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育实训总结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英语教育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12

新课改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旧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不能焕发学生的潜能,与此同时,通过培训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通过培训我认识到: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老师要自觉地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才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二、要谦虚谨慎,不要傲气。无论是从处理好师生关系还是从处理好学校、家庭、社会关系来讲,都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要集思广益,不要主观臆断。一定要有很强的大局意识、共同学习的意识,遇事多商量、多沟通,个人总结,经常性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要心胸宽广,不要小肚鸡肠。一定要有一种容人、容事的宽广胸怀,<莲山课件>能够听取各种不同意见,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少一点猜疑之心、嫉妒之心、怨恨之心,多一些理解之心、关怀之心、友爱之心,这样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会使教学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四、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

五、一个好教师还必须十分重视“言传”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作为新时期的特岗教师,教育系统中的新鲜血液,我们既要拥有我们的特色,还要继承优良的传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理性、感性、悟性灵性。我们还要学会反思与创新。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要勇于反思、善于反思、乐于反思、即时反思。让创新成为一种追求。

做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在自己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虚心学习,及时总结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及为重要。因为对于我们这些在教学一线从事中学英语教学工作的老师,每天每时都会产生疑问,只是苦于没有理论引领,对于在教学中产生的一些问题不能很好的进行解决。俗话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要做合格的学者型教师,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喜欢听我们的课,[/article/list/list_17.htm]我们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对自己的尊敬和爱戴。

【关键词】幼儿英语教师专业化培养课程体系实践体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随着家长对孩子在英语教育方面投资的快速增长,幼儿英语教育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幼儿园以及教培结构对英语教育越来越重视,纷纷开办英语兴趣班或培训班。但是,针对幼儿的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却是令人担忧的。首先,幼儿英语教师英语水平太差,如英语基础弱、口语能力差、发音不准确、不了解英语文化等,导致英语教学活动达不到目标。其次,针对幼儿的教学理论和技能的欠缺导致幼儿英语活动不能顺利开展。这类教师不了解幼儿教育的理论和教学技能,用针对成人化的教育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使得孩子对英语产生厌倦并对以后的英语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

在社会需求强劲的情形下,如何有效培养幼儿英语教师英语能力和学前儿童教学能力是有关高校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只有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严谨地实施教学,有系统、有目标地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才能满足社会对幼儿英语教师的能力要求。这就要求在制定幼儿英语教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时,不仅要重视英语技能技巧的培养,同时还必须考虑学前教育技能技巧的发展。既要重视英语语言的实践也要重视学前教育实践活动,只有英语和学前教育技能同时发展,才能达到培养目标。以下本文试对幼儿英语教师专业化培养课程与实践体系做一简要探讨,以对幼儿英语教师专业化培养有所裨益。

一、幼儿英语教师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一)建立以幼儿英语教师岗位需求为目标的课程体系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各教育部门“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搞好学前英语教育专业建设,必须根据幼儿英语教师工作岗位要求来正确地定位其综合职业能力和核心能力。

通过对工作岗位的综合分析,幼儿英语教师的典型任务是“幼儿英语活动设计和组织”。所以,要确定幼儿英语教师的核心能力目标,首先要分析幼儿英语教师“幼儿英语活动设计和组织”的工作过程能力要求。

表1典型任务工作过程与能力要求

工作阶段工作过程教师的能力要求

活动的准备(1)分析活动对象;(2)分析活动内容;(3)分析活动环境;(4)设计活动方案;创设活动环境(1)能运用学前教育、心理和卫生知识以及英语教学法知识和英语知识设计活动;(2)能创设英语环境和制作适合的教具

活动的反思(1)自我反思;(2)吸收性反思

(1)有总结与反思的能力;有与人沟通的能力;(2)有承受挫折的能力;(3)有学习提高的能力

根据以上对幼儿英语教师典型任务工作过程的能力要求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幼儿英语教师的两大能力培养目标:英语语言和学前教育理论和技能。这两大能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制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时,必须考虑双线的发展,才能达到培养目标。

(二)建立与学前教育能力同步培养的课程体系

幼儿英语教师专业课程的开发是基于幼儿英语教师所需要的英语和学前教育两个方面的能力培养目标而进行的。

表2幼儿英语教师能力要求与课程体系的构成

序号能力结构能力要求相应课程课程比重

1

英语基础能力(1)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2)幼儿园特殊用途英语运用能力英语读写、英语听说、儿童英语教学技能、幼儿园一日英语口语

50%

2

学前教育理论与技能(1)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与方法;(2)具有幼儿活动设计和组织技能;(3)具有幼儿教师必备的音乐、美术、舞蹈技能学前卫生与保健、学前教育学和心理学、幼儿英语活动设计与组织、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与组织、幼儿班级管理、儿童英语教学技能

教学计划的安排上,从一开始英语能力的培养和学前教学能力的培养两条线一直在平行发展,在英语基础和学前基础打牢后,在第四、第五学期,加入英语和教学技能融合的英语教育教学技能,从而达到最终目的――掌握幼儿英语活动组织与设计能力。

(下转第151页)(上接第142页)

