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全面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素材信号光纤光缆电磁干扰电缆配线

作为GEBT2025低碳智慧建筑及智慧供配电专区中,主要的展品分类之一,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DistributionSystem,PDS)是现代智能建筑的神经系统,它通过一套标准化、模块化的布线方式,将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传输需求集成在一起,实现高效、稳定的信息流通。本期为大家带来一套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素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综合布线系统

1、系统概述

结构化综合布线,是针对建筑内部智能系统(电脑及网络、话音设备等)的信号传输线路,通过它可使语音设备、数据设备、交换设备及各种控制设备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起来,同时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满足语音通信、数据图像处理、控制等功能。

综合布线系统是目前国内外推广使用的比较先进的综合布线方式,它较传统布线方式具有以下功能与特点:

(1)综合性、兼容性好

(2)灵活性、适应性强

(3)便于今后扩建和维护管理

综合布线系统的网络结构一般采用星型结构,各条线路自成独立系统,在改建或扩建时互相不会影响。所有布线部件采用积木式的标准件和模块化设计。因此,部件容易更换,便于排除障碍,且采用集中管理方式,有利于分析、检查、测试和维修,节约维护费用和提高工作效率。

(4)技术经济合理

综合布线系统各个部分都采用高质量材料和标准化部件,并按照标准施工和严格检测,保证系统技术性能优良可靠,满足目前和今后通信需要,且在维护管理中减少维修工作,节省管理费用。采用综合布线系统虽然初次投资较多,但从总体上看是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的。

2、设计原则

我们针对XX医院设计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符合所有现代化特别是将来网络系统的需要,能够传输和交换电子信号,并有足够的储备获得在将来计算机网络中所需的高频率信号,并且可以简单融入医院现有的网络。我们提供的布线系统能满足并超过用户需求,并具有如下特点:

(1)实用性:实施后综合布线系统将能够适应现代和未来技术的发展,并且实现话音,数据的通信,图像及控制信号的传输。

(3)模块化:综合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于建筑物内的水平缆线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是基本式的标准件,可互连所有语音、数据、图像、网络设备的连接,以方便使用搬迁、更改、扩容和管理。

(4)可扩展性:综合布线系统是可扩充的,以便将来有更大发展时,很容易将设备扩展进去。

(5)经济性: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后可以减少管理费用,因为模块化的结构,大大减少日后更改或搬迁系统时的费用。

3、系统设计

根据综合布线的标准,按每个功能模块,综合医院大楼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可归纳为6个部分,“一间、二区、三个子系统”即:设备间、工作区、管理区、水平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

图:综合布线系统标准结构图

XX医院大楼内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为整个医院的医疗信息、语音通讯等系统提供物理传输平台支持,其结构是否合理、是否灵活,对于整个智能化系统运行至关重要。

考虑到大楼每一层的应用比较独立,信息点数量也比较多,在符合规范标准的基础上我们基本上按照信息点至交换机水平距离不超过90M的的原则进行划分,方案中详细设计了解决方案。

根据《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312-2013,一级及以上医院应设置综合布线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2.对于一级医院的综合布线系统,数据传输主干宜采用光纤,水平线可采用六类及以上的4对对绞电缆;

3.病房内的信息点宜按床位设置在多功能医用线槽上;

4.信息点的设置应满足使用要求;

5.电信间设置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的规定。

工作区子系统

图:工作区子系统示意图

工作区数据、语音模块均采用6类RJ45模块。通过RJ45和RJ45跳线终端设备直接接到整个系统当中。模块采用斜角安装方式,利于防尘防水,可使用不同颜色模块或图标标签对模块功能进行标记,为数据、语音等不同服务提供识别,使得系统的管理和维护透明化和简单化。模块面板根据情况配以86型面板。

工作区大部分信息出口都安装在附近的墙面上。出口底边距地面30厘米。计算机信息出口附近要配有电源,信息插座与电源插座的距离应保持20厘米,如下图所示医疗设备等有特殊要求的信息点安装在手术吊塔、医疗带内,会议、示教等功能房结合装修可采用地插或桌面插座。

图:信息面板安装示意图

工作区子系统由用户工作区信息插座和延伸到工作站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线缆、适配器等组成,工作区包括办公室、会议室、示教室、手术室及其它功能用房。

