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颎,东汉的战神级名将,最后是怎么死的历史故事

曹操有一个谋士叫贾诩,此人号称三国第一毒士。关于他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他年轻的时候,被举孝廉当上一个官,估计是嫌官太小,他就找了一个借口辞官回乡了。回乡的途中,刚好遇到叛乱的氐人,包括贾诩在内的数十人被抓获。

就在贾诩眼看自己要被处死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结果这些氐人不敢轻举妄动。贾诩说:“我是段颎的外孙,你们别伤害我,我家一定用重金来赎。”

就这一句话,氐族叛匪立马释放了贾诩,但其他一起被抓的人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他们都成了刀下亡魂。

我们好奇的不是贾诩的机智,而是他口中的段颎到底是何许人也为什么这些氐族叛匪听到这个名号吓得连忙放了贾诩呢

中国历史上的确有段颎这个人,而且此人还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是一位大军事家,尤其是对外作战,可以说是百战百胜。他是大汉帝国最后杀神级的名将,战神级别的名将,还入选了“武庙七十二将”。可惜最终结局很惨,卷入东汉末期的宦官与外戚内斗,成了政治牺牲品。

追溯段颎的渊源,据说他是郑庄公同母弟共叔段的后人(郑庄公克段于鄢的那个共叔段),其堂祖父段会宗曾官至西域都护。不过到段颎的父亲的时候,家族没落,年轻的段颎也不被人重视,只是看守陵园,扫扫地洒洒水。

人穷志不穷,他的心中有着一股顶天立地的信念,一定要做一件大事。在这种信仰下,他日日练习骑射,看兵书,研究军事,而且段颎还喜欢打抱不平,为人仗义疏财。努力终究不会白费。

后来朝廷发现了段颎的能力,于是就让他做辽东属国都尉。辽东属国(辽河以西至锦州一带),辖内的乌桓、鲜卑等游牧民族。这些鲜卑游牧民,经常来骚扰,他们来无影去无踪的,令人十分头疼。段熲矫诏假装撤退,然后趁鲜卑追击的时候,大破鲜卑。

段颎虽然打了胜仗,但因为矫诏是重刑,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朝廷将他贬到西域一带,这一带是羌人的地盘。羌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个少数民族,在目前发现的甲骨文文字中,唯一一个代表民族称号的文字就是“羌”。

三年后,段熲做到了护羌校尉。那时候边境上大部分羌族人都不愿接受中原的统治,他们疯狂进攻陇西一带。于是段颎带兵出击,双方在罗亭展开大战,最后汉军大胜,斩其酋豪以下二千级,获牲口万余人,虏皆奔走。这一战,打出了汉家的军威。

第一次的失败,羌人并没有放弃,第二年春天,他们卷土重来,攻下了钜鹿坞,杀害当地居民,又招呼其他羌族派系,一同进攻段颎。段颎陷入苦战,连段颎自己都下马参加战斗,终于靠着铁血杀戮度过危难。撑过危急的段颎追击逃跑的羌人,汉军且进且战,昼夜相攻,一路上割肉食雪,历时四十多天,长途奔袭,追出塞外二千余里。

终于在黄河的源头积石山追上羌军,这才斩杀了羌人首领,俘虏五千余人。这就是有名的积石山大捷。

公元165年,段颎进击勒姐种,斩首四百余级,投降的有二千多人。公元167年,桓帝延熹十年,段颎平定西羌。公元168年,段熲再次大破东羌,斩首八千余级,俘获牛马二十八余头。次年,段颎与东羌决战,斩其主帅以下一万九千人,获牛马骡驴毡裘庐帐什物不可胜数,至此东羌全部平定。朝廷封段颎新丰县侯,食邑万户。

数年艰苦的战斗,段颎节节胜利,经过湟中之战、鸾鸟之战、逢义山之战、落川之战、射虎谷之战等多次战役,终于平定西羌、击灭东羌。完成了伟大的功业。

段颎跟战国时期的白起一眼,都是那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的将领,主张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后汉书·段颎传》中统计了段颎的战果:大小战役180,斩敌首38600余,缴获牛马牲畜42万多,自身仅损失400多人,消耗军费44亿。于是他也跟白起一样,获得了“杀神”和“屠夫”的称号。据说段颎在羌地几乎到了“可止小儿夜啼”的程度。这就是为什么贾诩打着段颎的旗号能吓退匪徒的原因所在。

段颎虽然是一个优秀的将军,战神级名将,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政客。其实,历史上很多名将都有这个通病,他们在战场上可以是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上阵杀敌、浴血奋战,百战百胜、战功赫赫,但一旦进入官场。却缺乏久经的政治关系网,往往成为政治上的矮子,摸不清方向。

在西域立下大功段颎,后来官至太尉。众所周知,东汉末期,朝廷早已乌烟瘴气,不仅宦官与外戚斗,轮流坐庄,就是各自集团内部也互相斗争,尔虞我诈。而曾经在战场上豪情万丈的段颎为了保住官位,居然也和宦官搅在了一起,段颎依附中常侍王甫,介入了太监集团的内斗,结果自己成了牺牲品。

公元179年,汉灵帝光和二年,专权宦官内部曹节和王甫闹矛盾,曹节假手司隶校尉之手,捕杀了王甫,身为王甫党羽的段颎也被捕,最终段颎于狱中服鸩自杀,家属也被流放边境,死得很惨。

