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典籍博物馆介绍

2012年7月,国家图书馆加挂“国家典籍博物馆”牌子,国家典籍博物馆正式成立,并于2014年9月正式对公众开放。

国家典籍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国家图书馆总馆南区,建筑总面积11549平方米,共10个展厅,为公众提供了更广阔的参观空间、更好的休闲场所和更佳的博物馆体验。

国家典籍博物馆是国内首家国家级典籍博物馆,依托国家图书馆宏富馆藏,以展示中国典籍、弘扬中华文化、创新阅读服务方式、保护文化遗产、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提升国家软实力为宗旨。国家典籍博物馆集典籍的收藏、展示、研究、保护、公共教育、文化传承、文化休闲于一体,是中华典籍文物的收藏中心,典籍文化的展示中心、交流中心、研究中心和保护中心,青少年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平台和公众文化休闲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以继承传统、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开放多元的创新模式,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而奋斗!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世界诸多文化体系中,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不断,中华典籍功不可没。我国早在殷商时期就有典册。中华典籍从甲骨刻辞、青铜器铭文、竹简、帛书、石刻文字,到后来的纸质写卷、刻本,其数量之大,世所罕见。尽管今天存世的中华古籍依然可以用浩如烟海来形容,但是典籍载体的脆弱性,决定着典籍从开始生产传播就面临着不断的消亡。据初步统计,国内汉文古籍存世数量总数超过4000万册,品种约20万,这是先贤历尽艰辛创造和保护的财富,是为我们留下的昨天记忆。收藏保护这些典籍既是国家典籍博物馆的责任,也是其赖以生存的资源。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家总书库,截止2019年,馆藏文献总量已经达4036.42万册(件),其中善本古籍总量34.46万册(件),普通古籍总量163.1万册(件),善本特藏(不含古籍)98.09万册(件)。国家典籍博物馆依托于国家图书馆丰富的馆藏,从诞生起就具有了典籍收藏得天独厚的优势。全面地收藏典籍文物,既是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也是更好展示典籍文化的根本。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忠实地记载着历史,延续着中华民族的文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形式。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本要素和发展源泉,在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力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国家典籍博物馆为社会搭建了展示中华典籍文化的系统平台,有利于进一步拓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拉近与社会公众的距离,从而进一步增进社会公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凝聚力。

国家典籍博物馆依托国家图书馆的海量收藏,在藏书史、典籍文化研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家典籍博物馆发挥文献优势,通过研究和学术交流让典籍中的文化、智慧启迪更多的民众。对我们以典籍记载历史的民族而言,国家典籍博物馆更肩负着一份保存历史记忆的重任,并尽可能通过更为立体和生动的形式来传承、延续。

纵观世界,欧美等发达国家都设有国家级典籍博物馆,对开展本国文化展示、文化交流、学术研究及社会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地提升了本国文化地位与形象。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设立中国自己的国家级典籍博物馆,开辟了向世界展示中国典籍文化的国家级窗口,是提升我国文化形象的必要手段,有利于彰显中国文化魅力,展现中华文化与时俱进的生命力与风采。同时也为世界上书籍文化的交流和研究拓展更为广阔的天地,搭建了更加专业的平台。

国家典籍博物馆是公众文化知识普及的场所,是公众终身学习的课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社会教育职能。中华文献典籍凝聚了中华历史、承载着中华文明,在数字阅读日益普及的今天,古代典籍文献依托现代技术的表达方式,以数据的形式和现代化的数字网络平台向公众传播文化知识,其自身价值进一步得到彰显。通过多种媒体手段揭示馆藏文献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顺应了当代文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典籍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作为青少年教育基地,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目前的学校教育,以从书本到书本的形式为主,缺少形象、直观的展示。国家典籍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结合,作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可实现中小学的中国历史,高等院校的中国历史、文献学以及中国版本目录学等课程的现场授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史知识的普及场所。