本系统依据综合布线系统标准规范及XX要求,建立四套物理隔离的布线系统:内网、外网(网络电视)、设备网(含无线)、语音网。

按照上述布点原则,五栋大楼共配置:712个外网信息点,1136个内网信息点。

施工设计中,关于信息点的具体设置位置,将充分与用户进行沟通,根据用户办公桌的位置进行布放,以确保信息点的布置可以尽可能的到位。

工作区材料的选用

面板的选用:工作区信息点面板及底盒选用国标86×86型。

信息模块的选用:网络点信息点采用六类非屏蔽/屏蔽信息模块。

工作区施工

标准信息插座均为墙面暗装,底边距地30厘米。领导办公室采用地面插座,为使用方便,要求每组信息插座附近应配备220V电源插座,以便为数据设备供电,安装位置距信息插座30厘米。

信息点的详细布置将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应地置宜地设置。

水平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又称配线子系统,应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信息插座至楼层配线设备的电缆等组成。水平子系统通过水平线缆将干线线缆延伸到用户工作区。

外网、设备网水平采用UTP非屏蔽布线系统;内网水平采用FTP屏蔽布线系统;每栋每层设置1个楼层分机房,屏蔽系统与非屏蔽系统错层布放。

水平子系统线缆按规范要求,按最大长度不超过90米布放。

水平子系统线缆的计算

每个配线间水平线缆的长度根据图纸估算并考虑了端接余量及富余量。

水平子系统中所需电缆数量可以按如下计算方法进行估算:

1箱=1000FT=305米

确定最远和最近距离

平均线缆长度(米)=(最大长度+最小长度)/2*1.1+6m

UTP(FTP)电缆用量(箱)=〖信息点数*平均每点线缆长度*1.1/305〗

最大长度:从配线间到最远信息点的链路长度;

最小长度:从配线间到最近信息点的链路长度;

3米:考虑工作区插座及配线间的端接余量;

设备间子系统

机房分为数据中心网络区(MDF)及楼层分机房(IDF)。数据中心网络区通常称为设备间是指在大楼的适当地点设置电信设备和计算机网络设备,以及建筑物配线设备安装的地点,也是进行网络管理的场所。在本项目中,楼层分机房是由网络设备、标准机柜、配线架、跳线等组成。

数据中心网络区设置在住院楼一层弱电机房。

分配线间规划:

综合楼分三栋每栋六层,由于面积过大,考虑到水平铜缆的最大长度不大于90米(在水平布线要求的90米范围内)。在住院部、医技楼、综合门诊楼、院感大楼、医技综合楼,区域分别设置分配线间在每栋一层做一个汇聚,以管理前端信息点位。一共15个分配线间。

医技综合楼一共五层,每层设置已个分配线间管理前端信息点位,一共5个分配线间。

感染大楼一共三层,每层设置一个分配线间,管理前端信息点位。共计3个分配线间。

干线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是由分配线间至中心机房的干线电缆和光缆,安装在分配线间的建筑物配线设备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其数据传输采用光缆及备用铜缆,

其将中心机房与楼层分配线间用星型结构连接起来。

数据干线:因为XX医院日常业务数据处理的重要性和关键性,所以需要稳定、带宽大、有足够冗余和备份的数据主干。根据要求,考虑将来的容错及备份,IDF采用万兆单模光缆与中心机房、消防控制室相连,保证了主干网上的数据传输的质量和速度,而且为将来其他独立于计算机网络的高速传输应用提供了实用的传输连接。

1、外网、内网、设备网、分别单独采用3根12芯万兆单模光缆与中心机房相连;

2、消防控制室采用3根12芯万兆单模光缆与中心机房相连。

3、部分重要房间需要考虑光纤到桌面的方案:

4、示教室、会议室、手术室、等设备控制室采用从中心机房分别引入6芯万兆单模光缆至各个房间。

数据及语音主干沿垂直桥架、水平桥架敷设。

管理子系统

在数据中心网络区进行配线、跳线、线号、色场管理。对交换机等网络设备进行管理。采用机架式管理,数据端接采用24口跳接式配线架,语音采用110配线架。根据设备间管理信息点的数量,在每个楼层分机房配置2000*600*600标准机柜。

管理子系统是针对设备间和工作区的配线设备、线缆、信息插座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识和记录的规定。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按图纸资料进行管理的办法,做到记录准确、及时更新、便于查阅。综合布线的每条电缆使用唯一标志,配线架模块上与信息点的面板模块的标志相对应;并在设备间的机柜配上详细的配线表及图纸资料。

标志包括名称、颜色、数字编号、字母编号或其他的组合。标志做到便于维护便于查找的目的。标志采用不易脱落和磨损的材料打印。

为了用户使用方便,建议对于标签系统做出以下规定:

