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介绍

《中图法》以前的全称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还有《中国图书馆资料分类法》(简称资料法),通过第四版修订,把《中图法》和《资料法》合二为一,通称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一编制原则

分类法是按一定的思想观点,以科学分类和知识分类为基础,并结合文献的特点,对概括文献情报内容特征及某些外表特征的概念或术语,进行罗辑分划分和系统排列形成的类目一览表。分类法在编制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依据,以科学技术和文献出版的实际为基础,将科学性、实用性、思想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第二,以编制分类检索工具和进行文献检索为基本功能,兼顾文献分类排架的需要。

第三,分类体系是以科学分类和知识分类为基础,依照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从理论到应用的原则构建的逻辑系统。

第四,标记系统的设计和标记符号的配置,要充分满足分类体系的展开和不断扩充的需要,有较好的结构、以揭示类目的等级结构,力求简明、易懂、易记、易于扩充。

第五,兼顾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图书馆和情报机构类分文献的需要,编制不同功能、不同体裁的系列版本,为全国文献统一分类编目,实现书目数据共享创造条件。

二基本序列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综合性图书

三基本大类

在五个基本部类的基础上,形成了22个大类的知识分类框架,序列为: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哲学、宗教

C社会科学总论

D政治、法律

E军事

F经济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字

I文学

J艺术

K历史、地理

N自然科学总论

O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科学

R医药、卫生

S农业科学

T工业技术

U交通运输

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综合性图书

四中图法的体系结构

中图法的体系结构是一个树形结构。所有类目进行线性排列构成类目表。在这个等级列举体系中,每个类目都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一个主题在分类法中只能有一个正式位置和分类号),类号是先组式的,各个类目不论是纵向还是横向都是相互关联的和制约的,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种等级列举体系,结构清晰,便于理解和掌握,具有很好的系统性和族性检索功能,对文献工作具有多方面的适应性。

五标记符号

间隔符号置于字母段之后,自左至右每三位数字之后加一圆点,当最后一段正好为三位时,其后不必再加圆点。例如:H319.4,TS102.527

TP311.138FOXP

2a推荐符号

《列宁论图书馆》,A267,互见号为G25a。

《实践论》,毛泽东著,A424,互见号为B023a.

该号置于总论复分表号码之前,是总论复分号的前置标识符。凡依总论复分表分,必须标记此符号。例:

《现代天体力学会议文集》,入P139-532

4()国家、地区区分号

《美国小麦杂交育种经验》,入S512.103.51(712)

5=时代区分号

《古代长度计量仪》,入TH711.2=2

冬季温度预报P457.3<114>

城市水质检测X832<333>

9辅助符号组合及排列顺序

在类号组合时,有时会涉及几种辅助符号的同时运用。一般来说,一个主类号使用的辅助符号以不超过两上为宜,使用过多,一方容易产生类号涵义的不清,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排检难度。

《中图法》是为适应不同的图书情报机构、类分不同文献的共同需要而编制的,但每个图书馆又有积各自的特点,即使是综合性图书馆、情报所、在藏书重点,藏书规模、读者群等方面也存在许多差异,专业图书馆的性质、任务、读者对象就更不尽相同了。所以,对于一个具体的图书馆来说,对《中图法》的使用要求也不尽相同。为此,有必要在本馆分类细则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馆性质任务、馆藏规模以及读者需要的使用本。

1选择使用类目的详简程度

2规定出类目仿分、复分的范围和办法

3对通用复分表和专类复分表的使用作出选择

控制文献分类标引专指度,不仅决定于主表类级的选择,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复分表的使用情况。有时一个类号经使用复分表后,专指度会增加四、五级。选择时要作出哪些复分表使用、哪些不使用;哪些复分表的子目是全部使用,还是使用到哪一类;哪一级类目使用复分表,哪一级类目不再使用复分表;复分表子目中的再细分注释是采用还是不采用等等。

