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教师,黑吉辽蒙四省、自治区中学俄语骨干教师,黑龙江省俄语学科带头人。荣获“俄罗斯世界”基金会颁发的突出贡献奖、“首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教学能手”“首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名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第十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第五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教学能手”“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学名师”“黑龙江省教学能手”“黑龙江省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哈尔滨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哈尔滨市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
俄语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中心环节,这四十五分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关键。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而且是一种高超的艺术,加之教学情况是复杂多变的。仅就教师如何教,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必须全面贯彻教学原则,由始至终遵循教学规律。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密切配合,积极合作来完成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起主导作用。学生同样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而是积极主动向教师索取,首先是听懂,在明白以后反复多次重复地进行技能训练,达到会运用,再反复多次重复,变学会为熟巧,再循环往复,不断提高,最后升华为脱口说,在语言交流上以不变应万变,这就体现了外语教学的交际性原则。
传统的外语教学,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变成“教师中心论”,学生是被动的客体,变成了“知识的仓库”。更谈不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简单地说,教师教啥,学生就学啥;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课堂教学死气沉沉,学生学得枯燥无味,课堂效果可想而知了。即使是学点死知识,也不会用。把外语这一实践课变成了知识课。即使知道了怎么说俄语,也不会用嘴说俄语。这正是重视语言知识,轻视言语技能的后果。再加上高考的外语是一张考卷定乾坤,这就更加助长了在教学上重视笔答,轻视口说。于是就出现了“高分低能”现象。
一、俄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交际性原则。这要求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直接用俄语交际,在师生之间交流思想,进而在学生之间交流。先口头,后书面。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四会并举。
为了保证在俄语教学中的实践性,应做到以下三点:
1.精讲精练,在教和学的双主体活动中,讲解新课时,是教师主动的活动,这时的学生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练”是为消化“讲”服务的。教师讲明白是手段,学生练会是目的。复习旧课时,是学生主动的活动,这时教师的“讲”是针对学生在“练”中出现的问题而有的放矢进行的,这就是讲中有练,练中有讲。各有侧重,教师为学生服务是贯彻始终的。
2.言语技能训练为主,语言知识讲解为辅。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要反复大量训练听说,达到高度熟练的自动化熟巧,不断强化技能,从而达到能脱口说,在训练过程中如果遇到难以理解的复杂语句,不讲解语言知识就不行了,才及时讲解的。
3.学说地道的俄语,训练流畅的表达能力。倡导大胆地说,不等于毫无根据地盲目乱说,甚至说出中国式的俄语,这却是应该注意的。
其次是使课堂教学交际化。教师要从训练学生听说开始,把俄语教学变成交际活动的过程,在没有俄语语言环境的条件下,只好在课堂上创造情景,借助图片、课件等手段进行仿真训练,从人的大脑记忆规律上看,这属于机体运动记忆,它强于视觉符号记忆,所以它印象深,记得牢,每堂课都反复训练,进行强化,逐渐就形成习惯了。具体来说,有以下四点:
1)用俄语问候和打招呼。从一般用语开始,逐渐发展到情景用语。例如:结识用语,会见用语,告别用语,祝贺用语,祝愿用语,邀请用语,感谢用语,道歉用语,请求用语,建议用语等。
2)值日生用俄语作报告。从简单到复杂,这无形中在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教师起到把关作用,必要时可对纠正的地方进行简单讲解。
3)用俄语组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多听、多说,用外语思维,以用俄语为主,恰当地利用本族语。
(二)听说读写,四会并举,按年级各有侧重的原则。
高一时侧重听说,兼顾读写;
