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小蓝莓“种”出致富路,相城“80“后新型职业农民的田园梦

四年前,在苏州相城区黄埭镇冯梦龙村,新型职业农民李志峰携团队拿下100亩地,建设蓝莓示范园与彩色苗木,成立了苏州忆乡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开启了他的“田园梦”,以生态农业带动当地近百农民增收。

两年前,在贵州石阡县本庄镇,李志峰代表相城区农业技术人员派驻石阡,在1000亩的苏州相城-石阡共建农业产业园里种下蓝莓等特色经济果树,用扎实的农业技术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拥有农民朴实而坚韧气质的“80”后李志峰,“种”下一株株小小蓝莓,实现了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双丰收。

40余亩蓝莓园,近百本地群众每人每年增收近4万元

6月的蓝莓正是丰收的季节,采摘园内成片的蓝莓树枝头上,挂着一串串沉甸甸的蓝莓果。

今年,蓝莓园新引进培育的“红粉佳人”蓝莓品种迎来试挂果,粉色的蓝莓果,不仅有“颜”,口感还很清甜。“目前培育了3000株‘红粉佳人’,明年亩产预计在600至800斤左右,因为稀有,价格将在每斤100元左右。

近三年来,蓝莓的产量逐年递增,今年预计可以产出2万斤,2021年预计在3万斤,销售始终供不应求。“今年已经卖出5000斤左右的蓝莓,种植蓝莓的小视频一发到网上,就接到网友们50万单订单。”李志峰介绍,每年蓝莓亩产效益可达3到5万元,年经济收益超百万元。

一颗颗小小的蓝莓果,不仅实现了李志峰的“农业梦”,更助力当地群众走向小康生活。每年,果园都会聘用近百名本地群众帮忙采摘,他们大多是60多岁的老人,孩子在城里上班,适当的务农不仅丰富了生活,平均每人每年还能增收近4万元。

流转土地985亩,一个产业园让石阡农民获三份收入

“过年的时候,石阡县本庄镇家家户户都要杀猪,请乡亲们吃杀猪饭,村民们都会喊我一起参加。”提起石阡当地群众,李志峰满脸幸福,嫣然“半个石阡人”,一顿杀猪饭,吃的是越来越好的生活,更是与石阡群众心连心的情谊。

今年,在相城石阡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园里,220亩从相城培育移种的蓝莓种苗迎来第一年挂果,“预计产量5000斤到6000斤,按照当地每斤60元的价格,至少有30万元的经济受益。预计明年将突破120万元,第三年后,产量可达8万斤到10万斤,经济收入将超过500万元。”李志峰介绍,苏州白玉枇杷、猕猴桃、桃杏李等水果,以及美国红枫、欧洲白桦、花海紫薇等花木都已陆续扎根产业园。

从种植传统农作物玉米,到种植高效经济水果,短短两年,产业园为当地农民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我们有技术人员常驻石阡,手把手指导农民如何种植,希望最终依靠本地农民实现‘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的发展目标。”李志峰说。

目前,千亩产业园共流转土地985亩,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53户258人、一般户197户797人,利益联结10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12户600人,带动周边农民就业2000余人次。

如今,随着产业园的不断发展,周边农民可获得三份收入,即流转土地租金、务工薪金、入股分红资金。“每亩地一年租金在800元,劳务工资每个月2000多元,平均每户人家每月可以增收两三千元。”李志峰说,除了发放劳务工资85余万元,2018年产业园还实现分红6万元,2019年实现分红9万元。

农业产学研合作,以技术支撑助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这半亩地上都是2年的苗,大约3000株,明年单株可实现挂果1至2斤,这批蓝莓种苗都将运去石阡用于扶贫,将来亩产收入可达30万元。”在蓝莓种苗培育大棚内,一株株蓝莓种苗像盆栽一样种植着,李志峰介绍,这是“移动式果园”蓝莓栽培新模式,“可以快速地运往石阡等地,方便运输和种植。”

为了不断提升蓝莓品质,李志峰和他的团队在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调节土壤酸碱性、加强水肥管理等方面不断地摸索,克服高效经济水果“水土不服”的难题。

