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淀”之宝》丨国家典籍博物馆——中华典籍展现传统文化瑰丽风采甲骨古籍中华文明

带您来到了位于海淀的国家典籍博物馆

走进灿若繁星的中华典籍

一览《甲骨文记忆》展

一睹宏大的《永乐大典》

国家典籍博物馆于2014年9月正式面对公众开放,面积达11549平方米,共有十个展厅。作为国内首家国家级别的典籍博物馆,依托国家图书馆的宏富馆藏,通过博物馆的平台,向公众展示中华典籍和弘扬传统文化。

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三千多年。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的《甲骨文记忆》展中,呈现了甲骨文——这种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1899年甲骨文被发现,由此开启了探索、发掘、收藏、研究甲骨文的大门。

走进《甲骨文记忆》展,屏风上10个用甲骨文书写的汉字格外引人注目。“这十个字分别是龙、凤、鼓、罄、涉、陟、册、饮、典、史。从文字发展的角度来说,甲骨文中‘册’的写法,就说明在殷商时期已经有简牍了;典籍的‘典’上面的字符和‘册’是一样的,意思是有典范性的、重要的书籍,所以它需要双手持握。也有专家认为‘典’字下方的两横,代表着矮的案几,意思是说双手持握拿的书太沉了,可以放到桌案上来阅读。”国家典籍博物馆讲解员董鑫介绍。

“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甲骨文中有很多像具体事物之形的象形字就像架在图像与汉字之间的天然桥梁透过甲骨文就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从古到今的传承

甲骨文是如何被发现的?

“1899年,在一味中药龙骨上,发现了一些奇异的刻画符号。曾担任国子监祭酒的金石学家王懿荣注意到了这件事,他认为龙骨上出现的刻画符号,应该是已经失传的三代古文字,所以他斥资去收购有字甲骨。因为他最早注意到甲骨文字的价值,所以后来学界也尊称他为‘甲骨文之父’。在他之后,有一位甲骨学的研究者叫罗振玉,他有很多甲骨收藏。他认为,找到甲骨的出土地是最重要的一件事。经四方打探,他从一位卖甲骨的商贩口中得知,甲骨的出土地点就在今天的河南安阳小屯村。在他的《殷商贞卜文字考》中,也记录了他的一些观点。”董鑫介绍。

甲骨有什么现实意义

除了可以占卜、问卜吉凶外

甲骨文的出现也从实物的角度

证明了商代是真实存在的王朝

通过对于甲骨上文字的释读

也能够获知更多商代的历史信息

在展柜中,馆藏编号6006的这片甲骨,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这是一组拓片,是由三块甲骨缀合在一起,上面的两片由王国维先生缀合,通过他的研究发现,上面文字所记录的是商王的世系,与《史记·殷本纪》当中商王的名字是能够对应的;下方的这一片,由后来的学者董作宾先生缀合上去,这一片甲骨的补充,使得商王的世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目前为止

在全世界发现的甲骨数量有15万片

国家图书馆是藏量最多的

一共有35651片

“一片甲骨惊天下,此地原是帝王家。”

这些甲骨

使曾活跃在洹水河畔的

殷商王朝遗存拨云见日

让商朝的印记

不再仅仅停留于《诗经》中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更是让《史记·殷本纪》中的记载

有了确凿可靠的佐证

抚今追昔似有愈品愈醇的感觉

文有脉行必远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传统丰富灿烂的古籍典藏饱含着中华民族的深邃智慧蕴含着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永乐大典》

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一部类书

相当于今天的百科全书

其成书于明永乐年间

装帧形式非常精美

开本宏大、端楷书写

还配有精美的插图

永乐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他想要以文治国,于是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图书多达七八千种,抄成了这一部《永乐大典》。这部书装订成册以后有11095册,22877卷,另外还有60卷是它的目录和凡例,字数更是多达3.7亿字。

永乐大典如何分类

据介绍,《永乐大典》单侧高50.3厘米、宽30厘米,纸张是用嫩竹子和构树皮制作的混料纸,书写的文字字体是台阁体。“这部书的正本目前是成迷,目前所能看到的都是嘉靖时期重抄的副本。在全世界范围内,嘉靖重抄副本只有400多册,在所有收藏《永乐大典》的收藏单位中,国家图书馆藏量最多,一共有224册,这也成为国家图书馆的四大专藏之一。”董鑫补充。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书中还有红色圆圈的痕迹,它叫做句读,起到断句的作用,相当于现在的标点符号,表示读到这里就可以停顿。句读也是由专门的圈点生用工具钤印上去的,除此以外看到的文字、插图、朱红色栏线,全部都是人工手绘。