二、幼儿英语教师培养的实践体系

无论只英语能力或是学前教育教学能力的训练实质上都是技能的训练,而技能训练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实践。因此,要到达两大人才培养目标,英语语言是实践和学前教育教学的实践都是同样重要和必要的。

(一)相对独立的实践活动

由于英语和学前教学技能相对独立的知识和技能体系,英语语言的实践活动包括课堂上的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校内的实践活动,如英语基本功大赛、英语戏剧表演、英语故事演讲以及省级或全国的大学生英语类竞赛。学前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包括儿童舞大赛、手工作品比赛、活动设计大赛、基本功比赛等。

(二)综合实践活动

英语与学前相结合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所以进行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是非常重要的培养途径。要充分利用仿真实训室进行综合实践,如语言实训室、幼儿园仿真教室、艺术实训室、儿童英语实训室等仿真实训室满足学生在仿真条件下进行实践的要求;要有计划地开展见实习基地的综合实践活动,幼儿园和教培机构是学生的最终就业场所,积极和幼儿园及教培机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见实习基地,形成以保育见实习、教育见习、教学见实习、岗前技能综合训练、毕业综合实习、顶岗实习等六个阶段的实习实训体系。

总之,在制定幼儿英语教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时,不仅要重视英语技能技巧的培养,同时还必须考虑学前教育技能技巧的发展。重视英语语言的实践也要重视学前教育实践活动,只有英语和学前教育技能同时发展,才能达到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Cameron,L.Teachinglanguagestoyounglearners.Cambridge,U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1).

[2]Cameron,L.ChallengesforELTfromtheexpansioninteachingchildren.ELTJournal,57(2),105-112.(2003).

[3]Cenoz,J.TheinfluenceofageontheacquisitionofEnglish:Generalproficiency,attitudesandcode-mixing.InM.P.GarciaMayo&M.L.GarciaLecumberri(Eds.),AgeandtheacquisitionofEnglishasaforeignlanguage(pp.178-187).Clevedon,UK:MultilingualMatters.(2003).

[4]张文桂.幼儿园英语教育的师资现状及对策研究[J].调查与研究,2005(9)

[5]余珍有.幼儿园活动指导:英语[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张志远,高云智.儿童英语教学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7]杨文.幼儿园英语教学法[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

[8]袁玲,李寿宁,易小莉.学前英语师资必备的基本技能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8(7)

1.实习单位与实习生的双向选择

现阶段,对于顶岗实习,多采用这种实习单位与实习生二者的双向选择办法,这能够充分体现出学校以及社会对于学生自身意愿的尊重,学校会与签订合作的实训基地进行联系,从而确定实习的人数以及实习岗位的具体要求,然后就会向学生发出信息,学生会更具这些信息,来确定自己的实习岗位,最后实习单位会对前来报道的学生进行面试,合格之后,学生就会正是进入实习岗位。

2.实习生的双重角色

在进行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具有双重性的特点,简单的说,就是他们既是学院所派出的实习生,同时也是实习单位的教师。

3.双师指导在顶岗教育实习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及工作能力会得到大幅度提高,对其未来的就业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而对于其自身所在学校来说,也是其就业率得以提高的关键,所以说,学校以及校外实训基地对于学生的顶岗实习都非常重视,并且都会安排顶岗指导教师,在学生实习的期间内,学校内部以及实训基地的教师会共同为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4.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双方管理

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学校以及实训基地都会学生采取管理,学生必须要接受这种双重管理,即要遵守学校的各项实习规定,同时也要履行实训基地的各种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够保障实习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英语教育专业顶岗实习的管理

1.对各项教学环节的有效安排及管理

2.顶岗实习工作的整个过程中进行有效管理

有效的过程管理来自于学校与实习单位之间的积极沟通,共同制定方案,明确双方的管理范围。实习单位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教育目标为学生进行实习岗位的安排,同时,实习单位应该委派实习指导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实习指导,学校要制定各种管理,学校指派的指导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管理与指导,在实习过程中,学校内部的指导教师要依据方案,不定期的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并利用各种新媒体方式进行考察,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如实记录,并进行全程管理与监控,如果发现问题,需要进行解决方案的研究,另外,学校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并能够将定岗实习考核手册,学生要将实习情况自行记录,与此同时,学校需要定期安排指导教师对实习的情况进行总结,从中了解学生的近期动态,发现问题,积极沟通,及时了解并解决顶岗实习生的各类问题,还应及时对实习过程中的岗位调整及变动进行记录和跟踪,保障对学生实习全过程进行管理监督。在实习将要结束之前,实习单位应该安排公开示范课或观摩课,学校及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均到场听课并评课,对学生的教学实践有所了解。学生结合实习过程和实习收获撰写实习报告,作为实习成绩考核的依据之一。

3.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对顶岗实习进行考核

论文摘要:工学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为了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本文从工学结合中应解决的问题、合作技能训练模式、考核评价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工学结合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为重点,以职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资源,把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的真实的工作经历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它有助于高职院校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推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实现学生理论知识的专化和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同时,为企业的发展降低人力、财力成本,一举多得,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因此,它是新形势下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高职英语教育专业作为教育类专业,根据其培养人才的就业去向(一般是学校、外语培训机构或教育类单位),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校企合作来实现工学结合。下面笔者就以本院英语教育专业“工”学结合中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如何激励教师和学生参与、所推行的技能训练模式、考核制度和教学模式为例,与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解决好工学结合场所、合作模式、管理体制问题,是实现工学结合的前提。

