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实体化:北欧设计的奇幻之旅奇幻之旅新浪收藏

我帮诚品书店写的第一篇文案《阅读者的群像》,里面有一句:“罗丹阅读人体,发现哥伦布没有发现的美丽海岸线。”这是因为我看了电影《罗丹的情人》,影片中罗丹亲吻着情人卡蜜儿的背部为其塑像时的那种深情款款,仿佛是他第一次亲吻女人般虔诚,所以在旅行时我特别喜欢看雕塑,看这些伟大的雕塑家怎么把石头里的灵魂与身体释放出来。

瑞典非常知名的雕塑大师卡尔·米勒斯(1875─1955),曾在巴黎担任过罗丹的助手,擅长制作公共性雕塑艺术尤其是喷泉雕塑。自从他在1925年得到巴黎世界博览会的雕塑大奖后就声名鹊起。

1955年瑞典政府将卡尔·米勒斯的雕塑作品《彩虹》,树立在斯德哥尔摩港口的入口处,以纪念这位出生在斯德哥尔摩的杰出艺术家,而他的其他作品亦被世界许多国家收藏,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北京国际雕塑公园也出资收藏了他的代表作《人与飞马》(ManandPegasus)及《天之骄子》(TheHandofGod),其中《人与飞马》是瑞典斯德哥尔摩用来申办2004年奥运会的标志。

卡尔·米勒斯在梦中得到灵感的作品《天之骄子》(又名《上帝之手》),以一只巨手的两指托起了一个高达十英尺的男人,象征着如父般的上帝对着这年轻人说:认清这个世界,生活便有了意义。这雕塑是为了高置在室外而作,就是希望借助纯净天空的背景,凸显出它剪影的效果。

这次我们来到了卡尔·米勒斯与他的肖像画家妻子奥尔加·格瑞妮(OlgaGranner)在斯德哥尔摩东郊外利丁厄(Lidingo)上的工作室:偌大的庭院、水池空间、景观湖畔……随环境的变化摆设着卡尔·米勒斯大型奇想的精彩作品,栩栩如生地复制着他如梦般的奇幻世界。

每一位杰出的艺术家都是用功的,他们有天赋之眼,但也有一双勤练的手,这就需要很认真的学习精神。卡尔·米勒斯经常到巴黎卢浮宫观察前人的雕塑作品,把古埃及、古希腊雕刻的形式与线条深深地记在脑海里,让他往后在创造关于人物的雕刻时有了动态自由的灵感。

这组放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前的铸铜作品,就是卡尔·米勒斯完成于1936年的《俄尔普斯》。高于众人的俄尔普斯演奏着七弦琴,下方的八个人围在周边。卡尔·米勒斯在这时期就表现出人克服重力开始漂浮的企图。

“翅膀”这个元素经常出现在卡尔·米勒斯的作品里。现在这些雕刻都浮在斯德哥尔摩的天空中,展现着各种姿态活泼的律动感。

在一次面对记者的采访中,卡尔·米勒斯表示:如果他还有来生,他希望变成一片睡莲漂浮在家乡乌普兰德的湖面上。这也可以理解卡尔·米勒斯为何选在面向Blidog的水岸,成立他的雕刻工作室了。

斯德哥尔摩市立图书馆

书店与图书馆的空间,深深影响了看书的氛围。在我这几年的旅行当中,让我最惊艳的就是建筑师GunnarAsplund在一趟美国之旅后的作品—瑞典斯德哥尔摩市立图书馆(StockholmCityLibrary),因为它打破了我对“市立图书馆”的刻板印象。我推开大门,就得先拉开一对金身男女门把,他们被进出图书馆的人分分合合无数次,每一个人都可以投射自己当时的心情在上面,无论进或出图书馆都已经开始有了故事性。

瑞典斯德哥尔摩市立图书馆的外观,像是竞技场的弧形,里面人与书智慧交锋,外面则是草地、湖水、情人、阳光、树荫……和平一片。在这里可以放大音量地谈天谈地谈拜伦,特别是图书馆外的清澈小湖,让人多了走进大自然里思考的自由。

这座挑高三个楼层、宛如竞技场观众台的图书馆,也影响了台湾诚品书店台中中友店的设计。圆形挑空的图书馆有个好处,就是书与人一目了然,所有的分门别类无所遁形,这也是建筑师的企图:建造一庭壮观的智慧庙宇。借用古埃及建筑形式和装饰,在1928年把书的殿堂盖起来─如神殿般挑空、天上采光、有廊有柱,只是廊柱上以灯光取代火把,可以在晚上照亮三个楼层的书本圣殿……图书馆宛如圆形的立体大书架,人变小了,在层层书海中努力地攀爬穿梭,刚在门口遇见的长发蓝裙女孩正在三楼翻阅小说,我在一楼就看得清楚,不必尾随跟踪。

