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姓拜姓的来源和历史

笔顺:撇、横、横、撇、横、横、横、横、竖

拜姓主要源自:姜姓。

拜姓起源一

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大夫管仲,属于以历史事件为氏。中国姓氏多以名词、形容词,动词非常少。拜字在白话及文言中均为动词,动词为姓氏多与历史事件有关。拜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姜小白和公子纠争夺齐国王位。管仲当时辅佐公子纠,但最后登上王位的是姜小白。齐桓公即位后,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齐国由此变成当时最为强盛的国家。管仲贵为相父,依礼子拜父,臣拜君。但皇帝不能向臣子跪拜,于是管仲建议,皇帝每次称呼仲时,再其名前冠以“拜”字,口中“拜”,而管仲则遵从礼数,按照臣子跪拜天子的礼仪。于是“拜”作为动词以叩首,叩拜为尊称冠在管仲名前。而后此“拜”字作为家族荣耀被当做姓氏沿用,并只允许传于嫡子。

拜姓起源二

源于蒙古族

①出自蒙古族大将木华黎之后裔,属于以为氏。

②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拜禅氏,世居察哈尔地区(今河北承德、张家口一带)。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icanHala,所冠汉姓为拜氏、白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拜都氏,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iduHala,所冠汉姓为拜氏、白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拜达尔氏,世居苏尼特(今内蒙古苏尼特草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idarHala,所冠汉姓为拜氏、白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蒙古族拜佳氏,亦称白佳氏,世居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察哈尔。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igiyaHala,所冠汉姓为拜氏、白氏。

拜姓起源三

源于回族,出自元朝时期西域来华者,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拜氏为回族姓氏之一。据文献《姓氏词典》中称:“拜氏是回族姓。亦见《万姓统谱》。宋有拜瑚。”拜氏大多取自祖名首音。如元英宗(公元1321~1323年)时,拜中书左丞相,常直内庭,知无不言,振立纲纪,修举废坠,加惠兵民,轻摇薄敛,宏远端亮有祖风的拜住(拜住曾祖木华黎、祖安童均为元朝开国元勋)“之后裔姓拜”。后有蒙古族拜氏族人有入回回教者,成为回族拜氏的主源。据文献《同治年间陕西回族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的记载,拜氏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注:文献《姓氏词典》中依据“亦见《万姓统谱》,宋有拜瑚”而断定“拜氏是回族姓”,这是错误的。据史籍《皇清开国方略》记载:“公元1619年农历10月,蒙古林丹汗派遣使臣康喀勒·拜瑚持书到努尔哈赤住地,自称“四十万蒙古之主”,藐视称“水滨三万人之王”的努尔哈赤,要求努尔哈赤无条件释放所获的内喀尔喀台吉和科尔沁台吉,并警告努尔哈赤不得进犯林丹汗所攻取的广宁城……”显然,《姓氏词典》所引《万姓统谱》记载的“宋有拜瑚”,实际上宋朝时期的拜瑚、拜延二人皆不是回族,而是指明清之际的蒙古林丹汗属下臣子康喀勒·拜瑚,因此,所称“拜氏”仍出自蒙古族,而不是回族特有之姓氏。

拜姓起源四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拜察氏,满语为BaicaHala,汉义即“检校”,世居吉林乌拉(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包括乌拉城、宜罕和林、金州、孙扎泰、俄漠、优哈尔、斐优等)。后冠汉姓为拜氏。

②满族拜都氏,满语为Baidu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等地,后冠汉姓为拜氏、白氏。

③满族拜格氏,亦称伯特氏,源于金国时期女真旧部伯德氏,以部为氏,为奚族后裔,满语为BaigeHala,世居拜格山(今黑龙江呼玛盘古),后冠汉姓为拜氏、卜氏。

④满族拜津氏,亦称拜晋氏,满语为BaijinHala,汉义即“稍微、少许”,世居黑龙江拜察、三姓(皆今黑龙江依兰),后冠汉姓为拜氏、金氏、白氏。

⑥满族拜嘉拉氏,满语为BaigiyaraHala,世居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后冠汉姓为拜氏、白氏。

拜姓起源五

源于鄂温克族,他们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鄂温克族拜英格哩氏,BayingeriHala,亦称白亚格尔氏、白依尔氏,共有五个分支:吾库萨依尔千、布勒吉依尔千、昭伦千、乌永那千、查拉巴克千,世居伊敏(今嫩江支流诺敏河流域)、墨尔根城(今黑龙江嫩江)。后有鄂伦春族引为姓氏者,后冠汉姓为拜氏、白氏、秋氏等。