可惜了,这些名将,不是死于战场,而是死于官场。段颎死后五年,也就是公元184年,黄巾之乱爆发,东汉王朝的丧钟敲响了,三国也开始了。当然,这是另一个故事。

中国古代十大战神,有你心中的名将吗~

哪些人可以称为战神

战神是指在各种战争中大展神威,所向披靡,以进攻为主,不断向四方开疆拓土,谋略与勇气并存的英雄人物。中国上下五千年,能征善战的将领数不胜数,每个朝代都有不少的杰出将领,这里选出十大心目中最能代表战神的十个人。

第一位:吴起

吴起是战国初期著名军事家。吴起一生在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无论效忠哪个国家,都没有败绩。吴起在楚国时,曾主持“吴起变法”。后因变法得罪贵族。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国贵族趁机发动兵变攻打吴起。最终吴起被乱箭射死,吴起死后尸身也被处车裂之刑。

第二位:李牧

李牧出生不详,战国后期军事家,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李牧驻守代郡、雁门郡期间,率军大破匈奴。在肥之战、番吾之战两次击败秦国,受封武安君。后来秦国连续攻打了赵国几次,全都被李牧击退了。可是,就是这样一位赵国唯一的支柱,却被小人的谗言陷害,被赵王夺权冤杀。李牧被杀后的第二年,赵国都城邯郸就被秦国打下来了。

第三位:白起

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白起是继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不过白起在长平之战后,居功自傲,得罪了秦昭王。于是秦昭王迁怒于白起,在范雎的怂恿下,秦昭王终于下令赐死白起。

第四位:项羽

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他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武将。“霸王”一词,专指项羽。战神之名,实至名归!光是巨鹿之战5万大破秦军40万,彭城大战3万大破汉军56万这两场战役,足以让霸王名垂战史。

第五位:韩信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在楚汉之争时,曾为刘邦击败项羽,为平定天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最出名的战役就是井陉之战,这次战役被称为背水一战,其中所体现的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

第六位:霍去病

霍去病,西汉将领,一生四次领兵出击匈奴,都以大胜回师,杀得匈奴节节败退,并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佳话。灭敌十一万,降敌四万,开疆拓土,建功立业。十七岁一战成名,获封“冠军侯”;二十岁纵横河西走廊,深入大漠几百里,追着匈奴打;二十二岁歼敌7万人,俘虏匈奴重要骨干80余人。霍去病是第一位将匈奴追杀至现今俄罗斯境内的中原将领。

第七位:郭子仪

中唐第一名将,华州郑县人,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安史之乱爆发后,任朔方节度使,率军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在河中兵变中立有战功,被封为汾阳郡王,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战神之一。权倾天下朝不忌,功震一代主不疑,奢穷人欲君子不之罪,世间权臣有像他这种结局的少之又少。

第八位:李靖

李靖,唐朝将领,投靠唐后南征北战,立下赫赫之功,单凭灭了北方东突厥历史上只有两次,这样战功足以进入十大战神。一战荆湘并抚岭南诸州,二战江南,三灭突厥,四捣吐谷浑,皆大胜,可谓不世奇功,为唐朝的统一与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李世民曾评说:靖以骑三千,喋血虏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辈,足澡吾渭水之耻矣。

第九位:岳飞

怒发冲冠,还我河山!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综合修养极高。一生征战数百场,无一败绩,堪称“军神”,培养的岳家军具有“守死无去”的强硬作风。金兀术十万精锐,被岳家军打得落花流水。岳飞一鼓作气,收复了大半中原之地。准备乘胜追击之际,却被朝廷十二道金牌紧急调回,最终被迫害致死。

第十位:袁崇焕

杨惟和曾说过,“十余年奴氛孔炽,士卒畏敌,不畏将帅。袁崇焕一振起之,而将士始用其命,军民始安其生,天下壮之,真今之方叔也”。袁崇焕九千骑兵成功阻击了满清八旗十万大军,后被皇太极实施反间计,最终被朱由检以通敌叛国罪处以凌迟,死后明朝百姓争相抢食其肉,而到了清乾隆时期,却又受到了乾隆皇帝的赞赏。

1、李广

李广(?-前119年),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人,西汉时期名将。汉文帝十四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汉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汉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元狩四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位列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和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2、姜维

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早先为曹魏官员,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不得已投降蜀汉,被诸葛亮重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率领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后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对姜维北伐,而宦官黄皓弄权,姜维杀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祸。司马昭派兵伐蜀,姜维据守剑阁,阻挡住钟会大军,却被邓艾从阴平偷袭成都,刘禅投降。后来姜维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与钟会一同被魏军所杀。

3、苻坚

苻坚(338年-385年10月16日),字永固,氐族,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人,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君主,公元357-385年在位。苻坚在位前期励精图治,重用汉人王猛,推行一系列政策与民休息,加强生产,终令国家强盛,接着以军事力量消灭北方多个独立政权,成功统一北方,并攻占了东晋领有的蜀地,与东晋南北对峙。苻坚于383年发兵南下意图消灭东晋,史称淝水之战。但最终前秦大败给东晋谢安、谢玄领导的北府兵,国家亦陷入混乱,各民族纷纷叛变独立,苻坚最终亦遭羌人姚苌杀害,谥号宣昭帝,庙号世祖。

