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

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实施方案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

我校围绕“让每一个儿童少年都拥有尊严、幸福、健康和快乐”的办学理念,坚持营造“让每一个儿童少年都能充分、和谐、多元、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通过实施《华师大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在推进医校结合发展,开发课程内容,注重课程教学实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予以全面落实,取得阶段性成果。

随着特教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特殊教育的需求日益多样化,我校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机制,提升特教发展质量,给予残疾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使学校发展再上一个台阶。根据《黄浦区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的各项要求,制定本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办好特殊教育”的精神和《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落实《黄浦区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中明确的各项目标任务。通过新一轮特教行动计划的实施,在学校现有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实践,调整特教体系建设,完善教育管理机制,提升医教结合水平,促进内涵发展,形成办学特色,使每一位残疾学生均享受到高质量的特殊教育。

二、目标与任务

(一)目标

(二)任务

1.调整特殊职业教育办学体系。大力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原黄浦区初级职业技术学校转型为黄浦区特殊教育职业学校,学制四年。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有能力接受职业教育的各类残疾学生提供高中阶段职业教育。

2.继续科研引领教育改革和实践。学校一直秉承着“问题就是课题”的工作思路,把学校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作为学校总领课题。我们坚持通过课题探索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以课题引领学校整体工作的发展。

3.加强特殊教育课程建设。以生存教育为主线,基于课程方案、课程标准,促进特殊教育课程内涵发展。根据学生障碍程度开展个性化教学,加强一般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建设,满足全体智障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需求,促进特殊学生的有效发展,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4.深入推进医教结合。有机整合并积极拓展特殊教育专业服务机构的资源,发挥专业机构的支持保障作用。进一步推进“医”和“教”的合作,建构康复课程序列,聚焦教辅具在教育康复中的运用,实现发现、鉴定、评估、教育教学、康复训练、转衔的一体化管理。

5.强化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建设。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优化办学条件,图书馆进一步按照建设指南完善配备,推进中职校校区无障碍建设。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管理机制,调整特殊职业教育办学体系

1.规范特殊教育中职学校管理制度

2.探索残疾学生职业能力评估

对高中阶段特殊学生实施评估、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社会实践等一体化管理,开展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估,促进学生发展。

3.建立特殊教育中职校门户网站

建立“黄浦区特殊教育职业学校”门户网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记录学校各项工作以及学生的成长过程等。

4.建立特殊中职校学生实训基地

与区残联和教育机构牵手,进行残疾青年的职业技能培训实验,同时积极利用区域内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资源以及企事业单位等各种社会资源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高特殊职业教育质量。

第一阶段(2018年)总结已开展的职业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并与区残联及现有的志愿者合作单位保持联系,初步商讨合作意向。第二阶段(2019年)尝试开发各种社会资源,商讨与实施短期的职业学生实训方案,为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铺垫。第三阶段(2020年)争取建立1—2个校外实训基地,能签订协议,定期为学生提供实训机会。

(二)科研引领发展,实施新三年规划的统领性实验项目

实施新三年规划的统领性实验项目——《基于课程标准的培智学校低年级段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研究》,以培智学校低年级段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学生个性化教育需求为起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培智学校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重新定位与改革,提出并构建适合教育对象多元化需求和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模式。

1.基于课程标准的培智学校低年级段教学模式的构建

以《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为依据,了解培智学校现有教学模式的优势与不足,构建培智学校低年级段科学的、有效的新教学模式。

2.基于课程标准的培智学校低年级段教学模式的实践

基于课程标准,探索具体的内容、方法和策略运行新构建的教学模式,帮助教师更科学、更系统、更规范地实践新课程标准,促进低年级段智障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

第一阶段(2018年)完成基于课程标准的培智学校低年级段教学模式的构建;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培智学校低年级段教学模式的实践;开展课题中期汇报。第二阶段(2019年)综合评价新构建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形成与完善研究成果(研究报告、专著)。第三阶段(2020年)召开成果展示会,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三)探索课程改革,促进特殊教育内涵发展

