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工作 建设书香校园文化

(《意见》中所指中小学图书馆,包含图书室)

问1:《意见》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台的?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系统推进“四个全面”新的历史时期。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制定《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国民阅读已经不仅关乎个人修养与素质,而且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广大中小学生既是全民阅读的重要群体,也正处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黄金年龄阶段,做好中小学生阅读工作,需要推进“书香校园”建设,需要建好、用好中小学图书馆。

当前,基础教育已经进入了推进全面均衡、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内涵与品质的新阶段,对条件保障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中,还不同程度存在区域、城乡、学校之间建设水平不均衡,管理服务水平不高,藏书数量不达标,藏书质量参差不齐,与教育教学融合不够,信息化基础薄弱,专业化队伍匮乏等问题,亟待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

答:起草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梳理工作基础。我国中小学图书馆发展一直受到国务院有关部门高度重视,1991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并于2003年再次修订。2011年,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图书配备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各地根据国家要求,结合地方实际出台政策、制定标准和加大投入,推进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二是深入调研咨询。近一年来,工作组先后赴东、中、西部13个省份开展专题调研,听取基础教育部门、教育装备部门、专家学者、校长教师意见建议。同时,委托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和华东师范大学等专业机构提供政策咨询。三是广泛征求意见。《意见》成稿后,工作组先后赴10个省份召开多次座谈会,还听取了图书馆专业人员的意见,并征求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反复修改完善。

可以说,《意见》凝聚了教育、文化和新闻出版三部门共同的力量,汇聚了基础教育战线、教育装备战线和不少专家学者、校长教师共同的智慧,吸纳了地方在实践探索中卓有成效的经验和做法,凝聚了全战线专业人士的最大共识。

问3:此前,曾有个别中小学图书馆藏书质量不高的报道,《意见》将通过哪些举措来有效提高馆藏质量?

问4:《意见》通过哪些举措来进一步提中小学图书馆高管理应用水平?

问5:《意见》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中小学图书馆队伍建设?

答:调研和专题研究发现,专业人员匮乏、结构不合理,地位待遇较低是制约中小学图书馆队伍建设的一个普遍问题,直接影响中小学图书馆效益发挥。为此,《意见》从实际出发,坚持专职兼职并举,培训培养并重,着力落实待遇,提出四方面举措。一是逐步建成由专(兼)职人员、志愿者等组成的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人员队伍,有条件的地方或学校要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二是探索设立中小学图书馆图书资料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其编制在本校教职工编制总数内合理确定,建立完善资格准入、岗位聘用和定期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图书馆专业人员比例。三是吸纳优秀教师进入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人员队伍。要求对从事图书馆工作的兼职教师进行图书馆业务培训,在职务(称)评聘、晋升、评优评先、待遇等方面,给予图书馆管理人员与教师同等机会。四是加强培训培养,创新培训机制,建立分层分级培训体系,将制定培训计划,提倡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开展远程培训。鼓励各地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图书馆及学术团体、行业组织专业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小学图书馆专(兼)职管理人员培训。加大高等学校培养中小学图书馆专门人才的力度。

问6:我们感到,《意见》有不少新颖的、受欢迎的提法和理念,能否介绍一些主要方面?

答:比如,“建设开放型图书馆”。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利用图书布置走廊、教室等边角空间,倡导学生自主管理、诚信取阅,形成学校在“图书馆”中的良好氛围。“倡导每天阅读一小时”。鼓励中小学图书馆设立家长定期开放日,提倡小学生每天课外阅读半小时、中学生每天1小时。“家庭共读一本好书”。提倡学生和家长共同读书、读同一本书。“打造农村新文化所”。要为家庭贫困学生、寄宿制学校学生、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便利读书条件。农村中小学图书馆要发挥辐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服务农民文化需求。此外,《意见》提出在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和9月9日“国家图书馆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中小学生读书专题活动。

问7:我们发现,《意见》非常重视发挥师生以及各方民主参与作用,这出于何种考虑?

