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现代化建设——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60%;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8.6%……这些来自政府工作报告的最新数据,再次让世界感受到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

3月5日,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过去一年,他坦言“多重困难挑战交织叠加,我国经济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成绩来之不易”。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创新驱动的强劲支撑。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如何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现代化建设,成为一道必答题。聚焦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等关键词,与会代表委员畅所欲言。

新质生产力首进政府工作报告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的新质生产力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最重要的是要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举例说,集成电路产业是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也是最需要科技创新的关键领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说,新质生产力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为企业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注入强大动力。

“我们将开展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研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产业转化能力,重点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戴和根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赵国群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找到新的生产力,形成新质生产力才能推动各行业高质量发展。“新的材料能够产生新的业态,新的加工技术则能缩短流程、节能减排、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一举三得’。这些都是新质生产力的源头。”他说。

“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形成的智能制造,就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严建文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公司正致力于核聚变堆复杂部件的研发制造,为“人造太阳”等大国重器提供配套支持。

“人工智能+”行动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与新质生产力一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还有“人工智能+”行动。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我倍感振奋。”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说,当前,人工智能已进入落地应用的关键时期,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必须与实体经济、传统产业、百姓工作生活高频场景等紧密融合。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有助实现共生共赢共荣。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认为,“人工智能+”上升为一种行动,意味着国家将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作为人工智能行业的创新创业者,我责无旁贷,特别是将在‘人工智能+安全’领域继续深耕。”

“我们要从底座大模型能力、大模型的行业应用能力以及生态体系搭建上,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助力民生刚需。”刘庆峰指出。

奋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就必须拥有坚实的底层‘硬科技’,尤其重要的是技术标准自主,因为关键核心标准可以衍生出全新的产业链条。”邓中翰认为,AI时代的竞争关键在于芯片,建议国家加快布局,注重标准制定和产业生态建设,精准支持人工智能芯片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景虹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行系统部署,明确了2024年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任务,进一步增强了科技工作者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信心和决心。这有助于凝聚共识、集聚力量,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李兴钢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特别是“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提法让人印象深刻。作为北京冬奥会主场馆“雪游龙”的设计者,他与团队联合十几家单位进行高水平科技研发,用卓越工程填补国家在体育场馆建设领域的空白。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工艺工程部设备智能物联技术高级主任工程师李海桦则结合企业创新提出建议,希望设立国家级氢燃料内燃机动力系统的关键技术攻关科技研发专项,引导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协同攻关,加快前沿技术产业化,更好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日报记者刘垠?都芃?张佳星?孙瑜?刘园园?何亮???记者付丽丽、崔爽对本文亦有贡献)

THE END
1.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12月13日 第 03 版) 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建议:一、聚焦源头,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激发原始创新活力。激励企业和社会力量支持基础研究,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性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二、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http://dzb.rmzxb.com/rmzxbPaper/pc/con/202412/13/content_71532.html
2.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指明发展方向今年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强国建设,对科技工作者寄予厚望,从战略发展全局擘画大国创新,推动我国向建设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不断奋进。https://news.cctv.com/2023/05/30/ARTIAfXjBS6CQpZJDUw0llBr230530.shtml
3.习近平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习近平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http://www.cmtba.org.cn/level3en.jsp?id=5878
4.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A.正确 B.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16d997372cd14edcb04ba6b3c9bf04c2
5.高旭东:加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意义挑战和对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主要目标任务之一是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如何实现宏伟的目标,需要做出有效安排。 深刻理解科学内涵与重大意义 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2175.html
6.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出北京贡献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和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出重大部署。聚焦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制度设计也是此次《条例》的亮点之一。 《条例》规定,本市构建以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为骨干的实验室体系;规划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141296
7.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为了不断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探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于我国的意义以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https://www.meipian.cn/4ywgdgd6
8.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在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___、___、___,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是一道多选题目,选项有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这道题目是青年大学习2022http://m.mnw.cn/edu/focus/2692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