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参与文化服务共同生产的困境与对策——以上海市公共图书馆为例

社会组织参与文化服务共同生产的困境与对策

——以上海市公共图书馆为例

2022-01-06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社会组织,文化服务,共同生产,公共价值

0引言

1公共图书馆研究文献梳理

2社会组织参与文化服务共同生产理论剖析

文化服务共同生产正是对社会组织参与文化服务供给过程的概括。作为当代公共图书馆转型和创新发展的议题之一,文化服务共同生产意指通过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服务生产过程,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类型的同时,助推社会文化发展,进而实现公共图书馆文化价值创造。一方面,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内涵丰富,包括文献查阅、展览培训与情报咨询等服务内容,是提升公众文化获得感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社会组织利用其专业资质参与文化服务共同生产、丰富文化服务类型、提升文化服务水平,也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题中之义[13]46。在参与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共同生产的过程中,社会组织虽然得到来自组织内部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推动力,也面临着管理观念、参与渠道、制度安排和能力不足等多重阻碍。破除社会组织参与上的制约,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共同生产,对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公共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制度吸纳是指政府文化主管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将社会组织带入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共同生产,在政府主导情境中,社会组织具有其相对独立性,并且在内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下自主选择参与文化服务共同生产过程。内部因素主要指组织目标、动力、能力与意愿等特征,外部因素则包括制度环境体系化和完善程度,主要体现为政策、法律、宏观经济、文化环境等。第二,共同生产是指社会组织参与文化服务供给的过程,这一过程会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内部因素主要体现为社会组织与公共图书馆间的关系,如参与能力、合同效力、生产效率等;外部因素则主要来自于公共图书馆内部约束和限制条件。第三,结果共享体现为文化服务的最终状态,既作为社会组织参与文化服务共同生产的评价标准,同时也受限于社会组织与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协商水平。影响结果共享的内部因素主要反映为组织间社会资本存量,而外部因素则取决于社会组织与公共图书馆的合作理念。

3上海市社会组织参与文化服务共同生产现状

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是以上海图书馆为总馆,其他区(县)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为分馆,街道(乡镇)图书馆等为基层服务点构建起的图书馆联合体。在未打破各参与图书馆行政隶属、财政和人事关系的前提下,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旨在以网络为基础、以知识导航为动力、以资源共建共享为目标,根据构成单元分别形成公共图书馆分馆、高校图书馆分馆和专业图书馆分馆三种运行模式。本文涉及的公共图书馆主要指上海图书馆及其公共图书馆分馆。

就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情况来看,截至2019年底,上海全市公共图书馆借阅读者共有73.94万,其中上海市中心图书馆的读者范围覆盖全球199个国家或地区[15]。以上海市常住人口规模来看,公共图书馆40岁以下读者占比达到八成,除高校图书馆外,读者数量较小、群体类型较为单一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吸引力不充分不均衡。

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生产主要通过社会组织设立公共图书馆或政府购买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两种途径,其中少量社会组织对接文化服务生产与文化服务建设需求之间的张力日益凸显。但是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面临诸多矛盾,一方面,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财政投入收紧,公共图书馆在扩展读者群体规模、丰富阅读活动与实践及建设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体系等方面对社会组织参与产生了客观需要。另一方面,具有专业资质的社会组织在参与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生产方面难以通过多环节的审查。

第二,在提供文化服务产品、丰富文化活动方面,社会组织参与状况虽有所改善,但总体参与程度不高。根据电子化媒介和数字化资源的趋势,针对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公共图书馆应当提供相应的文化服务,但受限于有限资源与服务供给效率,公共图书馆需要转变文化服务单一生产主体的角色,将社会力量带进来,从文化服务的供给侧发力,以共同生产实现需求创造。“近些年,尤其是2015年以来,上海出现一些较为规范的文化类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文化服务,也有一些社会组织报名参与文化服务购买承接工作,最终认定为合格主体也有,但主要的承接主体是企业。”(2021年1月5日笔者对S市文化主管部门专职工作人员L访谈内容。)

4社会组织参与文化服务共同生产的困境因素

4.1管理理念高于合作意识

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指出的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进社会组织明确责权、依法自治并发挥作用,使社会组织逐渐参与到社会治理和公共文化服务,并发挥其公益性的影响。虽然社会组织在治理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共同生产中具有合法的正当性地位,但由于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及其人员的管理本位思想和合作意识不足,导致社会组织难以平等参与和对话。