得姓始祖

管仲(姬夷吾)、札剌亦儿·拜住。

各支始祖

第一世孔温窟哇

扎刺儿氏,为元世祖时丞相,大蒙古汗国前期政治家。元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元英宗孛儿只斤·宗硕德八剌下诏追封他为推忠效节保太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王,谥号“忠宣”。

第二世木华黎

(公元1170~1223年),追随成吉思汗,参与统一蒙古各部的战争,屡立战功、蒙古建国,他被封为左手万户长。他去世后,成吉思汗下诏封他为体仁开国辅世佐命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王,谥号“忠武”。

第三世孛鲁

蒙古国大将军,他继领其父木华黎的职务,掌握着经略汉地的大权。后被诏封纯诚开济保德辅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王,谥号“忠定”。

第四世霸都鲁

元世祖忽必烈任为元帅,屡立战功,元大德八年、追赠推诚宣力翊卫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东平王,谥号“武靖”。

第五世安童

公元1265年任中书右丞相,积极协助忽必烈推行“汉法”,元朝前期政治家。元大德七年制赠为推忠同德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东平王。勅立保定新成开国元勋,谥号“忠宪”。

第六世兀都带

元仁宗时为太师之职、诏长宿卫事,以孝闻。元至大二年,制赠辅诚保德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东平王。谥号“忠简”。

第七世即为拜住

从孔温窟哇至拜住家族七世皆为元王朝重臣,为元朝的兴盛立下了不朽之功勋,其功名载于史册。“拜住前六世皆姓扎剌儿氏。元大德(公元1297~1307年)、至治(公元1321~1323年),改姓拜”。

第八世拜笃麟

其父拜住。此时元王朝开始腐败没落,朱元璋起义兴起。据《陕西通史》记载,至明朝初期,拜笃麟降明,奉命由河北涿州迁居大荔沙苑至今”。据拜家村拜氏家谱记载,拜住前六世先祖,死后皆葬于内蒙古只兰(今陕西省榆林市木华黎坟区)。第七世拜住到第十二世皆葬于陕西省大荔县拜家村的祖坟。第十三世后拜氏各支大户有各自的祖坟。

拜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五百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九百五十八位,多以咸阳、冯翊为郡望。

今甘肃省的兰州市、庆阳市宁县、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平凉市、临夏市,陕西省的渭南市大荔县、临渭区、咸阳市彬县、商洛市商州区,山西省的霍州市、运城市盐湖区、临汾市侯马县,云南省的昆明市、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固原市泾源县、吴忠市,内蒙古呼和浩特,广东省的深圳市,河南省的周口市扶沟县、三门峡市、焦作市,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的宁波市,四川省的成都市,江苏省的镇江市杨中县,泰州市兴化市、姜堰市、盐城市大丰县、无锡市宜兴市、南京市,青海省的西宁市,台湾省等地,均有拜氏族人分布。

冯翊郡:秦朝时期置郡,汉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设置同名行政区左冯翊,与右扶风和京兆伊合称“京畿三辅”,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改左冯翊置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韩城县以南、白水以东、渭水以北大荔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移治到高陆(今陕西高陵)。

海陵郡:周朝时期称海阳,汉朝初期名为海陵,西汉武帝元狩六年(甲子,公元前117年)置海陵县。东晋朝义熙七年(辛亥,公元411年),升为海陵郡。隋文帝开皇元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郡称县。唐高祖武德三年(庚辰,公元620年)称吴陵县,以县置吴州。扬吴设制置院。南唐升元六年(壬寅,公元942年)升海陵县为泰州,泰州之名由此始。其时辖地在今江苏泰州一带地区。

冯翊堂:以望立堂,亦称高陆堂。

咸阳堂:以望立堂。

海陵堂:以望立堂,亦称海阳堂。

一、拜bài

现行较罕见之姓氏。今山西之太原、运城,陕西之韩城,甘肃之永登,河南之卢氏,湖南之冷水江,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锡伯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于《姓苑》。《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注引《万姓统谱》云:“今直隶山阳县有拜氏。宋拜瑚、拜延之后。”(按:拜氏既初见于《姓苑》,便不会始出“宋拜瑚、拜延之后”,其源存疑。)又,锡伯族之拜姓乃巴雅喇氏所改。盖取“巴雅喇”之首音谐“拜”而为单姓。

