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鲜明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等重大论断,明确“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对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与深化,清晰指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水平发展的关键问题和重点任务,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1.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对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和深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科学阐释市场经济的性质,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平息了市场经济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中国经济迈入高速发展轨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党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对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和深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列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意味着我们党根据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形势,拓展了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全面深化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内涵。在此基础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指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把“高水平”作为发展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水平”不仅是用于判断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作用大小的重要标准,还是判断是否符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标准。

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突出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重点。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保障。以保障中国式现代化为重要目标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系统集成方法,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更好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大成效。由此可以看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突出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重点,主要体现在市场体系的高标准建设、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的高质量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高水平发展、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高标准构建等方面。

2.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聚焦市场环境创造、市场功能培育、市场法治建设等重点环节,进一步提升政府治理水平。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应更好发挥政府建设和维护健康市场环境的作用。政府需要在尊重市场基本规律的前提下,“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高度出发,促进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公平有序又充满活力动力。关于活力与秩序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处理好这对关系是一道世界性难题。中国式现代化应当而且能够实现活而不乱、活跃有序的动态平衡。”市场经济注重效率和活力,社会主义强调平等和公平,但两者结合并不会自动生长出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还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应更好发挥政府引导和培育高层次市场功能的作用。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可以识别当前商品的稀缺程度,引导资源的合理流向,但解决不了科技创新、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面临的长期投入不足和回报不确定性等问题,也难以解决资源配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损害生态环境等负外部性问题。所以,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在更好地解决负外部性问题等方面体现出更高水平,在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这意味着,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功能定位超越了市场经济的一般功能,对更好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求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放得活”,就是尊重并赋予市场主体平等的竞争权,让企业和个人的市场竞争力成为实现优胜劣汰的决定性力量;“管得住”,就是要求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确保市场经济秩序健康稳定,绝不能妨碍国家安全。“放得活”和“管得住”是辩证统一的,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充分必要条件,既体现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坚定决心,也对以政府“有形之手”保障市场机制顺畅运行提出更高要求,彰显我们党不断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改革智慧和创新勇气。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在法治轨道上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包括产权制度、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市场准入制度、企业退出制度、社会信用体系和监管制度等。这一系列制度的构建与完善,都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的要求。

3.紧紧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向更高层次、更高标准,加快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高水平对外开放。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向更高层次、更高标准。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加快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着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持续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深化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改革,完善企业退出制度,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完善产权制度,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构建商业秘密保护制度、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及其监管制度,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着眼于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高效结合,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破解制约市场机制作用有效发挥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提高宏观经济治理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应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要素配置、科技创新动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微观市场主体发展动力、发展质量变革。更好发挥政府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的重要作用,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完善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高水平对外开放强调制度型开放,涉及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的开放,旨在与国际规则特别是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实现对外开放规模、结构、效益和质量的全面提升。以制度型开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应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作者:胡晓鹏,系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THE END
1.政治理论中国式现代化(四)《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构建高 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MjE5MTE5MA==&mid=2247551161&idx=2&sn=0ffc3afe5f49ee9877df5cba798b4ca2&chksm=fd740065b5e12b45725a7df567b80ef81fcef253f38a29fc86442c977eae3ddfdc6730042de0&scene=27
2.莫纪宏: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2024年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第九部分明确指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释:第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第二,《决定》中“法”字的分布特征及其意义;https://china.qianlong.com/2024/0918/8338639.shtml
3.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着核心和关键作用。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本质的特征,也是最根本的保证。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党的领导下有序推进的,党的领导确保了中国式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884906100392682052.html
4.思想理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不竭动力与活力 https://www.bcsa.edu.cn/info/1076/20413.htm
5.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现代化,更是由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所创造的能引领世界、对人http://www.jcyxx.com/jcyxxnr/11876.jhtml
6.下列选项中,哪项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下列选项中,哪项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A.市场经济 B.改革 C.开放 D.法治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efdfca3ec3b54a48b56a570e7915ad50
7.政治与法律姚建龙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法治:功能与定位一、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二、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三、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特色 四、结语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所召开的党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就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https://ilaw.sass.org.cn/2023/0105/c2531a495702/page.htm
8.改革开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追溯历史,改革开放是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启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追求催生了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45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过程。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奠定物质基础、创造社会条件,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https://theory.southcn.com/node_93e45a46ed/3e765f4536.shtml
9.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http://www.ahcaw.com/topic/content/2024-07/25/content_9027624_0.htm
10.翁铁慧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支撑作用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科技、人才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一体化协同,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提出新要求,教育作为基础性工程要优先发展,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要自立自强,人才作为第一资源要引导保障,教育、科技、人才https://www.mbachina.com/html/xw/202408/594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