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拓展教育基地

中国科学院大学素质拓展教育基地在线下搭建教育综合体,将STEM教育、英语教育与艺术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自营教育品牌为导向,依托于线下培训架构搭建线上课程平台,为K12学生及家长提供一站式教育服务,打造中国最具品牌影响力的综合性素质教育生态圈。

二、第四章合作项目市场与行业分析

4.1STEM教育市场分析

4.1.1.1政府投入:教育信息化投入连年增长,2020年将突破3200亿元

2015年9月初,教育部在发布的《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建议学校探索STE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日益提升,财政部的建设投入也不断提升。根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数据,我国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从2013年的1959亿元增加至2017年的273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8.7%左右,预计到2020年投入将超过3200亿元。

图4-1:2013-2020年中国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规模走势图

4.1.1.2消费红利:家长年龄年轻化,更加注重素质科学教育

新时代家长在子女教育上的消费意愿与能力较强。根据《2017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我国教育支出已占家庭年收入的20%以上,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家长在教育方面的经济投入意愿将越发强烈,以STEM教育为代表的素质教育有望迎来消费红利期。

图4-3:2017年中国中产阶级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消费观念

4.1.1.3技术支持:技术日趋成熟,STEM教育产品多样化

实现教育创新,技术手段是重要支撑。STEM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大特点即是高新技术的应用,随着开源技术、3D打印、AR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成熟,STEM教育产品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技术将会充分彰显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支撑作用。以应用为导向,解决教育教学领域关键问题,技术支持下STEM教育会打破传统单一发展模式,多方协同推进创新。

4.1.1.4资本赋能:资本赋能教育,大力支持行业发展

政策利好及需求增加,使得资本对STEM教育行业青睐有加。根据鲸准数据显示,自2013年开始,STEM教育的投资频次和融资额均呈大幅上升趋势,2017年总融资额达6.8亿,相比于2015年和2016年,A轮和B轮融资的比例也有所增加。

图4-4:STEM教育投资事件数和融资金额

目前入局的投资方主要是教育行业巨头如好未来,以及一些资本实力雄厚的基金公司如高瓴资本、经纬中国等。资本的大量涌入,能够为STEM教育公司的产品研发、课程设计等提供支持,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实现规模性扩张。

4.1.1.5企业投资:企业迅速布局,积极拓展STEM教育领域

教育公司顺应潮流,积极拓展业务范围。行业两大领导者新东方和好未来动作不断。新东方在2015年分别战略投资寓乐湾和乐博乐博,好未来更是注资鲨鱼公园、德拉学院、奇幻工房等一大批国内外优质教育企业,布局STEM教育。

4.1.2STEM行业市场规模

STEM教育市场规模在2020年将达到147.25亿元左右,增速达到92.23%,未来三年复合增速达到102.24%,考虑到十三五规划是从2016-2020年,二线省市在2017-2018年出台政策并进行试点,预计2019-2020年市场有望进入快速建设期。

图4-5:STEM教育市场规模及增速测算

其中,B端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00亿元,三年复合增速达到102.24%,端企业主要依赖政府和学校资源,品牌效应强。C端以市场为导向,发展迅速,渗透率增长潜力巨大。STEM教育培训市场未来增长的核心在于C端渗透率提升。假设渗透率提升至1%,那么对应行业市场空间提升至150亿。

图4-6:中国STEM教育市场潜在规模预测模型

图4-7:STEM教育行业TOC端市场规模(市场潜量预测模型)

4.1.3STEM行业市场格局

总格局:市场集中度低,有品牌且规模大的比较少

4.1.4STEM行业市场痛点

课程创新能力是C端机构盈利的前提。由于C端门槛低、产品同质化严重,所以单纯提供标准化产品的公司利润空间很低,只有创新能力强和技术研发能力强的机构可以推出差异化产品,更快占据市场。

教育行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及全国性扩张,必须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产品研发、人才培养以及分支机构的设立等。庞大的资金需求可能会使一些潜在进入者望而却步。

品牌推广能力是C端机构获客的核心能力。教育行业是一个品牌化市场,体验、效果和口碑是决定客户购买意愿和客户粘性的关键,而新进入者在短期内难以积累起相应的品牌知名度和用户信任感。所以有品牌效应的公司将更有机会。

渠道的获取和掌控能力是B端机构的核心竞争力。现有教育体制决定了国内STEM教育的发展,首先是要从公立学校入手。随着普及学校的增加,公立学校市场在未来三年仍会有100%以上复合增速,前期布局早、渠道多的机构会更有优势。