工学结合的场所是学生进行实践的“物质”平台;工学结合模式决定着学校和企业是否能在保证各自发展的基础上各尽其才,各尽其力,互惠互利,达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目的;工学结合管理体制对其深入开展,解决在合作中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工学结合实施前,一定要解决好以上三大问题。

二、号召、激励教师和学生参与,是工学结合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在工学结合推进过程中,实习基地的建立需要教师积极参与,利用自身资源开拓。同时,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教师走出校门、深入到合作单位,进行实际性的接触、了解、研究及探讨,加大合作的力度和广度,开发合作项目。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实现工学结合的主体是学生。如果学生不主动参与,我们合作的中间链条就会断开,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并通过一定的管理条例、技能大赛、考核手段、激励措施及政策支持,外加合作单位的带薪实习、订单式合作等,激发学生的合作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保证工学结合的顺利进行。

三、推行“导师学徒制”技能训练模式,实行多方面联合考核制度,切实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竞争力。

四、打造循序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就业零距离接轨。

采用何种教学模式促进“工”学结合,这是我们在工学结合,确切说是校校结合工作中要解决的头等大事。经过不断的探索、改革和完善,我院英语教育专业逐步建立起“英语语言实验—模拟课堂训练—顶岗实习”的循序渐进式的阶梯状实践教学模式。

1.英语语言实验。该项目是指在经过一定的英语专业知识学习后,通过特定的情景模拟和语言训练实践项目,比如:让学生把某个语法项目讲授给中、小学生,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习得的英语语言技能、英语教学方法和教育文化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学生激发了学习兴趣,主动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培养了使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模拟课堂实训。模拟课堂实训主要是指教师通过模拟课堂教学来实现实践,使学生把平时所获得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音乐、美术等多学科的知识能力综合起来,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形成用知识解决实际工作的能力。

3.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英语教育专业在第五学期开设的集知识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实训课程。实习生在合作学校的导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被给予一定的教学任务,真正进行实际操练,逐步实现学生的教学能力与岗位需求能力无缝对接。

关键词:操作技能实训;任务驱动;教学改革

目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到了关键时期。无论生源背景如何不同,无论教学环境怎样,如果不抓住学生这条主线,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习需求和兴趣,点燃并利用学习热情,是很难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科学发展观的。同时,现在的高职英语教学既要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RETC),又要进行教学改革以突出语言工具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和职业特色,英语教学处于两难尴尬境地现象尤为明显。

那么如何彰显高职特色,服从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除了培养方向要与专业需求紧密结合(如引入行业英语内容,使英语教学融入职业培养之中),还要加强课堂内外的实训环节,提升学生未来就业竞争力。

一、课堂外的活动形式点燃学习者的学习驱动力

二、课堂内的组织方式造就学习者的职场竞争力

2.1职场素养比职业能力更重要

来自职场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告诉我们,一手漂亮的英文硬笔书法、快捷熟练的英文键盘输入、规范得体的商务信函表达、准确流畅的口语、轻松自信的体态语、抑扬顿挫的音量、礼貌雅致的开场白、公开场合表达的勇气等等,尽管涉及内容不深、范围不广,但是足以赢得潜在雇主的青睐,所谓“够用为度、实用为主”正是这个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规范的英语硬笔书法”、“正确的键盘输入法训练”、“高效的速记策略”等训练手段,可以强化学习动机、端正态度、增强兴趣、提高做事品质,还能对语言的继续深造起正迁移的作用。而且任何一项技能训练到极致,都可以成为谋生手段或者赢得就业竞争优势的砝码。所以,笔者认为,以“职场素养”为方向的技能实训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要任务。

2.2操作技能实训成就职场技能

成功的语言学习者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会问问题、肯尝试错误、愿意听、愿意利用一切机会体验英语、有较好的学习策略。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但更有价值”。因此,英语教师在语言课堂上应当按照成功学习者的标准不断地创设语境、鼓励学习者以不同的互动形式来增强外语学习的动机,通过策略训练来间接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各种“做中学”的课堂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动机、智力、经验、情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潜力,提高用英语“解决问题”(problemssolving)的能力。

2.3操作技能实训的核心环节是“做中学”

正确领会操作技能实训的实质,关键是“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用英语中学会英语”,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不乏规范性地操作说明和指导),以达到“输入(input)——处理(proces)——输出(output)”的自然效果。教师应该始终牢记“Teachstudentstousethelanguageinsteadofteachingtheusageofthelanguage”,还要牢记操作技能实训活动要达到“四个真实性”,即语言材料的真实性、语言自身的真实性、语言环境的真实性和学生情感的真实性,使学生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去真实地体验、感受和运用语言。