圆形图书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所有的书都环绕着自己,比分层分楼的图书馆还一目了然,加上圆罩天顶采光,书上看不懂的部分可以仰望找天启,光线就是最好的指路标志。神殿般的置书空间,让人对书的作者彻底心悦诚服,礼敬知识、智能、真理一如礼拜敬畏神。这次斯德哥尔摩市立图书馆之旅,让我日后在写虚拟的“诚品网络书店”或是当时还没动工的“广东汕头大学图书馆”的文案时,有了假想的视觉画面。

芬兰岩石教堂(Temppeliaukion)

在洞穴中,被数以万计的石块围起来,听石、音、天、籁,可以唤起非常原始原音的感动。走进教堂的洞穴中心,很有安全感地找个位子,舞台上小朋友们练唱诗歌,石头缝中的管风琴完美合音……经过凹凸不平的石头漫射,再由铜制天顶吸音一气,所有的单音都成了环场的天籁立体声,只觉得全身都被石动的声波罩护着,耳朵成了圣音穿脑的接收器,我真的没听过这么撼动我心神的声音。此时正是晚上九点,太阳还像是台湾下午两三点的光线那样大剌剌地,这是我从未体验过的白夜音乐会。

教堂入口处的左方,石壁与石壁间形成一条仅容一人回身的小径,直达管风琴舞台区,沿径是壁面烛台,红色的烛油滴在尖锐的石面上,真是赎罪式的美!

走出教堂,岩块屋顶因高度不高所以容易攀爬,岩及岩之中冒出绿草的生机,仰望着一个十字架直立指天:铜制的十字架中心挖空,可以透出背景石头的质地,给人很现代感的祝福。原本由一块石头解构,却又因教堂而完美的组构,浑然天成地恢复为一块石头─创意就是能就地取材,将当地独特的材料打造出鬼斧神工的天人合一,所以岩石教堂不只是全球建筑师的朝圣地,也是每个到芬兰的观光客必来的国际观光景点。这是1969年完工,Timo与TuomoSuomalainen兄弟赢得教堂设计竞赛的首奖作品,也是每位来礼拜者永生难忘的原始洞穴。

赫尔辛基当代艺术博物馆(Kiasma)

我在参加北欧建筑艺术之旅时,一进到芬兰赫尔辛基当代艺术博物馆(Kiasma),我对“平面”空间的成见就被活生生地打破了。

在一个将近半年没有阳光的地方,建筑师用数学算出太阳出现的四月到九月之间,把房子盖在什么角度上,才能把最大量的极地光线引进室内,就像一个缺水的沙漠旅人,在绿洲前思索着,如何利用身上仅有的配备,带走最多量的水,这就是有限激发出无限的想象力。

Kiasma的意思就是希腊文的“交换”,以有限的空间交换无限的艺术风景,这也是建筑师StevenHoll为这栋于1993年参赛,1998年完工的赫尔辛基当代艺术博物馆所命名的名字:用空间交换日光,用日光交换时光,用时光交换艺术,用这件艺术交换另一件艺术,用艺术交换人。后来人们称这座艺术博物馆为Kiasma,就是从代表感知和互换互动的“Chiasma”字而来的。

位于Mannerheimintie大道上的赫尔辛基当代艺术博物馆,与国家博物馆、芬兰厅连成一线,成为贯穿全芬兰的文化主轴,是每个到芬兰的人必经的灵魂大道。在这个双曲线所盘绕的艺术博物馆空间中,参观的人宛如走在蛇腹中,可以在大量的艺术殿堂中任选一个角度把自己安放其上。你可以在这弯曲处望见另一弯曲处的作品,可以在这座艺术博物馆中任何一个平面、任何一个角度上看艺术、看托罗湖、看公园风景。走上馆内滑坡道,站在比芬兰英雄MarshallMannerheim更高的位子,看更高处的风景视野、更高明的艺术观念─艺术在彼岸,你一直会有想走到对面,从这山望那山高的欲望。

馆内展出自1960年以来的现代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刻、舞蹈、装置、多媒体影片。我在《旅行创意学》书中曾提到:在进入赫尔辛基当代艺术博物馆时,我被里面的艺术展品吸引了,正当我一件件仔细端详作品与简介时,只见随团的建筑师们散落各地在研究空间、动线、建材、采光……于是我以较快的速度看完绝大部分非常有概念的艺术作品后,就开始跟在建筑师们旁边,听他们诠释这座“没有正常一层一层的平面,只有如蛇腹般蜿蜒空间”的艺术博物馆,于是我也略懂得一个空间与外面的风景、阳光、风之间该如何互借互动等专业知识,这给我日后写建筑的文案、描述空间的游记甚至是自己家设计装潢都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这是参加一般旅行团或是自助行都无法有的“专业深度视野”。所以我强烈建议年轻时要多多参加“有主题的旅行”,就算与你目前专业无直接关系都无所谓,因为只要对你有“巨大刺激”,你就会长出新的创意神经元。

