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图书馆:建在都市中的“森林书苑”

1月22日,在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首次新闻发布会上,通州区委副书记、区长郑皓透露,北京城市图书馆在元旦期间接待读者8万余人次,迅速成为副中心新晋“网红”打卡地。

北京城市图书馆总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地上3层,地下1层,以“临山间于树下勤阅览”为建筑设计理念,打造的一座城市中的“森林书苑”。

北京城市图书馆是世界上首座超高自承重式玻璃幕墙结构建筑,拥有目前全国最大的智能化立体书库。

这座城市中的“森林书苑”,设计建造采用了哪些绿色智能新技术?有什么新功能?

144棵“银杏树”支撑起一个知识空间

北京城市图书馆藏书量达800万册,阅览坐席约2400个,打造“临山间于树下勤阅览”的阅读意境。

北京城市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赤印”为灵感,以银杏树和银杏叶为主要设计元素,144根立柱宛如银杏树干,从里到外都稳稳地撑起整座“森林书苑”。

“这座‘森林书苑’是全球最大的单体图书馆阅览室,面积达21800平方米。”首都图书馆副馆长李念祖说。

北京城市图书馆建筑顶上有570片叶片,年发电量25万度。“126个采光顶,让阳光照进图书馆,极大地降低了建筑物日间照明所需用电量。”中铁建工集团北京城市图书馆项目经理董无穷说。

同时,采光顶玻璃还运用了自动调光技术,根据自然光线的明暗,即时增减透光率,保障阅读时的光线需求。

整栋建筑最大的亮点是玻璃幕墙,为世界上首座超高自承重式玻璃幕墙结构建筑,通透开阔的视野,将图书馆内外景观融为一体,读者可低头看书、抬眼观景。

北京属于地震高烈度区,为了抗震,中铁建工集团设置了10道水平屈曲约束支撑来减振消能,充分发挥其“保险丝”的作用,使得144根“银杏树干”能够满足在小震、中震、大震等不同作用下的承载力要求。

GRG材料造“银杏林”,管道隐于“树干”内

步入图书馆内,“山谷门厅”蜿蜒起伏映入眼帘。大厅又被称作“山谷”,数座高耸的“山体”耸立在大厅两侧,木色弧状环带逐级向上,渐次收缩,有如水墨画中的远山。银杏林一般的柱子从“山谷”中拔地而起,巨大的屋顶“树冠”铺满层层叠叠的银杏树叶。

“银杏树林”造型好看,建造却不容易。

“银杏树干”的顶部造型,是“银杏树叶”。每个叶片由19个单元组成,最大面板规格达到7米×5米,看上去展示出仿生叶片的丝丝脉络。

层层堆叠的“银杏树叶”,将“树干”一样的铺盖包裹起来。叶片边部,被超檐口曲面铝板镶嵌,勾勒出“银杏树叶”的曲线美。

为建设美丽的“银杏林”,建设者采用了GRG(玻璃纤维增强石膏)新材料。

“树干”采用的是GRG包柱系统,“树叶”则是GRG吊顶系统和檐口曲面铝板系统。“三大系统既错落分布,又相互关联。”董无穷说。

一根根GRC柱的顶部造型,即是一片片由铝板塑造的“银杏叶”,层层堆叠,超大曲面板镶嵌于叶片边部,衬托出“银杏叶”的曲线美。

“银杏树干”内大有玄机。“GRC柱的腔体内承载着机电系统、消防水系统、强弱电管线等诸多功能性系统,所有线管随柱身直通地下,确保了外立面的整洁美观。”中铁建工集团北京城市图书馆项目生产经理王佳乐说

中铁建工集团项目团队应用BIM技术搭建可视化建筑模型,不仅将原本密集复杂的机电管线“形象化”,通过进一步深化设计减少管道的翻弯、碰撞,极大提升了施工质量和整体美观度。

室外文献流通机器人帮读者借还图书

北京城市图书馆庞大的藏书规模及书库智能化程度更引人瞩目。

进入北京城市图书馆周边的绿心公园起步区,迎面缓缓驶来一个小机器人。这是室外文献流通机器人,读者不用进入场馆,在室外就可以通过小机器人借还图书。

图书馆藏书能力预计可达800万册,其中90万册分布于地上的阅览大厅和各个阅览区,其余710万册则位于地下的全自动化智慧机械书库。“全自动化智慧机械书库有13台醒目的黄色堆垛机,搭配图书自动分拣设备和8台搬运机器人,实现了图书自动出库、自动分拣、自动搬运。”王佳乐说。

