留下一封信,只身前往贵州。

此后回家次次寥寥可数,陪伴父母终日无期。

又因她与冯化成被抓,周母突发疾病成了植物人,在床上躺了2年。

周蓉北大毕业后当了大学教授,矛盾在她和冯化成之间越演越烈。

因为冯化成的背叛遭受痛苦,周父为女出头,担忧过度又因常年积劳,突发脑出血去世了。

周母因周父的突然离世,在灵堂守夜的晚上,也随之而去。

父母的突然离世,让周秉义和周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爱得太晚,连爱的机会都不会再有。

03

留在爱人的身旁,在妈妈老去的时光,听她把儿时讲

在哥哥和姐姐下乡之后,周秉昆便一直陪在母亲身边照顾着她。

从他留下来的那一刻,注定了他这一生,要远离梦想、担负责任。

他先被安排在木材加工厂当抬木工,又经蔡晓光的介绍进入了酱油厂当出渣工,

后做了推销员,因杂志难做当了饭店的经理。

比起哥哥和姐姐的成就来说,他确实是最平庸的那个,但他在自己的生活里活出了一片天地。

剧里有一幕是周秉昆送周父去车站,周父劝秉坤再复习一年考大学。

当时周母因女儿和女婿被抓,突发疾病成了植物人在床上已经躺了两年多,

还有两个孩子要照顾,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了周秉昆身上。

他们翱翔天地的机会是那个默默付出的弟弟创造的。

周秉昆的孝顺不仅撑起了周家的一片天,在一些细节上更能看清周秉昆对父母的孝顺之处。

母亲眼睛不好,他便承担倒粪水的工作。

对于周家夫妇来说,值得自己骄傲一生的孩子却在自己最艰难的日子里未能陪伴。

而那个未能活成他们骄傲的孩子,却奉献了自己的半辈子来照顾他们。

04

回到现实生活的纪录片里,一位80多岁的老人独自来医院看病。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看到老人蹒跚的步伐和孤独的身影后,便全程陪着他,等到老人的病看完后才离去。

当拍摄影片的人问及老人的子女,他迟迟不愿开口,快离去时才告知孩子在国外。

不知道看到孤零零的父母颤颤巍巍地在医院大厅里像个没人要的孩子。

那些为了追逐自己梦想几年都不曾回家看望父母的儿女,做何感想。

《人世间》里的周秉义和周蓉是父母的骄傲,周秉昆又何尝不是父母的骄傲呢。

在最需要孩子陪伴照顾的日子里,是那个父母觉得最没出息的人侍奉左右。

其实周秉昆并非没有出息,他对待自己的每一份工作都很认真,他也努力去活承想让父母也为之骄傲的人。

借用纪伯伦的话,形容周家的三个孩子:

有的儿女使我们感到此生不虚,有的儿女为我们留下终身遗憾。

电视剧已经大结局,而我们的人世间还在继续。

像周秉昆这样孩子也并不少,他们只是没有一份值得外人称颂的好工作,便被父母定义为没出息。

而父母看不到的是,他们对待工作从不马虎,

照顾自己从不推卸,他们努力在两者之间做到平衡。

可见,“最没出息”却最孝顺的那个孩子才是我们值得骄傲一生的资本。

END

文|张美洁

主播|凌云

《人世间》

《人世间》是著名作家梁晓声的长篇小说。小说系中国作家协会2017年度重点作品扶持选题,也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图书。