毕业于农业院校,有着近10年农业与园林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生产管理等工作的李志峰明白,农业发展要提质增效,离不开产学研的深度合作。今年3月,企业与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成立“优质蓝莓种苗种源培育中心”,在产学研结合中系统化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并面向全国推广。

“我们还与江苏省林业科学院等展开合作,建立‘彩色苗木产业化培育基地’等,同时聘请4为博士作为研发支撑力量,形成专业化的繁育与生产管理体系,目前已获得专利技术8项。”李志峰说。

以农业技术提升产品品质,以产业带动地方农业升级与发展。在冯梦龙村蓝莓采摘园内,游客不仅可以休闲采摘,还能亲手制作蓝莓汁、蓝莓酱,甚至可以把盆栽蓝莓搬回家;而在石阡,李志锋还在考虑能否建立起冷链系统帮助当地优质农产品更好地实现“阡货出山”;或是实现农产品深加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THE END
1.北欧凭什么这么富?让丹麦人的猪告诉你,北欧人“另类”致富经直到19世纪末,丹麦的养猪业才开始有了一些改变。当时,丹麦的农业合作社运动兴起,农民们开始联合起来,共同改善猪的品种和饲养技术,提高猪肉的质量和产量。同时,丹麦也开始向欧洲其他国家出口猪肉,尤其是英国,成为英国的主要猪肉供应国。这样,丹麦的养猪业逐渐摆脱了贫困,开始走向富裕。二、丹麦的养猪业:从富裕到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4431485422864465&wfr=spider&for=pc
2.大航海时代,欧洲人怎么靠贸易赚钱的?尼德兰荷兰西欧殖民地大航海时代,欧洲人怎么靠贸易赚钱的? 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被当作西方近世的开始。欧洲冒险家借助船模、海图、仪器历经艰险漂洋过海,绕过非洲,发现美洲,将“新世界”带到欧洲人眼前,也为17世纪的荷兰带来了黄金时代。郁金香、香料、药材、针灸……贸易交换不仅让世界各地商品流通,更带动了知识、文化的传播与信息https://www.163.com/dy/article/HBE6Q4TU0514R9P4.html
3.围堵巴黎,法国农民的出路在哪?向政府大楼倾倒粪肥、驾驶拖拉机向城市进军、用干草垛封锁高速公路等已经成为了欧洲农民抗议活动中的经典桥段。然而,这种看似戏谑荒诞的行为后却掩盖不了苍白的现实——“华盛顿共识”。三十年来,欧洲农民并没有等到自由市场和粮农巨头们曾经许诺下的繁荣,而是在日益凋敝的经济状况下逐渐被遗忘,走向破碎化和边缘化的不https://zhuanlan.zhihu.com/p/680995367
4.26《大国大城》书摘(大国大城)书评在西部某山区,这样的鲜花规模经营也可以帮农民致富。4.不是所有工业园都有厂,也不是所有基础设施投资都有回报。投资要看投在哪儿,投什么,投多少。如果盲目投资于地理条件不好的地区,发展缺乏竞争优势的产业,甚至负债发展,结果就可能是过度投资,且负债严重。5. 发达国家的经济高度集中在少数都市圈。6.农村的老龄化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748070/
5.新疆喀什:欧洲李引种20年成农民致富果【乡村振兴】新疆喀什:欧洲李引种20年成农民致富果 素有“奇迹水果”美誉的欧洲李在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落户”近20年时间里,成为当地30万农民的致富果。截至2020年年末,该县新梅(杏李)总面积38万多亩,总产值接近10亿元。 秋季时节,新疆各色瓜果纷纷上市,对于新疆水果界的“后起之秀”伽师西梅,早已经跨越天山走https://www.chinanews.com.cn/m/cj/shipin/cns-d/2021/08-21/news898655.shtml
6.第一观察此时刊发总书记这篇文章释放了什么信号?通过建档立卡,我国第一次实现了贫困人口统计到人——9899万,比欧洲一个中等国家人口还多。 明确了“帮扶谁”,为以后国家系列扶贫政策精准到人、到户奠定了基础。 “谁来帮”——“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 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从一开始就在谋划一场史无前例的组织动员。 https://m.jnnews.tv/guanzhu/p/4720-03/23/800000.html
7.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总结(精选11篇)创业抓关键;“四轮齐动”即拉升工资性收入、扩大经营性收入、增加财产性收入、提高转移性收入;“举措到户”即对农民增收分类指导,因户施策,把增收措施落实到户;“三化承载”即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搭建起农民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的载体;“机制保障”即形成促进农民持续大幅增收的长效机制,科学促进农民增收https://m.oh100.com/ahsrst/a/201704/260329_3.html
