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品(七篇)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在此背景下教育也随之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行,我国的教育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在广大高校中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却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很多高校虽然劳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大多数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有待提升。社会实践是高职院校根据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所制定的一项教学环节,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性地带领在校生进入社会,深入工作岗位,依靠社会的力量完成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在社会实践中开展劳动教育也可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为进入社会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近几年来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实习劳动教育也出现了新的形势,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新经验、新问题不断涌现出来。

一、实习劳动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部分学生的劳动观念不强,劳动价值弱化。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现阶段,大学生大多数出于独生子女家庭,家庭对孩子优厚的待遇和功利主义心理的不良影响严重影响了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许多大学生的劳动观念不强,不愿意吃苦,从主观上不愿意参与到劳动过程中,对自己的专业认同感不强。(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开展模式单一。大多数职业学院将专业技能的教育列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对劳动本身的教育,缺乏利用劳动对学生人格进行培养和刻画的意识,忽略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劳动教育过程中仅仅采用传统的说教教育,不能带领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劳动过程中,无法锻炼学生的实际劳动能力。更有甚者采用粗暴强制的手段让学生参与到劳动中,引起学生的叛逆心理,对劳动产生厌恶的情绪,不能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方式。

三、在实习劳动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具体方法

四、结语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实习劳动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学校要提高对学生实习劳动环节的重视,在实践中完善实习劳动制度,最大程度发挥出实习劳动的育人作用,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能力,为社会培养一批有能力、有思想、有担当的医疗护理工作人员。

【参考文献】

[1]徐嘉玲.文化育人视域下高职护理学生实习阶段劳动教育的途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0,19:62~63

[2]刘素芹.江苏省卫生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东南大学,2014

[3]储珍珍.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期心理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7,9:287~288

[5]高洪贵,张永杰.服务型乡镇政府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伦理规范研究[J].三晋基层治理,2020,7

[6]梁佩佩,沈宝国.基于PBL教学模式的高职高等数学分层教学分析和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12

[7]胡莹瑾,吕丽,胡月阳,狄娜,李艳,李辉.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J].农家参谋,2020,1

[8]张丽肖,李丽娟.云课堂在基础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2

【关键词】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精神、学校活动、学校秩序和学校环境的集中体现,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中职学校,各方面竞争都比较强烈,从表面的物质设施、教师与学生人数等方面的竞争,转向更深层次的学校文化理念的竞争。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成为一个学校兴衰荣枯的决定性因素。

一、中职学校在校园文化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建设自己的校园文化,但是有些问题是普遍存在在的,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多多,很多学校没有自己鲜明的文化特色。文化不等同于布置一下教室,美化一下校园。校园文化不需要学校有多豪华气派,只需要有浓厚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内在的,需要围绕一个核心打造,走自己的路,不因为外界的影响而改变。随着社会的发展,那核心的办学理念只是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不会跟风,不会攀比。校园文化也不等同于搞许多活动,让同学们不乐意的参加。校园文化是一种内化的行为,一种习惯。是所有学校人(在校的或校友)自觉行为的体现。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也不等同于德育特色或者教学特色。职业文化不突出,中职教育应有的文化特点无法得到充分的显现,劳动教育、职业教育有可能等同于普通教育。

二、校园文化建设要符合自己学校的实际

中职学校有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它不同于大学教育,也不同于普通中小学教育。职业学校的特点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每所中职学校各自的实情不同,各自的文化特色也应不同的。由于中职学校学生在学习方面或者品德方面甚至两方面都有些问题,中职学校理所当然承担起引领他们的任务。或者激发他的学习积极性,或者纠正他们的坏习惯。或者兼而有之。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也是学生所希望的,从职业的角度进行引导。因此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一定围绕职业展开,做符合学校实际的工作,德智体美等都得围绕职业展开,不能孤立的你做你的德育,我搞我的教学。如果以乒乓或者排球篮球为特色,那也只是教学特色而不是校园文化特色。学生走出校门不能迅速的融入职业角色之中,任何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都不能说是成功的。

