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厚重历史展现璀璨文明

冬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中国国家博物馆游人如织。走进这座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一件件精美藏品、一段段珍贵记忆、一个个动人故事,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文化,饱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国家博物馆平均每天接待观众2万余人。“来国博,看中国,读世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观众的文化选择,并从中获取丰厚的文化营养。

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常展常新

骆驼背上玩乐队、2000多年前的原始“冰箱”穿越时空、霸气与可爱并存的远古“萌”禽……“来国博,这些文物千万别错过!”在社交媒体平台搜索关键词,呈现着各类“古代中国”基本陈列的观展“攻略”。

看见古人的智慧与生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展出文物2026件,其中包括一级文物521件。在“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参观,一眼千年。

红山文化玉龙、四羊方尊、绿釉鸱吻、马头鹿角形金步摇、霁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一件件历史宝藏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赏。

一名观众留言:“隔着玻璃展柜,我和时空对望,想象每一个物件发生过的故事,有种奇妙的‘穿越感’。”

一器一物,浓缩文化。文物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历史的重要见证。

国博中央大厅里,许多观众正在排队等待合影留念。走进“风展红旗如画——馆藏红色经典文物展”,中国共产党党旗、搭乘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行到南极点上空展示的国旗……一抹抹鲜艳的中国红,伴着扣人心弦的故事,吸引参观者驻足。

“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展览展出了来自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馆藏的陶器、青铜器、金银器、雕塑等279件(套)珍品。“展览以‘美’为主题,展开一幅关于古希腊的生动美学图卷,让每名观众在观展中思考与‘美’的联系。”国家博物馆国际联络部主任、中方策展人朱晓云介绍。

基本陈列常展常新、专题展览丰富多彩、临时展览精彩纷呈、国际展览陆续展出……截至11月28日,今年已有630多万人次观众走进国博看展。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国家博物馆承载厚重历史,展现璀璨文明,将无数珍藏的故事娓娓道来。

典藏珍品,讲好文物故事

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143万余件(套),涵盖古代文物、近现当代文物、艺术品等多种门类,藏品体系系统完整、材质形态多样,充分展现和见证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绵延与辉煌。

为了做好馆藏文物保护工作,一支50余人的“文物医生”队伍,检测、研究、保护、修复……日复一日地对国博馆藏文物进行着细致工作,他们对着文物“望闻问切”,悉心守护着中华文明。

1963年,陕西出土的一个灰陶瓮中,一尊西汉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被人们发现。数千年深藏地下,犀尊早已沧桑斑驳、遍身锈蚀。60年后,国家博物馆“数说犀尊”智慧展览上,大幅面X射线荧光成像、X射线探伤……在多种现代无损分析手段的支持下,犀尊周身遍布的纹饰得以重见天日,熠熠生辉。

有网友在线上留言:“来到国博,揭开历史的面纱,看几千年华夏文明生生不息……”

为一件文物办一场展,利用数字技术做文物活化,带领观众挖掘文物斑驳外表下隐藏的价值,一个个展览照见了一群博物馆人的初心和用心。

“课本上的文物来到了我面前,仿佛和我对话,讲述着文明的故事。”在“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北京市顺义区第八中学初二学生代梓程拿着一本《中学生博物之旅·古代中国》,正比对着课本和文物,细细琢磨。当被问到印象最深的一件文物时,他思索了半刻真诚地说:“是后母戊鼎,它的花纹精美,形体巨大,看起来特别庄重。通过这件文物,我感受到了古时人们的匠心、审美和技术成就。”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国家博物馆持续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国家博物馆面向中小学生设计开发20门课程,为中学生提供“古代中国”研学教育服务1034场次。

国家博物馆围绕各类展览推出49个讲解专题,截至2024年10月31日,累计完成公益讲解6175场次,累计服务观众约35万人次;围绕“大思政课”建设,拓展馆校合作的内容与范围;打造巡展品牌,在11个省份及海外开启巡展……

一座博物馆汇聚的力量,不仅来自典藏珍品,还源于每一位研究者、“文物医生”、策展人、讲解员和千千万万普通观众。专注与热爱,让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愈发彰显。

让更多人走进国博、爱上国博

最近,国家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以明孝端皇后凤冠为灵感设计的原创冰箱贴,引发抢购热潮,屡屡登上热搜。

早上刚刚开馆,国博大厅“凤冠冰箱贴”购买点便排起了长龙。国家博物馆经营开发部副主任廖飞介绍,每天在馆内销售的冰箱贴共3500件,其中木质冰箱贴1500件,金属冰箱贴2000件。

手工贴上6颗珠子,挂上2个坠珠,两边各加一个“活动”帽翅,一个冰箱贴的制作,凝聚着匠心和传统文化之美。据统计,截至11月27日,两款冰箱贴共计销售超53万件,成为国博近20年来当之无愧的“销冠”。

万福绵长、金玉满堂、龙腾四海、海晏河清等13款国博特色拉花咖啡;冰箱贴、饰品等“美的多元”展览文创;笔记本、化妆镜、徽章、毛绒玩具、马面裙、雪糕……今年以来,国家博物馆累计推出各类文创产品200余款,涉及350余个品类,让观众在参观展览之余,还能“把博物馆带回家”。

据统计,一年来,来国家博物馆看展的35岁以下观众占比过半,达到62.09%。为什么越来越多观众特别是年轻人,愿意走进博物馆?