三、操作技能实训的课堂组织理念引发英语教育观的变革

3.1教学观的变革

以“主题任务驱动、操作技能实训项目为导向”的组织形式,要求传统的“词汇讲解、语法分析、篇章翻译”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必须改变为“技能项目定位、主题任务定位、教材内容选择”的“导向型”教学模式。从实践环节上挑战以往“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交际”、“重教学轻学习”、“重结果轻过程”、“重语言轻文化”和“重书本轻实战”教育教学质量观,教师要坚持“一个中心能力、两个基本原则点”,即以“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中心;以“体现优先发展听说能力的教学原则”和“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3.2教材观的变革

“填鸭式”向“导向型”模式的转变,自然要求教师“用教材去教,而非教教材”。在“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观点下,教师对教材的依赖度决定着他的敬业度,进而决定影响教学效度。“一纲多本”的教材观要求我们加强操作技能实训,解决长期困扰高职学生英语基本操作技能不足的问题。

3.3人才观的变革

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正确的态度动机”、“持久的兴趣热情”是点燃语言学习,提升应用能力的“引擎”。要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还要从兴趣与动机、情感与态度角度入手,衡量学生行为的品质和做事能力,以此来反观教学实践和实施教学评价。:

3.4评价观的变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用)[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詹小丽.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思考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5)

3刘邦祥.试论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教学.职教论坛,2006.1:4~8

4普通高等专科英语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英语课程构建

[作者简介]陈萍(1963-),女,湖北武汉人,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湖北武汉430000)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的语言,它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因此,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应该从宏观高等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中汲取丰富的养分,将通识教育理念引入语言教学领域,即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引入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视域下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绝不仅仅是一个使用工具,而应该发挥出帮助学生获取语言文化和通识性知识以及培养中外交流综合性能力的教育作用,于是构建和完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成为众之所盼。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界定

通识教育的理念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最早是由美国的帕卡德教授提出的。他指出大学应该提供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

我国学者李曼丽博士在其著作《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一书中,综合中外近50种对通识教育内涵的不同表述,指出:通识教育就性质而言,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通识教育是“自由教育”(liberaleducation)的同义词,就其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教育;是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理念,即整个大学的办学思想。

当今,高等教育要与国际接轨,通识教育是大势所趋,有专家提出:外语通识化教育与课程设置改革思路势必成为外语教学的一个新思路,很可能会成为中国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二、目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目标单一。随着社会与国际化接轨和用人单位对英语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学生已经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但是与重视英语程度相比,学生对大学英语的满意度和实际应用能力较低,也不喜欢上英语课,这种种的矛盾与高职英语课程设置不合理密不可分。

虽然一些学校开设了部分选修课,由于选修课的内容少,缺少跨学科的、多元化的选修课程,不具备综合性。而且许多学校应试倾向严重,主要为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如CET-3、CET-4服务,学生学习的目的也只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欠缺。

通识教育最重要的两个特征是综合性和多元性,只有通过设置多元化和综合化的通识教育课程,才能打造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全方面发展的人才。不合理的课程设置难以激起学生英语学习热情,造成英语学习效果普遍很差,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满意度也很低。

2.英语课时安排不合理,师生比失衡。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把工作重心放在专业建设与教学上,公共英语的开设只是课程设置和考证考级的需要,公共英语课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最近深圳大学一名大学英语教师章健反映,在公共英语课中教师常态化“一学期教近400个学生”,存在师生比严重失衡现象。受困于教师编制、课室有限等客观原因,这一现象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目前,师生比畸形问题随着扩招越来越严重,势必影响教育质量。

最近几年各学校的大学英语都进入了一个压缩学分时期,不仅范围越来越大,而且势头越来越猛。有些学校一周只有2节课,很多学生认为大学英语课就如同蜻蜓点水并没有让他们学到什么。

三、在通识教育视域下构建高职英语课程的可行性

在通识教育视域下构建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下面从两个方面论述其必要性: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明确要求。2007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中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学生通过语言学习,了解了一种新的文化,培养了一种新的文化意识,通过不同背景文化的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及其内涵,更好地培养真正的多元文化观念。

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的学习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是为了有效的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

《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习语言中不断地以动态的方式、调整、发展和创新更优化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自主性。这种学习的技能不仅能用于语言学习本身,还能融会贯通于所有课程的学习中,为日后的终身学习创造条件。通过语言学习到学习策略的创新,通过表层的语言掌握到深层的英语修养、文学修养、美学修养、国际意识,进而培养全面的文化观、世界观,正是通识教育的主旨所在。

《要求》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性质和目标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强调了大学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用通识教育的理念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现了《要求》的理念。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涉及领域广泛,用通识教育的理念构建大学英语课程是完全可行的。

2.高职英语教育整体培养功能充分体现了通识教育理念。通识课程着重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和全面素质,使其获得较为均衡的知识结构;特别是为学生了解历史、理解社会、洞察世界提供多种的思维方式和教育内容。通识教育的实施,必须通过多门课程共同作用来完成。那么高职英语这一门课程究竟怎样才能承担如此重任?