1.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在领会国家培智学校课程标准与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上海市特殊学校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指导纲要及课程实施指南等要求,从本校残疾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并落实课程计划,提高课程领导力。学校将以项目研究为抓手,不断加强基础性、发展性、补偿性课程的有机整合,分学段开展多元发展的课程建设。

第一阶段(2018年)低年级段在生活语文、生活数学试点进行课程改革,尝试按学生学习能力实施走班教学。中年级段进行智障学生室内体育课微课的开发。高年级段进行实用语文习题库建设。第二阶段(2019年)低年级段进行国家教材与校本教材的综合运用研究与实践(生活数学)。中年级段进行智障学生美术课微课的开发。高年级段进行实用数学习题库建设。第三阶段(2020年)低年级段进行国家教材与校本教材的综合运用研究与实践(生活适应)。中年级段进行智障学生生活课微课的开发。高年级段完善实用语文、实用数学习题库。

2.深化学前特殊教育课程改革

第一阶段(2018年)初步开展学前特殊儿童集体语训康复训练,评估教学对象的言语语言发展情况,确定言语沟通集体课的目标、课程框架与课堂效果评价表。

初步开展学前阶段普特融合活动,联系机关二幼,共同商定普特融合活动的计划。第二阶段(2019年)继续开展学前特殊儿童集体语训康复训练,结合每月的主题活动,开展特殊儿童集体语言康复训练,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并优化教学内容及方法。继续开展学前阶段普特融合活动,设计融合活动方案并实施,完成活动手册。第三阶段(2020年)深入开展学前特殊儿童集体语训康复训练,评估幼儿言语语言发展情况,比较前后测结果,验证结合主题活动开展集体语言康复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深入开展学前阶段普特融合活动,整理活动资料,总结融合活动经验。

3.实施职业教育课程

根据《上海市特殊中等职业学校(班)课程方案》,以“育人为本、尊重差异、促进融合、支持就业”为指导思想,构建以社会融合为导向,以提升特殊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殊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基于我校特殊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课程方案。加强对课程教学的研究,注重特殊中等职业学生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对特殊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

第一阶段(2018年)学习和解读《上海市特殊中等职业学校(班)课程方案》,讨论与制定我校课程方案,进行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开展教学实践。第二阶段(2019年)初步探索特殊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康复训练课程”的实施,修改与调整我校课程方案。第三阶段(2020年)根据学校落实课程方案的实际情况,逐步完善与修订我校课程方案,初步形成“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框架。

4.研究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5.提高康复课程质量,规范送教上门课程实施管理

第一阶段(2018年)制订低年级段动作领域的康复训练内容框架,研究动作领域教育康复中教学具、玩具、辅助器具等的开发和使用。着手准备签订新一轮医教结合合作协议。第二阶段(2019年)制订低年级段沟通与交往、情绪与行为两大领域的康复训练内容框架;研究沟通与交往、情绪与行为两大领域教育康复中教学具、玩具、辅助器具等的开发和使用。评估基础上,全面跟进医生进校园,进家庭,开展定人、定点、定时、定内容的专业服务。第三阶段(2020年)继续探究、实践、调整低年级段动作、沟通与交往、情绪与行为三大领域的康复课程内容,形成行之有效的培智学校低年级段康复教育课程。进一步推进“医”和“教”的合作,聚焦教辅具在教育康复中的运用,梳理、调整动作、沟通与交往、情绪与行为三大领域教辅具的使用指南。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1.加强师德教育,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队伍,是学校办学的重要任务。第一阶段(2018年)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品读”、“品鉴”等系列活动,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第二阶段(2019年)加强师德典型人物的建设,弘扬与宣传师德建设中的先进人物与先进事迹。第三阶段(2020年)将师德师风培训纳入教师培训体系。