典籍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记录者、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见证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融通古今、赓续文脉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典犹看永乐传,搜罗颇见费心坚,兼收释道欠精覈,久阅沧桑惜弗全。”珠还合浦,历劫重光,《永乐大典》正本至今仍下落不明,而重录于嘉靖年间的副本四散飘零。《永乐大典》作为一本“大”书,其之大,在声势浩大,在学问博大,在征途远大。

《永乐大典》收录有上自先秦下讫明初的七八千种古代典籍,且对所收文献甚少修改,其规模远超前代所有类书,很多佚文秘笈、典章制度都是依赖于《永乐大典》得以流传后世,真正做到了“开卷而古今之事一览可见”。

“序百王之传,总历代之典”

《永乐大典》的编修和传承

是中国古代典籍文化的象征

欣逢盛世,明珠还于合浦

曾经散佚四方、径流百出的悠久文脉

又似百川归海

荟萃于国家典籍博物馆

并给予《永乐大典》前所未有的重视与保护

典籍如灯,照亮文化之路;

典籍作舟,畅游文明之河。

在浩如烟海的古籍典藏中

感受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的历史

汲取先贤智慧

典籍的光明在召唤我们

今天,我们走近抚今追昔、愈品愈醇的甲骨文,走近合古今而集大成的《永乐大典》,让书写在典籍中的文字活起来,也擦亮册册典籍动人心魄的前世今生,让他们“开口”诉说五千年“何以中国”的动人答案。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典籍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文化,更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盛世修文,汇流澄鉴,藏之名山,传之后世。远古遗存的吉光片羽,千载典籍的一纸一页,百年复兴的坚定步伐,汇集相聚,建构起一座赓续中华文明的文脉,更是久久为功、绵延不绝的重大文化事业。

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从作为汉字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甲骨文,到籀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三千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都活起来,也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重要体现,也向世人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瑰丽风采。