4.2渠道匮乏形成现实阻碍

4.3能力不足影响参与深度

4.4监管缺位造成价值流失

5社会组织参与文化服务共同生产的对策

在社会组织参与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共同生产的过程中,破解难题困境、推动深入参与、创造有利环境应当是上海市公共图书馆及其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加以重视和思考的方向。基于此,本文将对文化服务共同生产的分析框架进行扩展,形成涵摄文化服务共同生产和社会效益的整体对策思路(见图3)。

由图3可知,制度吸纳、共同生产与结果共享的文化服务共同生产过程是闭合的反馈循环。其中,结果共享既是制度吸纳和共同生产两个环节的反馈,也是衔接公共文化服务共同生产不断实践的关键节点。在这一反馈循环之外,社会组织参与也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积极作用:其一,社会组织的草根特征能够为文化服务共同生产提供补充性意见,进而提升服务质量和满意度;其二,社会组织参与有利于增强社会参与意识,并在政策倡导层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5.1制度吸纳:提供激励引导

5.2共同生产:赋权实现增能

文化服务共同生产本质上虽属于公共图书馆能力建设的内容之一,但在推动社会组织参与文化服务共同生产中也需要赋予社会组织相应的权能。首先,上海市民政部门需要为社会组织的影响力提供制度性的确认,赋予社会组织参与特殊公共事业活动的权利资格,进而赋能社会组织参与文化服务共同生产。其次,上海市公共图书馆在文化服务共同生产过程中建设相应联络部门,为社会组织提供文化服务共同生产所需的业务指导与规范,以合作能力为基础实现彼此协同[22]。再次,公共服务共同生产与价值共创是一个过程中的两个结果,公共价值的溢出需要提升政府与社会组织等参与主体的公共价值管理水平,文化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文化服务的公共价值对社会组织提供补贴或相应优惠政策,支持社会组织的能力发展。

5.3结果共享:培育社会资本

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共同生产并非是单纯的生产者,同样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使用者。建立结果共享的文化服务共同生产机制,需要文化主管部门与公共图书馆在两个方面做实基础。第一,培育社会资本,发挥基层社会资本的粘合力。上海市文化主管部门应当主动将社会组织置于基层社会治理的格局中,建立社会资本、增加社会资本存量,构建网络、互惠和规范的合作状态。第二,将社会组织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规划中,积极听取社会组织的需求和意见,并鼓励文化类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图书馆理事会,为社会组织价值诉求和志愿服务提供平台。

6结语

社会组织参与文化服务共同生产既是对志愿文化的发扬,也是对政府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的补充。在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共同生产过程中,社会组织参与需要来自文化主管部门的支持与接纳,也离不开自身能力建设和公共价值管理水平提升。应当看到,在文化服务共同生产中,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的基本前提和关键在于良性合作关系的建立,在激励引导、赋权增能、完善监管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也亟待完善。目前,社会组织参与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共同生产仍处于早期阶段,探索并优化合作关系对于完善社会组织参与方式、提升文化服务质量、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价值共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任贵州.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机制及路径:以苏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16(2):70-76.

[2]黄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上海市嘉定区公共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4):79-83,101.

[3]陈颖仪.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实践中的法律问题探究:实践案例、法律风险与防范对策[J].图书馆学研究,2020(1):42-45,59.

[4]李杨.政社合作供给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动力机制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9(2):99-105.

[5]汤玲玲.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服务及实现机制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20(5):33-39.

[6]李静霞,路锦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公共图书馆实践与思考:以武汉图书馆为例[J].图书与情报,2020(2):28-32.

[7]李姝娟.英国政府购买图书馆公共服务的演进、特征及启示[J].图书馆建设,2016(11):84-88,101.

[8]孙慧明.美国TOP25公共图书馆规划文本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7(1):74-79.

[9]OSTROMV,OSTROME.Publicgoodsandpublicchoices[C]//SAVASE.AlternativesforDeliveringPublicServices:TowardImprovedPerformance.Boulder,CO:Westview,1977:6-48.

[10]PERCYS.Citizenparticipationinthecoproductionofurbanservices[J].UrbanAffairsQuarterly,1984(4):431-446.

[11]OSTROME.Crossingthegreatdivide:coproduction,synergy,anddevelopment[J].WorldDevelopment,1996(6):1073-1087.