2.创设多载体多层次培养平台,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坚持“以发展为本”的理念,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创造各种条件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第一阶段(2018年)继续加大校本研修的力度,全面推进基础教育中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第二阶段(2019年)加强实施分层次业务培训,促进教师将优质的教育服务提供给学生,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第三阶段(2020年)进一步完善区、校“骨干教师”评审机制,形成区学科带头人、区骨干教师、校骨干教师三级梯队。

3.抓好德育队伍建设,优化德育梯队结构

进一步完善星级班主任评选方案以及班主任考核评价机制,发挥优秀班主任示范引领作用,做好青年班主任的“传、帮、带”工作。第一阶段(2018年)制定有关班主任培训工作的规定,加大班主任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坚持校外进修与校内培训相结合,校本培训和自我学习相结合。第二阶段(2019年)积极推进星级班主任评选制度。第三阶段(2020年)完善班主任考核评价机制。

(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优化特殊教育办学条件

1.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提升学校文化建设

2.开展特殊教育学校图书馆达标建设

根据市教委制定的特殊教育学校图书馆建设指南,结合学校培养目标和课程实施要求,新三年内开展图书馆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书、多媒体设施等资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3.稳步推进学校教育资源与无障碍建设

根据学前特殊教育班(园)装备配备指南,参照辅读学校设施设备装备标准和上海市教委等关于加强特殊职业教育管理的实施意见,科学配备教学与康复设施设备,提供丰富的教学具、玩具、辅助器具和特殊职业教育机构的专业实训室,还要根据无障碍建设要求和不同残疾类别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坡道、厕所、扶手、电梯等建设,以及特殊课桌椅、康复设施设备、辅助器具、影视资料、学习用具、学习资源等配置,支持残疾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三年内协调多方资源努力实现。

目前,我们学校正处于稳定前行,调整完善,努力上升阶段,未来三年在黄浦区教育局的领导下,我们将联合区域内多方资源和力量,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整体谋划学校新一轮的发展。我们将继续秉承尊重生命、尊重人性、尊重差异、尊重科学的理念,让特殊教育科学发展得到更好体现。

