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二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南宁市武鸣县城厢镇大同小学李凤英口语交际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及应对”的能力。在教学时,要求我们教师突出教学的生活化、口语化,凸显情感性、互动性。语文新课标提出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的理念,同时对“口语交际”提出了以下教学建议:“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小学二年级教材“口语交际”的话题是丰富的,教学策略也应该是灵活而多样的。根据“教学建议”的精神,在“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常采用以下几个教学
2、策略。1、精心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乐于交际。“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口语交际”就无法继续进行。根据“口语交际”的这个特性,我们在教学时,应该尽可能地给每一个“话题”创设与实际生活相似的交际情境。这样会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会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学生的情绪也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会怀着浓厚的兴趣,带着饱满的情感,走进“交际情境”,去作进一步体验。创设交际情境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比如在进行秋游这一口语交际训练时,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出秋天的美丽景色。
3、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秋妈妈已来到了我们身边,给我们带来美景,带来丰收,带来乐趣。我们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去秋游那有多好呀!可不去什么地方,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通过语言描述,不仅把学生带入真实的情境并产生口语交际的欲望,而且也在其中体会出了口语交际的必要,以及交际的形式师生、生生互相介绍,同时还了解了口语交际的内容互相介绍些什么。利用插图或课件演示创设情境。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或用插图制成的课件,引导学生“走进”画面,入情入境,把图中的人或事想像成自己或周围的人和事,设想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会怎么做,怎么想,有什么感受。然后再让学生“走出”画面,利用图画内容的不确定性和可扩展性,激发
5、渐深入的互动中,体现学生由交际得比较简单、表面,到交际得比较丰富、深入的训练过程。多个回合的交流有助于提高交际的质量,体现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如秋游,我们可以设计如下方案:情境一:大家都喜欢秋游,可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有些老师反对学校组织秋游活动。我们可以自由组合,想好组织学生去或不去的理由,讨论如何说服对方。学生在小组内扮演各自的角色,进行对话沟通。选择一两个小组进行汇报。情境二:学校广播室准备播报各班制定的秋游方案,小记者会来采访大家。小记者会问些什么,我们怎样把自己的秋游的准备工作说得井井有条,大家在小组里演练。小组汇报模拟记者采访的情景,教师组织评议。情境三:全班评选出最佳方案,让指
6、定出该方案的同学向老师汇报他们的方案。2、要实现双向互动,让学生敢于交际。在日常生活中,交际双方的来言去语,一般都是围绕着交际双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的。参与交际的双方既是说话人,又是听话人,既是表达者,又是领会者,交际双方的角色变换是不断的,这就形成了言语的双向流动。可见,口语交际有着很强的双向互动性。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口语交际教学,应该紧扣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努力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在表演中实现双向互动表演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学习体验方式。表演的本身就有着很强的双向互动性,将表演引进口语交际的课堂,不仅可以创设“交际情境”
7、,还可以有效地促使课堂教学实现和保持双向互动。一些口语交际话题,有着明显的双向互动性,我们应抓住这一特点来安排教学。本册口语交际话题应该听谁的、合作、我们去“旅游“,都可以采用在表演中实现双向互动的策略。在需要表达时实现双向互动在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话题”特别感兴趣,参与口语交际学习的热情也非常高,这时,他们会争先恐后地要求发言、表演。在这种情况下,那种个别式的台上表演已经不能满足课堂口语交际学习的需要了,我们可以将学生组织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在小组里自由选择,自由组合,尽兴表演。当然教师也应该参与进去。这样做,不仅课堂形成了双向互动,而且互动的面扩大了,
8、互动也带来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在需要帮助时实现双向互动在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参与口语交际时,常常会碰到些“拦路虎”,使口语交际训练不能顺利进行。作为课堂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老师,遇到这种情况不要越俎代庖。只要换一种思维,变一个角度,因势利导,就可以将停滞状态的课堂变成双向互动的“场”。做法很简单,就是让遇到问题的学生主动向别人请求帮助。请求可以点名道姓,也可以请老师给予帮助,“被请者”应积极给予请求者以及时的帮助或作出某种响应。这样的“一请一助”、“一来一往”、“你来我往”,课堂就实现了双向互动。当然,这样的双向互动也可以是小组式的讨论、交流和补充。应该注意的是:双向互动必须确
9、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处、平等对话,对学生要多宽容、多鼓励。否则,就不会有真正的双向互动。3、增加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口语交际的实践中形成的,人的口语交际学习的处延和生活的外延也是相等的。可见,“口语交际”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我们应设法给学生增加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坚持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实践机会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结构,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多安排学生自主性的实践活动。教师在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中,不要因为一两个学生“说对了”,就认为其余的学生都达标了,然后就忙于完成教案的“下一步”。这样,特别容易把口语交际教学引向“误区”。其实,口语交际课是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