4、李暠

李暠(351年—417年),字玄盛,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自称西汉将领李广十六世孙,十六国时期西凉政权建立者。隆安元年,段业自称凉州牧,以李暠为效谷县令,后升为敦煌太守。隆安四年,李暠建立西凉政权,以敦煌为都城,疆域广及西域。义熙元年,改元建初,遣使奉表东晋,并迁都酒泉,与北凉长期争战。义熙十三年,李暠去世,谥号武昭王,庙号太祖。唐朝李氏亦称李暠为其先祖。唐玄宗追尊为兴圣皇帝。

5、吕光

吕光(337年―399年),字世明,氐族,略阳(今甘肃天水)人,前秦太尉吕婆楼之子,十六国时期后凉建立者,386年-399年在位。原为前秦将领,战功赫赫。淝水之战前夕,受命征讨西域,降焉耆、破龟兹,威震西域,诸国尽皆归附。384年,东归占据凉州,收到苻坚死讯后,驻兵割据。389年,称三河王,改年号麟嘉。396年,复改称天王,国号大凉,改年号龙飞。399年,吕光病死,庙号太祖,谥号懿武皇帝。太祖吕光创立了后凉,是中国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上皇”。

6、贾诩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官渡之战时,贾诩力主与袁绍决战。赤壁之战前,认为应安抚百姓而不应劳师动众讨江东,曹操不听,结果受到严重的挫败。曹操与关中联军相持渭南时,贾诩献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使得曹操一举平定关中。在曹操继承人的确定上,贾诩以袁绍、刘表为例,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从而暗助了曹丕成为世子。黄初元年,曹丕称帝,拜其为太尉,封魏寿乡侯。曹丕曾问贾诩应先灭蜀还是吴,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果然征吴无功而返。黄初四年,贾诩去世,谥曰肃侯。《唐会要》尊其为魏晋八君子之首。

7、姚兴

姚兴(366—416),字子略,羌族,赤亭(今甘肃陇西西)人,后秦武昭帝姚苌长子。394—416年在位。姚兴在前秦时任太子舍人。后秦建国后立为皇太子。393年姚苌死时正值苻登攻打后秦,姚兴密不发丧,待至次年击败苻登后才即帝位,改元皇初。399年夏天,国内天灾频频,姚兴自降帝号,是十六国帝王中少有的仁德之君。姚兴在位22年,勤于政事,治国安民。重视发展经济,兴修水利,关心农事。他先后消灭了前秦、西秦、后凉的势力,使西方安宁;同时东与北魏、东晋抗衡。弘始元年,率兵攻打东晋,一举攻陷洛阳,迫使晋军南撤,晋之淮、汉以北纷纷降秦,使统治疆域迅速扩大,西至河西走廊,东至徐、几乎控制了整个黄河、淮河、汉水流域。

8、赵充国

赵充国(前137年—前52年),字翁孙,原为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人,后移居湟中(今青海西宁地区),西汉著名将领。为人有勇略,熟悉匈奴和氐羌的习性,汉武帝时,跟随李广利出击匈奴,率七百壮士突出重围,被武帝拜为中郎,官居车骑将军长史。汉昭帝时,率军击败武都郡氐族的叛乱,并出击匈奴,俘虏西祁王。昭帝死后,与霍光等尊立汉宣帝,封营平侯。后任蒲类将军、后将军、少府。神爵元年,宣帝采用赵充国的计策,平定羌人叛乱,并进行屯田。次年,诸羌投降,赵充国病逝后,谥号壮。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9、韩遂

韩遂(?-215年),字文约,凉州金城郡(今甘肃永靖西北)人。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最初闻名于西州,被羌胡叛军劫持并推举为首领,以诛宦官为名举兵造反,聚众十万,先后败皇甫嵩、张温、董卓、孙坚等名将,后受朝廷招安,拥兵割据一方长达三十余年。他曾与马腾结为异姓兄弟,后二人关系破裂。袁绍、曹操相争之际,马腾、韩遂被钟繇说服,依附于曹操。马腾入京后,留其子马超统领部队。马超推举韩遂为都督起兵反叛曹操,为曹操所败,韩遂逃奔凉州,后又为夏侯渊所败,病死(一说被杀)。

10、甘延寿

甘延寿(生卒年不详),字君况,北地郡郁郅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西汉时期将领。出身名门,少年时就善骑射,被选拔到御林军中,后被提升为郎官。西汉皇帝看重他的武艺和气力,不久便调升为辽东太守,曾因事被免官。车骑将军许嘉推荐他担任了郎中和谏议大夫,随后朝廷派他出使西域,就任都护骑都尉,与副校尉陈汤共同诛灭了匈奴的郅支单于,被封为义成侯。

朱发忠,甘肃靖远人,解放军中将。1948年5月生,1971年4月入党,1969年2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代培班毕业,大学学历。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试验训练基地司令员、解放军总装备部副部长。2003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是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

陈秀,甘肃庆阳人,解放军中将。1940年7月出生。历任兰州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兰州军区副司令员。1998年晋升为中将。

周永顺,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来紫堡乡园子村人。1942年7月出生,1961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4年3月x党。历任陆军第47集团军政治部主任、第47集团军政治委员、新疆军区副政治委员丶兰州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新疆军区政治委员、沈阳军区副政治委员。1997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王建民,甘肃庆阳人,中将军衔。1951年11月2日生,历任南疆军区政治部主任、新疆军区政治部主任、新疆军区副政委、兰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新疆军区政委、兰州军区副政委。2011年晋升中将军衔。是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委员。