据介绍,书库中还配置了多种智能化设备,包含智能取书柜、智能送书机器人、辅助拣选系统等。这套流通系统集拣选、分拣、存储功能于一体,赋予了智能书库强大的流通能力。

未来,这一智能书库还将推出配套软件系统,支持手机端和触摸屏,待与业务系统打通后,读者从手机设备上即可检索和借阅图书。届时在上百万册图书中借阅,每次仅需10分钟左右。同时,这一书库还具备完善的消防配套设施,安装了防火墙及防火卷帘,书架上安装了高压细水雾系统,能有效保护图书安全。

THE END
1.古田县图书馆新项目,文化事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金属制品古田县图书馆启动最新项目,成为推动当地文化事业发展的强大引擎。该项目致力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通过优化图书资源、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活动形式等方式,为公众打造更加舒适、便捷的阅读环境。这一举措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全民阅读素养,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新的活力。 http://www.xkdns.cn/post/18254.html
2.城市书房项目推广,打造优化阅读环境,引领阅读新风尚摘要:城市书房项目致力于推广优质阅读环境,通过打造舒适、便捷、富有文化气息的阅读空间,提高市民的阅读体验和阅读质量。该项目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和推广,吸引更多市民参与其中,共同营造城市文化氛围。城市书房项目的实施,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促进了城市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https://www.linyoer.com/post/2061.html
3.城市书房项目推广,打造优化阅读环境,引领阅读新风尚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确保城市书房的正常运行,加强日常维护,保持环境整洁卫生,确保图书的完好和更新。 城市书房项目的推广,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全民阅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元化筹资、扩大宣传、丰富书目资源、打造特色阅读空间、举办阅读活动等措施,推广城市书房项目,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阅读中,享受阅读的乐趣,通过优化阅https://qyfw.qijianshiye.com/post/7229.html
4.蔚县图书馆新项目,文化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合作伙伴蔚县图书馆自建成以来,一直致力于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的阅读服务,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图书馆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其设施,以适应读者的需求,为此,蔚县图书馆启动了最新项目,旨在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 1、数字化建设:为了满足现代读者的需求,蔚县图书馆最新项目将大力推进数字化建设,通过数字化技术,将https://todo8.cn/post/8309.html
5.宜城市图书馆新项目,现代化阅读空间的打造谷子宜城市图书馆启动最新项目,致力于打造一个现代化的阅读空间。该项目以提升市民阅读体验为核心,结合现代科技,创造舒适、便捷的阅读环境。重点打造多功能阅读区域,满足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需求,同时融入智能化服务,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效率。这一举措旨在推动城市文化事业的发展,让阅读更加美好。 http://www.yitaichun.com/post/9604.html
6.点亮智慧之光,揭秘捐建一所学校图书馆的温暖之旅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是孩子们探索世界的起点,他们可以接触到丰富的图书资源,开阔视野,培养阅读习惯,为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个优质的图书馆,不仅能够为学校的教育提供强大的支持,更是孩子们心灵成长的温暖港湾。 二、捐建图书馆的成本构成 捐建一所图书馆的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http://www.yanchengfangchan.com/zxgl/26490.html
7.为什么高校都在做数字化转型?智慧校园建设该如何落地?关键绩效提升:通过数字化手段,系统实现对图书馆运营的关键绩效指标的提升。这包括图书馆的藏书数量、借阅率、用户满意度等方面的绩效监测。管理员能够通过系统实时了解图书馆运营情况,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升图书馆服务的整体效能。 精准运营分析:建立图书馆精准运营分析系统,管理员可通过该系统深入分析图书馆运营数据https://www.fanruan.com/bw/doc/173543
8.思想者吴建中:建设智慧图书馆,我们准备好了吗?摘要:智慧图书馆不是数字图书馆的翻版,而是要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编者按】继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后,新一轮全国规模的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项目于“十四五”期间正式启动。在澳门大学图书馆馆长吴建中看来,这意味着,智慧图书馆已经从研讨层面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他认为,智慧图书馆既不是数字图书馆的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427628