教育行业属于人才密集型行业,讲师对于各家机构均至关重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一批高素质的讲师是培训机构进入行业的必要条件。独有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特色也是区别知名机构与中小机构的重要标志。

STEM3.0以创新为目的,使艺术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并成为STEM入口,在真实STEM环境中运用,通过艺术活动增加学生动力与STEM成功的可能性。但是目前很多STEM机构还处于最原始的技术课程引进阶段,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STEM教育。

4.2英语教育市场分析

4.2.1.1行业政策利好

教育信息化政策利好和中高考英语改革为中国在线英语及线下英语快速发展提供重要保障。2014年中国开始了继恢复高考制度之后招生制度的重大改革,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生招生模式为目标,尤其是英语,更加强调听力和口语,降低笔试英语的难度,提高英语素质。这标志着中国中高考英语改革持续推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4.2.1.2互联网发展快速

互联网普及率的快速提升为中国在线英语教育奠定良好的用户基础。2017年中国网民数量达到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5.8%,移动互联网用户占比达到97.5%,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在线英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技术环境和用户基础,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年均增速20%,预计到2019年达到1.63亿。

4.2.1.3人口结构调整

二胎政策带来新一轮人口红利,少儿英语教育迎来风口期。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新生儿出生率呈现复苏增长,0-14岁人口近两年持续保持高于1%的增速,新一轮人口红利为少儿英语的发展再次打开了风口。

4.2.1.4消费升级推动

新中产的崛起和三四线消费信心持续提升推动教育消费支出的稳步增加。随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者的信息指数增加,同时随着新中产阶级的崛起,我国城镇家庭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随之而来的是我国家庭教育支出的不断上升,中国大陆家庭教育消费支出接近全球平均水平,且在持续上升中。

4.2.1.5低龄留学热,名校竞争激烈

4.2.1.6教育观念转变

80、90后父母教育理念升级、多元化、品质化教育资源更受青睐。

4.2.2在线英语教育行业市场规模

五大利好因素助推中国在线英语教育市场快速发展,市场规模逐年攀升,预计2018年将达到571亿元人民币,未来仍将保持年均超过20%的增长速度快速增长。

图4-8:2012-2018E年中国在线英语教育市场规模

4.2.3在线英语培训行业市场格局

总格局:在线英语教育细分领域表现各异,少儿在线英语持续占据行业“第一把交易”。

目前,中国在线英语教育竞争程度较高,行业内的竞争者的产品在内容上暂时没有形成各自明显的特点。

4.2.4在线英语教育行业市场痛点

即便当今家长对在线英语学习的方式认可度较高,受其学习工具、授课场景和技术等方面特殊性限制,在线学习短板依旧明显。与线下培训相比,在师生互动、课堂环境等许多方面的用户体验仍存在差距。因此,至今为止,线上英语教育行业没有形成明显的核心优势作为吸引点。

4.3艺术教育市场分析

4.3.1艺术教育产业发展驱动因素

4.3.1.1国家层面:快车道开启,政策红利频现

在艺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政策端起着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伴随着素质教育和艺考

入升学的进程而渐趋深入。政策的指挥棒下,艺术教育开启快车道模式。

自2014年以来,关于进一步推进在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支持和鼓励民办教育等政策相继出台。国家进一步改变学科结构与比重,素质教育重要性得到提高。目前艺术教育市场基本形成了“公益性质+艺术教育新内容+网络技术新媒介”的全新模式,为整个艺术教育产业提供成长动力。

4.3.1.2需求视角:就业结构变迁+青少幼儿群体发力+艺考升学刺激三轮共同驱动

就业结构变迁引致,“软素质”重要性日渐凸显。我国产业结构在发生变化的同时,就业结构也相应的发生着改变。其中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自2011年后持续保持最高,2016年占比达到43.5%。我国的经济发展格局正逐步向服务业服务业主导的格局转变。不同于原有的就业结构,目前第三产业占比明显提高。同时第三产业就业中更为强调沟通能力、创新意识、应变能力等“软素质”。而这些软素质的培养是伴随着艺术教育的开展而更为有效。未来社会就业的硬性要求推动着艺术教育的开展与推广。

图4-10:各大产业就业人员占比(%)

青少年、幼儿群体发力,成为艺术教育消费的主力军。目前我国0~14岁少儿群体人数超过2.2亿,群体基数庞大,少儿艺术教育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二胎政策的放开,使得我国出生率有所提升,2016年出生率达到1.29%,为近十几年的最高值。伴着家长对于子女教育认识逐步深化,未来少儿接受教育年龄将逐渐提前,接受教育的种类将逐步多元。青少年、幼儿艺术教育市场有着广阔的市场和机会。