标签的标准遵循TIA/EIA606标准。

所有使用的标签应为标志打印机打印,有透明物覆盖的标志,可用激光打印机打印,手写标签不予接受。标签上的编号宜同时支持简体汉字、英文字母、数字、标点。标签上每个字母的高度不可小于4mm。

标签应具有永久的防脱落、防水、防高温性。

所有线缆必须单独标签,线缆的两端及中途可为人接触的地方须加上标签。

所有配线架都应使用标签予以标识,配线架上的模块和端口需单独标签。

所有信息端口须以标签加以标识,并清楚地表明其用途。

所有机柜/机架须以标签加以标识,并清楚地表明其用途。

管槽设计

设计范围

大楼内弱电桥架的设计范围主要为各个系统布线的主干及水平公共区域,即每层办公大楼设备到各层的弱电井内垂直部分;根据要求桥架管道需按内网、外网承载系统独立设计实现物理隔离,各网络桥架采用不同颜色。

桥架要求:

本方案所说桥架均为封闭式线槽,表面喷塑,每隔2米用一根铜导电带接地防雷,并需作防火处理,两侧合理预留敲-落孔Φ20。

水平桥架采用:200mm*150mm/200mm*100mm,垂直桥架采用400mm*200mm。

桥架安装注意事项

安装方式

水平桥架采用吊装的方式;

垂直桥架采用托盘式安装,吊杆和横担根据桥架宽度进行配置;

安装注意事项:

根据现场情况灵活处理。

线管设计

本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六类布线系统,在设计上,考虑每2条线缆配1根KBG20线管。具体的线管的铺设方式。

系统安装工艺要求

工作区

为便于设备使用,每个信息插座附近应配备220V电源插座一组。信息插座与电源插座相隔300mm。

综合布线信息点的位置与用户进行充分沟通。

缆线敷设线槽线管

线缆及管槽敷设示意图

采用走吊顶的轻型槽型电缆桥架的方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型建筑物。为水平缆线提供机械保护和支持的装配式槽型电缆桥架,是一种闭合式金属桥架,安装在吊顶内,从弱电竖井引向设有信息点的房间,再由预埋在墙内的不同规格的铁管(PVC管),将线路引到墙上的暗盒内。

综合布线系统的水平布线是放射型的,线路量大,因此在设计线槽时,对线槽容量的计算很重要,按照标准的线槽设计方法,应根据水平线缆的直径来确定线槽的容量;

即:线槽的横截面积=水平线路横截面积之和×2

线槽的材料为冷轧合金板,表面可进行相应处理以做到防火防腐,如镀锌、喷塑、烤漆、防火漆等,线槽可以根据情况选用不同的规格。为保证线缆的转弯半径,线槽需配以相应规格的分支配件,以提供线路路由的转弯自如。

为确保线路的安全,应使槽体有良好的接地端,金属线槽、金属软管、金属桥架及分配线机柜均需整体连接,然后接地。

本系统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建议使用第一种走线方式。水平缆线一般采用穿管+线槽的敷设方式。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对于墙面信息出口,其水平线缆由楼层设备间的配线架引至本层吊顶的金属线槽内,在合适位置套穿金属软管(或KBG管)经墙内暗埋线管沿墙敷设至信息出口。电源配套相应处理。

预埋暗管的要求

1、直线布管每30m处应调协过线盒装置;

2、暗管的转变角度应大于90度,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不得多于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有弯头的管段长度超过20m时,应设置管线过线盒装置;在有2个弯时,不超过15m应设置过线盒;

3、暗管转弯的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

4、一般直线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应为40-50%;

5、一般20管可以穿放2根六类缆、25管穿放3根六类缆;

l综合布线系统与其它系统的线管的要求

电缆与有关障碍物交越距离的要求表

光、电缆与有关障碍物交越距离的要求

注: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且平行长度小于10m时,最小间距可为10mm。表中对绞电缆如采用屏蔽电缆时,最小净距可适当减小。

缆线布放应符合《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要求,同时考虑以下几点:

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

缆线终接,应有余量。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宜为0.5-1.0m,工作区为10-30mm;光缆布放宜盘留,预留长度宜为3-5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非屏蔽4对双绞线电缆的弯曲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15倍。

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车弯及每间隔5-10m处进行固定。

在水平、垂直桥架和垂直线槽中敷设缆线时,应对缆线进行绑扎。4对对绞电缆以24根为束,25对或以上主干对绞电缆、光缆及其他应用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型、缆径、缆线芯数为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扣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应;