[12]BRANDSENT,PESTOFFV.Co-production,thethirdsectorandthedeliveryofpublicservices[J].PublicManagementReview,2006(4):493-501.

[13]滕世华.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途径与制度环境:基于上海的调研分析[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6(1):45-53.

[14]吴金鹏,徐宏宇.集体行动何以促进图书馆公共服务共同生产?[J].图书馆论坛,2020(5):27-37.

[15]李婷.上海市公共图书馆2019阅读报告出炉[N].文汇报,2020-04-24(4).

[19]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会组织管理局).上海社会组织发展二十年(1999—2018)[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9:42.

[22]李汉卿.协同治理理论探析[J].理论月刊,2014(1):138-142.

作者: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孟子龙

THE END
1.中国公共图书馆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中国公共图书馆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博研咨询&市场调研在线网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公共图书馆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中国公共..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4778126048
2.数字图书馆行业调研:2023年全国各省市级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总量已根据简乐尚博(168Report)发表的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各省市级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总量已突破2万TB大关,具体数值高达21756TB,彰显了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丰硕成果。 目前,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形成了由国家图书馆为核心,省级数字图书馆为关键节点,全面覆盖至全国公共图书馆的虚拟网络https://www.168report.com/news/7843/digital-library
3.2023年版中国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分析研究报告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 ¥ 58 元,已有0人下载 付费下载 文档简介: 智库在线 共7548篇文档 相关文档2023年版中国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分析研究报告 0 相关搜索 2023 年版 中国 每万人 拥有 公共 图书馆 建筑面积 分析 研究 报告 http://www.zikoo.cn/doc-12004.html
4.政府主导“图书馆之城”建设《深圳经济特区公共图书馆条例(试行)》于1997年10月施行,在全国率先以法律法规形式将公共图书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相继出台,2018年深圳市人大将《深圳经济特区公共图书馆条例(试行)》修订工作纳入市立法计划调研项目,由深圳市文体旅游局组织、深圳http://szbaike.com/social/s-summary/2024-12-03/9977.html
5.影响力评价报告出炉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数智时代中国图书馆影响力评价报告(2024)》是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发布,报告从基础实力、网站影响力、新媒体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学术影响力5个方面对全国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进行了评价。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85986
6.美国的社区图书馆12篇(全文)1848年, 美国第一家免费的、面向公众的、由政府税收支持的波士顿公共图书馆正式建成使用, 自那以后, 美国公共图书馆在政府、社区和民众共同努力扶持下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由于美国是一个以社区为活动单位的国家, 社区公共图书馆的兴起和发展, 极大刺激了公共教育的参与和诉求, 奠定了美国社区文化教育及全民读书运动的https://www.99xueshu.com/w/ikey7q66jk7c.html
7.公共图书馆立法(精选十篇)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可理解为:公共图书馆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 把未来的发展作为当代发展的前提, 遵循图书馆发展的客观规律, 注重整体发展的长远目标, 探求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模式, 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 通过不断注入活力, 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变化, 满足人们不断增长和变化的信息需求, 推动图书馆事业健康、有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kweeusn.html
8.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现状与对策摘要:文章首先对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工作进行了概述,然后对中美两国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工作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以期为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中国;美国;儿童服务 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gonggongguanli/611041.html
9.公共图书馆服务宣言标准和规范公共图书馆应配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专供读者使用。各级政府应支持图书馆配备与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信息技术设备。所需计算机数量见表1。 表1 公共图书馆计算机设备配置及用途指标 等级计算机总数量(台)其中:读者使用计算机数量(台)其中:OPAC计算机数量(台) https://www.aqlib.cn/PrevNewsContentPage/1875868
10.公共图书馆行业报告报告中国公共图书馆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及第1章:公共图书馆研究背景 16 1.1 公共图书馆定义、功能及作用 16 1.1.1 公共图书馆定义及性质 16 1.1.2 公共图书馆基本功能 16 1.1.3 公共图书馆重要作用 17 (1)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7 (2)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18 1.2 公共图书馆发展政策环境解析 19 http://www.hyzsyjy.com/report/401265.html
11.“十四五”规划下的公共图书馆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思考摘要 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图书馆界在“十四五”规划背景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在“十四五”规划背景下实现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几个关键点:顶层设计,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制度先行,推进图书馆标准化和制度化建设;守正创新,促进图书馆服务高质量发展;融合发展,注重技术变革下的跨界合作;科技赋能,加速智慧https://www.fx361.com/page/2020/1228/74006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