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2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李强主持大会,丁薛祥宣读奖励决定,赵乐际、王沪宁、蔡奇、李希出席。

上午10时,大会开始。解放军军乐团奏响《义勇军进行曲》,全场起立高唱国歌。

丁薛祥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仪式号角响起,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和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颁发奖章、证书,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随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两位最高奖获得者一道,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发证书。

在热烈掌声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有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我国基础前沿研究实现新突破,战略高技术领域迎来新跨越,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科技体制改革打开新局面,国际开放合作取得新进展,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习近平强调,在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积累了许多重要经验,主要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坚持培育创新文化,坚持科技开放合作造福人类。这些经验必须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习近平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习近平强调,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构建协同高效的决策指挥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调动产学研各环节的积极性,形成共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工作格局。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鼓励自由探索,筑牢科技创新根基和底座。

习近平强调,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完善区域科技创新布局,改进科技计划管理,提升科技创新投入效能。加快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完善激励制度,释放创新活力。

习近平指出,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

习近平强调,要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开放合作中实现自立自强。深入践行国际科技合作倡议,进一步拓宽政府和民间交流合作渠道,发挥共建“一带一路”等平台作用,支持各国科研人员联合攻关。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让科技更好造福人类。

习近平表示,希望两院院士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自觉把学术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全力做好服务保障。

李强在主持大会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总结了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精辟论述了科技创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伟大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系统阐明了新形势下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为做好新时代科技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新征程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会上,李德仁和薛其坤代表全体获奖人员作了发言。

会前,习近平等领导同志亲切会见了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同志,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出席大会。

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军队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两院院士、部分外籍院士,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等约3000人参加大会。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50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5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39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20项;授予10名外国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THE END
1.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12月13日 第 03 版) 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建议:一、聚焦源头,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激发原始创新活力。激励企业和社会力量支持基础研究,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性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二、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http://dzb.rmzxb.com/rmzxbPaper/pc/con/202412/13/content_71532.html
2.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指明发展方向今年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强国建设,对科技工作者寄予厚望,从战略发展全局擘画大国创新,推动我国向建设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不断奋进。https://news.cctv.com/2023/05/30/ARTIAfXjBS6CQpZJDUw0llBr230530.shtml
3.习近平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习近平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http://www.cmtba.org.cn/level3en.jsp?id=5878
4.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A.正确 B.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16d997372cd14edcb04ba6b3c9bf04c2
5.高旭东:加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意义挑战和对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主要目标任务之一是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如何实现宏伟的目标,需要做出有效安排。 深刻理解科学内涵与重大意义 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2175.html
6.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出北京贡献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和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出重大部署。聚焦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制度设计也是此次《条例》的亮点之一。 《条例》规定,本市构建以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为骨干的实验室体系;规划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141296
7.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为了不断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探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于我国的意义以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https://www.meipian.cn/4ywgdgd6
8.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在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___、___、___,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是一道多选题目,选项有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这道题目是青年大学习2022http://m.mnw.cn/edu/focus/2692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