布放缆线的牵引力,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80%,对光缆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在以牵引方式敷设光缆时,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

配线架放置建议

配线架均安装在各层配线间,全部安装于标准的机柜中。配线柜需做好接地。

系统运行环境要求

设备管理间环境需求

设备管理间应符合《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的要求,同时应满足以下需求:

管理配线间应尽量保持室内无尘土、通风良好、室内照明不低于150Lux。应符合有关消防规范、配置有关消防系统。每个电源插座的容量不小于300W。

按照标准的设计要求,设备间尤其是要集中放设备的设备间,应尽量满足下面的要求:

将服务电梯安排在设备间附近,以便装运笨重的设备;

保持室内无尘或少尘,通风良好,亮度至少达30英尺/烛光;

安装合适的消防系统;

使用防火门,至少能耐火1小时的防火墙和阻燃漆;

提供合适的门锁,至少要有一扇窗口留作安全出口;

尽量远离存放危险物品的场所和电磁干扰源(如发射机和电动机);

设备间的地板负重能力至少应为500kg/平方米。

根据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要求,在配线间安装布线硬件的墙壁上须覆盖涂有阻燃漆的3/4英寸(合1.9cm)厚的木板。

系统使用电源要求

工作区:在每个工作区附近预留交流220V,5A电源插座一组(2个和3个的通用插孔,使用功率1000W);

设备区:在主计算机机房内预留20KW三相配电总开关一个,三相及单相电源插座若干。

系统防火/防水要求

本系统防火/防水要求如下:

敷线后使用防火材料有效封闭地板洞;

壁挂设备后附防火背板;

本系统抗电磁干扰要求如下:

统一接地:在各配线间和中央控制室内预留接地端子;接地电阻≤1Ω。

电磁屏蔽:所有线缆均封闭于镀锌金属线槽内,线槽、配线柜及网络设备等均需做好保护接地;