国博的观众留言簿给出了答案。一名观众在参观后写道:“一国之博物馆,让一代又一代国人了解历史。”几名年轻观众在看过“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后,不约而同地先后写下“我爱中国”“我也爱中国”“我非常爱中国”。

“‘文博热’下,观众对博物馆的热情,对在博物馆里了解中华文明、学习历史文化艺术知识的需求,是爆发式的增长。”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副主任王溪说。

THE END
1.时评未来,博物馆如何创新发展12月3日至4日,来自国外21家顶级博物馆和国内17家头部博物馆的馆长及代表汇聚上海,参加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举办的M20+全球顶尖博物馆大会,共论古老博物馆如何创新求变。博物馆里,陈列着精美绝伦的文物,承载着生生不息的精神,诉说着时光悠远的故事,“方寸之间”远不止方寸,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TMzNzEzMg==&mid=2652898174&idx=2&sn=ad24a55e0a171d3f7a8bcb7964d88a05&chksm=85defaf6c4decbe151d0d824dd19cd9148d0a4c4c28074933bfb8ed061b44843374651102c8f&scene=27
2.博物馆学基础名词解释6篇(全文)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常设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国际博协对博物馆学的定义: 博物馆学是一种对博物馆的历史和背景、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博物馆的研究、保护、教育和组织,博物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不同博物馆进https://www.99xueshu.com/w/fileqj9357fi.html
3.西安钟楼解说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钟楼南侧,是一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内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如秦始皇兵马俑、西汉女子的彩绘砖墓室等,展示了陕西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回民街 回民街是西安著名的美食和文化街区,以其丰富的回民文化和特色小吃而闻名。在这里,游客可以品尝到各种传统的回民美食,如羊肉泡馍、凉皮等,同时http://zhuanti.cmpy.cn/article/17524279.html
4.图书馆党总支赴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和“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开展主题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扎实有效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2024年7月10日,图书馆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赴沈阳,参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和“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http://library.cupl.edu.cn/info/1265/5880.htm
5.最全最新《建筑术语标准》包括基础术语通用术语专用术语,还有III 图书馆建筑 IV 文化建筑 V 体育建筑 Ⅵ 宗教部分 VII 文旅建筑 VIII 园林建筑 4.7 交通类建筑 I 交通场站 II 交通管理建筑 4.8 医疗类建筑 4.9 社会民生类建筑 I 服务建筑 II 民政建筑 III 监管建筑 4.10 既有建筑与文物保护 1 总 则 1.0.1 为统一和规范建筑领域工程建设中的专业用语,并有利于国内外http://www.zzdclm.com/news/178.html
6.西安决策参考北京为什么要打造博物馆之城 多地出台政策释放消费潜力——点亮“夜经济” 释放新活力 西安图书馆编 ----------------- 2020年第2期总第27期 地址:西安市未央路145号邮编:710018电话:86521355-8202传真:86521358邮箱:xt_ckzx2012@163.com http://www.xalib.org.cn/info/72757.jspx
7.高校历史文化博物馆(精雅篇)如果说高校历史文化博物馆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 那么讲解员团队显然就是一个全面向外的窗口。没有窗口, 观看者看不到、听不到教育和传承信息。很多情况下, 缺少专业的讲解团队导致高校历史博物馆弱化为单一的研究基地, 接待上级的政绩“看点”。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cz9ntcb.html
8.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pdf2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所在地巴黎,拥有众多图书馆、博物馆, 画廊等。下列文化艺术场不在巴黎的是()。 A.卢浮宫博物馆 B.奥赛美术馆 C.斯卡拉歌剧院 D.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 25.在一次测试,高分组全部通过甲试,而低分组没有一人通过;高分 组和低分组都有40%的人通过了乙试题,则甲试题和乙试题的区分度 是(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77773318.html
9.图书馆读书的活动总结14篇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下午,图书馆x位老师带领由研究生院、学生处和校团委推荐的xx名优秀学生参加了参观省博物、xx图书馆新馆活动。在省博物馆参观了“xx历史文化陈列”和“海上瓷路——xx文物大展”两个主题展厅,全方位了解了xx从xx人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变迁以及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在世界上重要地位。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zongjie/3772793.html
10.四川省图书馆—乐山新建了一座“历史人文博物馆”私淑堂、旧闻堂、经典堂、方志堂、亦乐堂,详细了解了功能布局、文献分类、排架展陈方式等情况,一致认为乐山用心用情倾力打造的地方文献馆,为全省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树立了新典范,实现了从地方文献“室”到地方文献“馆”的突破,让乐山市图书馆的地方文献馆脱胎为以地方文献为载体的、文脉清晰的“乐山历史人文博物馆https://sclib.org/info.htm?id=1061725596723016
11.巴塞尔历史博物馆每日环球展览巴塞尔历史博物馆(Historisches Museum Basel)创建于1894年,是瑞士规模最大的历史博物馆之一,馆藏数量超过25万件。该馆共建有4个分馆,其中3个位于巴塞尔,分别为赤足教堂博物馆、樱花园博物馆与音乐博物馆,各展馆之间可步行抵达。另一座马车博物馆位于巴塞尔东南部的明兴施泰因市。赤足教堂博物馆 · Barfüsserkirchehttps://art.icity.ly/museums/sh62y7f
12.甲骨简牍敦煌遗书明清档案等珍贵文物在国家典籍博物馆集中本次展览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联合主办。利用典籍、实物、音视频、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进行展示,通过对史料的解读,与历史的对话,展现中华民族不断继承和发展的精神特质,凸显作为历史文化重要载体的典籍文献在文明传承中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https://m.gmw.cn/2023-01/14/content_1303254642.htm
13.《世界历史长卷:手绘年表(6米全彩手绘长卷,一座浓缩的历史博物馆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世界历史长卷:手绘年表(6米全彩手绘长卷,一座浓缩的历史博物馆)》,作者:塞巴斯蒂安·C.亚当斯著 步印童书 出品,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最新《世界历史长卷:手绘年表(6米全彩手绘长卷,一座浓缩的历史博物馆)》简介、书评、试读、价格http://product.dangdang.com/20965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