一、李广,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人,西汉名将。有“飞将军”美称。箭术高超,有百步穿杨之功,抵御匈奴入侵,英勇善战,杀敌无数,屡立战功。

二、赵充国,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人,西汉著名将领。他曾数次与匈奴战斗,有勇有谋,每次都凯凯而归。多次被任命为大将军。并平定了氐族叛乱。

三、姜维,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人,三国时蜀汉名将。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姜维不得已投降蜀汉,被诸葛亮所器重并获重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开始掌握军权,官授大将军,并率军北伐曹魏。但天意难违,终负所愿。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与钟会一同被魏军所杀。

四、符坚,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人,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君主。由于前秦元气大伤,先前被统一的鲜卑、羌等部族酋豪趁此纷纷举兵反叛,建立了割据政权。在后赵石虎进攻关中时,苻坚率族归服,并迁徙到现今的河北临漳一带。不久投靠东晋,被任为征北大将军,在淝水之战中,苻坚一举灭了东晋,不久自称秦王。

五、董卓,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东汉末权臣。董卓精通武艺,但是他的性格很野蛮,当地的百姓都害怕他。就连羌人都敬畏三分。董卓也是有深谋心机的人,在朝廷实力薄弱的时候趁虚而入,占据了京城。而后,东汉的政权也就有名无实了。

六、张奂,敦煌郡渊泉县人,在今甘肃安西县东,东汉时期的名将,东汉时为凉州三明之一,他在东汉的对外战争中功勋卓著,多次以恩信安抚、招降外族,使得北方宁静一时。

七、李暠,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李广十六世孙。李暠精通兵法,善于用人,并建立了西凉政权。北凉君主沮渠侵犯西凉,李暠大怒,亲自率兵追击,在安弥追上并大败沮渠,把被掳掠的人家全部收回。后来沮渠每年来犯,李暠只跟他讲和订立盟约,不与他交战。后来沮渠背弃盟约前来侵犯,李暠派太子李歆截击打败北凉军,擒获北凉将领沮渠。

八、吴玠,德顺军陇干县(今甘肃省静宁)人,南宋名将,通晓兵法且善于骑射。吴玠与敌对垒近十年,尽其毕生精力,率领秦陇、泾原、阶、成诸州和家乡德顺军子弟兵,长期扼守秦凤要塞,牵制金人对东南的压力,使金人始终不敢进犯蜀地。

九、李孝恭,陇西成纪人,在今甘肃省秦安县,唐朝时期的名将,李孝恭成功招抚岭南诸州,镇压辅公祏叛乱,平定江南地区,拜扬州都督、宗正卿、凉州都督、晋州刺史。贞观初年,任礼部尚书、河间郡王。

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出自《晋书·姚兴载记》。意思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关西地区自古尚武勇敢,民风剽悍,精骑横行天下,名将辈出,秦国的白起、王翦、李信,汉朝的李广家族,汉末的董卓集团、西凉马超,十六国时期更是有着前秦、后秦、西秦、前凉、后凉、北凉等政权,唐朝的关陇集团......

甘肃名将李广,陇西成纪(甘肃秦安县)人,西汉名将,一生多次抗击匈奴,威震匈奴,被称为“飞将军”。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李广家族还是名将世家,李广有三子,“曰当户、椒、敢,皆为郎”,不过李广家族命运都不好。

李敢,李广的儿子,多次出击匈奴,跟随霍去病讨伐匈奴时,勇夺左贤王鼓旗,斩首颇多,被封关内侯。李广难封,李敢却得以封侯,李广跟随卫青讨伐匈奴却迷路最终自尽身亡,李敢迁怒大将军卫青,打伤卫青,被霍去病射杀。

李陵,李广长孙,擅长骑射,曾深入匈奴二千余里。在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匈奴时,李陵率五千步兵孤军深入要直捣单于王庭,在浚稽山遇到匈奴主力血战又没有后援被俘虏。一年后,汉武帝醒悟李陵的苦,派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境内接李陵。公孙敖没有救回李陵,还带回李陵在帮单于练兵的消息,致使汉武帝灭了李陵的家族。其实,当时练兵的并不是李陵,而是李绪,但这下彻底绝了李陵的后路,霍光辅政时曾派人劝他归汉,他终究没有同意,最终病死匈奴。

赵充国,陇西上邽(甘肃天水)人,西汉名将,“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计定羌人叛乱,开展屯田。

甘延寿,北地郡郁郅县(甘肃庆城县)人,西汉名将,与陈汤共同诛灭郅支单于,终结百年汉匈大战。

张奂,凉州敦煌郡渊泉县(甘肃安西县)人,东汉名将,平屠各、乌桓之乱,屡破东羌、先零羌,招抚外族,促进了边境和平,功勋卓著。

段颎,武威姑臧(甘肃武威市)人,东汉名将,戍边征战十余年,平定西羌、击灭东羌。

董卓,陇西临洮(甘肃岷县)人。董卓也是个猛将,力大无双,擅长佩戴两副箭囊,骑马飞驰时左右射击。董卓少年时就结交羌族,屡建战功,一步步拜将封侯,挟天子以令天下。董卓虽然残暴,但是能拉拢一大批人为他效力,自身还是有本事的。