首先,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内容与文化内涵决定了它是一门非常适合融入通识教育思想的课程。通识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如音乐、军事、传记、文化、科学、时尚、历史、饮食、体育、地理等知识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几乎都能体现。学生以语言为切入点,接触到不同的学科知识,从而引导学生对于其他学科的入门与兴趣。高职英语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其与通识教育的相通之处。

最后,高职英语教学面对的是不同专业的学生,所以在内容的选取上不能过于专、深和精,教材范围不仅涵盖了人文学科知识,也包含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而且还包括这些知识背后所蕴涵的人生哲理、文化思想和探索精神。这些都与通识教育的目标相吻合。

吴鼎民教授提出了把英语语言、中外文化和多学科知识系统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之中的“三套车”的构想,为构建通识教育理念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英国语言学家W.Rivet认为,外语教学具有两大功能:工具功能和整体培养功能。外语教学的工具性是众人皆知的,因其具有现实的使用价值而多年来成为语言教学的热点,外语教学的整体培养功能是指外语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增加学生观察和思考世界的方式,发展和具备一种新的文化意识,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这种整体培养功能能真正促使大学英语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育人目标相通。

在这里,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一门拓宽多学科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有能力而且也应当承担起贯彻通识教育内容的重任。以文化为核心的高职公共英语教育整体培养功能反映通识教育理念。

四、通识教育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的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和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两重性――职业性和高等性。这要求课程设置要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因此,课程的设置必须紧密围绕“职业能力培养”这一主线来进行。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主要由核心课程(课内)和拓展课程(课外)和实训课程(校内、校外)三大模块组成。

2.拓展课程模块。该模块包括选修和第二课堂两大模块。它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学生摄取更多知识营养的地方。从第一学期到第四学期可以开设一系列拓展课程。

选修模块:a.选修模块一。ESP英语:ESP是一种英语与专业结合的教学方式,符合高职英语“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要围绕职业教育开设英语课程,例如学前教育英语、酒店英语、金融英语、文秘英语、计算机英语、汽车英语、动漫英语等。ESP的巨大魅力在于教学内容与学习者所学专业及与学习者将来职业环境下的英语交际有密切的联系,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职业能力,是高职英语教育的精华所在。b.选修模块二。英语过级辅导“英语三级过级培训”“英语四级过级培训”“英语A级考证培训”“留学考试类英语辅导课程”等。c.选修模块三。人文素养的培养,如“英语电影欣赏”“英美文学选读”“英美概况”“英美文化概论”等课程。

第二课堂模块:该模块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强调了人文素养和技能性知识的综合培养。技能性知识的培养体现在开展英语角活动及举行各类以传统手段提供的学习平台和形式多样的各类英语竞赛(词汇、写作、朗读、书法、情景剧表演、演讲等)英语比赛。第二课堂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体现在各类讲座(外教讲座、考前辅导班、经验交流讲座、职业规划讲座等)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搭建的平台和学习形式,包括校园局域网、国际互联网、多媒体教室、英语广播电台和有线电视等。通过学习在这些现代科技手段搭建的平台上运行的各类软件和各种文字和声像资源,学生们能够开阔学术视野、打破专业局限、培养文化通感和增强科学精神。

3.实训课程模块(校内、校外)。实训课程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两大模块,即教学见习、教学实训、通用技能实训、专项技能实训、综合素质要求实训、岗位素质达标实训和生产实训等。由于各专业对英语技能要求不尽相同,故实训内容也不一样。以酒店服务专业为例,通过岗位能力分析,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知识技能结构要求,可制定“前台接待口语”“客房服务口语”“交际礼仪”等方面的实训内容。

五、结语

通识外语教育课程设置改革势在必行,新的改革给广大外语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难题,这些问题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以此为契机,贯穿通识教育的理念,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路子。

[参考文献]

[1]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

[2]马彦.大学英语应该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J].现代大学教育,2009(4).

[3]吴鼎民.大学英语教学的“三套车”构想与高素质人才培养[J].江苏高教,2005(4).

二、中职英语教育中的固有难题

1、教学模式陈旧

2、实用性能欠缺

3、教学评价滞后

学校、学生、家长三个主体往往会在教学中养成一种不科学的习惯,即教学评价的标准只是依靠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其他因素。加上英语教学在职业教育中普遍没能获得足够的重视,这进一步加剧了中职英语教学评价的滞后性。主要表现为:①实时评价不得体,即片面以成绩来判定英语教学成效,对学生的英语素养(运用能力、再造能力等)的评价不足;②专业评价不足,学生在学校期间的职业英语能力因为缺乏充足的实践而得不到准确的评价,而在学生就业之后,没经过系统检验的英语知识技能便容易诱发一系列问题,如看不懂英语说明文,不能研读英语类的文件等。

三、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中职英语教学的改革

1、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实用的英语教学

学生在走出社会之后所能运用的英语能力不外乎如下几种:交际能力、阅读分析能力、重构创造(写作方面)能力。因此学校在进行英语教学时,首先就是要重点针对这几种能力对学生进行培养。在教材选择方面,尽可能多的选用口语、阅读教材,重视对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锻炼,同时优先选择能够符合学生未来岗位的材料,使学生提前获得岗位体验,获得英语运用的感悟和经验。