答:这本身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推进依法治教的大方向相契合。现代化图书馆管理是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需要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充分民主参与。《意见》不管是在推荐好书、丰富馆藏的部分,还是在图书采购、社会监督的部分,都强化引入教师和学生参与,营造用者导向、民主管理的氛围。

建立民主参与制度,一是确保选配的图书符合孩子们需求,提高馆藏质量。二是监督图书采购和图书馆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能依法按制度实施。三是让各界都能够更好地了解、关心、理解和支持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最大限度凝聚共识,齐心协力做好这项工作。

问8:我们看到,以往也有针对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印发的文件,《意见》与其他文件有什么不同?

答:2011年,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图书配备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对中小学图书采购管理和市场准入做出规范。《意见》是第一个针对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全面工作的系统性文件,由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印发,具有开创性。

推进管办评分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意见》就是对未来中小学图书馆工作的顶层规划设计,必须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既要鼓励地方探索,在经费投入、队伍建设和组织实施等方面留足自主权,又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宏观指导,保证国家关于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标准统一,步调一致,政令相通,突出文件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意见》也将成为我们后续加强新形势下基础教育装备全局工作的开路先锋。(教育部网站)

THE END
1.书店10大品牌排行榜最新名单公布→十大品牌网热点聚焦 书刊发行行业协会有哪些 中国期刊协会名单 浙江新华书店与天龙图书合作 推动简体字图书在台销售 书店10大品牌排行榜【最新名单公布】 标签:书店书刊/阅读https://www.cnpp.cn/focus/36814.html
2.中国历史文献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中国历史文献库》长期致力于收录国内外古籍、报刊、图书、图像、影音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古代及近代文献资料,旨在构建一个高品质、开放式网络知识体系,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及中华文明的传播提供坚实的文献保障。经过近十年的产品研发和数据积累,已拥有域外汉籍、四库全编、近代报刊、民国图书、近代教材、古地图、美术https://lib.ustc.edu.cn/%E7%94%B5%E5%AD%90%E8%B5%84%E6%BA%90/%E4%B8%AD%E5%9B%BD%E5%8E%86%E5%8F%B2%E6%96%87%E7%8C%AE%E5%BA%93/
3.图书馆中国十大图书馆细数国内十大图书馆中国图书馆排行→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现了图书馆,图书馆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那么你知道中国有哪些图书馆吗?下面本文MAIGOO编辑整理了中国十大图书馆,包括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新馆、湖北省图书馆新馆、江西省图书馆新馆https://www.maigoo.com/goomai/168105.html
4.我国族谱收藏比较多的有哪些图书馆?据研究资料显示,目前存世的中华民族家谱共有5万多册,其国内大概有三万多种,国外则有两万多种。 上海图书馆 国内的家谱收藏又以上海图书馆最多。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建国前的家谱,上海图书馆就有1万余种,约10万册。这些家谱的来源分布全国20多个省市,其中以浙江和安徽为主,余下的分别为江苏、湖南、四川、福建、https://www.jianshu.com/p/4d79e20b54de
5.图书馆2017年,图书馆主办的这份《高职教育研究参考》,聚力学院教学改革,围绕学院建设进行相关资料的摘编整合。这一年,本刊围绕学院新措施,实施导师制、实行学分制收费管理进行可行性研究文献摘编;围绕工作热点,社会热点及时编辑“教”与“学”、“高职党务工作”专辑或专栏;曾带问题和全体师生员工一起了解学院主动对接区域经济http://www.zdxy.cn/TSG/contents/185/528.html
6.图书馆知识竞赛:图书馆知识竞赛题库(2017年最新版)82、多项选择题 构成我国图书馆事业三大支柱的图书馆是()。 A、公共图书馆 B、中小学图书馆 C、科学图书馆 D、高等院校图书馆 点击查看答案 83、问答题 科技查新对象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84、单项选择题 三次文献的特点是:具有()和检索性。 A、原始性 B、创造性 C、开放性 D、普及性 点击查看答案http://www.91exam.org/exam/87-1073/1073113.html