THE END
1.ssm毕设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程序+论文本系统(程序+源码)带文档lw万字以上文末可获取一份本项目的java源码和数据库参考。 系统程序文件列表 开题报告内容 一、研究背景 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的管理方式面临着巨大的变革需求。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多依赖人工操作,例如在借阅、归还图书时,工作人员需要手动登记相关信息,这一过程不仅效率低下https://blog.csdn.net/wuzhou201/article/details/144428369
2.毕业设计(论文)基于bs模式的学校图书管理系统的毕业设计(论文)--基于bs模式的学校图书管理系统的实现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185118-1-1.html
3.图书管理员的素质总结(通用14篇)学校图书馆担负着传递信息的情报职能,是学校教育和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笔者所在学校在复评示范性普通高中期间,图书室的藏书量与日俱增,新旧更替更加频繁,对各种专业分工要求也越来越精细化,而管理这些书籍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工作。那图书管理员应怎样发挥自己在其职的作用呢?首先要转https://www.jy135.com/guanli/131343.html
4.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个人总结(精选13篇)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个人总结 篇3 我校历来重视图书馆建设,把它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办学品位的重要载体。尤其是近年来,学校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和运作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被评为市一级图书馆。学生的图书借阅量逐年攀升,图书馆的育人效应日益彰显。现将我校图书馆建设、管理工作作如下简要总结。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erenzongjie/20220701084340_5248388.html
5.闵行区莘庄镇小学2021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工作总结根据区教育局《关于做好中小学校本教材和校园读物排查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对照《中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教材【2021】2号)中的12条负面清单和“附件3”《有关渠道反映的问题读物线索》,按照要求对学校的校园读物内容进行全面排查,共下架10种问题书籍。学校图书馆在下阶段的工作中,将继续加强对图书馆的图书https://xxgk.mhedu.sh.cn/fwxxgk/detail.jsp?id=42167
6.学校图书管理系统软件免费图书借阅系统自助借还书机南昌北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业提供学校图书管理软件,校园图书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软件,自助借还书机,智慧图书馆,免费图书借阅系统.驭文图书管理系统适用于各行各业图书馆自动化管理,高效快捷的图书录入,读者录入、图书借还、统计分析、条码打印、书标打印、备份管理等业https://free.bc863.com/
7.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图书馆坚持“资源、管理、服务”三位一体协调、可持续发展思路,重视队伍素质提升,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不断完善文献资源建设保障体系和知识服务体系。 3.实验室及信息资源 学校现有实验室共有实验室137个,其中专业实验室53个、基础实验室68个、实训场所16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356.23万元。学校共有校园网https://www.tfswufe.edu.cn/info/1133/36029.htm
8.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精选11篇)3、浏览服务学校可以建立自己的主页,利用外部网页向社会宣传学校,提供各类咨询信息等;利用内部网页进行管理,例如发布通知、收集学生意见等。 4、资源共享建立电子图书馆形式的教育资源库,供师生检索、查询、利用。 5、网上教学通过视频会议系统或VOD视频点播实现实时或非实时方式的远程多媒体教学。 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150925101805_312174.html
9.安徽省徽州师范学校质量年度报告(2022年)图书馆改造工程结束投入使用后,不仅改善了阅读环境,也彻底使学校的图书管理告别了传统的手工方式,进入现代信息管理的阶段,同时,该馆也成为师生校内新的“打卡点”。 图1学校图书馆外景图2学校图书馆内景 2.学生发展质量 2.1党建引领 党总支现有党员72人,下设4个支部。第一支部16人,由在职文科教师党员组成;第二支https://www.huangshan.gov.cn/zwgk/public/6615999/11285325.html
10.专题各单位积极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为便于院(部)了解学校外事政策,规范涉外工作管理,提升外事服务水平,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组织各学院(部)国际化工作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举办2021年学校国际化工作会议、引智工作推进会、留学基金委项目宣讲会、国际化教育专题报告会等活动,就公派留学项目、因公出国(境)、海外引智、外专来华手续办理、学http://www.htu.cn/2021/0622/c8957a204587/page.htm
11.新余市职业教育中心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2)学校建有师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图书馆藏书23888册;电子教学参考书和期刊114种;电子专业期刊3312余种;今年已在数控、汽修、学前、工业机器人、电子商务专业完成了2万元的图书添置。 学校高度重视图书装备建设,去年专门投入20余万元用于,升级学校图书管理系统、建设电子阅览室和购置部分图书。学校新校区规划参照http://www.xyzjzx.cn/a/news/notice/4508.html
12.多方位着手,推动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综述与报告并将围绕儿童友好学校、儿童友好社区、儿童友好医院、儿童友好公园、儿童友好图书馆、儿童友好文化馆、儿童友好博物馆、儿童友好实践基地等九大空间的适儿化实验室配备用药安全管理系统。这个智能化的药事管理系统为家庭照护者和护工提供支持,让不具备专业能力的照护者们能够得到用药安全的提醒。在上城区笕桥街道的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rdzt/202301/t20230111_471620.htm
13.云南工程职业学院图书馆二要优化上下联动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落实国家调控、省级统筹、高校自律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地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统筹管理和对新设学科专业的评估检查。三要推动人才供需动态平衡。将学科专业调整与人才需求联动起来,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人才需求预测预警系统,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https://lib.ynenc.cn/xsdt/9262428255.html
14.第五轮学校主动发展总结性评估自评报告公示公告3.创新制度文化,推动人文管理 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为了真正实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与战斗力,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与专业成长能力,学校立足基础制度,凸显激励制度,完善原有制度,同时修订必需制度,形成学校的科学有效制度系统。http://www.sycz.czedu.cn/html/article5186968.html
15.智慧校园平台,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校园一卡通,图书管理系统科迅软件是专业从事智慧校园平台建设服务商,致力于校园一卡通、图书管理、电子图书馆、网络阅卷、教务管理等智慧校园系统产品的研发与运营,为学校提供一站式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公司以渠道分销为主要发展模式,所有产品均独立自主研发,拥有完全知识产权。http://www.cnedust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