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主题学习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区域探索”微论坛成功举办
2024年12月1日下午,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次学术年会“跨学科主题学习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区域探索”主题微论坛在天津隆重召开。本场微论坛由海淀区中关村学区管理中心承办,中国教育学会、北京教科院、中国科学院、未来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领导专家、各地教育同仁和中关村学区各中小学深度参与。论坛由未来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杨明亮院长主持。
论坛通过主旨报告、实践案例汇报、创新工坊、圆桌论坛等多种形式,研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跨学科融合育人实践路径,旨在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方略,探求整体驱动、协同创新的育人新范式,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论坛主持人
未来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院长杨明亮
论坛致辞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副秘书长罗滨在论坛致辞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呼唤创新人才的培养,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中关村学区在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主动服务学区各学校发展与课程教学改革,引领带动教育变革,推进学区跨学科领域创新实践和学科融合育人协同探索等方面的研究非常有意义,且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务实的学区实践发挥了很好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同时罗滨副秘书长也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学区能够充分发挥学区统筹协调和资源共享的优势,进一步提炼跨学科学校实施的可借鉴模式和学区集群培养创新人才的众筹实践范式,协同联动开展追踪性研究,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经验。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副秘书长罗滨
主旨报告
中关村学区管理中心主任王振惠
中关村一小党委书记商红领
中关村第二小学校长倪百明以《悦行·探索·成长》为题,从“一个主题、双线目标、三维表现、四大任务”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学校探索以综合实践课程为载体,整合各学科知识、观念、方法,实现跨学科、多学科或超学科的综合学习,构建中关村第二小学“悦行”系列主题实践活动的“二小策略”。学校以“悦行——二十四节气实践活动月”为载体,运用融合育人的思想,实现内容共融、方法共通、成果共享的美好愿景。
中关村第二小学校长倪百明
北大附中党委副书记、校长马玉国
课程设计创新工坊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小学科创中心主任赵宇带领“现场招募”的32位嘉宾,开展了课程创新设计“贸易游戏”工坊的体验实践活动,活动中嘉宾们积极参与、欢声笑语,在活动中体验沟通协作、资源置换、复杂问题解决、项目微管理等环节,老师们在活动体验中体悟到,通过构建真实情境下跨学科项目学习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思考,促进合作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创新。
人大附中实验小学赵宇
圆桌论坛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协科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中关村学区管理中心副主任翁燕平,双榆树中心小学书记、校长朱丹,北京一零一中双榆树校区执行校长姚欣波携手学区中小学干部教师以“共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生态”为议题,进行业内及跨界的深度交流,从系统设计、资源利用、教师队伍建设、具体项目实施等方面充分探讨了学区、学校、资源单位在创新人才培养协同中发挥的作用,遇到的困惑及解决的办法,进一步拓展跨学科主题学习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专家点评
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主任王凯
创新人才培养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中关村学区将始终不忘初心,积极推动新课标视域下基础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深度研究,不断激发学区及各校干部教师的教育热情,深入挖掘跨学科综合育人的新路径,构建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生态,有效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