三、校园文化建设应当有延续性

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是一两年就能够建设好的。他需要长期的努力。因此,他需要学校的历任领导仅仅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行动。前面的定方向打基础,后来的着手充实与发展。

制度是为引导学生服务的,为学生学习技能服务的,学校管理制度不是为了学生平安不犯事,而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和专业技能的形成。

四、校园文化建设重点是努力构建人文校园

[1]《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2010-07-15

[2]《浅析校园文化建设的三大误区》.梁春宇.日报.2010年03月25日

【关键词】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存在问题发展策略

创建校外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创新教育培养人才模式的客观需要,对促进中小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其它教育资源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强实践基地建设,面向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教育观念更新,实现学生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在社会实践中相互渗透,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我市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于2009年在市第一职业高中办学基础上进行功能性改造而成,拥有教学楼、实训楼、拓展训练场等活动场所,开设有素质拓展、电子制作、物理探究、生活化学、数学好玩、礼仪训练、音乐体验、冲浪e世界、生物与环保、家政实践、布艺、剪纸、摄影、计算机拆装、篆刻、航模、中国书法、家用电工、避险与救护、折纸、手工编织、泥塑、传统体育等23个活动课程,并与当地村民合作开辟学生农业实践区,日接待近500名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是一所集劳动教育、艺术教育、科普教育、军事拓展、生命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实践教育基地。

这种教育方式无论从理论角度还是从实践角度看,都是新生事物,况且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尚未被完全扭转,因此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及教育管理模式方面还面临不少问题。经过几年的建设与运行,我们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也摸索出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同时我们对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创建发展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作为一项课题,我们申报了山东省2010年教学研究课题,目前已顺利结题。

一、存在的问题

1.经费投入问题。

创建校外学生综合性素质教育实践基地,需要较大的经费投入,无论选择何种类型的实践基地,如果以县区为单位的独立建制的实践基地少则需投入几百万,多则上千万。利用原有教育资源改造或利用社会资源整合而成的实践基地虽投入少,见效快,但至少也需要上百万元的投入。按照目前的教育经费投入方式,创建校外学生综合性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没有专项经费,同时,在收费方面也受到很大的限制。这制约了校外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发展。因此,创建校外学生综合性素质教育实践基地,需要当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政策及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

2.师资配备问题。

创建校外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必须要建立一支本领过硬、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专职教师队伍,这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可靠保障。但由于这是一项新生的教育项目,与学校校内教育教学有着较大的区别,能适应这一教育的教师很少。我市校外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是由职业高中转型创建而来的,原有师资多为普通文化课教师、职业技能教师,不适应素质教育实践教育教学的要求,实践基地教师须达到的要求比学校教师更高,他们既要具备教师资格,又要掌握其它专业技术。同时,实践基地的工作性质和环境决定了教师工作量大且比较艰苦,再加上基地是为学生提供无偿服务的,没有创收项目,而会造成福利待遇差,会导致基地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职称评聘也还要走普通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带来了一些问题。

3.基地特色问题。

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功能之一是为培养人才、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那么实践基地建设应体现我们滕州地域特色。可是我们所开设课程模块过多依赖现实条件,科学性、合理性、时代性、趣味性不足,同一门类重叠,部分领域课程缺失。

4.目标责任问题。

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相比,目前我市的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造成了滞后和被动局面。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实践基地建设发展规划不够明确;二是由于基地建设刚刚起步,教育行政部门对基地的目标责任制考核还在探索阶段;三是基地的实践教学目标定位还不够清晰。

二、改进和加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主管部门要把对基地工作的管理和对基地课程的指导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帮助基地领导和老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各基地要从组织建设、人员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如成立专门的课程领导小组、建立课程评价制度等,加强对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管理,努力打造规范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2.制订明确的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发展的规划。