郭汜,凉州张掖(甘肃张掖)人,董卓集团的将领,汉末群雄之一。董卓死后,郭汜采用谋臣贾诩的计策,和李傕联兵攻破长安,击败温侯吕布,杀死司徒王允,占领长安,挟持汉献帝,把持朝政。

樊稠,凉州金城(甘肃永靖西北)人,董卓集团的将领,东汉末年军阀。董卓死后,联合李傕、郭汜、张济等人合众十余万反扑长安,随后又大败马腾、韩遂。

张济,武威郡祖厉县(甘肃省靖远县)人,董卓集团的将领,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也是张绣的叔叔。董卓被杀后,联合李傕等人攻破长安。

张绣,张济的侄子,汉末群雄之一,张济死后张绣接管了他的部队,割据宛城。曹操南征时张绣率众投降了曹操,因为曹操接纳了张济的遗孀邹夫人,张绣反叛突袭杀死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将典韦。随后,在贾诩的建议,张绣再次向曹操投降,曹操也没有记仇,反而结为亲家,张绣在官渡之战、南皮击破袁谭都立下战功。

姜维,天水郡冀县(甘肃甘谷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姜维本来是曹魏天水郡参军,诸葛亮北伐时,受到猜疑不得已投降了蜀汉,深受诸葛亮重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被拜为大将军,继续北伐,姜维还在剑阁抵抗钟会,邓艾却偷渡阴平,刘禅开城投降,敕令姜维投降。姜维不得已投降钟会,却挑拨钟会谋反,事情败露后,姜维、钟会被杀,邓艾也被部将斩杀。

庞德,南安郡狟道县(甘肃武山县)人,庞德曾先后跟随马腾、马超,最后追随了曹操。襄樊之战时,庞德率军支援樊城的曹仁,力战关羽,一箭射中关羽前额,最后被俘后誓死不降。

韩遂,汉末群雄之一,拥兵割据一方长达三十余年,曾联合马超等抵抗曹操,一度对曹操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阎行,金城人(甘肃兰州市附近),最初跟随韩遂,以骁勇刚毅、武艺超强而闻名。别看阎行名声不显,却是少有的高手,韩遂与马腾发生冲突时,阎行用矛刺马超,矛折断后又用断矛击打马超脖子,几乎杀死西凉第一猛将马超。曹操消灭韩遂平定凉州中阎行也起了重大作用,被拜为列侯。

苻健,略阳临渭(甘肃秦安)人,前秦开国皇帝。后赵时期,苻健就深受石虎父子的亲近,加号镇军将军,后来统军扫平关中群雄,建立前秦,

苻坚,略阳临渭(甘肃秦安县)人,前秦第三位皇帝,十六国最有作为的名君,一统北方。

苻生,前秦第二位皇帝,能力举千钧,徒手与猛兽格斗,跑得比马还快,击刺、骑射冠绝一时,曾单骑冲入东晋桓温阵中,前后斩将夺旗十余次。

吕光,略阳郡临渭(甘肃秦安县)人,前秦名将,后凉开国君主,阵前将万人敌张蚝刺下战马。

邓羌,安定郡临泾县(甘肃泾川县)人,前秦名将,号称“万人敌”,一生戎马,战无不胜,未有败绩,堪称“前秦第一名将”。

苻菁,前秦宗室名将,在前秦开国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

苻雅,前秦宗室名将,灭亡前仇池国,威慑吐谷浑向前秦称臣。

苻黄眉,前秦宗室名将,联合苻坚、邓羌,斩杀羌族首领姚襄。

杨安,略阳清水(甘肃清水县)人,前秦名将,平定曹毂之乱、五公之乱,攻灭前燕。

苟苌,武都郡(甘肃武都市)人,前秦名将,率军攻灭前凉。

梁成,略阳郡(甘肃天水)人,前秦名将,攻灭前燕、击溃前燕慕容臧。

李雄,略阳(甘肃天水市)人,成汉开国皇帝。

姚苌,南安郡赤亭县(甘肃陇西县)人,前秦大将,后秦开国皇帝。

李暠,陇西成纪人,西凉开国国君,唐朝皇室认定的先祖。

乞伏国仁,陇西郡襄武县(甘肃陇西县)人,西秦开国君主。乞伏国仁家族世代都是鲜卑族乞伏部首领,被苻坚击败后投降了前秦。淝水之战时,命乞伏国仁被任命为前将军、先锋骑,因为他的叔叔叛乱回师讨伐。淝水之战后,乞伏国仁背叛前秦,建立西秦。

