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公共文化服务之一开到家门口的图书馆:让“悦”读“识”惠全民

“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前不久,湖北农民工吴桂春给广东东莞图书馆的留言在网络刷屏的同时,也让公共图书馆重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

“吴桂春的留言,看似偶然、实为必然。”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金武刚在接受人民网文娱部记者采访时表示,吴桂春的经历是国家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惠及全民”的生动写照,也是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立法精神的必然结果。

刚需:书房开到家门口

截至2019年底,东莞图书馆建立了1个总馆、52个分馆、400个村(社区)服务点、102个图书流动车服务站,实现365天24小时全天候服务。

“吴桂春大哥给我们的留言,可谓是打开了一个窗口,让人们了解到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和资源。希望通过这个事件,能让更多人主动走进图书馆,来感受阅读的乐趣。”东莞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心主任莫启仪说。

吴桂春与东莞图书馆成就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历程中的又一段佳话。如今,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正在成为“网红”打卡地,部分城市的“城市书房”甚至成为当地新的文化名片。

温州城市书房一角。受访者供图

浙江温州是建设“城市书房”较早的城市之一,目前,已经建成88家城市书房和64家百姓书屋,为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城市书房不仅增强了公共图书馆的功能,更大的意义在于引领了城市的文明生活方式。”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柳升高告诉记者,为了满足群众的阅读需求,温州市将其打造成了24小时无人值守、自助式场馆型的社区图书馆。临街而建的落地窗设计,让阅读的温暖灯光在夜晚照亮整个城市,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家里也买了好多书,可城市书房的读书氛围比家里好,每次坐在小凳子上一看就是一上午。”温州读者张女士经常带着孩子去看书,店里四千多本绘本几乎读完了大半。

特色:创新服务实用便捷

近年来,在不断改善公共图书馆设施和服务的基础上,多地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公共图书馆发展探索了新思路。

洛阳“河洛书苑”城市书房。受访者供图

在河南洛阳上阳宫文化产业园的城市书房,读者不仅可以阅读,还能试穿唐代的服装、试玩投壶等游戏。在王城公园城市书房,读者可以感受牡丹文化,赏花和看书两不误……“在建设之初,我们就考虑要跟区域的历史文化特色相结合,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更好地普及传统文化知识。”洛阳文旅局公共服务科科长李俊杰说。

从2005年至今,东莞图书馆开设了“打工学堂”,举办各类活动共2000余场,直接受众逾130万人次,成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加油站”。此外,还定期举办儿童故事比赛、动漫节等活动,多元化服务已形成常态。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各地公共图书馆还纷纷拓展线上业务,实现阅读方式现代化、阅读服务智慧化。

近年来,浙江杭州图书馆推出“悦读”“悦借”服务,让读者享受“你选书,我买单”的书店新书借阅服务和在线选书快递到家的“点单式”借书服务。同时,还拓展线上阅读服务,以云直播、云展览、云讲座等形式,让读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更多形式新颖、互动性强的阅读活动。

“我们努力通过阅读服务的多元化、智慧化和便利化,让阅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成为杭州人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书香满城。”杭州图书馆馆长刘冬说。

提升:重视空间功能发挥场域作用

2018年1月1日,《公共图书馆法》正式实施。“全民阅读”连续七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公共图书馆作为“全民阅读”的主阵地,重要性不言而喻。

据文化和旅游部6月20日发布的《2019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9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96个,比上年末增加20个。书刊文献外借册次61373万,比上年增长5.8%;外借人次26609万,比上年增长3.1%。

杭州图书馆。受访者供图

刘冬表示,推动全民阅读是公共图书馆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也是公共图书馆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在践行的服务内容。

“城市书房建设,把人们从其他娱乐消遣的场合吸引到书香中来,潜移默化地提升市民素质,进而提升整个城市的气质。”李俊杰说。

在金武刚看来,未来更应重视公共图书馆的空间价值,发挥出场域作用。“从吴桂春的事例可以看出,深入推动全民阅读,特别需要公共图书馆的实体空间,以承载各类资源与服务,开展阅读活动。这既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基本内容,也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法规的基本指引。”金武刚说。

当前,各地普遍设有公共图书馆,但受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限,不同地区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对此,金武刚表示,在敦促政府切实履职保障基本的同时,还需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

“在重视硬件投入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服务能力建设。要将图书馆打造成促进公众平等交往的社会空间,让人人都能切实感受到温度、都能拥有归属认同、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金武刚说。