火车靠站欣赏水瀑音乐会:弗拉姆观光火车

在挪威海拔866米山峰上的弗拉姆观光火车,起点是米达尔(Myrdal),然后一路直降800米,全程20公里中有4/5的轨道坡度高达55度,像是云霄飞车俯冲的视野,终点站是奥蓝德峡湾(Aurlandsfjord)最内部的小镇─弗拉姆(Flam)。

火车沿途经过急瀑、冰河、雪山、深谷……地景变化高潮迭起,绝无冷场。在穿过巴克里隧道(Bakli)后,就看到这列火车行程中最令人惊叹、高93米的休斯大瀑布(KjosWaterfall)。广播员请大家在此停留五分钟拍照,但因为水瀑太大,几乎每个人的眼镜与相机镜头都被溅湿了。没多久,突然听到清美的女歌声,原来一位红衣女子站在水瀑边唱歌,她宛如天籁的声音伴随着磅礴激烈的水声,很有立体声的效果。

等我下了火车,就在出口买了这张红衣女子的专辑Huldra。Huldra这个词的典故是源自古挪威的一首民谣,讲的是森林中美丽金发精灵Huldra,她经常身披白纱把丑陋的背与尾巴藏起来,然后诱惑男子与她交欢。有的男子会在与她交欢中死去,如果有男子愿意娶她,她的尾巴就会消失,但他不能背叛她,否则Huldra就会变回丑样,让男子痛苦不已─当我知道了这故事之后,再听这张音乐专辑,以及看当时拍的大瀑布照片时就很有画面感,音乐有时高昂有时哀泣,能量一直加层不断……这现场的水瀑音乐会,虽然才短短的五分钟,却跟在火车上放音乐是不同的,临场感十足。许多观光客跟我一样,一下火车就急着抢买她的音乐专辑,带回家让她继续魔音穿脑,让我对她魔法般的歌声有了迷眩的想象。

丹麦为艺术搁浅的船:哥本哈根方舟现代美术馆

真的有一座诺亚方舟,只是里面不装动物,不载食物,只载艺术。这是建在哥本哈根市南郊Ishji区,一处荒地连海的方舟现代美术馆(ARKEN),建筑师利用白卵石、白泥墙和灰黑金属组构出一条长达150米直墙、弧面、方盒空间形成的艺术轴(Art-axis),一种仿船舱底的狂野平面,让绘画、雕塑、装置在现代的船形空间中错落着。高壁无窗,人在里面像是在地下室,感觉很安全,很专心,完全不会受到外面环境天候的干扰。