图4-11:我国0-14岁人口占比及人数图4-12:我国人口出生率

艺考升学刺激,刚性需求支撑市场份额。除去青少年的艺术教育需求外,还有一批高考艺考生维系着艺术教育市场的刚性需求。其中艺考招生规模近年来在不断扩大,招生人数占比逐年上升,2015年上升至9.79%,招生38.14万人。“艺考热”正逐步催生出一大批艺术高考培训机构,形成稳定又持久的刚性需求。

图4-13:普通高校艺术类学生数量图4-14:普通高校艺术类学生占比

4.3.1.3消费维度:知识经济开启教育消费时代,消费升级引领艺术培养习惯

知识经济革命开启,教育消费成为重头戏。现如今教育早已成为家庭的消费重头,主要是缘于社会就业结构变更和知识经济的革命,教育消费已成为一个家庭培养孩子的必要支出。我国人均教育娱乐支出保持着增长的态势,2016年人均支出为2638元。同时全国城镇居民用于教育文化的支出增速远远大于消费总支出的增长幅度,近些年教育支出保持着10%以上的增速,教育消费已成为家庭消费的重头。

图4-15:我国人均教育文娱支出(元)图4-16:消费支出增速VS教育支出增速

消费升级驱动,艺术培养蔚然成风。在现如今80后、90后等陆续升级成为父母,在消费升级下,关于素质教育理念和艺术培养更加普及,追求多才多艺蔚然成风。一方面体现在对于多元才艺的追求,强调全方位教育以及艺术教育的培育,进行性格培养与气质熏陶;另一方面在于“各种教育投资”和教育培训机会。这主要是伴随着收入提升以及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会的涌现。

图4-17:教育方式对比

全民娱乐袭来,艺术教育站上风口。在消费升级的驱动下,还有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关于艺术类的选秀节目日益增多。其中“选秀潮流”顺势包揽了许多艺术生。目前,关于艺术选秀类的节目涵盖了多个年龄段,其中以儿童为主角和以年轻人为主角的居多。这些从另一方面也催生了艺术教育的市场。同时,居民接触到的艺术表演越来越多,受到更多的艺术熏陶,进一步激发艺术教育的需求。

4.3.2艺术教育行业市场规模

我国2016年艺术教育市场规模为532亿元,增速为15.16%,预计18年可达800亿元。具体细分领域,音乐、舞蹈和美术教育占据前三位,且音乐教育所占比重逐步提升。

图4-18:我国艺术教育市场细分市场构成(亿元)图4-19:我国艺术教育市场(亿元)及增速

未来中小学生和艺考人群将是艺术教育市场的主力军,少儿艺术教育市场和艺考培训市场将是两大“主战场”。

图4-20:我国少儿艺术教育培训市场预测

4.3.3艺术教育行业市场格局

4.3.4艺术教育行业市场痛点

4.4项目发展市场发展机遇

中国教育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政策、资本、技术和社会观念作为长期驱动教育市场稳步增长的关键因素,将持续发挥作用,推动中国教育产业迈向新高度。从中国教育产业发展的底层驱动因素以及对STEM教育、英语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市场分析可知,未来的教育产业发展方向将围绕以下几个核心逻辑进行延伸:

第一,STEM教育、英语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交叉性逐渐增大,将单项发展转向综合发展必然成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思路。STEM3.0把艺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并成为STEM教育入口,使得STEM教育与艺术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英语教育作为语言能力培训,是STEM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基础教育。

第二,STEM教育、英语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规模化扩张受到传统重资产模式的严重制约,随着传统企业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被迫转型,尤其是房地产企业的情况下,需要创新重构商业模式,实现教育主体企业的轻资产运营。目前,教育巨头与地产巨头纷纷探索教育综合体的新型商业模式。教育综合体是以引入多元化教育品牌、体内统一管理、空间资源共享为特色的商业联动模式下的教育服务中心,通过提供教育衍生品和教育衍生服务,实现从教育向教育生态演变的业态升级。

与地产商合作替代竞争,共赢取代对立。大型教育机构将与地产商合营、合资成立运营公司,合资成立管理公司,提高地产商积极性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实现资源流通、资源共享。教育机构和地产商的合作还能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企业运营突破原有桎梏,敢于尝试和创新。未来的教育综合体将转变原有“办培训”或“盘房租”固化经营思维,转变为从融资、拿地、招商、引流、报名、教学、服务、管理的全局模式。