THE END
1.福娃探访福州市少儿图书馆新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哇!太酷炫了!”“这么多书,我每周末都要来!”“景色太美了,又多了一个带娃的好去处。”8日上午,由福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举办的“福娃探馆,开启阅读奇妙之旅”活动,吸引了40组福州家庭参加,孩子和家长对位于晋安湖畔的福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赞不绝口。根据探馆路线,40组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928810045943290&wfr=spider&for=pc
2.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心得体会(通用22篇)阅读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培养好了,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不断去激励孩子。尤其是对于年幼的孩子,每幅图要让孩子多看几遍,一个故事可以多讲几遍。要有意识地与孩子交流阅读心得。 四、利用周末,带孩子到图书馆阅读书籍及借阅书籍 在图书馆阅读,孩子可以感受和享用另一种读书环境,有助于培养他的读书兴趣和借阅到自己https://www.ruiwen.com/xindetihui/3192237.html
3.图书漂流感想(精选14篇)府前街小学图书漂流活动感想 二三班陈昱之妈妈 5月5日,推掉了所有的活动,带着女儿来到府前街小学参加学校里的图书漂流活动。第一次听说这个活动的名字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我和女儿都很兴奋,带足零钱比学校规定的时间提前半个小时来到了学校。 进校门口远远地就看见很多高年级的孩子整齐地摆好了摊位,作为“卖方https://www.360wenmi.com/f/filez5yxb8k5.html
4.校本教材《阅读与写作》主编/徐继龙一、做父母的绝对有必要带小孩去图书馆 徐铭浩同学小时候特别热爱阅读。他四、五岁时还没有那么多免费阅读的图书馆,孩子姥爷就骑着山地自行车驮着他各处认字。从各个商店的牌匾上的汉字开始,孩子记住了很多的汉字。哪怕是到药店,孩子也能把药店的药品名称上的字都学会。上了小学,他放学后就马上写作业,然后才去看https://www.meipian.cn/232hdv9j
5.中考家长心得体会孩子到了初三,看着日程就紧张起来了。周边很多家长们中午开始忙着给孩子送饭,难得的休息日里陪优更是日夜兼程,让我们一起跟着查字典中考网里的初三家长一起聊聊中考过来人眼里的中考经验。 一年一度的学生见面会又到了,借了学院的图书馆和孩子们一同坐聊,这群青春飞扬的童鞋们不是80就是90后,过去的中考对他们来https://www.gdyjs.com/lizhi/xinde/600196.html
6.亲子阅读孩子心得(精选10篇)我认真地阅读,读完之后,很受感动,安利柯,一个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就能那么认真地观察,写出那么感人的故事。并且很佩服安利柯的爸爸,在平时能注意教育方式,方法,适时地引导孩子,塑造了安利柯良好的品质和性格。 其中有一篇《斯戴迪的'“图书馆”》,介绍家境并不富裕的斯戴迪,虽然买不起很多书,但他一有钱就会攒https://www.jy135.com/qinzi/yuedu/593653.html
7.“云”探北馆│小朋友们的知识乐园,大朋友们的“遛娃”好去处!深圳图书馆北馆不仅是一座充满文艺气息的图书馆,更是我们寻求知识、启迪心灵的宝库。希望大家能关注“揭秘图书馆——‘云’探北馆”,每一期都会带大家了解一个深圳图书馆北馆的新区域、新服务、新特色! 撰稿:钟立扬 摄影、视频制作: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Y5Njc4MQ==&mid=2651595870&idx=1&sn=44504401ad4c6442fbb1c68b6773175d&chksm=bc58fc2d6d8dc15914c57c63dc9bb3e4fc82023c158553271a219dbc81ed1195f6f405dd8975&scene=27
8.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0篇)阅读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培养好了,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不断去激励孩子。尤其是对于年幼的孩子,每幅图要让孩子多看几遍,一个故事可以多讲几遍。要有意识地与孩子交流阅读心得。 四、利用周末,带孩子到图书馆阅读书籍及借阅书籍。 在图书馆阅读,孩子可以感受和享用另一种读书环境,有助于培养他的读书兴趣和借阅到自http://mip.yuwenmi.com/fanwen/xinde/1945239.html
9.走进图书馆心得体会(精选13篇)陕师大图书馆的图书书标依中文和外文区分,中文用红标,外文用绿标。我馆书标依普通与工具、特藏区分,普通蓝标、工具红标。 无论是渭师院或陕师大,书标在每本书上都有一个固定的高度,但是这个高度难免在粘贴时出现倾斜或高矮不一的情况。我馆对书标采用依每本书书脊的最下面粘贴,这样不但省去划线的手续而且上架https://www.oh100.com/a/202207/4941197.html
10.亲子阅读心得体会15篇在女儿还是幼儿园小朋友时,认的字很少,但很喜欢看那些画面精美字又少的绘本,所以我们的亲子阅读是从读绘本开始的,我们常常会带女儿去逛逛书店,从网上下载绘本或者音频,直到后来去图书馆或其他机构借书,甚至直接买一些比较值得收藏的书,所以女儿的书一直都是不断的。绘本也就是图画书,大体字配图,图文并茂,是学龄前https://www.cnfla.com/xindetihui/2533409.html
11.亲子阅读心得体会(精选35篇)我上学的时候喜欢去书店和图书馆看书,于是我尝试着带孩子去新华书店,希望能为她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事实上假日书店里很是嘈杂,多多不愿意呆,看到中意的书后就要带着离开那里,最后发现还是晚上或是假日在家里,只有家长、孩子和书在的时候效果最佳。同时言传不如身教,要让孩子有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家长首先喜欢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21201191120_2112442.html
12.亲子共读心得体会(通用19篇)”从此当妈的疯狂购买了自己觉得好的、别人认为好的囊括了安徒生大奖、凯迪克奖、曹文轩精美绘本等各大奖项的精装或简易绘本,直到后来依然觉得家里的`书还不够读,我们干脆直接办了绘本馆的借阅年卡,孩子开始了三年幼儿园的绘本借阅阅读,一次6本每周至少更换1次,再加上家里已有的、时不时又购买的各类绘本、名著、https://www.yjbys.com/xindetihui/fanwen/3327316.html
13.这座专为儿童设计的图书馆,是如何给孩子选书的?“中之岛童书森林”图书馆是一间专为儿童设计的图书馆,位于大阪市的中之岛公园内,由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设计并主持建造。 “中之岛童书森林”图书馆 为了建造这座图书馆,安藤忠雄自筹资金,还投入了个人财产,在建成后无偿捐赠给了大阪府。他建造这座图书馆的原动力,是强烈地希望孩子们通过读书,掌握“生存能力https://www.douban.com/note/847847376/
14.亲子阅读家长心得体会15篇第三方面是第二方面的延续,开始去图书馆借书阅读,两周一次8册书,一个学期下来惊人地发现孩子已阅读了一百多册书籍了。而且每天都有读后感等纪录,逐渐形成常规习惯,阅读已成为日常必修课了。 最后一点体会就是家长和老师配合很关键。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基本上是听老师的话,老师说学生要开始看课外书,他回家后开心的告诉https://mip.wenshubang.com/xindetihui/2612584.html
15.浙江图书馆记得当时看到《图林之声》2014年第1期和第3期的“美国:到图书馆买菜去”、“美国:佛罗里达图书馆推出自行车租借服务”的报道内容时(详细内容见刊),心里就有一点冲动,想就此写一点,抒发一下感想,但冲动就是冲动,一闪而过的念头罢了。 在美国公共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因小区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诸如此类的报道也越来https://www.zjlib.cn/gkdjyd/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