THE END
1.描写参观博物馆的句子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句子吧,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语言基本运用单位。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句子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参观博物馆的句子,欢迎阅读与收藏。 描写参观博物馆的句子 1 1、今天是博物馆日,妈妈爸爸带我一起去文字博物馆了。进去后,看见满墙壁的甲古文和古老的字https://m.ruiwen.com/wenxue/juzi/663926.html
2.去博物馆的文案高级感1. 徜徉在博物馆的长廊, 历史的厚重与艺术的瑰丽交织成诗 2. 你漫步博物馆长廊, 邂逅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瑰丽, 尽享时光之旅 3. 在博物馆, 历史击中我心 4. 探寻博物馆的千年秘境, 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长河之上 5. 漫步在博物馆的长廊, 历史的烙印与文字的韵律交织, 诉说着千年的风华与沧桑 6. 探寻博物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5087610701071735299
3.逛博物馆的朋友圈说说逛博物馆文案短句干净→MAIGOO知识逛博物馆的朋友圈说说 逛博物馆文案短句干净 摘要:逛博物馆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它让人能够深入了解历史、文化和人类的智慧,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瑰丽,确实是一个值得分享的时刻。以下是一些适合在朋友圈发布的关于逛博物馆的朋友圈说说,如果你去了博物馆却不知道怎么分享自己的感受,不妨可以参考看看。https://www.maigoo.com/goomai/0zEMNzQ2.html
4.文艺青年参观博物馆的说说经典文案(50条)知您所想,为此公开课小编整理了“文艺青年参观博物馆的说说经典文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文https://bbs.openke.cn/thread-432392-1-1.html
5.博物馆策划方案12篇(博物馆策划文案)博物馆、图书馆、庆典馆分别根据各自职能职责,以图版展示、录音播放、发放宣传资料、咨询解答、非遗展播、文艺演出等集中宣传和系列庆典展示活动形式,大力宣传图书馆在倡导阅读、指导阅读、推动全民阅读方面的重要作用,宣传《文物保护法》、《非物质遗产保护法》、《博物馆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本县文物、非物质庆典遗产https://www.i-b.cn/69402.html
6.A2iscanis8000古籍文献扫描仪图书馆研究所博物馆书籍数字化生产型书刊扫描仪珍藏的历史书刊、古籍扫描是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可以让更多的人共享珍贵的历史文案,如何快速高效地将书刊和古籍变为可随时查阅共享的电子影像资料,是档案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展开 价格 订货量 ¥68万 1 - 9台 ¥68万 ≥10台 https://www.china.cn/saomiaoyi/4979632570.html
7.《国家宝藏》文案整理之十图书馆和博物馆共同承担着一个任务,就是把人类的文明传承下来服务当代的社会,我们的典籍是古人的思想智慧、价值观念、制度、知识体系。2014年专门建立了典籍博物馆,《四库全书》《永乐大典》等等都拿出来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我们文化的厚重,文化的魅力。熔古铸今,用我们当下激活这些典籍独特的魅力,我们非常有信心、有决心https://www.douban.com/note/658031267/
8.传播文案(精选8篇)本文以李政道图书馆微信平台“藏品故事”栏目为研究对象,从内容撰写与利用两方面对“微传播”环境下多功能图书馆藏品推介文案的实际工作予以总结。 1“微传播”环境下藏品“小故事”的撰写 随着微博微信的广泛使用,“微传播”成为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宣传与推广自己的重要方式,故宫博物院等知名机构相继推出了官方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z6ctoev.html
9.关于历史的文案励志?还可以去博物馆,图书馆,阅览室,书店,电脑,手机,网络等等场所和工具去阅读查找搜寻自己想得到的素材。 四、历史解说文案哪里找? 你可以在以下地方找到历史解说文案: 图书馆:图书馆通常有丰富的历史书籍和资料,你可以借阅或参考其中的历史解说文案。 网上资源:许多历史学者、博物馆和历史爱好者在网上分享了大量的历史解https://tool.a5.cn/article/show/56409.html
10.博物馆展陈三议学术成果马庭顺内容提要:博物馆展陈是蕴含特定文化内涵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开启展陈这把锁的钥匙。博物馆展陈应遵循“适度”原则,权衡各方面的因素和矛盾,寻找适宜的方案予以运作,避免“欠缺https://www.yzmuseum.com/index.php?g=home&m=article&a=show&id=264
11.古籍新书·2023年冬季顾廷龙全集翻书党澎湃新闻本书将散见于藏医院、民间、寺院、图书馆、博物馆等未出版过的藏医药古籍文献及已经出版的藏医药影印本图书进行录入、整理,其一半以上的内容为国内外首次整理出版。全书收录自7世纪至21世纪存世可得且版本来源清晰的藏医药古籍,计3022种,1.2亿字,分为藏医史记、古典医藏、四部医典、四部医典注释、曼唐详解、临证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995953
12.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科)本专业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是:可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网络机构、各级电视台、电台、报社等机构从事文化宣传、讲解、文案写作、文字编辑、摄影与摄像;或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信息交流、策划推广等相关工作。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https://www.cdau.edu.cn/Article/View?id=4882
13.《琳琅―重要中国书画及古籍夜场》帽哥出品马绍周旧藏。马绍周,号一梦,曾担任中国革命博物馆—东方美术馆馆长,并策划主持过多个美术大展,2002年曾策划『启功书画展『。 LOT 0603 林散之 草书《早雁》 尺寸:178.5×57.5cm 约9.2平尺 估价:RMB 900000-1200000 款识:杜牧之早雁一首。壬戌年三月,林散耳。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13/13/42650871_1131265458.shtml
14.头条文章其中,古代文物藏品81.5万件(套),近现代文物藏品34万件(套),图书古籍善本24万余件(册),共有一级文物近6000件(套)。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加大反映革命文化、当代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征集力度,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文物藏品,每年平均征集古代文物50件套左右,近现代文物、实物和艺术品1000余件套。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699367423738529
15.享誉全球的工业设计大奖,在厦门开了间博物馆TOPYS创意内容平台红点设计博物馆·厦门 此外博物馆里还配置了搭载阅读、工作、创作、洽谈、摄影等功能的设计沙龙、收藏了专业书籍与红点出版的图书馆……不论你是灵感枯竭专程打卡或是迫不得已航班延误,在这儿虚度一整日的光阴闻闻好设计的味道,都不觉浪费。 https://www.topys.cn/article/28349.html
16.ContractLawInsider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图书馆图书采购项目 招标文件 第三章、询问和质疑? 3.1 询问 3.1.1 投标人对政府采购活动事项和采购文件、采购结果有疑问的,可按第一部分投标邀请中载明的联系方式、地址口头或书面形式向代理机构、采购人提出询问,代理机构、采购人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二条的规定时限http://www.lawinsider.com/zh/contracts/3IUEF2U1bR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