防雷保护:对于由楼外来的信号线须做好防雷、防高压保护措施。

THE END
1.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通用5篇)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一、什么是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https://www.ruiwen.com/word/zonghebuxianxitongshejifangan.html
2.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注意事项一般在设计院或咨询公司及用户已经指定了弱电竖井与分配线间物理位置。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查看各分配线间是否可以满足布线设计标准的要求,比如GB5031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如果用户还没有明确分配线间位置,那就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机房的基本要求确定机房位置,并与用户沟通协调,取得用户的认可。竖井与分配线https://www.51cto.com/article/489810.html
3.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实现小区网络布线设计与实现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实现 本文详细介绍了智能大厦中计算机综合管理网络系统的综合布线设计,包括网络建设目的、设计原则、系统要求、设计依据、系统组成及产品选型。目标是建立一个用户至上、先进、灵活、标准化并具有经济性的网络系统,满足高速数据和语音传输需求,支持未来的扩展和升级。https://blog.csdn.net/wangcg_wj/article/details/4519364
4.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简称PDS,是采用标准化的语音数据图像监控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以无屏蔽双绞线和光缆为传输媒介,采用分层星型结构,传送速率高.还具有布线标准化、接线灵活性、设备兼容性、模块化信息插座、能与其它拓扑结构连接及扩充设备,安全可靠性高等优点,使得系统的统一管理成为可能,也使每个信息点的故障、改动或增删不影响其http://www.shenousz.com/sz/pds.html
5.办公大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的计算机及网络产品,又支持可视电话,符合目前和未来的发展需要。因此,在高品质的综合布线系统支 撑下,办公大楼将是一个既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的舒适、温馨、便利的环境,同时也具有长远的系统灵 活性。 承蒙贵方给予我们为办公大楼提供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及服务的机会,我公司甚感荣幸并深表谢 http://www.lancom.net.cn/news/1210.html
6.第三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1.ppt计算机全文3.阅读建筑物图纸 通过阅读建筑物图纸掌握建筑物的竖井位置、设备间和管理间位置及土建结构、强电路径,重点掌握在垂直子系统路由上的电器设备、电源插座、暗埋管线等。 4.规划和设计 1)确定线缆类型 垂直子系统缆线主要有光缆和铜缆两种类型,要根据布线环境的限制和用户对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等级的考虑确定。垂直子系统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4/0326/6959303.shtm
7.20X101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与施工本图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与建筑群的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主要包括系统构成、主要技术指标、系统的设计和配置、开放型办公室布线系统、工业环境布线系统、智能配线系统、支持以太网供电(PoE)应用、光纤到用户单元通信设施、数据中心布线系统、系统的施工、检测与验收、工程示例(包括办公建筑、旅馆建筑http://www.chinabuilding.com.cn/book-2493.html
8.北京市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技术规定(暂行)1.1 随着通信的发展,楼宇的综合布线已成为通信网用户接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北京现代化都市的发展需要,使建筑与建筑群的综合布线系统能适应楼宇智能化、电信公用网数字化、宽带化、高速化、个人化、全球化的发展,保障通信的通畅、快捷、高效,有必要对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规范和统一管理作出明确的要求。为此,特制定北https://www.jianshe99.com/html/2007/1/zh0109145645151700226460.html
9.综合布线系统(PDS)设计QZdc9ww综合布线系统的信息插座应按下列原则选用: 单个连接的8芯插座宜用于基本型系统 双个连接的8芯插座宜用于增强型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可采用多种类型的信息插座 3、干线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应由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和跳线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间的连接电缆组成。 http://blog.chinaunix.net/uid-20773928-id-562282.html
1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AET1.0.1综合布线系统(GCS)应是开放式结构,应能支持电话及多种计算机数据系统,还应能支持会 议电视、监视电视等系统的需要。 设计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星型拓扑结构,该结构下的每个分支子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单元,对每个分支单元系统改动都不影响其他子系统。 只要改变结点连接就可使网络的星型、总线、环型等各种类型网络http://www.chinaaet.com/article/111066
11.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标准及原则在设计和实施综合布线系统时,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兼容性和效率。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标准: 1. 标准化和灵活性:遵循国际标准和行业规范,确保系统的标准化和互操作性。同时,设计应灵活,能够适应未来技术和业务需求的变化。 http://www.bsitcn.com/articledata/305.html
12.常用的弱电系统设计技术要求,学会了,做方案不求人办公楼的弱电系统是我们经常遇到的,如何设计呢?需要设计哪些系统呢?今天就重点谈一下办公楼类型的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思路 正文: 办公楼类型的项目智能化弱电工程一般设计系统(这里就谈比较常用的系统) 1、综合布线系统 2、计算机网络系统(含无线覆盖) 3、视频监控系统 https://www.szxit.cn/2021-11-815.html
1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161.0.1 为了规范建筑与建筑群的语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业务综合网络建设,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1.0.3 综合布线系统设施的建设,应纳入建筑与建筑群相应的规划设计之中,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功能、环境条件和近、远期用户需求进行设计,应考虑施工和维护https://www.lanfanglian.com/gfxq/151
14.写字楼综合布线办公楼综合布线设计原则商务楼布线安装施工写字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原则 鉴于写字楼是一种长期使用的建筑,并非一次性的物品,在使用综合布线的阶段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1、易用性。在设计的阶段,要保证所有的插件都符合标准,方便管理和使用。系统设计做好采用模块化的结构,以减少维修和更换的难度。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08521.html
15.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1.0.3 综合布线系统设施的建设,应纳入建筑与建筑群相应的规划设计之中,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功能、环境条件和近、远期用户需求进行设计,应考虑施工和维护方便,确保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做到技术、经济合理。 1.0.4 综合布线系统宜与信https://www.zoboet.com/projects/zhbxxt.html
16.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与施工技术第4版哀莫5 布线系统标准的有关要求与系统设计技术 5.1 布线系统标准的有关要求 5.2 布线系统的设计 5.2.1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步骤 5.2.2 布线系统的信道 5.2.3 布线系统设计的系统指标 5.3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5.3.1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概述 5.3.2 工作区设计要点 https://www.cnblogs.com/jingle1267/p/13229537.html
1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文件 > 政策文件及解读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发布时间:2022-06-27 10:10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路4号邮编:100055版权所有:北京市通信管理局网站标识码:bm07010001京ICP备0500000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4号 http://bjca.miit.gov.cn/zwgk/zcwj/bmgzjgfxwj/art/2022/art_be7f1a0d8da443f99f7ec7900c269725.html
18.综合布线智能设计系统(PDSCAD)2011下载15.布线路由与管理功能 综合布线系统软件,通过创建“可视化数据库”,将设计,规划,施工信息流程化管理并与图形有机结合,能帮助企业更好地规划、管理和维护其物理网络、通信及布线基础设施。构建设计、文档、设备、布线连接统一管理,建立完整的技术管理平台; http://www.onlinedown.net/soft/1123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