2、以就业为导向,完善校园的内部建设

教师、教学资源是制约中职英语教学的关键,可以说中职英语教学之所以不容乐观,其关键还是在于教师能力的不足以及教学资源的欠缺。针对此,必须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一方面积极培养高素质的师资团队,教师首先要掌握一定程度的英语知识,便于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熏陶教学;另一方面,完善校园网络建设,同时以校园网络为基点,结合校园广播站、学生会、俱乐部、班级等各个不同的组织和部门营造良性的英语学习风气,将英语特别是职业英语的学习、使用和研究纳入校园文化中。

3、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复合式教学评价

①师生互动评价,构建师生双向互动机制,使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良性的相互评价,不仅可以促进英语评价机制的完善,同时还能优化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校园;②提前进行专业评价,通过校企合作一类的实训方式,让学生提前体验岗位,在岗位中获得短时评价,快速找出一些不足,弥补英语教学缺陷;③结业评价,校园自主组织优秀教师为评价团,对即将结业的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发现不足之处及时补救,为中职英语教学把好最后一关。

四、总结

一、高职英语教育的职业性

英语职业性强调英语教育应重视英语教学与学生就业标准结合,职业性是高职英语教育改革方向。培养学生英语职业能力,体现高职英语的职业特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开设职业英语,培养学生职业适应能力

职业英语(workplaceEnglish)是一种与通用英语(generalEnglish)相对的概念,指适用于真实工作场合的英语。与通用英语相比,它注重职业场景下语言交流能力和运用能力,强调在现实工作环境下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它是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3],这意味着高职英语教学不仅应传授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应传授职业岗位所需英语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职场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开设通用英语基础上应开设职业英语,或将职业英语融入通用英语教学中。如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开设旅游英语,针对护理专业学生开设医护英语,针对涉外文秘专业的学生开设文秘英语。教学内容要体现职业性,用工作任务引领专业知识,语言知识围绕工作任务完成而合理延伸,增加与未来职业岗位相联系的实用性教学内容,服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4]226职业英语课程设置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教学目标要以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能力为导向;教学过程要以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活动要以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情景为导向。[5]

2.了解文化差异,拓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学习,都应帮助学生熟悉英语文化,了解工作场景所涉及的文化现象。人们对文化界定多种多样,高一虹教授总结了我国学者对文化的研究,建议从三个层面考察文化:表层的物质文化、中间层面的人际文化和深层的心理文化。[6]笔者认为职场英语涉及的文化多为人际文化和心理文化,主要体现在语言表述的概念和语义差异上。如社交活动中,“Heiswearingtwohats”这句话,切不可望文生义,这儿“wearingtwohats”表述的不是指“戴两顶帽子”而是指“身兼数职,比较繁忙”。又如:中方说“我们不会给你们打白条,我们会按时付款”。这里“打白条”也有文化含量,在交流和翻译时,切不可停留在字面翻译,正确翻译应为:“WeshallnotissueIOUStoyou”。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可通过以下途径丰富学生中英文化和企业文化知识,如结合课文介绍英美文化,通过课外学习平台了解商务活动中跨文化差异,邀请行业专家开设专题讲座,案例分析文化冲突,组织学生参观外资企业,让学生亲身感受外企文化,拓展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学生走上职业岗位做好充分准备。

3.强化语域概念,重视职场英语词汇习得

4.构建“顶岗实习”实践考核与校内成绩考核相结

二、高职英语教育的开放性

高职英语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高职英语教育的开放性。21世纪是一个信息多变、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职业场所的多变要求英语教学应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1.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

高职英语教学可通过以下途径为学生创设开放学习情境:第一,创设开放的教学空间。通过多媒体网络把教学空间由教室延伸到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英语学习创造开放的学习空间。互联网、校园网具有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进行网络英语学习搭建了平台。第二,创设开放的教学氛围。改变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环境,积极营造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交互氛围。通过生生和师生间不断交流,促使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建构。第三,创设开放语言环境,重视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依靠课堂培养语言交际能力远远不够,语言环境有无与好坏、学习者是否有机会运用英语开展交际活动都会直接影响英语学习效果。应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一切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为学生运用英语搭建平台。同时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学习和提高英语语言实践能力,提升英语表达的流利程度。通过课堂、网络、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开放的语言学习环境,满足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培养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岗位多变的需求。

2.引入职场鲜活的教学内容

3.构建分层教学模式

4.确立多样化的教学目标

现代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是一个以人的个性化为基础的社会,它要求的人才是多方面、多类型和多规格的。教育必须符合社会转型需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个人特点、类型和风格的人才。鉴于高职教育所涉及的职业方向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的多样化,面对个性化的学生和多样化的职业岗位,高职英语教育目标应具有开放性。应依据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以及不同职业岗位对英语语言能力的不同要求而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工作岗位对员工英语交流、阅读和写作要求不同。如针对将来从事导游工作的学生,在英语教学中除重视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应强化学生的英语口语和听力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加涉外导游证和中级口译考试,使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达到未来职业岗位的需求。