9.一所建在图书馆中的学校——合肥市望湖小学图书馆整个中央馆是一处近1000平米的开放式空间,学生馆和教师馆区域分配得当,通融性恰到好处。学生馆大气而不失温馨,馆藏丰富,服务人性,空间设计以学生为本,功能齐全,设低年级阅览区、高年级阅览区、表演分享区、自由阅读区、多媒体阅览区等。学生馆为开放式图书馆,馆内区域划分清楚、功能独立。https://www.caigou.com.cn/news/2021032918.shtml
10.在今天,建一个图书馆,肯定比苏轼建一个喜雨亭,难很多杨素秋从陕西科技大学的教师岗位,来到碑林区文旅局挂职,恰逢碑林区要建设一座图书馆,而这件事情又归她分管,于是,一座区级图书馆的诞生,就和一个原本就是书虫的学院派知识分子的社会实践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从在微信公众号“贞观”上发布《花了半年时间,我们在西安市中心建了一座不网红的图书馆》,到出版《世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196419
11.智慧校园建设之图书馆管理系统传统的学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在借书方面,读者需要携带借书卡借阅,过程繁琐。目前,随着智慧校园的建设,可以利用人脸识别系统实现图书馆的智能化管理。那么,在图书馆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可以带来哪些好处? 一、人员进出管理 人脸识别系统在图书馆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进入图书馆时刷脸通行,避免外来人员随意进出图书馆,降低外来人员https://www.hbjhart.cn/tsg/info/1084/1476.htm
12.挂职局长的发现:为什么某些图书馆会被烂书占领?就这样,杨素秋凭借自己的阅读和知识积累,再参考各种好书排行榜和出版社的年度好书,选出1万本,完成了碑林区图书馆的第一批书目。2021年4月22日,图书馆顺利开馆。开馆前,杨素秋在当地微信公众号“贞观”上写了一篇文章《花了半年时间,我们在西安市中心建了一座不网红的图书馆》,没想到发出去后文章一下火了。央视《https://www.yicai.com/news/102036993.html
13.图书室工作总结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学校图书馆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本年度学校图书馆本着“一切为师生服务”的宗旨,继续转变观念,加强建设意识,确立服务意识,强化指导意识,努力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引导更多的学生走进图书馆,爱上图书馆,用好图书馆。同时用心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引导学生收获读书快乐,体验读书价值,充分发挥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zj/20220512172823_5079516.html
14.梁启超与中国图书馆事业1895年5月,康有为、梁启超在公车上书中建议:“州、县、乡、镇,皆设书藏,以广见闻。”同年7月,梁启超与康有为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同时筹设强学会书藏。《强学会章程》中提到最重要的四件事是:译印图书、刊布报纸、开大书藏、开博物院。可见对当时的梁启超来说,建图书馆是维新运动必不可少的举措。 http://www.xinhuanet.com/book/20230523/a2415413867a4e68a47537c8a88f417e/c.html
15.乡村有所图书馆——厦门大学南强乡村学社整个活动通过社团组织 “南强乡村学社”,招募乡村志愿者,对项目进行日常管理,包括开展宣传、组织募捐、联络社会资源;并在假期组织社会实践队,以社会实践方式完成选址、建馆及后续服务等一系列活动。成立爱心超市并抽取一部分经营收入作为乡村图书馆捐建项目的资金。 http://www.zgzyz.org.cn/content/2012-11/02/content_7264987.htm
16.数字图书馆中国自秦朝以来,好处是统一,但坏处是统死。因此要放权。这是一个很有历史感的大战略思维。他针对62年“七千人大会”后出现的体制性复归说,“目前这种按照行政方法管理经济的方法不好,要改。比如说,企业里用了这么多人,干什么!人是要吃饭的,要消耗的,不像孙猴子吃铁砂,拉铁屎。用那么多人,就是不按经济法则https://www.enaea.edu.cn/sztsg/wenhuakejisuyang/zx/120714.html
17.云南工程职业学院图书馆为激发2023级新生的阅读热情,让入校新生尽快熟悉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方便和促进同学们阅读学习,教务处图书馆于2023年9—10月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2023级新生入馆培训。 本次入馆培训内容包括藏书概况,馆舍与设备,图书馆开馆时间,《图书馆入馆须知》,《图书馆借阅须知》,《图书遗失、偷窃、损坏和逾期处理暂行办法》https://lib.ynenc.cn/xsdt/708705337213351148.html
18.学校学生读物的管理制度(精选19篇)学校以学期为单位,教导处牵头,分期初、期中、期末三个时段对馆藏读物进行全面摸底清查,严格以《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中的“12条红线”为依据,对课外读物及时进行把关遴选,去芜存菁,汰劣留良,保证读物的健康与营养。 2.设立“图书观察员” https://www.jy135.com/zhidu/904855.html
19.牛津学霸婚礼誓词,表白文案天花板你愿意和我建一座图书馆吗? 用具体的,两个人之间的某种特别的链接物做相许一生的承诺,有细节,有故事,不会显得空泛和虚无。 有时候直说爱意不是最浪漫的,把那份真心和情谊融入到具体的日常,才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不止这些,圈主顺势搜集了一些其他文人的浪漫表白,跟大家一起分享—— https://www.360doc.cn/mip/1033568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