4对交替类目的使用作出选择

一般没有特殊要求的图书馆应遵循类表的规定,专业图书馆和有特殊要求的单位可以根据本馆情况,有选择地启用交替类目。

例如:[S—9]农业经济宜入F3

如果是农业图书馆需要启用该类,则去掉[],S-9可仿F3细分,F3变为交替类。

6对某些类下的同类书区分方法作出规定

《中图法》部分类目下有关于同类书区分的说明,如按名称排、按年代排、按届次排、按到馆次序编号等,这是推荐性,各馆是否采用,如何采用,视具体情况而定。

对于上述各种情况,都须一一记录在使用上,对于日常分类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以及处理的方法,应注意积累,记录在专门的本子上。以便大家共同遵守。

七.同类书的区分和书次号的编制

通过分类使每种图书获得一个或几个分类号,即该书的内容属于一个或几个类。反之,通过分类,在同一类号下汇集了许多相同主题,但不同书名、不同著者、不同出版者的图书,从管理与使用的角度出发,还有必要对同一类号下的图书进一步区分,以达到不同种类的图书有一个个别化的编号。同类书下对特定图书的个别化编号,即通常所说的同类书区分号,简称书次号。书次号使相同类号下的每种图书在分类目录和分类排架中有一确定的位置,从而方便图书的管理和利用。

书次号种类繁多,归纳起来,大体有如下类型:

(1)以图书的固有序号为书次号的,如专利文献的专利号,标准的标准号,技术报告的报告号。

(2)以图书的某外部项目的编号为书次号的,如图书的著者编号、书名编号、出版年代编号、会议届次编号等;

(3)以图书的某些内部特征的编号为书次号的,如涉及的人物编号、地名编号、机构编号等;

(5)几种书次号结合为书次号的,一种书次号不能完全实现个别化时,往往需要另一种书次号补充。

(一)种次号及其编制法

物理O4

《普通物理学》,《物理学》,《大学物理》,索书号依次为:O4/1,O4/2,O4/3

(二)著者号及其编制法

著者号是根据图书责任者的姓名字母与字顺规律特点而形成的号码。

著者号码归纳起来有拼号法和查号法两类:拼号法指无需编制著者号码表,而依据规则取号。如依著者的姓名外文首字母或汉语拼音首字母取号,依据四角号码规则取号。这种方法往往会造在过多的重码,故一般较少采用。查号法指依据事先编制好的著者号码表取号,著者号码表如美国的《克特著者号码表》、俄国的《哈芙金娜著者号码表》、日本的《植村长三郎著者号码表》、我国的《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等。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规范控制性,有利于集中编目和在版编目,有利于标准化和资源共享。

(三)著者号或种次号的再区分问题

同一类图书下,使用种次号或著者号区分后,相当一部分图书已经实现了一个物理单元的个别化编号,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图书,如集中分类和给种次号的多卷书或丛书,按著者号给号时,同一类下同一著者的不同著作、同一著者的不同版本、译本等,都还末实现一个物理单元的个别化。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再区分。

八.互见分类和分析分类

1互见分类(附加分类)

指一种文献除按其全部内容或重点内容进行分类外,再对其中的非重点内容,或因分类规则所限,没有得以揭示的其他整体性内容进行分类。需要作互见分类的文献主要有三种:一是文献内容具有多学科属性,二是文献中有若干个并列的主题,三是因分类法规定按某种形式集中文献,而不能揭示其学科属性的。

2分析分类

是指对文献的局部内容进行分类,如:对整套文献中的某一种,对文献单元中的某一知识单元进行分类。例如丛书。

互见分类和分析都是对文献整体分类的补充,是提高文献分类标引深度的主要手段。由于一种文献从不同的学科属性或以不同的研究对象在分类检索系统中重复反映,增加了检索途径,可以使文献得到充分的揭示和利用。