7.中国最出名的十二大图书馆提供多种服务。11. 四川省图书馆: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图书馆之一,成立于1912年,拥有丰富的中文藏书和地方文献资源。12. 山东省图书馆: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图书馆之一,成立于1909年,拥有丰富的中文藏书和古籍资源。这是中国最出名的十二大图书馆,它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5427623602057519&wfr=spider&for=pc
8.创文考试69、图书馆、阅览的礼仪有哪些? 答:到图书馆、阅览室学习就座时,不要为别人预占位置。阅读时要默读,不能出声或窃窃私语,不能在阅览室内交谈、聊天,更不能大声喧哗。不要带幼儿到成人图书馆,更不能在此乱叫乱跑,嬉戏打闹。在图书馆应将通讯工具关闭或调至振动,接听手机应悄然走出室外轻声通话。有事需要工作人员http://www.zz84z.com/info/1098/1814.htm
9.数字时代更应坚持合理使用原则有哪些?数字时代更应坚持合理使用原则有哪些? 导读:国外的IT企业是不经营数据提供业务的,我国图书馆界使用的国外文献数据库都是出版界发行的。国内的IT企业也应与出版社携手,共同发展数字出 版,从源头上解决数字资源的建设与使用问题。这样做,也就不会有什么版权纠纷了。https://www.64365.com/zs/1212299.aspx
10.我国古代的“图书馆”早在周代,我国就有图书馆出现,只不过,那时不叫图书馆,叫“盟府”,主要保存盟约、图籍、档案等与皇室有关的资料。严格地说,这只是图书馆的雏形。老子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图书馆馆长,据《史记》记载,老子“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这个“守藏室”,就是藏书之所。 http://www.jint.cn/display.aspx?classid=473&fileid=4910
11.2014年文明单位学习测验参考题146、图书馆、阅览室的礼仪有哪些? (1)到图书馆、阅览室学习时,要衣着整洁,步履要轻,不要穿拖鞋背心。 (2)进馆要按次序,就座时移动椅子不要出声,不要为别人预占位置。 (3)阅读时要默读,不能在阅览室内交谈、聊天,更不能大声喧哗。 (4)对开价书刊应逐册取阅,不要同时占有多份。阅后立即放回原处,以https://www.hngh.org/portal/article/index/id/8066/cid/26.html
12.教育政策法规知识问答18、中小学图书馆(室)应包括哪些书籍? 应包括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及供教师使用的教学参考书,教育、教学研究的理论书籍,中学图书馆(室)应备有应用型的书籍。 19.什么是义务教育? 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https://www.wuning.gov.cn/nzmhd/wdzsk/201303/t20130326_4431958.html
13.图书馆核心价值(精选十篇)(2) 从光绪三十二年 (公元1906年) 11月1日庞鸿书上书清廷, 奏请设立“图书馆”, 最早创办湖南图书馆的12名忧国爱民、思想解放的青年志士在《创设图书馆兼教育博物馆募捐启》中提出 “输入文明, 开通知识”为宗旨, “凡有志于学者”都可以按规定“入馆参阅”到近代裘开明等人的“智慧与服务”精神, 又到我国后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t9mvtm6.html
14.图书馆的社会实践报告8篇(全文)关键词:《图书馆服务宣言》,图书馆服务,服务理念 1《图书馆服务宣言》诞生进程 2008年3月, 经过几年酝酿、反复探讨、多次修改之后, 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会上, 原则通过的《图书馆服务宣言》 (草稿) 。《宣言》的诞生向我们昭示着, 我国图书馆事业历经百年风雨历程, 成熟而稳健地把握机遇, 与时俱进https://www.99xueshu.com/w/filek68j8aa2.html
15.我国古代图书馆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0818085918.doc我国古代图书馆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2页内容提供方:183***3869 大小:61.5 KB 字数:约1.78千字 发布时间:2021-08-19发布于山东 浏览人气:604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我国古代图书馆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https://mip.book118.com/html/2021/0818/8057112060003135.shtm
16.我国的图书馆事业亟待立法图书馆法是协调国家与图书馆、图书馆与各级政府组织、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是保证图书馆事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工具。由于我国至今没有一部权威的法规对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及其经费来源、图书馆从业人员的权力义务、图书文献的收集典藏作出明确规定,因而出现了近年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图书馆事业却在经济困境中不断http://cgrs.szlib.com/Qw/Paper/1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