依托现有资源,充分利用本地、本土的社会资源,合理布点,因地制宜,科学定位,着力做好现有资源的整合优化工作。各地在规划时,要统筹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盘活存量,充分利用流量,要把各种教育资源优化整合起来,发挥综合效益,逐步建立起特色鲜明,互为补充的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3.多渠道筹措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资金。

努力形成以教育部门为主、社会多方筹资共建实践基地的局面。坚持政府投入、资源统筹整合、勤工俭学收入、服务性收费、市场运作投资、吸收社会资源等多种途径,筹集实践基地的建设资金。重视创建投入的同时,对于基地运营经费更是不容忽视,实践基地对学生开放实践之日起,就需要承担各种正常耗损及其意外损坏,还有许多实验材料是不可重复使用,这些都是不小的开支,所以对于资金投入一定要预算周密、科学、合理。

4.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批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师资管理队伍是实践基地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做好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实践基地指导教师的专业技术和指导水平。加强理论研究,特别是教育科研工作,根据需要不断进行活动项目创新,优化、完善活动内容与形式,积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5.精心开展课程研究。

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省定课程计划,以提升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开发系列化、体验性实践活动课程。

6.创新机制,完善制度建设。

一是立足校外素质教育基地的特点,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对管理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明确人员,落实责任,确保培训效果及培训安全。

二是完善教学、考核体系,逐步形成一套全面、规范的教学、考核体系,从而为学校发展不断注入活力和生机。

7.实行校际联动。

学期初即明确本学期的工作重心是:补缺补漏,杜绝偏科现象。为此,我们努力配合学校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教研活动,特别是“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后,都要求及时进行商定对策,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适当的调整原有的计划,及时补漏,以求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鼓励积极钻研教学业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寻求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途径。

三、面向全体学生,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家校共教”网络体系。

在学生的管理教育方面,继续努力探索新时期青少年的新情况、新总是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和实践“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本学期我们分别在期初、期中后、期末前召开年段全体或部分学生家长座谈会;每次“月考”后都召开了部分学生家长座谈会;班主任主动同家长优质经常性的联系。

四、开展丰富多采的第二课堂活动

本学期成功地组织学生参加了学校校运动会、以及“纪念建党90周年演讲比赛”.校园艺术节等活动,同时还配合齐雪老师举行了初一辩论赛寓教于乐;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学以致用;同时也使学生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革命教育、劳动教育以及科学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使学生劳逸结合,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二、确立以教学质量为年段工作中心的共识。

期初即明确本学期的工作重心是:补缺补漏,杜绝偏科现象。为此,我们努力配合学校各教研室特别是本年段各教研组,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教研活动,特别是“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后,都要求及时进行商定对策,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适当的调整原有的计划,及时补漏,以求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鼓励积极钻研教学业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寻求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途径。经常深入课堂调查研究,了解各学科的教学教育情况,通过召开各类型学生会议来了解情况,掌握新动向,研究新问题,制定新方案,拿出新办法,及时有效地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力争教育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成绩都能不断地更上一层楼。

本学期更加强同各村小学校长发及老人会的联系,从而大大增强了社会教育的功能。在学生的管理教育方面,继续努力探索新时期青少年的新情况、新总是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和实践“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本学期我们分别在期初、期中后、期末前召开年段全体或部分学生家长座谈会;每次“月考”后都召开了部分学生家长座谈会;班主任主动同家长优质经常性的联系。我们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年段全体科任教师会议,商讨各科的教学与协调配合以及年段班级工作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各科任教师对自己所负责的教学班中存在偏科现象的中、优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强课外辅导,并责任到人;年段或班级每月必分别召开一次优、中、差和座谈会;等等。以上措施的实行已见成效,年段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习风气不断更上一层楼,获得学校和社会家长的好评。

四、开展丰富多采的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本学期成功地组织学生参加了学校第17届校动会、以及“纪念一二九爱国运动歌咏比赛”等活动,同时还配合各科备课级开展了许多小型即兴式比赛,寓教于乐;等等。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学以致用;同时也使学生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革命教育、劳动教育以及科学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使学生劳逸结合,取得良好的效果。

