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虚假宣传千余名学员维权英孚教育卷入“欺诈门”
张玉、石英婧
7月26日,来自佛山的李丹(化名)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报料英孚教育机构存在一系列教育欺骗行为,称英孚教育涉嫌虚假宣传,对于信用卡分期支付情况也并未予以详尽告知,课程质量未得到保障却遭遇退款难。采访中记者发现,与李丹有类似遭遇的英孚学员并不在少数。
7月28日下午,该负责人表示30天内申请无条件退款等相应条款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来。而针对学员反映英孚网络课程没有合同的问题,该负责人称不同城市有不同的规定,要详细查询一下再做说明。
被忽悠的贷款合同
李丹表示,自己的初衷只想接受英孚的免费试听课,了解一下英孚的英语是否适合自己的学习范围。“到了以后,英孚中心却说要我必须先交1300元才能享受试听,要不就一次性付最少12999元的全款,我说我没有钱交全款,英孚顾问说可以无息分期付款,这学费在我学习的两年内都不会增价,但并未说明是贷款。”
在采访过程中,李丹告诉记者,自己是分为24期还款,“因为我是有家庭的人,选择的分期付款金额不能超出我的计划,我要求顾问帮我选择最低的那个网络课程,顾问说12999元,每期500元是最低的学费,现在马上报名还能优惠1000元,明天报名就要按原价13999元计算了。”而在之后与其他学员的沟通中,李丹了解到英孚还有6199元和6999元的网络课程,“为什么当时顾问坚决不给我介绍这两个六千多元的网络课程,非要我选择12999元的网络课程?我觉得英孚收费标准不统一,存在乱收费的现象,销售顾问跟学员聊天时能开多高就多高。”李丹表示。
被要求当天报名的并非只有李丹一人。来自福建厦门的王女士报的是6199元的课程,“一万多元的课程,他告诉我这是最后一天优惠,可以便宜5000元,并且会送一个8节课一对一的外教的课程。就是一直都会给你更多优惠让你去报名。”
7月24日,记者来到上海徐汇区某英孚培训机构进行咨询,该机构某课程顾问刚开始给记者开出了4万多元的学习课程,看到记者犹豫之后,随即表示可以优惠5000元。
关于价格和级别的制定标准,英孚方面在接受采访时并未予以正面回应,只是表示不同阶段和城市会有不同优惠力度。
课程质量师资力量存疑
在采访中,英孚教育方面表示,英孚Smart15是一个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升级版英语学习系统,融合了英孚一贯的教学理念,即通过“学习——尝试——实践”的学习步骤,衔接线上线下的课程内容,为学生创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和纯正的英语环境。
然而来自青岛的唐勇(化名)向记者表示,自己所交的钱跟课程质量不对等,而且课程质量并不适合自己,“一般是听几句话,做些选择题,读些单词,简单到像在教小学生。不带总结测试,课后练习都没有,老师跟学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太少,发音上基本不会有任何提高,绝大部分时候是与其他学员进行口语交流。”唐勇表示,英孚课程安排特别混乱,根本没结合学员的级别和水平,每次上课的老师都不一样,课程也与网络预习资料不一样。唐先生认为,英孚根本没有做到一对一私教和量身定制课程。
而对于课程质量以及课程顾问服务跟进等问题,英孚方面则称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维权艰难退款路漫漫
加盟店丛生下的英孚乱象
在近千人的“英孚退款新长征”群里,90后学员有263人,占总人数的46%,女性学员有310人,占总人数的55%。
而在业界观察人士看来,英孚维权频发、教育乱象丛生的原因,跟其加盟店繁杂不无关系。如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英孚主要采取的是直营店的形式,而在二、三线城市,主要是采取加盟的形式来进行营销网点的扩张。在英孚教育中国校区中,加盟店在数量上远远多于直营店。毫无疑问,正是这种跑马圈地式的扩张给英孚带来了管理跟不上、服务不到位、退款率不断攀升、投诉增多的问题。
上海市消保委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是个人原因要求退款则要承担违约责任,有书面约定的按照书面约定的来,没有书面约定的按照双方协商。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可以让消保委进行协调。
“培训机构不属于教育机构,隶属工商部门管理。目前还没有一个专业的机构对教育培训行业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上述人士指出,监管的缺失与不力也是造成目前教育培训市场乱象丛生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