8.非洲大陆的“保定村”:七千中国农民赞比亚致富1996年,河北省保定市下属的定州市吕家庄村80多位农民,随北京一家水利工程公司来到位于赞比亚境内的赞比西河畔修建拦水工程,工程从修建到完工历时两年。这些农民修建完工挣钱致富后发现,当地有大量肥沃的土地闲置,就产生了在那里种地的想法。1998年,这80多位农民向保定市申请办理了相关手续,把家人和亲戚朋友也接到了赞https://www.chinaqw.com/tzcy/hwtz/200702/01/60166.shtml
9.青青岛观察帮韩国度过"泡菜危机"这家企业是如何做到的?小小泡菜带动周边农民致富 泡菜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当地的经济带来了实惠。由于企业对泡菜的主要原材料——白菜的需求量很大,直接带动了周边农民发家致富。 石修明说,公司每天生产泡菜等所用的白菜、大蒜、辣椒、萝卜等蔬菜数量巨大,而这些蔬菜绝大部分来自附近乡镇及青岛本地,极大地带动了周边农民种植白菜等蔬菜的热情https://news.qingdaonews.com/wap/2020-11/07/content_22429342.htm
10.创新农村发展范文12篇(全文)农村创业人才是一群“会经营、懂管理、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他们带头调整产业结构、成立专业合作社、创办乡土企业、配套农村经纪公司等, 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增收潜力, 有效缓解了农业生产与农民致富这一现实矛盾, 因此培训农村创业人才对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gdgbn4db.html
11.酸奶场一年利润一千万“网红”袁家村难超越袁家村利润三是要把农民组织起来,组织起来才能共同致富,才能推进特色,其中关键是带头人和农民合作平台。四是要有规划,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尤为重要。五是支持乡村旅游的政策要落实到帮助农民解决创新资金不足的问题上,小额贷款和各种资农资金可以大有作为。六是乡村旅游的发展越需要技能培训,在有条件的地方都要https://news.hsw.cn/system/2016/1102/522668.shtml
12.汾城小米醋华夏醋之源山西特产晋善晋美文章3、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辐射和带动周边农村,形成规模较大的产业链条的循环经济形式,将对本区域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效地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产业化的新型农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高周边农民收入。 https://www.bjjssh.org.cn/index.php?c=show&id=2840
13.伊利的产业振兴之路农牧民是产业链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技术弱、融资难、风险大、转型慢”是农牧民致富路上的绊脚石,也是奶业振兴的拦路虎。为解决这些问题,伊利通过加强与农牧民在技术、金融、产业和风险四方面的联结,为产业链协同发展编结一条条紧密的纽带。 伊利派专家进牧场现场指导,办培训班、训练营等传道授业,培养现代牧场精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012161739870339.html
14.GitHubJungleWooster/kkndme体制外:外资、私企打工者,个体工商户,农民,这里面也应当包括高层的老板和最底层的长期无业人员。 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涨工资的问题,一旦政府涨工资,那就一定是体制内涨工资,跟体制外完全没有关系。 在金融危机的08年,大批企业关门,减薪,裁员,美国欧洲因为钱紧不得不降低公务员薪水。而这时,我们神奇的国家在干一件https://github.com/JungleWooster/kkndme_tianya
1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各地依托基层农业服务体系,聚合线上资源,建立了农业生产服务一揽子解决方案,为农产品出村进城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手段。截至2020年上半年,全国共建成运营益农信息社42.4万个,累计培训信息员106.3万人次,为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公益服务1.1亿人次,开展便民服务3.1亿人次,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342.1亿元。通过信息进村https://xczx.nwsuaf.edu.cn/sndtB/750260a4569b4153b2a20a6e3c0f4ef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