张轨,安定郡乌氏县(甘肃平凉市)人,前凉开国君主。八王之乱时,张轨割据凉州,拥戴晋愍帝司马邺,抵抗汉赵军队,受到朝廷的信任,被封为凉州牧。

沮渠蒙逊,张掖临松(甘肃张掖市)人,十六国时期北凉国君。

刘雄,南北朝时期西魏、北周名将,追随齐王宇文宪东灭北齐,北讨稽胡,跟随太子宇文赟西征吐谷浑,屡立战功。

李虎,陇西郡成纪(甘肃秦安县)人,北魏、西魏名将,八柱国之一,李渊祖父。

李世民,唐朝的第二位皇帝,领兵攻破长安,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

李孝恭,唐朝宗室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灭萧梁,破辅公祐,平定江南,屡立战功。

李道宗,唐朝初年宗室名将,李道宗被演义黑的一塌糊涂,但是李世民曾评价他是与李勣、薛万彻二人齐名的名将。

李神通,李渊的堂弟,唐朝宗室名将。

李祎,吴王李恪的孙子,唐朝宗室名将,神武军的创建者。

李晟,洮州临潭(今甘肃临潭)人,唐朝中期名将,号称“万人敌”,屡破吐蕃,讨伐河朔,平定朱泚叛乱克复京师,被封为西平郡王。

李愬,李晟的儿子,唐朝中期名将,雪夜下蔡州,生擒吴元济,平定淮西叛乱。

吴玠,德顺军陇干县(今甘肃省静宁县)人,南宋名将。吴玠和弟弟吴璘领兵抗金,在和尚原、饶凤关、仙人关等地屡此挫败金军,为保全川蜀之地作出杰出的贡献。南宋初期的七位抗金将领为被追封为七王(蕲王韩世忠、鄜王刘光世、循王张俊、鄂王岳飞、和王杨沂中、涪王吴玠、信王吴璘),吴玠就是其中之一。

吴璘,吴玠的弟弟,和哥哥一起领军抗金,屡立战功,被追封为信王。

刘锜,德顺军(今甘肃省静宁县)人,南宋初年名将。早年多次战胜西夏,名震西夏,后又在顺昌之战中大破金将完颜宗弼军,是南宋“中兴十三处战功”之一,之后又在柘皋之战再破金军,这一战也是“中兴十三处战功”之一。

王进宝,甘肃靖远人,清朝名将,河西四汉将之一,在平定三藩之乱中有功。

董福祥,甘肃环县(当时属宁夏固原)人,清末著名将领。在收复新疆之役中,董福祥先后参与收复达坂城、托克逊城、喀喇沙尔、哈密等地,威震新疆。庚子之变中董福祥率军抵抗八国联军,击毙沙俄军团长安宁科夫,击伤俄军将军,后来议和期间,董福祥被指控为“首凶”,要求清政府将其处死,慈禧因为他护驾有功,最终将他革职,终老田园,死后迫于列强的压力也没有赐予谥号。

西北四马,马步青、马步芳、马鸿宾、马鸿逵,统治西北地区数十年的马姓军阀。孙殿英率大军进攻宁夏,意欲吞并西北时,四马联合拒孙,经过4个月激战,以孙殿英惨遭毁灭性打击而告终。

开国少将张明远,甘肃岷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

侯世奎,甘肃皋兰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

黄德魁,甘肃临夏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

康健民,甘肃定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

李化民,甘肃临洮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

刘懋功,甘肃庆阳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

鲁瑞林,甘肃临夏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

徐国珍,甘肃天水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

靳虎,甘肃榆中人,1961年晋升海军少将。

关西(甘肃、宁夏、青海)出过的名将有:

飞将军李广(西汉);

三国西凉马超

姜维(三国,识破孔明计策,战平赵云);

庞德(三国,“射羽中额”,战平关羽);

北周上柱国将军李虎(唐太宗袓上)

李晟(唐,“以众则不足,以谋则过多”。开始为唐将,后为唐宰相);

李继迁:西夏帝国奠基者

李元昊:西夏帝国开国皇帝,大败宋、辽两国军队,为西夏建国创立基础。

王进宝(清,康熙年间,陕西提督。《鹿鼎记》王进宝将军原型,协助韦小宝捉拿吴应熊);

王万祥(清,康熙年间名将,台湾总兵,太子少保)。

马化龙(回族),西北回族宁夏金积堡起义领袖,多次击败清军,后失败。

董福祥(宫保),抗击八国联军甘军首领

马褔,马福祥(回族),抗击八国联军甘军将领

升允,陕甘总督,兰州大学创办者。

马鸿宾(回族),宁夏马家军将领,在抗战中做出过贡献,解放前和平起义。

马步芳(回族):青海马家军阀,曾在河西走廊击败红军西路军。

李广,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人,西汉时期名将。李广英猛威武,斩敌无数。在匈奴侵入萧关的时候,李广当时的身份是平民,但是李广从小习武,懂得骑马射箭,一路斩杀了很多敌人,由此被命为汉中郎。后来汉景帝继位,李广被重用,当了陇西的都尉,又改任骑郎将。

东汉与羌的百年战争

贵霜降服了,西域收复了,南方平定了,匈奴乌恒没戏唱了,东汉帝国历经几代君王的苦心经营,终于达到了盛世的顶峰,然而自始至终,他们都面对着一个顽强的对手---河西羌族。

先零羌平灭了,参狼羌又反,钟羌完蛋了,东羌又乱,羌人仿佛一个在擂台上屡次被击倒却屡次站起来的顽强拳手,与东汉帝国整整搏斗了一个多世纪的时光,东汉王朝几代名将的心血与荣辱,都将为这个顽强的部族所抛洒。

自西汉霍去病降伏河西匈奴之后,生活在这个地方的羌人也一并投附了汉朝,在西汉末造的内乱时代,羌人势力也乘机在河西坐大,终于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力量。

自光武帝开始,东汉便陷入了与羌族旷日持久的战争泥潭中,羌人实行兵民一体的军事制度,作战以袭击战为主,利用骑兵的机动能力大打游击战,令东汉帝国的历次大兵团围剿仿佛拳头打跳蚤一般,有力使不上。

