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2017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建构了以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构成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新时期英语课程改革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新课标提出了指向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明确了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学习者学习和尝试运用语言理解和表达意义,建构文化意识,发展思维品质,形成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这也是基于我们针对过去十几年对英语课程改革中出现问题的分析而提出的一项解决方案。
2.什么是英语学习活动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向核心素养,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学习者学习和尝试运用语言理解与表达意义,培养文化意识,发展多元思维,形成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中小学英语教师应从学习活动观的视角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学生设计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的英语学习活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版中指出: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这一过程既是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整合发展的过程,也是文化意识不断增强、思维品质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5.英语学习活动观强调:英语学习活动观强调意义引领,语篇依托;主题语境下的意义探究和问题解决;整合性地学习;学习中建构新知识;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获得新知;语言技能融合发展;知识的内化与运用;思维发展从学习理解到应用实践,再到和迁移创新,层层递进或循环递进;语言、文化、思维的融合发展;在意义探究中发展学习策略;教师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主动、合作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凸显育人价值。
6.英语学习活动设计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问题1:感知与注意:旨在创设主题情境,为后续学习做准备,切忌形式化,绕大圈子。如何有效引导出本课要解的问题议尝试推的思方式,基于此,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如何做好主题准备,语言准各和情感准备。问题2:学习理解类活动:要避免采用细碎的问题制学生的阅读过程引导学生在理信息的基础上,连贯地转述所读的内容。问题3:如何在意义探究中,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语言如何改变传统的学习语言的方式问题4:应用实践活动是助学生内化的关键环节,不可省略,也是学生的薄弱项,要通过创设语境,提供不同层次和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内化所获得的知识,为迁移创新做准备。问题5:批判性思维并不是一味地批判或质疑,是要能够举证论述、有理有据地表达观点和看法。注意避免为了思而思、为了批判而批判的活动(如:用汉语)。问题6:落实学科育人目标不能靠口号,要基于学科核心内容和核心活动,从课堂中生成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