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帖曝南京师大学生排队上图书馆场面似春运,有人拿扩音喇叭维持秩序
网上流传的不同时期南京师大学生图书馆外排队场景,“绵延看不到头”。
红网长沙1月20日讯(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耿红仁实习生张伟)大学读书氛围好,好到什么程度?寒冬凌晨4点多,还有雨雪交加,3000多学生就赶到图书馆门前排队,还有工作人员拿着喇叭维持秩序,场面堪比春运购票,以至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这一令人“叹为观止”的场景就发生南京师范大学敬文图书馆前,日前一篇网帖为我们揭开了“冰山一角”。
网帖曝南京师大学生排队上图书馆场面
“大学!你让我们情何以堪啊?向南师大的同学们致敬!”日前,网友“随风”在猫扑大杂烩上公布了一篇来自校内网的日志,除了文字外还附带8张照片,图文并茂地描述了南京师范大学学生,于一个雨夹雪的寒冬清晨,在图书馆门前排起了绵延数百米的长队,几乎看不到头,场面令许多网友为之尖叫。
该帖附带的前面几张照片显示,不少青年男女学生模样的人,穿着厚厚的棉衣,背着挎包的,拿书的都有,水池里的水上也能看出有明显的浮冰,能证明气温绝对不高,长长的队伍绵延到不能看清楚队伍尽头人的面貌,在水池的边沿高处,还有一个穿着蓝色外套的中年男子,手持扩音喇叭,疑是在维持秩序。
后面几张照片还显示,在图书馆前的水池边,众多的排队者打着五颜六色的伞,地面都比较潮湿,应为阴雨天气,队伍站成两行,两人一排,显得秩序井然,远处的街道上还能看到通明的路灯,图书馆的灯光也在亮着,应该是已有部分学生走进了图书馆,还有谷歌卫星地图描述排队的长度是从图书馆一直到学校门口。
据发帖者介绍,“南京都零下好几度啊!不信,看水池里H2O的固态状物体。据线报,排在第一位的人大概要五点半就得来排队,而图书馆七点半才开门!中间间隔120分钟!”该网友还重点提醒说,“请同学们注意,这是冬天,南京的冬天,不是南宁的!五点半到七点半意味着什么?”
网友热议:排队场面像春运时的火车站
当然,也有网友不以为然,并发帖称“城市的孩子就是蜜罐里泡着长大的,南京下点雪,去上个学这就值得致敬了?你们见过农村里的孩子不管是雨是雪,只要是周一至周五,哪天五六点就起床上学,晚上还要上两三节自习的吗?别以为下点雪,你们来上了课就拿来显摆,真是没见过世面。”
当事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学习氛围原本就浓
1月19日上午,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与南京师范大学敬文图书馆取得了联系,一位自称姓孙的老师,在获明来意后,非常自信且自豪地介绍说,网上帖子反映的南师大学生排队上图书馆的情况没有虚构,甚至还没能完全反映现实中的疯狂场面,而且事实上好多年前都有排队上自习的氛围了,并非一时现象。
孙老师告诉记者,据他了解到的情况,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清晨最早来图书馆前排队的4点多就有人了,比网上说的更有过之而不及,规定的是早上8点钟开门,为了不让学生们等的太久,一般都会在7:30图书馆就会开门了,排队的长度有300米的样子,人数有三千多,时常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带喇叭出去维持持续,别面由于插队造成的场面混乱。
至于为何这么多学生排队上图书馆时,孙老师讲到了三点原因,一是本校学生爱学习的氛围由来已久,学生都有这个攀比心理,看着其他学生那么早就来读书,生怕自己落后了;二是很多学生都想早点到,可找个很好的位置,图书馆的学生气氛还是比宿舍等地方好的;三是图书馆的硬件环境很好,除了大量的藏书,还有中央空调,冬暖夏凉也是吸引学生前来的一个因素。
另外,在南京师范大学网站上,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看到,位于仙林校区的敬文图书馆建成于2001年4月,有8层楼,总建筑面积20800平方米,得益于香港朱敬文教育基金会慷慨捐助,以已故著名教育实业家朱敬文先生名字命名。文献收藏的重点以为教学服务的文理科中外文书刊、工具书、理科中文样本图书、教学参考书和本校教师著作等。
当事学校学生:排队上图书馆场面比想象中疯狂
1月19日下午,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联系了南京师范大学的周子荣,为商学院金融学专业大四在校学生,他也证实网上反映的情况不假,自己也曾在那长长的队伍中,早上4点多起床去排队,加上队伍弯曲的部分,应该有三四百米,原因就是学校的学习氛围太浓厚了,人都是比出来了,事实上也有部分教室安装空调或暖气,不过,去图书馆还是同学们的不二选择,有时等待也是一种幸福,那场面让谁看了都会大受感染,根本也谈不上苦了。
湖南高校:读书氛围也很浓表现方式不同
1月19日下午,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还随机采访了湖南大学的几位同学,大多称网上反映的南京师大那么多人排队的情景,在湖大没见到过,原因是湖大硬件设备比较好,图书馆有三四千个位置,再加上一些教室里也都有空调或者暖气,除了蜂拥而至去图书馆学习,更多的人都是去找教室去自习,大家也是比出来的,看到别个好好学习,自己也会想起得早早的可以找个良好的学习空间。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