THE END
1.走进连接古今的“时光宝盒”上海博物馆东馆全面建成开放近日,经过11个月的试运行,备受关注的上海博物馆东馆(以下简称“上博东馆”)宣布全面建成开放。20个展厅和互动体验空间,为观众打造包罗古今中外的“时光宝盒”,纵古贯今的万千气象、现代科技的惊喜体验尽在其中。 展览之美与建筑之美的交相辉映 上博东馆位于浦东新区,毗邻上海科技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东方艺术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15866
2.国家典籍博物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开馆当天,还将举办国家图书馆馆藏精品大展。此次展览共设置9个展区,汇聚了800余件难得一见的典籍国宝。每件国宝背后,都有一个颇为传奇的故事。截至2022年底,馆有藏品数量6811730件/套,年度观众总数为327815人。历史沿革 国家典籍博物馆是依托于国家图书馆宏富馆藏,以展示中国典籍、弘扬中华文化为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B%BD%E5%AE%B6%E5%85%B8%E7%B1%8D%E5%8D%9A%E7%89%A9%E9%A6%86/14919529
3.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之智能建筑设计要求比较《标准》和《征求意见稿》中都对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以下简称“三馆”)的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做出了明确要求,提供了三馆智能化设计的思路和指导框架,也为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数字博物馆的建设提供先进的物理基础和技术条件。对此,本文将根据最新版的《征求意见稿》介绍和比较三馆在智能建筑设计要求方面的内容https://blog.csdn.net/weixin_56245650/article/details/140327275
4.从图书馆和博物馆入手,系统介绍哈佛的图书馆博物馆及其文化自营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 登录查看更多图片 > 哈佛的图书馆和博物馆(一本学术游记,从图书馆和博物馆入手,系 田松 著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 配送至 --请选择-- 支持 加入购物车 https://item.jd.com/13734407.html
5.资源介绍该系统是一个学术资源搜索和文献传递的综合服务平台,目前SODI系统已搜集到700多个中外文数据库,3亿多条元数据,其中已有260多个中外文数据库对用户开放,包括资源有:中外文图书、中外文期刊、中外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标准、OA资源、视频、音频、图片、随书光盘等,能查询到623家其他图书馆的馆藏和电子资源http://lib.zzuli.edu.cn/3729/list.htm
6.宁波文旅服务再升级全市26家博物馆图书馆启动晚间开放为进一步满足公众文化消费的品质化与多元化需求,充分激活文旅融合消费潜力,丰富我市夜间经济文化内涵,宁波全大市26家博物馆、图书馆陆续开启“延时”服务,将每周末和法定节假日的开放时间延至晚间九点。 8月29日晚,随着越剧名段表演、木偶摔跤、内家拳展示、弦乐四重奏等文艺表演一一亮相,也拉开宁波博物馆晚间开放的https://h5.nj.nbtv.cn/news.html?articleId=40056910
7.重庆博物馆和重庆图书馆新馆选址中央公园北?相关部门回应了近日,无论是在人气火爆的重庆本土论坛上,还是在微信朋友圈,有关重庆开建重庆市博物馆和重庆图书馆新馆的消息再度成为网友、市民热议的焦点。除了各自表达期望,好奇这两家新馆未来会建成什么样之外,被讨论最多的无疑是它们都将落户渝北中央公园北端的消息。选址果真已经定了?9月22日,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两大我市https://www.cqcb.com/chengshier/2022-09-22/5034254.html
8.新博物馆图书馆航空科普馆…如今的恩平,有颜值有内涵!如今,鳌峰山下,恩平的新“三馆”已落成,(即恩平市新博物馆、新图书馆和新设置的航空科普馆)成为市民朋友圈的新晋“打卡点”,恩平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要载体。 △“三馆”成为恩平市区的文化新地标。胡伟杰 摄 近年来,恩平市发展势头持续向好,市民文化需求不断增强,政府深入打造文化高地。硬件方面,斥资1.3亿元建成新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1/13/c6128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