THE END
1.扶贫人物2024-09-02 丘北县阿诺村有了“名誉村长” 2024-05-10 ?罗志刚——出山进山 十年坚守 2024-05-04 麒麟区越州镇小熊旗田村——一砖一瓦巧手垒出致富路 2024-03-23 娜汉:巧手编织“致富锦” 2024-03-21 全国人大代表李志娟——争做乡村振兴“领头雁” 2024-03-07 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段https://www.yn.gov.cn/ztgg/jjdytpgjz/fprw/
2.贵州省管干部任前公示经省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对下列同志进行任前公示(排名不分先后)。 禄祎,女,汉族,1973年11月生,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中共党员,现任贵州省六盘水市政协副主席,拟任市(州)党委常委。 沈建黔,男,汉族,1972年12月生,大学,农业推广硕士,中共党员,现任贵州省六盘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粮食和物http://gz.news.cn/20241215/9ee51d7367124aaea20086b7665ed9c8/c.html
3.污软件排行榜「冷たいのね」2004年被告人余华英被云南省大姚县公安机关抓获,余华英未如实供述真实姓名及所犯罪行,最终以化名“张芸”被云南省大姚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年。2022年6月余华英被贵阳市南明区公安机关抓获后,仍不主动供述犯罪事实,没有悔罪表现。余华英虽当庭认罪有坦白情节,但不足以对其从轻处罚。余华英拐卖儿童17名,造成12个家庭http://www.fjdsdzd.cn/Android/CRL89Kd4QUHhnI2H/index.shtml
4.王者荣耀咬铁球流眼泪图片10月25日,店主王女士对极目新闻记者称,她已被李婆婆(化姓)及其儿子拉黑微信,对方手机号或已注销。仪陇县网信部门表示,当地警方已介入调查。律师表示,老人的行为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老人把顾客支付的100元塞进围裙口袋(监控截图)老人长期偷拿店铺钱款,跪地求原谅后失联10月25日,店主王女士对极目新闻记者称,她和http://www.zhswxh.com/edu/18292495794205365803/Default.shtml
5.百家姓沙姓排名,相关的名字泰和县,河南省的镇平县,新乡市的县级市卫辉市,广东省的兴宁市、龙川县、惠州市惠东县,湖北省的武汉市,上海市,天津市,北京市,香港特别行政区,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安宁县,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保定市涞水县、易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梧州,贺州,玉林的北流市,贵港的平南县,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均有沙氏族人分布https://www.zupu.cn/daodu/bjxsxpm
6.水经注疏卷三十六蛉水入焉,水出蜻蛉县西,(会贞按:县见《江水》。)东迳其县下,(会贞按:今鸦龙合安这河后,即入金沙江。依《汉志》若水入绳以下为绳水,依《水经》淹水注若,则以下为若水。郦氏自此叙若水,若、绳互称。盖兼从《汉导》也。惟接叙蜻蛉水则误。《方舆纪要》、《一统志》皆以出姚州南入金沙江之大姚http://gd.etwxw.cn/shuijingzhushu/36.html
7.贵州省管干部任前公示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经省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对下列同志进行任前公示(排名不分先后)。 禄祎,女,汉族,1973年11月生,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中共党员,现任贵州省六盘水市政协副主席,拟任市(州)党委常委。 沈建黔,男,汉族,1972年12月生,大学,农业推广硕士,中共党员,现任贵州省六盘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主任(局长)、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56145
8.惩戒2~狂热的从业指导极目新闻记者 舒隆焕近日,四川南充仪陇县一批发商户反映,其雇佣的一位婆婆长期从店铺收银台里偷拿钱款,目前已追回2万多元,老人跪地求原谅后失联。10月25日,店主王女士对极目新闻记者称,她已被李婆婆(化姓)及其儿子拉黑微信,对方手机号或已注销。仪陇县网信部门表示,当地警方已介入调查。律师表示,老人的行为可能构成http://www.hfhome.cn/iis/pWMjY7aTx9T.shtm
9.宫姓源流,宫氏历史,宫氏迁徙,人口分布,宫氏家族,百家姓,华夏宗谱2.江苏省泰州宫氏始祖孝廉宫达智,在明朝初年,由河南徙居河北静海县,在出任江苏扬州署篆后,定居泰州,成为当地望族。(事迹后面再述) 3.山西省繁峙宫氏始祖宫德,是安徽凤阳府寿州人,元末随朱元璋起义,以战功由小兵升至都指挥使,任职山西而居。现山西宫姓人口约8500多人。 http://hxzpw.net/xing.aspx?id=241
10.宫姓宫姓,中国姓氏之一,部分源于姬姓,部分得姓始祖为春秋时期宫之奇。史载,武王姬发克商建立周朝,分封天下诸侯时,封同一曾祖的族侄仲为虞君,是为虞仲。又封虞仲之子为“宫”(tong,音“同”)国之君, 宫国传数世即为晋国所灭。宫之奇原姓姬,名之奇,又名奇,是宫阝国后世国君的族人。宫阝国被晋国灭时,他离 https://baike.sogou.com/v4982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