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图书馆馆长:城市图书馆的挑战,创新与未来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4.03.24

思想者

思想者小传

吴建中上海图书馆馆长、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所长、上海市政协第十一届常委;上海市图书馆行业协会会长、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图联管理委员会两届委员。博士生导师。2002年获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已发表专著20多部、论文200余篇。

2013年7月,美国“汽车之城”底特律正式申请破产保护,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城市。这则消息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对我们而言亦值得反思。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底特律这个曾经承载着“美国梦”的世界汽车之都,经不住全球化浪潮和经济衰退的冲击走向了衰败多数的看法认为,其破产是由于产业过于单一。我的看法是,底特律破产背后最重要的因素不在物,而在人。

破产前夕的底特律不仅人口急剧减少,从高峰期的185万人口降至现在的72万人,而且整个城市的人力资源结构极不合理。比如,对于汽车装配业来说,高中水平就已经足够了,底特律曾有的人力资源可以支撑其一时的辉煌。但当汽车产业转型以后,这些人其实就很难适应城市进一步的创新和转型了。因此,正如有些专家所说,底特律的最大失误,恐怕在于没有及早对自己的人力资本进行投资,使其整个城市能够跟上产业转型变革的步伐节奏与切实需要。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发展正面临新一轮的挑战和机遇。人们已经充分地意识到,不仅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型,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都要转型,我国正进入全面转型的新阶段。所以,美国底特律城市破产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虽然我国还没有出现类似底特律城市破产这样的问题,但不少城市已经面临转型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就业方面的巨大压力。

城以才兴。人才是创新型城市的基础和动力之源。在这个转型的时代,城市能否适应新形势,实现新跨越,取决于人力资源的支撑。有调查发现,在不远的将来,只有三分之一的人需要四年制大学教育;对于余下的三分之二的人,职业教育是最合适的选择。而与此同时,近年来,全球普遍存在严重的技能鸿沟(skillsgap)现象。有一项调研表明:有超过一半的企业无法找到充分具备合适技能的应届毕业生;具体到小企业而言,有67%的小企业表示很难找到完全合格的技术工人。

对此,学校教育需要反思,图书馆也需要反思。我们不能指望大学教会学生走向社会后所需的所有技能。于是,提倡终身学习将成为当下这个时代的势所必然。而在此过程中,图书馆无疑是帮助人们实现终身学习的最佳场所之一。在整个社会从“学历社会”向“能力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图书馆应主动承担起帮助人们实现终身教育的社会责任。

图书馆正面临怎样挑战

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的重心,将逐渐从阅读向包括阅读在内的更广泛的素养转移,而且更加突出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对于现代人的重要性。希望让更多的人能通过掌握这些技能,增加工作机会,提高创业能力,提升生活品质

最近,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图书馆的黎德莱馆长主持了一项题为“超越素养”(BeyondLit-eracy)的课题。课题的成果,是一本与此课题同名、由数十位馆员和学员共同撰写的书,分为20个章节,以专题网站的形式发布。这里的“素养”,专指一个人的基本文化能力,曾有人用“3R”(reading,writingandarithmetic,即阅读、写作和计算)来表述它。过去,有了这“3R”,人们就可以从事基本的工作了,但《超越素养》这本书提出了一个颇为激进的观点。在它的作者们看来,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素养恐已过时,我们正进入一个“后素养(post-literacy)时代”。所谓“后素养”,指的是包含信息、数字、技术等在内的多元素养。多年来,公共图书馆一直把提升“阅读素养”作为一项重要使命。若以“后素养”视角检视之,传统图书馆已面临变革性挑战。

今天,更多的公共图书馆开始聚焦“3L”,即文化素养、信息素养和职业素养。其中的第一个素养是图书馆永远不会放弃的,它是民众的基本文化素养。尤其对于移民来说,要融入新的生活环境,就必须掌握当地的语言。为此,图书馆有责任为外来移民融入本地生活创造条件。

信息素养是现代图书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多数图书馆都在积极推进。很多大学已把信息素养课程纳入公共课序列,由图书馆员教授这门课程。还有大学将信息素养课程并入图书馆,使之成为其图书馆业务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职业素养,是图书馆的新目标。过去,掌握了基本的读写能力就可以从事普通工作了。19世纪,欧美等国家广泛兴建公共图书馆的目的,就是想让广大民众能够通过公共图书馆掌握走上工作岗位的基本技能。而如今,仅有读写能力,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知识时代的岗位要求了。因此,图书馆完全可以主动承担起为广大民众提供可以适应新形势的新技能培训的功能,为填平社会上新出现的“技能鸿沟”作出贡献。实际上,已经有不少图书馆正在开展这方面的尝试,将职业培训作为图书馆服务的一项新内容。