论文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问题对策

论文摘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农村家庭教育关系到农村孩子的未来,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搞好农村家庭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探讨了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国家加大了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力度,农村学校教育水平有所提高,条件有所改善,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随之提高,凸显了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质量往往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对父母天生有着特殊的信赖,他们往往把父母看成自己感情上的挚友、行为上的榜样、学习上的蒙师、生活上的参谋,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观念、期望和教育方式等都对孩子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近年来大量农村人口外出务工,使得农村家庭教育的状况不容乐观,始终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认为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通过言传身教对孩子身心各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使孩子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发展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使他们在未来做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

二、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缺乏积极的沟通。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学校教育不可以再局限于学校之内、课堂之内,必须寻求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我根据自己的实习经历体会到这一要求在我国农村学校贯彻得并不到位。首先从农村家长方面来说,由于受自身文化水平和思想观念的制约,他们很少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其次,学校也主要将精力放在学生的升学考试上,注重的是学生的分数,在学生出现问题后,学校和家庭才偶尔进行交流。我们应该改变这种只重学生的学习而轻家庭教育的现状,把家庭教育真正融入到教育系统中,使学校教育与家庭密切配合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家长教育意识淡薄,观念落后,缺乏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

多数农村家长缺乏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意识。有关调查显示[2],我国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追求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愿望也不高。大部分家长只凭自己的经验教育子女,“树大自然直”等传统的教育思想被很多家长所接受,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另外,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依赖也日益凸显弊端。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我国农村地区的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普遍出现了临时家庭、单亲家庭、隔代家庭,甚至兄弟姐妹独立生活的家庭[3]。家庭角色缺位现象严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的学业产生消极影响,部分家长也缺乏与学校、教师共同承担孩子教育的参与意识。因此,提升家长的教育意识,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引导家长学习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是促进家庭教育良性发展的根本。

(三)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轻家庭教育。

三、对策

通过对我国农村家庭教育的反思,我们认为家庭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针对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本文提出以下解决对策。转贴于

(一)加强学校对家长的教育,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

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孩子的家庭观念。学校应加大家庭教育的宣传力度,开设和完善家庭教育课,通过各种资料、图片、案例和多媒体等方式来增强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家长要在生活中运用各种方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家庭意识和家庭观念。

(二)开展灵活、多样的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重要的学习和生活场所,与学校相比,家庭教育更具有生活性和随意性,由于孩子对父母天生的信赖,家长的言行对孩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要讲究科学的教育技巧,选择恰当的、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根据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孩子创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同时,家长应正确定位学校与家庭教育,农村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充分承担起自身的教育职责,不能过于依赖学校教育,虽然学校是教育主体,对孩子的成长起主导作用,但它不能取代家庭教育的职能,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进行家校合作,共同搞好对学生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反复的教育活动,仅凭家庭单方面的力量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因而,必须联合学校、家长各方面的力量。家长在加强对孩子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要借助学校教育的力量。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传授各种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树立家庭教育的意识,更新教育观念,使家长能够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教育孩子。家长要注重家庭教育的情境化训练,通过言传身教,使家庭教育达到实效。总之,学校、家庭应相互积极配合,共同搞好对学生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邓佐君主编.家庭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1,(前言).

[2]李晓菊,常荣兰,陈凤杰,王凤珍.农村家庭教育现状调查——以承德市八县三区农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

[3]吴磊,钟国芳.赣南农村家庭教育调查研究[J].农业考古,2007.6

[4]李伯玲.新农村建设中的家庭教育问题[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1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旅游英语职业核心能力

自“十二五”规划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国民政策刺激国民消费,旅游业在“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影响下呈现出了快速、稳健的发展趋势。各大高校也开始重视旅游英语专业,旅游英语又是旅游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何让旅游英语的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成为了教师们研究的重点。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达到时代的要求,这就需要大胆创新高职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主体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的目的。旅游英语的教学应以人际交流的真实情境为基础,从实际操作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使教学事半功倍。