三、高职英语教育的实践性

英语语言实践性很强,只有在应用中学习,学习效果才会突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语言学习与语言实践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环节,实践性是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实现方式。高职英语实践主要包括:①语言基础实践———知识+技能=应用能力;②专业技能实践———语言+专业=专业能力;③综合能力实践———语言+专业+岗位=职业能力。要将语言技能从理论转为实践,必须通过学生自身实践活动得以实现。

1.学习生活化有助于培养学生英语实践能力

随着我国国际化步伐加快,外语生活已渗透到人们娱乐休闲生活,如出境旅游、外文电视节目、外文网站、外文报刊杂志等。外文广播电视,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第九频道英文节目;英文报刊杂志如ChinaDaily(中国日报)、21stCentury(21世纪报)、BeijngReview(北京周刊)、EnglishWorld(英语世界)、Over-seasEnglish(海外英语)和OutlookEnglish(希望英语)等;英文网站,如央视国际网站、纽约时报网站、《财富》杂志网站、泰晤士报网站、美国广播公司网站和华尔街报网站等。此外,外语也已渗透到我们消费生活。饮料有7-up(七喜)、coco-cola(可口可乐)、pepsi-cola(百事可乐);食品有hamburger(汉堡)、pineapplepie(菠萝派)和pizza(比萨)等。尽管在汉语语境下学习,但英语已渗透到我们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触英语。因此,我们可利用生活情境中的一切机会学习英语。

2.跨文化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英语实践能力

【关键词】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区域经济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高等职业英语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真正办出特色。”由此可见.为区域经济服务不仅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责.更是高职院校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的需要:一是在服务区域经济过程中可提升办学水平和学校知名度.彰显办学特色。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成绩.其社会声誉就会进一步得到提高:二是在服务区域经济过程中可加强与地方的联系,能得到地方的支持与鼓励。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商务英语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培养与区域经济相结合的并能服务区域经济的商务英语人才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很多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一直很难走出商务加英语的简单模式。应该如何在培养学生既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又精通商务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性教学,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基于此总结我院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模式

“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人才培养模式即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主线,在学校、企业和政府三方的有效积极互动下,使学生在专业技能上达到专业知识构造与职业技能素质的两融合。“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人才培养模式中,“一主线”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好体现;“两融合”是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以及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具体实施;“三互动”则是保证了教学模式的创新及对“一主线”的有效保障。

二、“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模式下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三、“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模式的具体对策

(一)构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强化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更新教学内容和专业课程结构。因此我们把课程模块化,开设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技术教育课程、企业科技课程、创新教育课程。在三年的教学过程中对这些课程进行循序渐进的教授,并在具体的课程教学设计中注重实施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教学策略。

(二)充分利用校内的专业实验室和校外的教学实习基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扩展学生科研平台

实训是学生在步入社会前知识实践化的最好的方式.也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我们把学生的实训、实践活动、顶岗实习纳入到整个三年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一开始就树立“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学习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完善学习”的理念。

(三)高等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随着区域经济增长热点的不断出现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设置及发展应该依托市场进行理性定位,突出产学研合作,营造多元文化氛围,提升服务社会水平,实现专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培养出更多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达到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接轨。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强化学生就业的意识,要求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在三年的学习与实践中,在巩固完善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形成扎实的职业技能。在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双管齐下的同时.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学生参加人才招聘会,既可以很好了解当前就业的形式,又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与技能养成中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从而做到有备而学,学有所用。

