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开展以来,西青团区委紧紧围绕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一根本政治定位,坚持服务青年的工作生命线,充分依托党赋予的资源和渠道,积极整合、有效利用社会资源,通过组织化动员、常态化练兵、社会化运作,筑阵地、强队伍、亮品牌,全方位构建共青团社会化生存新模式,有效提升共青团在基层社会的生存能力,增强团组织政治引领“感召力”、凝聚青年“吸引力”、服务大局“向心力”,为西青青年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一、坚持组织化动员筑牢共青团工作阵地
将组织建设作为县域共青团改革的基础性工程,通过“纵向”建立各级各类基层共青团组织,“横向”联合驻区单位打造区域化团建“青春共同体”,织密联系服务青年工作网。
加强团组织建设
立足“传统组织巩固提升、新型组织百花齐放”,区域内传统领域团建覆盖率达100%。紧跟党组织建设步伐,坚持按照“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的工作思路,抓好“两新”团组织建设,区域内已建党组织非公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动态全覆盖。截至目前,共成立“两新”团组织791个,较改革前增加418个,覆盖团员青年3884名。探索开展产业链团建工作,积极探索“把团组织建在产业链上”的新路径,围绕集成电路、车联网、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西青区五大重点产业链,成立联合团组织,有效推动“组织链”嵌入“产业链”,真正以组织凝聚青年、推动产业发展。
加强“青年之家”建设
坚持服务型导向,建立团属阵地“青年之家”26家,较改革前增加7家,实现11个街镇全覆盖,其中10家“青年之家”获评天津市“五星级青年之家”。强化政策资金支持,区级层面累计下拨31000元工作经费,专项支持基层“青年之家”建设。坚持品牌运行机制,设计开展贴近基层、贴近青年、贴近群众的服务项目,因地制宜打造“招牌菜”,每个“青年之家”阵地拥有1个品牌活动项目,形成“一家一品”,打造了“党团面对面”“小小军营”“红色学堂”等40多项品牌示范项目,实现“青年之家”阵地良性运转。锻造阵地“头雁队伍”,以“团干部+团员青年+社工+社会组织”模式开展志愿活动、参与集体事务等100余次。
加强合作共建
多渠道借力借智,团区委示范带动,牵头建立西青区区域青年工作委员会,吸纳驻区高校、市直机关、国有企业等成员单位26家,建立资源整合、工作联动、议事协商、调研互学、信息共享、项目轮办等工作机制。下辖11个街镇全部建立区域青年工作委员会,吸纳成员单位70余家,同时注重发挥街镇枢纽功能,围绕各自辖区特点,打造学习教育、创新创业、见习实践、冬夏令营等城市青少年工作项目,精心设计区域化共建格局。
二、坚持常态化练兵建强共青团工作队伍
始终坚持有位就有人、有人就干事的原则,一手强化干部力量配备,一手加强干部教育管理,持续增强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力和服务力。
壮大团干部队伍
团区委优化工作力量结构,书记配备由改革前“1+1”专职模式转变为“1+1+1+1”专、挂、兼模式,同时,吸纳区域化团建单位、青少年事务社工、团属社会组织、在校大学生等多领域优秀骨干青年充实区级经常性工作力量,人数较改革前增加42人。印发《西青区关于多渠道选配充实基层团组织工作力量的工作方案》,各街镇、村、社区团组织分别从“三支一扶”人员、共建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和学生群体选配兼职副书记1-2名,较改革前增加316名。
强化团干部教育
制定《西青区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每年定期开展西青区共青团、少先队干部培训班;依托区委党校以及区内外红色教育阵地资源,邀请中央团校和市委党校教授、讲师,对团干部进行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青年群众工作能力培养,改革以来累计培训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900余人次;组织开展西青区团干部岗位技能大比武活动,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团干部队伍。
严格团干部管理
一方面建立年轻干部激励机制,印发《西青团区委向党组织推荐团的基层青年干部机制(试行)》,推荐4名团干部到组织建设、东西部扶贫等重要岗位锻炼,畅通团的基层优秀青年成长渠道;另一方面完善工作目标责任制,相继制定《西青区共青团干部管理制度(试行)》《西青区共青团干部奖惩办法(试行)》等7项制度,明确团干部职责目标、考核任务,并将考核结果等次向同级党组织反馈。
三、坚持社会化运作擦亮共青团工作品牌
找准共青团和青年应为能为善为的抓手和方式,动员广大团员青年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各项工作中立标杆、树旗帜。
服务党政中心大局
精准服务青年需求
以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为抓手,围绕青年就业创业、婚恋交友、住房保障、权益维护等领域热点问题,高标准谋划“我为青年办实事”项目清单,打造西青区共青团品牌工作项目10余个,满足青年多样化、多层次发展需求。联合区人社局、精武镇、天开西青园先后组织招聘活动2场,为团员青年提供优质岗位500余个。强化对困境青少年关爱帮扶,组织开展“幸福新西青青春手牵手”“美丽西青扮靓家园”品牌活动,改革以来共组织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300名困境学子圆梦微心愿,为10户困境学生家庭进行居住环境提升改造。举办“青春有约津彩团缘”青年交友联谊活动7场,举办西青区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届青年集体婚礼,解决青年实际需求、提高青年幸福指数、促进青年成长发展。
护航学子成长成才
下一步,西青团区委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团十九大部署,继续积极探索拓宽共青团社会化生存渠道,在全面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中提炼“西青经验”、打造“西青特色”、树立“西青品牌”,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方位服务青年成长,组织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汇聚青春动能、建功“十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