九检索工具的组织

由于现在图书馆大都采用了计算机检索,那么我们传统的检索工具卡片了就取消了。但是考虑到中学图书馆在现代化条件的限制,可能还有很多图书馆还在使用卡片目录。

一般来说卡片目录有几套视各个图书馆的具体情而定。一般来说有三套公务目录和三套读者目录。也可以公务目录和读者目录合用。也就有三套目录就行。

这三套目录就是分类目录,书名目录和著者目录。

分类目录按分类法给的类号的次序排列,分类号相同的再按书次号大小排列。需要重点提一下的是,关于互见卡和参见卡的组织

THE END
1.资源动态丨中国知网数据库资源推介广州新华学院在校读者先通过学校的校园网打开中国知网官网,注册个人账号,通过个人账号可使用中国知网资源。校外漫游功能开通需要联系图书馆老师。 (三)中国知网研学平台(不限IP使用) ①研学平台网址:https://x.cnki.net/search;②详细操作步骤及使用方法:请关注“广州新华学院图书馆公微信公众号”或广州新华学院图书馆网页《关于中https://library.xhsysu.edu.cn/info/1531/4157.htm
2.分类知识了解图书资料的分类排架方法 图书馆拥有数量巨大的文献资料(包括印刷品、光盘等等),如果不对这些文献进行必要的分类和按一定的科学方法进行排列,那么当需要某种文献时,不仅是读者,就连管理人员自己也会象大海捞针一样,无从寻求,难以迅速准确地满足读者的需要。因此,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为了便于读者使用藏书,在图书到馆后https://library.hsfz.net.cn/tsglyf/tsyd16.htm
3.中国图书分类号自动化计算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名《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图书馆和情报单位普遍使用的一部综合性的分类法。到1999年《中图法》已进行四次修订 (对F经济,TN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三类为重点修订大 类)。 https://blog.csdn.net/iteye_19871/article/details/81547163
4.中国图书分类法简表我国科技情报界曾在20世纪50~60年代 推广使用UDC. 目前,我国各大文献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以及数字化图书馆、中国期刊网等都要求学术论文按《中图法》标注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9B%BD%E5%9B%BE%E4%B9%A6%E5%88%86%E7%B1%BB%E6%B3%95%E7%AE%80%E8%A1%A8/15606270
5.《江西省图书资料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大纲》政策18、图书馆评估方法的种类 19、挖掘图书馆服务潜能的四个途径 20、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主要包括的七个方面 21、特色馆藏 第四章 22、目前我国图书馆事业划分的六大系统 23、图书馆网的概念 24、图书馆自动化网络的概念 25、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IFLA)成立年代及性质 http://dct.jiangxi.gov.cn/art/2013/11/19/art_14746_441928.html
6.目前我国图书馆界普遍采用的图书分类法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目前我国图书馆界普遍采用的图书分类法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中图法》按知识门类可分为五大部类几个基本大类()。 A. 18个 B. 20 C. 22 D. 25 题目标签:采用图书馆五大部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相关题库:图书馆知识竞赛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https://www.shuashuati.com/ti/0f26a108f3244365b1a47587322a8815.html?fm=bdbdsce98530d22115f04715b1bd2d4fdc4e5
7.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该书是我国图书馆和情报单位普遍使用的一部综合性的分类法。《中图法》使用字母与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基本采用层累制编号法。《中图法》主要供大型图书馆图书分类使用。 为适应不同图书信息机构及不同类型文献分类的需要,它还有几个配套版本:《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本)》和《〈中国https://baike.sogou.com/v6018445.htm
8.浅析《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G25类修订特色及问题《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五版在原第四版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改进与提高,这一点充分地体现在 G25类。但它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仅就此次修订,略谈 G25类的修订特色和一些不足之处。 1 修订特色 1.1 修订重点明确,针对性强[1] https://www.fx361.com/page/2011/0503/11330983.shtml
9.图书馆知识竞赛:图书馆知识竞赛考试试题(题库版)考试题库5、单项选择题 我国图书馆一词最早出现在下列哪个国家()? A、日本 B、美国 C、俄罗斯 D、英国 点击查看答案 6、单项选择题 目前我国图书馆界普遍采用的图书分类法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中图法》按知识门类可分为五大部类几个基本大类()。 A、18个 B、20 C、22 D、25 点http://www.91exam.org/exam/87-3583/3583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