THE END
1.北京城市图书馆创意创新不断信息提示首都之窗一位从丹麦回国的华裔小朋友写下留言,称北京城市图书馆是他最喜欢的一家图书馆。 事实上,北京城市图书馆之旅永远都会有惊喜带给读者,这是一家不断焕新、不断创新的大型“多元复合文化综合体”。在古籍文献馆,沉浸式阅读体验系列活动《书林隐语之游园谜梦》已向读者开放,这个具有创新意义的解谜活动赢得了大量年轻https://www.beijing.gov.cn/fuwu/bmfw/sy/jrts/202412/t20241209_3960423.html
2.葛剑雄:图书馆不仅是“硬盘”,还是文化场所和精神空间来源:南方对公共图书馆的重要性依然认识不足 南方周末:你担任了很长一段时间图书馆馆长,图书馆在当前的文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葛剑雄:中国原来其实是没有公共图书馆的概念的。乾隆皇帝当时规定抄了7份《四库全书》,表面上容许士人阅读,实际上并不是面对公众的,所谓的士人还是有身份的,比如地方的秀才、举人,而且也不https://www.bplisn.net.cn/news/3497.html
3.和林格尔县图书馆推动文化繁荣,助力社区发展最新动态和林格尔县图书馆致力于推动文化繁荣和服务社区发展。该图书馆最近发布了一系列新动态,旨在丰富公众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的阅读兴趣和知识水平。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图书展览和阅读推广计划,图书馆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为居民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和文化服务。这些举措有助于提升居民的文化素养,促进社区的和谐与进步。 http://www.jssmzscq.com/post/2073.html
4.书香社会与文化繁荣,多地全民读书活动推动图书馆人气上升多地开启全民读书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国民的阅读素养和文化素养,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图书馆作为阅读的重要场所,人气逐渐上升,为市民提供了优质的阅读服务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了构建书香社会,我们需要继续推广全民读书活动,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加大对文化的投入和支持,让阅读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一https://guangxi.isbcyz.com/post/8528.html
5.以梅“水塔”图书馆火了!公共文化空间点亮城市更新年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环境“在”水塔,甜品工作室等多个功能区域“老村旧宅的小坝坊内的盲堂+文化赋能下正实现华丽转身”焕新空间,赋予温州文化青春活力、乱糟糟的农贸市场变得井然有序、要勇敢地去做梦,了起来。 产业升级,注入文化创意,融入这里,过去这里是。温州龙港城市书房已经成为当地社区的,创业复合空间等版块https://bbs.9you.com/forum-239-5.html?a=shows&catid=wap&id=997448
6.市图书馆:创新文化惠民举措书香涵养城市文明↑ 点击上方“德惠发布”关注我们 近年来,市图书馆积极响应市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创新文化惠民举措,优化阅读空间,丰富阅读活动,积极推广全民阅读理念,以浓郁的书香氛围涵养城市文明品性,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滋养。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刷新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MzkxMjcyMg==&mid=2650535965&idx=4&sn=1770d063fa47aa0b34fdda054bc6e873&chksm=866fff9c6f9af7ad350c06ca56ae05f43e378c71a4ba68cd84360c60a8c2142b0bcf866ab467&scene=27
7.校园文化建设论文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评估的指标的引导下,很多院校园建设的大部分资金都是投在校园的环境和设施建设当中,新建改建了一批图书馆、实验楼、多功能娱乐厅等文化设施,为校园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对校园文化中精神因素的作用认识不够深入,使得物质文化建设缺乏正确的目标,很多高校认为只要把楼房建起来,把各种雕塑建https://www.unjs.com/lunwen/f/20220726131126_5344960.html
8.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领导人讲话在城市化进程中,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对塑造城市的文化品格,推动城市社会文明的发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逐步成为判断城市现代化水准的重要标志。地级市作为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聚集了目前我国近一半的城市人口,在城市化进程中举足轻重。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发展https://www.xmlib.net/ztxx/ggwhfw/gjzc/ldrjh/201512/t20151231_110434.htm
9.困境与突破—社区图书室现状调研报告摘要:社区图书室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但是在实际运行中,社区图书室普遍面临着种种困境,作用发挥不够理想。文章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分析了社区图书室建设中面临的实际情况和困境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着重从高等院校图书馆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角度,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https://kjc.zbvc.edu.cn/info/1017/1429.htm
10.浅析地方志在地域文化研究中的作用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浅析地方志在地域文化研究中的作用 2017年创刊的《地域文化研究》发刊词将地域文化定义为:“我们观念当中的地域文化,是在一定自然地理范围内,经过长期历史过程形成的,为当地人民所熟知、所认同,带有地方文化符号特点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具体说地域文化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带有地方文化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681551
11.与保护传统文化的作文8篇(全文)于泉州南音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继承和研究,政府一直处在中心位置,近十年来,各种活动层出不穷,为了南音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而学术界也对南音曲目进行搜集、整理。由小方面可以看到,南音依然活在我们的生活中,而大方面则可以看到,南音在被越来越多人接受与了解。从而总结出,南音的现状还是很好的,在弘扬https://www.99xueshu.com/w/filep75a306w.html
12.中国宗教杂志国家宗教事务局主办2017年第12期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社科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 主要栏目: 特稿时评理论专题人物专栏法治交流论坛文化研究悦读基层工作宗教知识史鉴胜迹生活艺苑 投稿咨询 加急见刊 杂志订阅 期刊首页 分期目录 免费咨询 宗教工作进入新时代 关键词:宗教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工作系https://www.youfabiao.com/zhongguozongjiao/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