1旅游英语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1.1项目教学法的研究背景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教育部部长周济也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传统课程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于是,教育界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究,项目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项目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基础上的现代教育的一种形式,它以大生产和社会性的统一为内容,以将受教育者社会化,以使受教育者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社会现实与发展为目的,即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方法,是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强调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根据职业实际操作来设计教学内容,按照实际的工作情境设计训练的项目。从而使学生有更强的实践和社会能力。

1.2项目教学法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传统的旅游英语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以课本为主要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将课本中的理论内容照本宣科的教授给学生,学生也只是死背课本中的理论,最后的教学效果就是纸上谈兵,这种理论大于实践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无所适从,无法真正的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导致教学与岗位脱节,使学生面临被社会淘汰的危险。因此,在教学中转变师生角色定位至关重要。教师不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应该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学生也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而应该是承担者和实践者,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到所有的环节中,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项目教学法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要想将项目教学法成功的运用到旅游英语教学中,教师这个引导者的角色至关重要。首先要设置出与职业活动情境相匹配的项目,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研究实际工作环境中会遇到的所有场景。制定出合理的项目,对学生提出要完成的实际任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完成项目的兴趣。例如,以导游词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布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介绍旅游景点,每组负责一个主题,要求学生模拟真实带队情境进行导游讲解。并且,教师可以为每组设置突发状况,要求导游做出正确的解决方案。这种任务分配,使学生们处于接近真正的导游情境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使每名学生都能参与到真实的导游环节中。在今后实际工作中学生也会得心应手。当然,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肯定会有用语、表达或处理问题上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好任务的总结。对于每组学生的表现要做出及时的总结,提出建议和意见,对学生的操练加以修正。

3项目教学法在旅游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师在制定项目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制定项目。要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任务。如果项目过难就会打击学生的信心增加他们的为难情绪;项目过于简单又缺少挑战性达不到实际操练的效果。所以。项目的制定要恰到好处。另外,教师要注意对学生项目完成过程中的指导。因为学生的层次不同,所以教师的指导方式也要有所不同。项目教学法就是要让学生在实际操练中发现知识,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对学生指导的尺度。以启发为主,不能走传统教学的老路。

4结语

总而言之,项目教学法是提高旅游英语教学效果的理想手段之一。通过实际教学证明,在旅游英语教学中合理设计教学项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进行恰当引导,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达到了采用项目教学法的目的,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当然,在实际教学中不只一种教学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

[1]宋功业.项目教学法初探[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报,2008(06).

[2]黄慧娟,毛亮青.ESP教学方法在高职旅游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3]孙园园.情景教学法——旅游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7(10).