THE END
1.描写参观博物馆的句子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句子吧,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语言基本运用单位。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句子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参观博物馆的句子,欢迎阅读与收藏。 描写参观博物馆的句子 1 1、今天是博物馆日,妈妈爸爸带我一起去文字博物馆了。进去后,看见满墙壁的甲古文和古老的字https://m.ruiwen.com/wenxue/juzi/663926.html
2.去博物馆的文案高级感1. 徜徉在博物馆的长廊, 历史的厚重与艺术的瑰丽交织成诗 2. 你漫步博物馆长廊, 邂逅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瑰丽, 尽享时光之旅 3. 在博物馆, 历史击中我心 4. 探寻博物馆的千年秘境, 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长河之上 5. 漫步在博物馆的长廊, 历史的烙印与文字的韵律交织, 诉说着千年的风华与沧桑 6. 探寻博物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5087610701071735299
3.逛博物馆的朋友圈说说逛博物馆文案短句干净→MAIGOO知识逛博物馆的朋友圈说说 逛博物馆文案短句干净 摘要:逛博物馆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它让人能够深入了解历史、文化和人类的智慧,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瑰丽,确实是一个值得分享的时刻。以下是一些适合在朋友圈发布的关于逛博物馆的朋友圈说说,如果你去了博物馆却不知道怎么分享自己的感受,不妨可以参考看看。https://www.maigoo.com/goomai/0zEMNzQ2.html
4.文艺青年参观博物馆的说说经典文案(50条)知您所想,为此公开课小编整理了“文艺青年参观博物馆的说说经典文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文https://bbs.openke.cn/thread-432392-1-1.html
5.博物馆策划方案12篇(博物馆策划文案)博物馆、图书馆、庆典馆分别根据各自职能职责,以图版展示、录音播放、发放宣传资料、咨询解答、非遗展播、文艺演出等集中宣传和系列庆典展示活动形式,大力宣传图书馆在倡导阅读、指导阅读、推动全民阅读方面的重要作用,宣传《文物保护法》、《非物质遗产保护法》、《博物馆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本县文物、非物质庆典遗产https://www.i-b.cn/69402.html
6.A2iscanis8000古籍文献扫描仪图书馆研究所博物馆书籍数字化生产型书刊扫描仪珍藏的历史书刊、古籍扫描是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可以让更多的人共享珍贵的历史文案,如何快速高效地将书刊和古籍变为可随时查阅共享的电子影像资料,是档案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展开 价格 订货量 ¥68万 1 - 9台 ¥68万 ≥10台 https://www.china.cn/saomiaoyi/4979632570.html
7.《国家宝藏》文案整理之十图书馆和博物馆共同承担着一个任务,就是把人类的文明传承下来服务当代的社会,我们的典籍是古人的思想智慧、价值观念、制度、知识体系。2014年专门建立了典籍博物馆,《四库全书》《永乐大典》等等都拿出来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我们文化的厚重,文化的魅力。熔古铸今,用我们当下激活这些典籍独特的魅力,我们非常有信心、有决心https://www.douban.com/note/658031267/
8.传播文案(精选8篇)本文以李政道图书馆微信平台“藏品故事”栏目为研究对象,从内容撰写与利用两方面对“微传播”环境下多功能图书馆藏品推介文案的实际工作予以总结。 1“微传播”环境下藏品“小故事”的撰写 随着微博微信的广泛使用,“微传播”成为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宣传与推广自己的重要方式,故宫博物院等知名机构相继推出了官方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z6ctoev.html
9.关于历史的文案励志?还可以去博物馆,图书馆,阅览室,书店,电脑,手机,网络等等场所和工具去阅读查找搜寻自己想得到的素材。 四、历史解说文案哪里找? 你可以在以下地方找到历史解说文案: 图书馆:图书馆通常有丰富的历史书籍和资料,你可以借阅或参考其中的历史解说文案。 网上资源:许多历史学者、博物馆和历史爱好者在网上分享了大量的历史解https://tool.a5.cn/article/show/56409.html
10.博物馆展陈三议学术成果马庭顺内容提要:博物馆展陈是蕴含特定文化内涵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开启展陈这把锁的钥匙。博物馆展陈应遵循“适度”原则,权衡各方面的因素和矛盾,寻找适宜的方案予以运作,避免“欠缺https://www.yzmuseum.com/index.php?g=home&m=article&a=show&id=264
11.古籍新书·2023年冬季顾廷龙全集翻书党澎湃新闻本书将散见于藏医院、民间、寺院、图书馆、博物馆等未出版过的藏医药古籍文献及已经出版的藏医药影印本图书进行录入、整理,其一半以上的内容为国内外首次整理出版。全书收录自7世纪至21世纪存世可得且版本来源清晰的藏医药古籍,计3022种,1.2亿字,分为藏医史记、古典医藏、四部医典、四部医典注释、曼唐详解、临证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995953
12.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科)本专业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是:可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网络机构、各级电视台、电台、报社等机构从事文化宣传、讲解、文案写作、文字编辑、摄影与摄像;或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信息交流、策划推广等相关工作。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https://www.cdau.edu.cn/Article/View?id=4882
13.《琳琅―重要中国书画及古籍夜场》帽哥出品马绍周旧藏。马绍周,号一梦,曾担任中国革命博物馆—东方美术馆馆长,并策划主持过多个美术大展,2002年曾策划『启功书画展『。 LOT 0603 林散之 草书《早雁》 尺寸:178.5×57.5cm 约9.2平尺 估价:RMB 900000-1200000 款识:杜牧之早雁一首。壬戌年三月,林散耳。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13/13/42650871_1131265458.shtml
14.头条文章其中,古代文物藏品81.5万件(套),近现代文物藏品34万件(套),图书古籍善本24万余件(册),共有一级文物近6000件(套)。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加大反映革命文化、当代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征集力度,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文物藏品,每年平均征集古代文物50件套左右,近现代文物、实物和艺术品1000余件套。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699367423738529
15.享誉全球的工业设计大奖,在厦门开了间博物馆TOPYS创意内容平台红点设计博物馆·厦门 此外博物馆里还配置了搭载阅读、工作、创作、洽谈、摄影等功能的设计沙龙、收藏了专业书籍与红点出版的图书馆……不论你是灵感枯竭专程打卡或是迫不得已航班延误,在这儿虚度一整日的光阴闻闻好设计的味道,都不觉浪费。 https://www.topys.cn/article/28349.html
16.ContractLawInsider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图书馆图书采购项目 招标文件 第三章、询问和质疑? 3.1 询问 3.1.1 投标人对政府采购活动事项和采购文件、采购结果有疑问的,可按第一部分投标邀请中载明的联系方式、地址口头或书面形式向代理机构、采购人提出询问,代理机构、采购人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二条的规定时限http://www.lawinsider.com/zh/contracts/3IUEF2U1bR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