第四,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首先是一站式教育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其次是全产业链的综合,即在满足消费者对教育资源需求的同时也满足其他方面的需求。教育综合体的创新商业模式同时满足了用户的两种需求。未来服务产品向全产业链拓展:从教育课程发展出教育衍生品包括学习用具、器材配件、教育衍生服务(包括餐饮、家长休闲区)和教育衍生消费(包括家庭消费、服装,游乐、摄影、游泳池等娱乐设施)。未来教育业务向全年龄层拓展。在做好青少年基础教育培训和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未来综合体将向各个年龄层拓展,例如为上班族提供健身瑜伽、烹饪绘画等兴趣课程以及语言、金融经等应用课程、为家长提供亲子教育等家庭体验课程等,实现全民教育一体化。

第六,艺术培训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口碑和资源输出能力;STEM教育B端注重渠道和资源,拥有政府和高校资源的企业会胜出,C端更加注重品牌和口碑,拥有课程创新能力的公司更有优势;英语培训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教育内容的输出。合作背景

1.1教育产业-中国教育产业持续活跃,增长速度加快

中国教育产业持续受到来自政策、消费者及资本层面的高度重视,无论从整体行业规模还是市场活跃度来看,皆处于不断扩张阶段。预计2018年中国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人民币2.68万亿元,其中占比最大的细分市场前三名分别是个人培训教育市场、K12与STEM教育市场和民办幼儿园教育市场。预期至2020年,民办教育的总体规模将达到3.36万亿元,至2025年,这一数字将接近5万亿元,并实现10.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1.2资本层面-新《民促发》加速教育资产证券化

2017年,《民促法进一步修改意见》出台。新版《民促法》要求对于民办营利与非营利学校进行分类管理,允许开办营利性民办非义务教育。营利性民办学校需以公司形式存在,在拥有更大自由度(激励体系、收费限制等)的同时消除了教育资产证券化的障碍,从而给民办教育行业带来了发展的新契机。

目前国内教育行业资产证券化5%,原因在于大多教育类资产的“不以盈利为目的”与证券化资产为“权属清晰的经营性资产”的要求不符。

新版《民促法》已为民办学校扫除了证券化障碍,利好营利性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特别是学前教育、职业教育、K12课外辅导等学校。这主要是由于此类教育机构在资产所有权与税收政策方面更为明确,更易满足上市要求23。而自2016年底开始,IPO发行提速,新法实施之后,民办学校或将实现资产在A股市场的证券化。

1.3经济层面-国内经济下行,传统企业面临跨界转型,科技教育表现强势稳健

2016年国内经济整体下行压力加大,给各行各业带来生存与盈利的双重挑战。随着科技教育的强势崛起,尤其是“联网+教育”领域的各类新兴项目成功通过获取用户、流量变现,教育行业激流勇进,整体经营稳健,成为了上市公司转型的契机。跨界涉足教育领域的上市公司多为产能过剩的传统制造企业,受到竞争及产业结构因素的影响,市值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希望借助跨界教育得到转型。跨界教育并购驱动主要在于上市企业转型需求迫切。

2016年玩具大亨乐高股份收购联网教育公司泛爱众,开启了由单一的玩具行业向“玩具业+互联教育”双主业发展的模式,并着力布局智慧教育平台和教育信息化服务;印刷业巨擘盛通股份以4.3亿收购STEM教育龙头企业乐博教育,成为A股STEM教育第一股。得益于创新型科技对教育行业的渗透,教育还将爆发源源不断的改革。以“联网+教育”为首的科技教育有望成为A股的全新领跑主力军。

1.4社会矛盾层面-教育和房产供需极不匹配,亟待优化资源配置,教育+地产大势所趋

教育和房产一直是中国市场供需极不匹配的两个领域,由地域择校政策导致的教育资源分散,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以及二胎政策出台后中国家庭规模和住房需求的增长,导致了“入学难“、“择校难”等现象。而“地产+教育”模式的最优资源组合不但能解决家庭为追逐好学校名额频繁迁居的困窘,也能为地产商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突破口。

从需求端看,家庭对房产和教育资源的需求稳步增长随着新一代家长的成长和二胎政策的逐渐放开,"改善型”住房需求的一个重要驱动力是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

1.5消费层面-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上升,中产阶级数量仍保持着快速增长势头

2018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70元,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42元,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1.6技术层面-新科技的革新将推动教育行业迎来新浪潮