光武时代,汉伏波将军马援平定羌族,河西初定,然而好景不长,20多年后,参狼羌反叛,杀汉朝护羌都尉,中郎将窦固再次将其降伏。这种情况也成了汉朝与羌族关系的固定剧本:反叛---镇压---再反叛---再镇压,汉朝大军到来前聚众作乱,大军平乱时又化整为零。

在这场漫长的战争里,一代又一代的东汉名将前仆后继,血战河西走廊,与羌人或胜或败,却按下葫芦起来瓢,这边平定了那边又造反,始终无法将其完全平服,漫长的河西地区烽火连天,汉人百姓惨遭杀戮,流离失所。

汉朝政府共耗资120多亿,先后有多名太守被杀,诸多名将败死,羌人当然付出了更巨大的代价,诸多叛乱部族被汉朝击灭,然而造反的苗头却如地里的韭菜一样,刚刚割了一茬,却接着一轮又一轮的疯长。

平羌战争,成为历代东汉君臣心头最沉重的包袱。直到公元168年,一个叫段颎的名将最终为汉帝国解决了问题,段颎针对羌人的游击战术。

汉朝对羌族的压迫无疑是造成羌人屡叛的内因,汉朝的官吏和豪强喜欢掳掠羌人为其奴役,更屡屡征调羌族部众出塞作战充当炮灰。特别到东汉中期以后,随着地方豪强势力和宦官势力的坐大,政治的腐败为羌人叛乱提供了温床,更加速了汉朝军队的腐化过程,终使平羌战争演变成一场烽火连绵的消耗战。

平羌战争的另一结果恐怕是汉朝政府没想到的,在漫长的平羌战争里,汉朝河西军阀势力日益膨胀,渐成尾大不掉之势,终于有了河西军阀董卓进京夺权的大戏,拉开了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序幕。