国际图联的这一新动向应该引起国内高度的重视。但图书馆界的声音太小了,尤其在知识产权、全民阅读立法等问题上,很多人并不怎么把图书馆放在眼里。这不怪人家,是因为我们自身不强。所以,新任国际图联主席希皮拉女士呼吁全球图书馆人要团结起来,建立强大的图书馆,以促进社会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她所提出的主题不仅立意深远,也为全球图书馆新一轮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图书馆如何推进社会发展

图书馆从提供图书,到提供信息,再到提供工具是一大进步,但今后图书馆也应将体验服务列为常规服务。目前大部分图书馆仍以传统阅览为基本格局,而创造虚实结合且可以双向交互的学习环境,将是今后一个阶段的重点发展目标

以前,图书馆重视阅读,将借阅列为主要业务,而将讲座、培训、文化活动等列为次要或延伸性业务。今天,这种现状正在改变,未来的图书馆不仅有必要将借阅与讲座、培训及文化活动并列,而且应以“图书馆推进社会发展”为新使命,积极参与到社会发展的进程之中。在推进社会发展上,图书馆在以下4方面可以大有作为:

第一,提升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尺度。城市发展的后劲,并不仅仅在于信息基础设施等硬件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市民整体信息素养的提高。要想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就必须把信息素养作为城市发展战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图书馆要重视信息素养的教育与培养,将它作为优先项目置于图书馆业务工作的首要位置。

《国际图联关于图书馆与发展的宣言》强调,图书馆应体现社会和文化包容,为民众公平获取信息、参与发展创造条件。在所有的素养中,信息素养是基础,也最为关键,掌握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改善教育状况、开发新的技能、寻找新的岗位、开创新的事业、做好务农或健康决策、洞察环境问题等”的关键。以金融素养为例,如今大多数理财项目都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能力,而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财经知识讲座、信息操作培训等,为民众提升金融素养提供服务。再比如健康素养,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举办卫生知识讲座和医生现场咨询等活动,为读者在医疗救助和健康养生方面做出更好判断提供信息支撑。以上列举的很多都是面向发展的新项目。今后图书馆不仅要提供阅读辅导,也要在这些新项目的开发上有所作为。

第二,丰富体验方式。

信息是无处不在的。但若要获得更为齐全、精准的信息,人们往往需要借助一些工具,如通讯工具、检索工具、电脑软件以及各种网络应用等。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各类工具的涌现层出不穷,图书馆要努力为读者配备应有的工具,并提供新工具的体验服务。图书馆从提供图书,到提供信息,再到提供工具是一大进步,但今后图书馆也应将体验服务列为常规服务。当下不少公共和研究型图书馆已经开设了创客空间、联合办公区等,为读者公平获取工具、增强技术体验创造了条件。

第三,提供就业指导。

从提供阅读服务扩展到提供就业指导,是国际图书馆发展上的一个趋势。不仅公共图书馆这么做,学校和机构图书馆也在将它融入自己的发展目标。国外公共图书馆一般都设有就业咨询服务。据《美国2013年图书馆现状》报告,四分之三的公共图书馆提供软件等其他资源,帮助读者填写求职申请、寻找求职信息,90%以上的公共图书馆提供正式或非正式的技术培训。但在我国,开展这一业务的并不普遍。

这次《国际图联关于图书馆与发展的宣言》明确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应提供就业指导方面的功能。美国公共图书馆为就业提供信息服务的实践表明,图书馆在促进城市转型和扩大就业方面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第四,创新学习环境。

以前图书馆提供的是阅览空间。因此,阅览室的布局大都是按照图书馆自身的要求设计的,但这种以书为本位、以馆员为本位的格局,限制了人与人、人与信息的交流。

现在已经有不少图书馆开设了信息共享空间,以交互为主线适应不断变化的学习方式,为读者提供更令人喜爱的学习环境。但是目前大部分图书馆仍以传统阅览为基本格局,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也处于互不融合的“两张皮”状态。因此,创造虚实结合且可以双向交互的学习环境,将是今后一个阶段的重点发展目标。当然,这也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毕竟,目前绝大多数图书馆的服务体系仍是以纸质书服务为主导的,从以阅览室为主体到以学习空间为主体是一个革命性的转变,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完成的。

上海图书馆如何创新服务

今天的读者找图书馆,并不是为了寻求一两个问题的解答,而是渴望在长远的人生信息搜寻旅途中找到合作和指引。这就需要未来的图书馆员,能够以合作者的姿态,参与到读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并且注重让信息在开放与交互中不断增值

近年来,上海图书馆深入思考图书馆的社会价值,积极推进图情业务融合与内涵发展,主动参与全市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电子书服务