高二时侧重读写。兼顾听说;
高三时听说读写齐头并进,侧重阅读理解。
(三)语音突击、词汇详细讲练、逐渐渗透和定期总结的原则。
语音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听说,进而再读得不准,就导致恶性循环,一旦形成错误语感,就很难纠正。解决办法就是听标准发音,反复多次跟读,然后自我独立大量训练,逐渐练习读音组,过渡到读单词时,一定强调读准词重音,在此基础上,逐渐过渡到句子的逻辑重音;句子的语音、语调。最后再讲解句子的基本调型,这是语音教学最重要的任务。许多学者早就发现,语调不正确比发音不正确更易造成误解。主要掌握五种表示俄语不同语义的基本语调结构类型:陈述句语调、带疑问词的疑问句语调、无疑问词的疑问句语调、带连接词а的不完全句语调、带有代词的感叹句语调。在教学中广泛采用模仿跟读的办法,教师示范发音和录音带等的示范发音,都可以给学生提供参考。
语法隐形只是一种教学手段,但不是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进行到一定阶段时,要进行语法总结,让学生系统地掌握语言规律,避免说错话了,还找不到原因,甚至遇到复杂难解的句子就束手无策了。所以,著名的苏联教学法专家认为,任何时候不存在教不教语法的问题。在俄语教学中,弄清语法现象是尽快掌握语言的必要条件。苏联的教学法专家科斯托马罗夫和米特罗法诺娃认为,交际性原则作为教学的基本范畴,不仅不反对,而且要求懂得语法。
(四)正确对待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本族语的原则。
这是一个外语与母语的关系问题,本族语作为理解外语的手段,应该合理使用。直接法后期的代表人物帕默(英国外语教学法家,创建了直接法中的口语法)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把用本族语解释词汇、讲解语法和如何发音作为教学的手段。他认为,不问情况一概排斥翻译手段,是既不经济又不自然的。近来,国际外语教学界也认为,只有兼懂所教学生本族语的人,才能当一名合格的外籍教师。
本族语对外语学习有积极和消极两种作用。因为汉语和俄语在语音上有相同之处;在单词、语法的意义和用法上有相同的地方,学生学起来容易理解,这就是积极作用。其次,在组织课堂教学,解释词以及语法规则时,也可以适当利用汉语。本族语在俄语教学中也有消极作用,它干扰学生用俄语思维和表达,就会出现“俄语不这么说”的汉语式的俄语。
以上所谈的对教师来说,是“教会”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就是“学会”的问题了。其实,“学会”这只是第一步,更主要的是第二步,那就是“会学”的问题了。当代教育学提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使学生爱学,只有爱学才能主动自觉、独立自主去学,才能挖掘潜能,发展智能,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中国有句古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是让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充其量是把学生的大脑变成录音机。而“授人以渔”是让学生发挥才智,施展才华,发扬创造精神,才能人尽其才,其发展将是无可限量的。
二、俄语教学的具体内容及教学方法
(一)词汇教学
词汇是构成语句的最小单位,而俄语是屈折语,其俄语的实词又有大量的词尾变化,但这毕竟是固定的变格表,所以,一开始学习就教学生背记名词等的变格表,像背顺口溜一样,记背得滚瓜烂熟,张嘴就来,只要一看见单词的词尾,就能背出它的六个格。以后就不用像教材那样,一个格一个格地去讲了。省时省力,便于记忆,便于应用。
词汇的语义有的不是单一的解,那就以教材上出现的解为主,再适当扩大,免得以后阅读时碰见一个学过的词都不会讲词义。
常用词组、固定词组、成语词组、习惯用语等让学生背下来,会译就行了。动词和前置词是难点,尽量加细讲练。同义词、近义词辨析也是难点,简明扼要地讲就够了。
(二)语法教学
在语法范畴中的性、数、格、体、式、时等词的形式里,其难点是“俄语各格的意义和用法”,“俄语动词体的用法”等。
结合教材中出现的语句,从简单句到复合句,遇到什么就讲解什么,讲到一定阶段,进行系统归纳,详细讲练。
语法教学主要通过句型教学来进行,教师通过实物,动作,情景等手段加深加细对教材中出现的句型进行讲练,练到一定程度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语法规则,这就是归纳法。这种方法适合低年级学生及刚开始学俄语的学生,教学效果好,是语法教学的主要方法。此外,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某些语法现象,如果不先讲清规则就很难使学生们明白,教师也可以先给学生讲解语法规则,然后举出例句,用例句解释说明语法规则。这种方法叫演绎法。这是从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到部分,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省时,也容易学,便于用。这两种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交织在一起,只不过以哪种方法为主和为辅的问题,怎么便于教学效果提高就怎么应用。
总之,课堂是我们俄语教学的主阵地,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把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努力达到的目标。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教学相长,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