新技术不断诞生并渗透教育行业,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立体化等技术的发展完善,教育行业长期存在的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将有望得到改善。未来的教育行业将持续被新科技所革新,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推动教育行业迎来智能化浪潮,与此相伴的还有扁平化、数字化、立体化。这四大趋势将体现于不同教育阶段的用户学习过程中,重构学习中各方主体联动关系,并提升教育效率和教育规模化程度,提升优质教育资源的获取度,重新定义中国的教育形态。

1.7政策层面-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国家转变应试教育提升国家战略

当前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国家大力发展STEM教育,目的是将中国发展成世界创新中心。STEM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维能力,能承担起传统的应试教育解决不了的战略重任。

1.8对外层面-“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下,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深水区

“一带一路”建设横跨欧亚非,涉及沿线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63%),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大格局、大战略。“一带一路”战略是在现有双边、多边、次区域和区域合作机制框架基础上的整合优化升级,是推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经贸政策相互协调对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通过“一带一路”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带动沿线国家发展并辐射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有利于深化我国沿海地区开放和促进中西部地区开放发展,加快对国内资源、人才、要素与国外资源、人才、要素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实现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全面对接,进而全面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形成多元开放格局,打造出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升级版。

三、合作项目市场与行业分析

4.1.1STEM教育产业发展驱动因素

4.2.1英语教育产业发展驱动因素

第六,艺术培训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口碑和资源输出能力;STEM教育B端注重渠道和资源,拥有政府和高校资源的企业会胜出,C端更加注重品牌和口碑,拥有课程创新能力的公司更有优势;英语培训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教育内容的输出。