在不远的将来,纸质书将与电子书并存,这已经成为国际图书馆界的共识。但面对这一大趋势,图书馆是否准备好了呢

上海图书馆从2009年开创电子书阅读器外借服务起,一直在探索如何使电子书与纸质书借阅一样进入常态。从2012年起,上海图书馆开展了市民数字阅读推广计划,着力从普通读者可接受的方式入手,推进电子书服务。这个计划还与区县公共图书馆合作,将2000个电子阅读器开放给读者,试图通过加大阅读器外借力度的做法,让读者逐步适应电子书阅读。

2.创·新空间

当上海图书馆开设“创·新空间”的时候,很多人不理解,说这不是图书馆。其实,这并非我们的首创。在美国一些公共和研究型图书馆已经有了这方面的尝试,他们管这个叫“创客空间”。为什么要设立“创客空间”原因很简单,因为图书馆不仅要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也要设法为广大民众提供能够适应信息社会新要求的社会交流空间。

前不久,上海地方志阅览室推出了“拍上海”系列主题征集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该活动的第一期成果“国际饭店风情录”已经在上海图书馆的地方志阅览室展出。这种以专题阅览室为主体开展活动的方式,体现了未来阅览室形态转型上的新可能。其意义在于,它跨越了时空的限制,使原本形态单一的地方志阅览室,成为了一个关于上海地方史信息的社会交流空间。

3.深度参与型参考服务

以前我们满足于提供信息,一旦信息或者咨询报告到了用户手上,图书馆员的任务就算完成了。至于用户有无采纳,我们无需关心。现有的参考咨询模式就是一种单向的传播模式。一个问题往往可以有多个答案,而我们提供的,仅仅是来自图书馆员一个方面的参考意见。但在不远的未来,图书馆服务的价值链必须进一步延长。

近10年来,国际上普遍出现了图书馆参考咨询量明显下降的趋势。这不仅与网上的智能型或社会化问答系统日益发达有关,也与传统参考业务过于单调且缺乏互动有关。早在2011年,美国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曾发布报告,提醒图书馆业界要转变服务观念,注重内容提供与感情交流的同步。该报告强调,今天的读者找图书馆,并不是为了寻求一两个问题的解答,而是渴望在长远的人生信息搜寻旅途中找到合作和指引。这就需要未来的图书馆员,能够以合作者的姿态,参与到读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并且注重让信息在开放与交互中不断增值。由此,如何提升图书馆员的信息咨询能力和服务质量,已是摆在图书馆界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探索创新与转型的路上,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图书馆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谁抓住机遇,谁就赢得了先机;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了未来。对于图书馆来说,不仅自身要创新、要转型,而且要通过自己的创新和转型,让更多的人跟上城市创新的节奏和转型的步伐。这是一个挑战、一场考验,更是一次图书馆工作者向社会充分展示自身价值的机会。