THE END
1.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开启知识宝库,助力大学成长通过精心设计的教育内容与活动,我们力求让每一位新生都能在图书馆中觅得自己所需的知识和资源,充分发挥图书馆作为学术殿堂与知识宝库的重要作用。 历经两个月的新生入馆教育,同学们对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其信息素养与学习能力得到了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MjIwOTkzOQ==&mid=2247534387&idx=1&sn=3a1e51e5f2d5d5238b428658da609c56&chksm=e86d078dce9fb2e64f85f38df6656d9d76c75168b067528574adfb3708ef5fa2e174f58c48ad&scene=27
2.建设图书馆的意义建设图书馆的意义如下: 1、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有了图书馆这一机构,人类的社会实践所取得的经验、文化、知识得以系统地保存并流传下来,成为今天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2、开展社会教育: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产生,要求工人有较多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图书馆担负起了对工人的科学知识文化教育的任务。现代社会,http://m.riliai.com/zx_2124990/
3.学院图书馆开展2024级新生“走进图书馆”入馆教育活动为积极发挥图书馆资源保障、文化育人的作用,让新生掌握及利用图书馆资源,近日,学院图书馆在各教学系部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对学院全部系部的新生进行了20余场次的“走进图书馆”入馆教育活动,让新生开启了一段充满智慧和启迪的学习旅程。 学院馆员对图书馆空间布局、服务功能、图书馆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类型、获取https://lib.hbjcxy.com/2024/1209/c224a39997/page.htm
4.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显成效西安翻译学院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不仅能够助力新生迅速熟悉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包括图书馆的布局、资源、服务以及规章制度等内容,也能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与信息素养,为其大学学习与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经过为期2个月的入馆教育开展,图书馆通过精心设计的教育内容与活动,充分发挥其作为学术殿堂与知识宝库https://www.xafy.edu.cn/info/1090/213351.htm
5.读书的重要性滕州市鲍沟镇中心小学10. 促进社会发展:读书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和谐。一个热爱阅读的国家,必然是一个繁荣、和谐的国家。 总的来说,读书既是对个体精神世界的滋养,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读书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让我们丰富知识,还能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使我们成为更有http://www.tzjtzy.cn/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472442&cid=224021
6.图书馆2017年,图书馆主办的这份《高职教育研究参考》,聚力学院教学改革,围绕学院建设进行相关资料的摘编整合。这一年,本刊围绕学院新措施,实施导师制、实行学分制收费管理进行可行性研究文献摘编;围绕工作热点,社会热点及时编辑“教”与“学”、“高职党务工作”专辑或专栏;曾带问题和全体师生员工一起了解学院主动对接区域经济http://www.zdxy.cn/TSG/contents/185/528.html
7.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2.1意义与作用7 2.2目标与原则8 2.3内容与组成9 3师生发展12 3.1总体要求12 3.2学生发展12 3.3教师发展13 3.4发展保障15 4数字资源17 4.1总体要求17 4.2通用性基础资源18 4.3仿真实训资源19 4.4数字化场馆资源20 4.5数字图书馆资源22 4.6数字资源管理与共享22 https://www.nbcc.cn/2020/1029/c1114a34386/page.htm
8.图书馆在高校中的作用(精选十篇)1. 对高校学生的作用 图书馆是每个人培养自学能力、获取丰富知识的重要场所之一, 而高校图书馆就自然成了大学生除课堂教育以外最主要课堂。大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最新科研成果等, 同样也需要通过学习其它相关学科知识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以便结合课堂上学习到的专业知识, 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g0ag0w6.html
9.“有意义有意思有可能”的教育什么模样?我们打造“书香气”教育,让校园充满书院的气息,建设最美图书馆。学校图书采购遵循阅读推广人推荐、儿童作家指导、学生好书分享与推荐、学校课程需要、各科组老师推荐、家委团队的建议等原则,汇聚书单,由学校统一申购,甚至干脆采用“你买书我买单”形式。我们把这些图书请出图书馆,分门别类设置在各个楼层的中庭及走廊边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305/t20230518_2111043138_wap.html
10.怎么写中考历史小论文6篇(全文)四是给学生一点时间和空间。对于教材中材料丰富、学生有一定知识储备的论题, 可要求学生课堂内完成。而对于涉及范围大的、需要较高程度的理解和分析的论题, 就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到图书馆去读书查阅资料, 思考分析, 拓展思维空间。还可以把学生分成多个研究小组, 设一名组长负责分配任务和协调工作, 在https://www.99xueshu.com/w/file6ukgbcux.html