THE END
1.段氏是怎么建立大理国的,宋朝为什么不攻取云南?段氏是怎么建立大理国的,宋朝为什么不攻取云南?看过金庸《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的朋友都知道,宋朝的时候,云南有个大理段氏。他们虽以皇帝之尊,却也涉足江湖,还会两门特别厉害的武功,六脉神剑和一阳指。那么,这个大理段氏是什么时候冒出来的,又是怎么创立大理国的?关于段氏的来源,正史上没有明确的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244724185965429&wfr=spider&for=pc
2.山西运城马村砖雕墓,一方神秘的世界,隐藏在地下的“古墓丽影”墓室山西运城的稷山县对于历史和考古爱好者来说是一座地地道道的“宝藏县城”。这座县城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境内有大佛寺、稷王庙、青龙寺、宋金墓等多处国字头文物保护单位。 众多古迹中,位于稷山县城西的马村砖雕墓是全国唯一一座对外开放的宋金墓,其内砖雕精美绝伦,一定不要错过。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7HIV6J052496OD.html
3.段颎三国杀OLWIKIBWIKI段颎 台词试听功能(武将/皮肤)逐步上线中,在对应页面的台词板块即可试听 目前音频功能仍有缺失或错误的情况,可点击反馈提醒我们 有兴趣参与编辑的请点击下方企鹅群加入我们哦~ 欢迎收藏起来防止迷路,按"Ctrl+D"收藏本站哦~(′▽`?)! ?https://wiki.biligame.com/sgsol/%E6%AE%B5%E9%A2%8E
4.段颎词语段颎解释段颎什么意思汉语词典> 段颎 东汉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字纪明。曾任辽东属国都尉。桓帝时,为中郎将,以镇压公孙举、东郭窦起义封列侯。后历任护羌校尉、并州刺史、破羌将军等,镇压羌人起义,杀人数万,封新丰侯。阿附宦官王甫,王甫被诛后,下狱自杀。 每日三十词 https://www.guoxuemi.com/hydcd/765045z.html
5.段颎,段颎和段煨贾诩年少的时候,不出名因为生病回汧路上遇到氐人和他一起的,十多个人都被抓我家里人肯定会拿厚重的财物,来赎我段颎镇守西方威震西土所以贾诩就说是,段。 段颎(段颎和段煨) 在文言中然多为的样子或是这样如此xnr,n信然1确实如此后汉书段颎传颎於道伪退潜,於还路设伏虏以。 最好有详,细的上任时间。 窦武陈https://edu.iask.sina.com.cn/jy/3c3YyHXMXCh.html
6.东汉末年之谋定天下38.孤臣段颎在线免费阅读是夜,张让带着一个带着一身黑色斗蓬的人进入德阳殿,然后转进密室,此人看到刘宏坐在位子上,立刻跪下:“臣段颎,叩见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宏看见段颎就很开心,“起来起来,前几年的事情,寡人尚小,早年听胡师说道,熲乃国家栋梁,可匡扶社稷!这几年让你为颍川太守,实在是屈才啊!” 段颎是何人,张让让他https://m.qidian.com/book/1024107033/580513681.html
7.段颎历史人物段颎所属:墨客历史 > 历史人物 | 阅读:366次段颎(?-179)字纪明,武威姑臧人。汉桓帝初,举孝廉,为宪陵园丞陵阳令,迁辽东属国都尉,徵拜议郎。永寿中,拜中郎将,以功封列侯。延熹中,迁护羌校尉,坐罪徵下狱,输作左校。起徒中,复拜议郎,迁并州刺史,复为护羌校尉。建宁初,拜破羌将军,以功更封新丰县侯https://m.mokecn.com/lishi/info_27328.html
8.段颎是什么水平的将领?历史区段颎是什么水平的将领? 西米的男朋友 2021-12-19 14:05 关注 段颎正面击败了羌人,斩首前后总计十万左右,灭东羌,削弱了西羌,指挥伏击和奇袭的天才,所率军队有骑步两用的作战能力。能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作战,快速建立防线、侧翼迂回、正面冲锋竟无一不精。 段颎威震西土,贾诩早年遇到氐人叛乱被抓,靠装段颎https://m.hupu.com/bbs/46737844.html
9.无悔杂谈浅谈段颎是否值得抽取无悔华夏综合讨论写在前面:各位王上好,这里是子在川上曰,这次带来的是段颎前瞻分析~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都猜到了呢。 段颎做为新的大汉军事天级名臣,是否能够给王上带来新的体验呢~ 一.剧本政策 ①死战 战斗胜利后,可叠加战意,每层战意提供2点战斗力,增加0.1粮/兵的粮食消耗。 https://www.taptap.cn/moment/532231545662999232
10.段颎小试牛刀段颎,字纪明,武威姑臧 (今甘肃武威) 人。他从小就 学习骑马射箭,崇尚游侠,视钱财如粪土,年纪稍大后才收敛心思,认真读书。 到了壮年,段颎刚开始被举为孝廉,担任宪陵园丞。虽然官职不大,但段颎在任职期间小有政绩,后来被晋升为辽东属国都尉。 当时,北方的鲜卑人进犯边塞。段颎职责所在,立即率领部下飞奔前往。他谋https://xuewen.cnki.net/R2013094330000335.html
11.段颎(东汉时期名将。与皇甫规(字威明)张奂(字然明)并称“凉州段颎(jiǒng,古同“炯”,光;明亮。2.古代一种用圆木做成 的枕头,使睡时易觉醒;忧虑不安:“饮恨无控之民,~然伤之。”;充实)(?—179年),字纪明。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段会宗从曾 孙,东汉时期名将。与皇甫规(字威明)、张奂(字然明)并称“凉州三明”。段颎少时学习骑射,有文武智略,最初被举为孝廉http://www.360doc.com/document/17/1229/11/30067642_717364625.shtml
12.“段颎字纪明,武威姑臧人也”阅读答案原文及翻译13.(1)段颎带领士兵一万多人,带着十五天的干粮,从彭阳直趋高平,和先零各族人在逢义山交战。(关键词:将、赍、“战于逢义山”句式。每个关键词及句式各1分,句意2分) (2)于是大呼喊叫,军士都应声跳跃上阵,段颎驰马在旁,突然袭击,使羌军大败。(关键词:因、傍、大溃。每个关键词1分,句意2分)标签: 武https://shici.chazidian.com/wenyanwen82900/
13.诗文库奏记谢段颎奏记谢段颎 东汉· 张奂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四小人不明,得过州将,千里委命,以情相归。 足下仁笃,照其辛苦,使人未反,复获邮书。 恩诏分明,前以写白,而州期切促,郡县惶惧,屏营延企,侧待归命。 父母朽骨,孤魂相托,若蒙《矛令》怜,壹惠咳唾,则泽流黄泉,施及冥寞,非奂生死所能报塞。 夫无毛发https://cnkgraph.com/Writing/1342758
14.安定皇甫规敦煌张奂武威段颎,此三人是来自最好不过睡觉安定皇甫规、敦煌张奂、武威段颎,此三人是桓灵时代最厉害的边将,合称“凉州三明”。一说到桓灵时的凉州,大家自然就想起大恶人董卓。此时,董太师还是张奂的小弟。后来张奂被禁锢,就闭门授徒,重点培养几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叫张芝,擅长草书,被称为“草书之祖”,同时与钟繇、王羲之和王献之并称“书中四贤”。当然https://weibo.com/5280303439/OmRhV3ur5
15.晨读《资治通鉴》[543]陈蕃坚拒封侯,段颎力陈平羌段颎率领轻骑兵追击败逃的羌军,出桥门谷(陕西安定),昼夜兼程,在奢延泽(陕西靖迸县西北)、落川(在奢延水南)、令鲜水(甘肃张掖县界,一名合黎水)岸边,连续打败羌军;最后在灵武谷(宁夏青铜峡境内贺兰山东侧)展开决战,彻底打败羌军。秋七月段颎抵达泾阳县,四千多户残余的羌众四处逃散,躲进汉阳郡的大小山谷里。https://www.jianshu.com/p/68b70542542e
16.第五十六回段颎百战平羌种曹节一网殄名流全文翻译注释却说并凉外面的羌种,叛服无常,自从段颎皇甫规等,依次出讨,屡破羌人,西境少安;至段颎皇甫规先后被谗,征还受罪,羌众复炽。见五十一回。规已起任度辽将军,独郃尚输作刑徒;未得起复。会西州吏民,陆续诣阙,为颎讼冤,颎乃得免罪入朝,拜为议郎,出任并州刺史。会有滇那等羌,入寇武威酒泉张掖诸郡,焚掠庐舍,势https://wwww.chinulture.com/ebook/read/336556/509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