THE END
1.新一代电子书籍旧有的故事新的形式数字化阅读体验的演变4. 电子图书馆:公共资源共享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不少国家和地区推出了免费或者付费的小额订阅服务,让用户能够轻松获取大量图书资源。这种模式极大地拓宽了普通人获取知识资料的手段,同时也促进了出版业向数字化转型,为作者提供了一条新的收入途径,从而实现了知识产权保护与公众利益最大化相结合。 https://www.fmovhaqkz.com/ke-ji/507193.html
2.数字化转型案例六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新页书房智慧阅读应用嘲长宁区图书馆是上海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先行试点项目。2021年,在数字化创新应用的基础上,长宁区图书馆作为智慧图书馆先行试点,率先开展了智慧阅读项目的场馆建设,打造了一套结合系统借阅、数字阅读、开放获取的智慧阅读服务体系,让“图书馆永远在你身边”。 “新页书房”里,透过书架自带电子显示屏就能知道书架上有什么书,https://www.shcn.gov.cn/col8341/20241212/1273203.html
3.电子书阅读器是否仍能在数字阅读设备中占有一席之地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数码产品行业市场分析显示出一片繁荣景象。然而,在这一趋势下,一种曾经引领潮流的产品——电子书阅读器,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竞争。那么,电子书阅读器是否仍能在数字阅读设备中占有一席之地?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子书阅读器(eBook)是如何进入我们的生活中的。它最初https://www.jhsjdh666.cn/ke-yan-dong-tai/567238.html
4.在线书籍阅读,重塑阅读体验与知识获取方式投资兴办实业在线书籍阅读正在重塑人们的阅读体验与知识获取方式。通过数字化技术,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海量书籍内容,享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在线阅读不仅提供了便捷的获取知识途径,还通过交互式功能、多媒体元素和智能推荐系统,增强了学习的互动性和深度。这种变革使得阅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书籍,而是成为了一种全新的知识探索和交流方http://www.huayiii.com/post/15217.html
5.2025年中国数字图书馆市场调研:政策产业链现状与前景数字图书馆是数字化技术处理与存储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形式,实质为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它跨越区域限制,实现信息资源的网络查询与传播。相较于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以其虚拟性、无围墙性、可扩展性、超大规模、分布式、易用性、无时空限制及跨库无缝链接与智能检索等优势,成为现代知识传播的重要平台。 https://www.168report.com/news/7856/digital-library
6.大数据驱动的高校智慧图书馆构建研究2.3 电子资源的存储与备份 2.3.1 分布式存储技术 随着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快速增长,传统的集中式存储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分布式存储技术以其可扩展性、高可用性和容错性强等优势成为了解决方案。分布式存储系统通常由大量廉价的节点组成,节点之间通过网络连接。数据被分布在不同的节点上,形成一个统一的大规模存储系统。https://blog.csdn.net/weixin_35189483/article/details/142440157
7.2013年度高校图书馆论文获奖名单19、高职高专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创新途径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张月) 20、泛在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新挑战 (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侯力铁) 21、高校手机图书馆现状及建设 (吉林大学图书馆 刘赛红 田忠改 崔光益) 22、浅谈“人机互助教学”在文献检索课中的设计与实现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http://tgw.jlu.edu.cn/info/1003/1248.htm
8.图书情报工作杂志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2015年第S2期关键词:大数据 数据挖掘 图书馆服务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在信息存储、信息安全、工作模式和服务流程等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同时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大数据将成为图书馆的核心资产。面对挑战与机遇,图书馆必须在保证基础业务服务的基础上,着眼于智能化、个性化、知识化服务模式创新,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高校Humanhttps://www.youfabiao.com/tsqbgz/2015S2/
9.科技传播新问题(精雅篇)三、新媒体发展为文化产业科技传播带来的挑战 追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而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毫无疑问,新媒体的发展为科技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科技网站、博客、网络论坛、电子图书馆、三网融合,甚至手机短信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当代科技传播的最重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em4pelv.html
10.计算机信息论文摘要: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建立计算机网络信息是医院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经之路。为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我国各级医院都在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但是其中还存在一系列客观和主观原因导致的问题,影响到信息系统的安全。笔者首先探讨医院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然https://www.unjs.com/lunwen/jisuanji/20221213175617_6104297.html
11.未来图书馆的数字化7篇(全文)这方面的建设可以通过两类途径实现:一是购买电子资源的数据库,二是图书馆利用自动化管理系统建立本馆馆藏文献的目录信息,主要包括馆藏图书、期刊、论文文献、会议报告、电子文献等。 (二)高校图书馆实现网络化办公。数字图书馆的基本构成有两部分:一是馆藏资源的数字化,二是信息传递的网络化。上文讲到的都是文献https://www.99xueshu.com/w/ikeyr56xormt.html
12.2024年中国数字出版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数字出版行业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而迅猛发展,电子书、在线杂志、有声读物和数字期刊成为阅读的新常态。数字化不仅改变了内容的分发和消费方式,还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如订阅服务、按需出版和个性化推荐。同时,版权保护和内容盗版成为行业面临的挑战,需要法律和技术手段共同应对。 https://txt.cir.cn/1870983.html
13.云南工程职业学院图书馆智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其主要任务在于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学院聚焦育训结合、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动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发展,锤炼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育训结合。学院加速现代学徒制推广,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等30余家国有大中型企业组建订单https://lib.ynenc.cn/xsdt/9262428255.html
14.(优选)物联网技术论文15篇2.2物联网智能技术为稽查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物联网智能技术对车辆进行监控,在此监控过程中,一旦车辆进入监测区,超高频的阅读器就会利用电子标签把驶入车辆的车牌号记录下来,把此车牌号先记录为B1,再用照相机把车牌号拍下来记为B2,传到交通指挥中心,通过对B1与B2之间的对比可知,如果B1与B2不符,那就说明B1根本不https://www.ruiwen.com/lunwen/8195638.html
15.融合与创新:上市公司的多元品牌设计策略此外,上市公司还可以加大对城市文化事业的投资力度,建设博物馆、图书馆、艺术中心等文化设施,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品位。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在城市建设中的品牌营销是城市品牌建设的重要策略和实践,需要注重策略制定、实践创新和风险应对。城市品牌建设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和挑战,需要加强公共参与和民主决策,保证品牌https://www.rhtimes.com/brand/logo-design-news7975.html
16.艰苦奋斗再创业改革开放再出发——四十位代表委员热议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从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到把实施科教兴国作为基本国策,再到人才强国战略……在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战略机遇面前,中国作出了攸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重大历史抉择,一条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之路在13亿中国人民的脚下铺展开来:恢复高考、立德树人、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以浓墨重彩之笔绘就出一https://news.cctv.com/2018/03/03/ARTIOuPJ0SyCniP2XYUhXKoe18030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