11.复旦通识狐狸刺猬以及博雅教育在现代大学中的角色3.资源丰富的图书馆系统 核心课程的启发性原则注入芝加哥大学的方方面面。因为我们不可能教学生那些死记硬背的东西,我们认为大学有责任担任文明的创造者和知识库。大学的责任就是维护一切可以成为我们文化遗产的想法、文学和文物。这就是为什么大学图书馆是学者和社会的特殊资产。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351002454354140011686781
12.图书馆工作总结精选15篇这次“十佳读者”评选活动,极大调动了广大读者参与图书馆活动及读书的积极性,对于广大读者养成良好的文明的阅读习惯,加强图书馆与读者的交流,提高广大读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鼓励少年儿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茌平电视台记者对图书馆这一活动进行了现场报道。座谈会上,大家对图书馆各https://www.gdyjs.com/shiyongwen/gongzuozongjie/343639.html
13.教育评估与督导填空(防卫心理)的积极意义表现为评估对象有意识在对评估者的评估进行监督,要求评估结果客观公正消极作用,如消极防守,回避旁观,甚至制造假象,夸大成绩,掩盖缺点等66(厌倦心理)认为教育评估太烦琐,又调查,又填表,又统计太复杂,乂开会,乂谈话太烦人,因些对评估十分厌恶.67(学业成就评估)是按照一定的标准,采取科学的方法和https://www.yxfsz.com/view/1677668480718049282
14.多媒体教育应用的重大意义及发展趋势像往常一样,安德莉亚鼓励她的学生围绕教学内容拟定若干题目(例如奥运会的历史和澳大利亚在历次奥运会中的成绩等问题),确定媒体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要求学生用多媒体形式直观、形象地把自己选定的问题表现出来。经过一段时间在图书馆和Internet网上查阅资料以后,其中米彻尔和沙拉两位小朋友合作制作了一个https://teacher.ruiwen.com/news/3578.htm
15.学校学生读物的管理制度(精选19篇)学校以学期为单位,教导处牵头,分期初、期中、期末三个时段对馆藏读物进行全面摸底清查,严格以《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中的“12条红线”为依据,对课外读物及时进行把关遴选,去芜存菁,汰劣留良,保证读物的健康与营养。 2.设立“图书观察员” https://www.jy135.com/zhidu/904855.html
16.图书馆活动策划书15篇一、活动意义 读书是一种乐趣,可以增长人们的知识,也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写作是一种途径,可以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表达人们的内心世界。好的文章可以表达人们的内心世界,也还可以感染读者,使作者与读者之间产生共鸣。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促进同学们对写作的积极性,图书馆特举办了此次征文活动。 https://www.9136.com/shiyongwendang/cehuashu/178449.html
17.校园文化论文参考范文(精选12篇)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意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工程,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路径之一,在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自我教育能力中国的学校教育历来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而优秀的校园文化必将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 https://bylw.yjbys.com/wenhuayishu/113969.html
18.发挥小学图书馆职能,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摘要: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小学图书馆承担的任务并不亚于课堂教学。小学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发挥怎样的作用,这是我们要探讨的主要问题。第一,要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小学图书馆职能作用,为师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第二,要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资源,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利用图书丰富自己的课外https://m.rwtext.com/1383.html
19.播音主持论文其中东南亚语言方向依托南宁市东盟区位优势,借助广西外国语学院东南亚小语种教学特点,打造中国-东盟复合型多语言人才。经过方向课程培养,形成“3.5+0.5”国内培养加东南亚语言对象国高等院校培养相结合的模式,使学生在普通话主持与播音的基础上熟练运用多语言主持播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语言、三语言交流传播人才。 https://www.unjs.com/lunwen/f/20230306142025_6598434.html
20.图书馆工作心得这次活动我更加了解到图书馆对于大学学生的重要性。也认识到读书对于培养我们大学生本身自身文化素养的重要意义。我从中受到了很多启发,从中学到了许多在课本上无法 涉及到的东西,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劳动的意义。这些收获也必将在我成长的道路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生活中,学习上,今后的工作中,我都将受益匪浅。https://www.yuwenmi.com/fanwen/xinde/4104356.html
21.研究性学习小结(精选18篇)学生选择的指导教师除了高一全体教师以外、电脑电教中心的徐国林、曹萍、梁锦明老师和青少年宫的赖永忠老师等。 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时间设在每个小礼拜的星期五第七节和星期日的整个上午四节,研究地点有教师办公室、教室、图书馆、电脑房。学校为研究性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方便。https://mip.oh100.com/a/202301/5992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