THE END
1.在线教育行业分析在线教育行业现状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1、在线教育行业市场由一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扩展,移动端应用加速普及 据百度教育大数据显示,近6成互联网学习者位于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偏远地区用户对优质互联网学习资源的渴求程度,高于发达地区。在三四线城市,教师资源尤其是优质教师资源十分稀缺。找老师难,找好老师更难,而在线教育能够很好的帮助这些人群突破地域限制https://www.maigoo.com/goomai/204247.html
2.2020年K12在线教育市场分析与消费趋势报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在线教育平台的快速发展,K12在线教育用户基数在不同地区均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通过分析多个在线教育平台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一线城市由于其较高的互联网接入率和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用户增长速度较快。在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随着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在线教育认知度的提升,用户增长速度也在不断加快https://blog.csdn.net/weixin_28713083/article/details/142818231
3.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智研咨询发布为了深入解读在线教育行业发展现状以及研判未来走向,智研咨询精心编撰并推出了《2025-2031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份报告不仅是对中国在线教育市场的一次全面而细致的梳理,更是智研咨询多年来持续追踪、实地踏访、深入研究与精准分析的结晶。它旨在帮助行业精英和投资者们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3657667.html
4.易观: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热点月度分析6来自Analysys易观千帆【易观: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热点月度分析】6月,教育行业投融资市场维持着2018以来的热度,未出现明显的变化趋势,教育行业资本市场呈现出明显的稳定性特征。从融资阶段看,早期融资占比超过一半,新入局玩家仍不断探索行业新玩法与细分市场机会,教育行业静中有动,变革与创新持续提升行业活力。行业详情,请戳~O网页链接 https://weibo.com/1221944403/GrPL27PiM
5.互联网加教育创新创业计划书(通用6篇)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需要使用创业计划书的情况越来越多,创业计划书使创业者与企业外部的组织及人员得以良好的沟通,是企业进行对外宣传的重要工具。那么创业计划书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互联网加教育创新创业计划书(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https://www.ruiwen.com/chuangyejihuashu/5203720.html
6.互联网教育公司创业计划书(精选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可以接触到创业计划书的地方越来越多,创业计划书是创业者叩响投资者大门的“敲门砖”。我敢肯定,大部分人对拟定创业计划书都很头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互联网教育公司创业计划书(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互联网教育公司创业计划书1 https://www.unjs.com/fanwenku/332330.html
7.2024年教育信息化行业前景分析报告编号:1551968┊ 产业调研网 CIR.cn┊ 推荐:名称:中国教育信息化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4-2030年) 编号:1551968 ←电话咨询时,请说明该编号。 市场价:电子版9500元 纸质+电子版9800元 优惠价:电子版8500元 纸质+电子版8800元 可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 电话: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https://www.cir.cn/R_QiTaHangYe/68/JiaoYuXinXiHuaHangYeQianJingFenXi.html
8.产品运营评价(知乎产品运营分析)产品运营评价(知乎产品运营分析) 总结: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整体市场形势越来越严峻,红利期将要过去,获取新用户的成本变得很高。并且在互联网大头们已抢占了移动互联网高地的情况下,留给企业的突破口也越来越小。显然知乎的优势与头条正好相反,若内容分发模式不断偏向算法分发,创作者与内容消费者的联系就越来越稀薄。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626120-1.html
9.产品分析:为何斑马英语成吸金怪兽?那早幼儿教育如此难做,为什么斑马英语映射的少儿启蒙在短时间内迎来爆发式增长呢? 下面我将会采用PEST分析模型来探讨背后的原因。 1.1政策(Politics)层面 1.从政策出台来看:2017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推动“互联网+教育”新业态发展。这意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412879648&efid=zblQwE8w7plsQQLXOcx_Nw
10.个人职业分析范文8篇(全文)有学者分析了我国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特征, 认为我国存在着工作特征不尽相同的主次劳动力市场。无论主要劳动力市场还是次要劳动力市场, 地区经济越发达, 教育对劳动者收入的提高作用就越大;地区经济越不发达, 工作年限对劳动者收入的提高作用就越大。造成这种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各个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https://www.99xueshu.com/w/filevd2o1znf.html
11.中国学前教育行业竞争力分析与发展策略建议报告20252030年1.2.1 市场特点分析 1.2.2 行业经济特性 1.2.3 行业发展周期分析 1.2.4 行业进入风险 1.2.5 行业成熟度分析 1.3 学前教育行业研究机构 1.3.1 学前教育行业介绍 1.3.2 学前教育行业研究优势 1.3.3 学前教育行业研究范围 第二章2020-2024年中国学前教育行业市场发展环境分析 https://www.bokee.net/bloggermodule/blog_viewblog.do?id=58664057
12.2021年互联网+教育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最新2019年免费互联网+教育行业投资分析,互联网+教育市场分析,互联网+教育销量排行榜,互联网+教育出货量等内容。http://m.icandata.com/tag?name=%BB%A5%C1%AA%CD%F8%2B%BD%CC%D3%FD
13.精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15篇[1]张绍军.论现代电力市场营销工作的开展[J].中国外资,20xx(4). [2]王庆坡,田海井.电力市场分析及营销策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xx(3). [3]张波.浅谈开拓电力市场中电力营销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科技风,20xx(23). [4]李豪清.浅谈供电企业的电力市场营销措施[J].科技资讯,20xx(08). https://www.yjbys.com/biyelunwen/fanwen/shichangyingxiao/735266.html
14.市场调研报告范文速途研究院分析师团队通过市场调查相关数据,分析了国内互联网市场所面临的消费者权益问题,并为消费市场敲响警钟。 四大问题高发领域及主要问题 国内互联网行业内问题出现最为频繁,接受投诉最为广泛的主要包括:O2O、B2C、P2P以及电信服务。O2O在国内起步时间不长,主要问题体现在餐饮服务行业,包括食品安全以及送餐时间过长等https://www.oh100.com/a/202303/6351217.html
15.第八届“互联网+”大赛创业计划书模板7、SWOT分析 S(优势)从项目/团队内部分析,技术、专业、创新等优势。 W(劣势)从项目/团队内部分析,经验、资金等劣势。 O(机会)从外部环境分析,利于项目推进的友好社会/政策环境。 T(威胁)从外部环境分析,资质许可、被替代等项目进入市场遇到的各种阻碍。 https://cxcyxy.lsnu.edu.cn/info/1061/1605.htm
16.2019级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掌握互联网资料查询、调研及撰写调研报告的方法。 (3)掌握市场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及营销策划的方法。 3、专业业务知识 (1)掌握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 (2)掌握网络营销知识。 (3)掌握网上国际贸易、单证处理相关知识。 (4)掌握商品拍摄、图形图像处理和网络文案写作的方法。 https://www.hnwmxy.com/jiaoxuekeyan/jiaoxuebiaozhunfabu/rencaipeiyangfangan/2019_r/2020/0703/6462.html
17.行业调研报告2.行业特点,行业发展周期,行业主要法规政策,国际国内对标公司(主要分析互联网) 3.用户画像,需求痛点 4.商业模式 5行业主要细分领域:互联网(重点分析,最好结合字节跳动)、金融领域和医疗金融如下要产品:智能语音与对话式AI,知识图谱,机器翻译 6.竞争对手 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21116093356_2078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