THE END
1.英语教师教学工作总结(精选12篇)高三这一学期虽然辛苦,但收获颇丰,反思也是多多,这一学期的历练为我今后的英语教学铺路。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英语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2 本学期,我们积极围绕“校本研修”积极开展教学活动,解决我校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开展“高效课堂”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https://www.nnzhiyuan.cn/article/41196.html
2.课堂教学展风采,观摩促成长——扶沟县实验小学英语组教研活动总结3. 强化课堂管理: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确保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集中精力学习。 此次小学英语组内观摩课活动不仅展示了王老师的教学风采,更在相互学习中促进了大家的成长。我们将继续秉承“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先”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MjQwNzQzMg==&mid=2247926147&idx=1&sn=64a423e33c4a399bc1a5397cfb6e3241&chksm=e958998ee14b651f03b900927654ba52cff6551486eae7e6906384cb8bcfc1b8ba0366ca9d71&scene=27
3.双师课堂培训心得体会课堂培训心得体会简短(十三篇)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双师课堂培训心得体会 课堂培训心得体会简短篇一 回想学习中,多位教育名家的讲座为我们的http://cooco.net.cn/zuowen/1904698.html
4.阿卡索携手深交所助力武山县,正式启动“在线外教双师公益课程在过去五年与400余所学校合作的过程中,阿卡索“双师课堂”公益项目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改革创新,已探索出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发展模式。此次阿卡索“双师课堂”正式在武山县启动,弥补了当地优质教育资源薄弱的短板,让身处西北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也可以通过大屏幕跟着国际外教学习英语。不仅能促进当地孩子们英语水平的提升,还将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4/3140210.html
5.4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制定,应以学校发展规划与专业建设规划为依据,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培养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为重点,要建立有利于教师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企业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走进课堂的有效机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创新举措,以推动本校师资队伍的优化https://zhonghua.hpe.cn/info/iList.jsp?cat_id=28895
6.中外教英语双师课堂中外教英语双师课堂(iCoachU English Co-teaching Class,简称iECC)教学项目,通过互联网、AI、信息技术构建完整的外教双师云课堂体系,通过优质在线欧美外教的引入让线下的英语课堂从相对封闭的教学场景跃升为开放、丰富、全程多维互动的教学场景,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英语学科的学习能力,协助学校提高英语教学https://www.hbeducloud.com/act/2020/sskt/
7.英语教师培训总结英语教师培训总结2 每次的英语老师培训,对于我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平心而论,利用休息的时间进行培训实在是有违“师心”的,可是有幸遇见这么优秀的导师,能够与全县的所有英语老师沟通交流,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幸运呢!因为能成为一位优秀的英语教师,应该是所有英语老师的梦想吧。 https://www.ruiwen.com/zongjie/4957604.html
8.英语外教在线双师云课堂,学校首选英练帮英练帮是国内首家外教双师云课堂平台,一站式的网校平台和家长端APP,助您落地外教双师课堂更轻松。自主搭建外教双师云课堂,外教自由甄选,课程自主安排,中外随时沟通,同步观课让您上课更自由,更轻松。家长端APP课前预习、同步观课、课后回放,让家长参与教学,让消费者https://www.ylbss.cn/
9.双师课堂,在线外教一对一,双师教育加盟平台,线下英语双师课百度 360 神马 搜狗 谷歌 收录 0 0 0 0 - 反链 0 0 - 0 - 最近访问 company.zhaopin.comwww.zhuohun.netnnnaoboshi.comwww.bjzhennanjituan.comzhby-point.comyuming5.comwww.tjyyjkj.comwww.inventec.comwww.lefu.ccxintianedu.netwww.jwsoft.net.cnm.iaceg.cnhuayuaobo.comwww.gxjux.cnwww.bilihahttp://zhjcjd.com/tools/seo/tutorsources.com
10.教师英语培训总结通用15篇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英语培训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https://mip.jy135.com/peixunzongjie/1170047.html
11.外教易布局启蒙英语,推出幼儿园双师产品多西课堂芥末堆芥末堆7月27日文,昨日外教易召开发布会推出幼儿园双师产品多西课堂。据了解,多西课堂针对学前阶段2-6岁的幼儿,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语言、认知和思维等心智发展特征,搭建了分龄英语课程体系。 多西课堂采用三维虚拟演播系统演绎“英语动态课堂”,欧美外教在线授课的同时结合智能一体机开展场景式教学。课堂以真人与卡通情景https://www.jiemodui.com/N/98478.html
12.闵行区莘庄镇小学2019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工作总结本学期,虽遇疫情特殊时期,面临无数新的挑战,但学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立足“端品立行,迪新养正”办学理念,以高质量的内涵发展和高水平的特色发展为目标,以“学军成长营”“一宫两基地三项目四特色”和体育特色项目等为载体,进一步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创新德育途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大教师培养力度,认真组织在https://xxgk.mhedu.sh.cn/fwxxgk/detail.jsp?id=36491&node_id=841
13.剑桥英语欢迎您剑桥英语特色—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高效课堂 展望国际视野—首家引进真人外教双师课堂 00:16 00:11 剑桥英语首家引进电子绘本客户端 为孩子们搭建自助听读英语学习平台 剑桥英语特色—保姆式的教学服务,线上辅导 剑桥英语特色—家校互动,及时的沟通,及时反馈 https://www.meipian.cn/12l38my4
14.教师培训方案怎么写(精选13篇)6、20xx4--5月:优质课堂评比,教学能力比武。 7、20xx6月:学年培训总结,表彰优秀。 教师培训方案怎么写 篇3 根据《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全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大邑县教育局关于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县初中数学教师的特点,制定大邑县中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计划。 https://www.wenshubang.com/fangan/220822.html
15.“双师”课堂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应用调查想借此问卷收集一下您对双师课堂的意见。双师课堂是指两名老师同时参与到课堂中。 具体来说,就是将课堂中的教学环节和管理环节分隔开,负责教学环节的在线主讲教师使用大屏幕远程连接到教室,把自己的授课经验和教学亮点通过网络直播课程技术展现出来,在线上对教室里的学生进行远程教学。同时,教室里的辅导老师负责管理https://www.wjx.cn/m/112554354.aspx
16.英语教学特色经验总结自从2013年提出创建湖父实验学校英语特色学科以来,我们已走过了近两年时间。两年来,在各级领导、专家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实效,现对创建工作作以下总结: 一、主要工作: (一)积极开展教学实践和研讨活动,提高英语教师专业素养。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课堂是教学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yocp92i.html
17.Michelle老师新概念英语第1+2册中外教双师伴学视频课程Michelle老师新概念英语第1+2册中外教双师伴学视频课程中教Michelle老师有着十年《新概念英语》的授课经验,教授过超过10万名学员,并具备地道的美式发音。外教Will老师从事英语教育已有6年,教授过1万名学员,曾在学而思、猿辅导https://vip.ruyiketang.com/31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