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颖|饮食的人类学之旅

“人如其食”,如今已成为大多数人类学饮食研究的开场白。无疑,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言,食物至关紧要。饮食,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既具有生物属性,又体现文化特质,涵盖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饮食方式,则是人类营养需求、饮食偏好、生态环境、行为逻辑、文化实践、物种关系以及历史的偶然与必然相互交织的复杂结果。[1]

人类对食物的发现与探寻历史悠久,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进程。早在13000年前,人类就开始对野生稻进行驯化栽培。公元前5000年,水稻已在长江流域广泛种植。目前,水稻养活了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公元前7000年,墨西哥中部地区就已开始种植玉米,如今玉米已成为全球种植面积最广的作物。水稻和玉米的广泛种植也预示着驯化作物大规模种植的开始,农业社会随之肇兴,人类就此开启文明的进程。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正在挑战这样的线性叙事。贾雷德·戴蒙德(JaredDiamond)将农业的发明称为“人类史上最大的错误”——农业使人终日辛劳,身心疲惫;以谷物为主食,导致人们因矿物质、维生素摄入单一而营养不良;农业社会的人口聚居、人畜共处使疾病高发且更易传染。[3]

“烹饪三角”示意图。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帝国的隐喻

王斯福

江苏人民出版社2021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全球范围内的人、物流动逐渐增多,食物不再只用来满足人类生存之所需,而是以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将世界各地连接起来,同时改变着各地民众的饮食方式、生存状况乃至历史进程。西敏司(SidneyMintz)将人类学视野从“初民社会”转向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全球扩张,以糖的生产与消费为线索,将加勒比海殖民地的种植园经济与英国社会的变迁联系起来。糖从奢侈品到现代工业化商品的变化,细致入微地呈现出人、物与行为如何在更为深远、广泛的政治经济过程中被关联在一起,意义由之生成并发生变化。

金拱向东

詹姆斯·华生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当然,也有不少食品正在逆向流动,比如回转寿司在北美地区的流行,在保留想象的日本风格的同时,以便利、改良取代了精致、昂贵,其食材、店主、雇员可能来自世界各地,充分体现了寿司的国际化;披萨的全球化,使之不再是那不勒斯地区配上西红柿、奶酪和蒜一起烘烤的平底面包,而多出许多奇妙的风味,如在中国流行的榴莲披萨。同样是族群美食,风靡海外的泰国菜式/餐厅则提供了关于食物的双向叙事,移民通过泰国菜式找寻思乡与怀旧,西方食客则通过制作/享用民族饮食创造出一种异国情调的他者文化,并以一种文化殖民的心态在中心地带感受丰富的全球食品/文化资源。[22]

此外,工业化食品一方面降低了食物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催生了许多高热量、低营养的“垃圾食物”,致使全球近四分之一人口罹患营养过剩导致的糖尿病及其他由肥胖引起的慢性疾病,而由饮食偏好造成的肥胖正日益趋向低龄化。[29]

随着人类世(Anthropocene)的提出,人们开始反思由人类中心主义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人类世也被称为“资本世”,这在讨论全球资本主义食物体系时尤为贴切。人类的饮食直接影响到其他物种的生存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如三文鱼的规模养殖体现出人类与鱼类的互动,涉及渔业产业链、海洋运输、数据管理、生态修复,是一种人类与自然的双向“驯化”。[30]又如“野性”的松茸,全球交易令松茸获益,松茸的生长又滋养松树乃至森林,人们在多物种缠绕、共生的关系中感受资本主义废墟上的重生。[31]全球再如以风土、感知、家户生产与情感经济为基础的手工奶酪制作,它的随机和“顺其自然”与工业化奶酪的标准化生产及利润率形成鲜明对比,也关乎更大范畴的“微生物政治”。[32]

末日松茸

罗安清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食物源于自然,饮食映照人生,若不珍惜自然的馈赠,我们终会失去一切。

参考文献

[1]ANDERSONEN.EveryoneEats:UnderstandingFoodandCulture[M].NewYork:NewYorkUniversityPress,2005.

THE END
1.第16届中山医学院学术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论坛顺利举办2024年11月30日,第16届中山医学院学术节:代谢与疾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论坛顺利举办在中山大学北校园医学2号楼401举行。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副院长周家国出席报告会并致辞。该报告会由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主任高国全教授、副主任杨霞教授共同主持、银巍教授以及周倜教授共同主持。 https://zssom.sysu.edu.cn/article/11022
2.梁颖医生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肿瘤内科梁颖医生怎么样获得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青年教师英文授课比赛二等奖、2008年第一届CSCO-AZ中国靶向知识竞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2009年第二届CSCO-AZ中国靶向知识竞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2009年中山大学优秀临床带教教师等多项奖项。 详情 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胸腺瘤,恶性胸膜间皮瘤,食管癌等胸部肿瘤的内科治疗。 详情 https://m.bohe.cn/h/hospital_31774/doctor/6689976/
3.段颖中山大学段颖大学教师库高等教育资讯网教师库详细为您介绍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段颖老师所讲授的课程、段颖老师的简介、同学们对段颖老师的评价等信息,欢迎您加入高等教育资讯网教师库。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220337.html
4.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段颖 人类学系 教授 电子邮件 duanying1115@sina.com 个人资料通讯地址: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邮编:510275 电子邮件:duanying1115@sina.com ? 基本介绍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兴趣东南亚、海外华人研究、侨乡社会、全球化、跨国现象、族群研究、边境研究 http://school.freekaoyan.com/gd/zsu/daoshi/2021/05-20/16215208531473126.shtml
5.段颖华医生简介段颖华医生的擅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段颖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主治医师。擅长月经异常、白癜风、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的针灸、艾灸治疗等。https://m.youlai.cn/super/doctorinfo/386749/
6.段颖:一座“普通”村庄的发展之困文|段颖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六月疫情反复,田野无法出省,有些遗憾,但最终还能成行,已算幸运。对于人类学者而言,不能田野,就好像一个人缺了精气神,谈什么都显得没有底气,即便说得再好,感觉总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恍如镜花水月,空中楼阁。随着学科的发展,人类学者本身也在不断反思何为田野以及如何田野,但多少http://www.ruralstudies.com/prod_view.aspx?TypeId=70&Id=682&Fid=t3:70:3
7.段颖是哪里毕业的段颖是云南大学毕业的。段颖,1978年生于云南昆明,博士,现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当代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研究方向:东南亚社会与文化、海外华人研究、侨乡社会、全球化、跨国现象、族群研究。东南亚社会与文化(本科生);饮食、文化与生态(研究生)。现为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会计系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440794175611361179.html
8.段颖简历段颖简介段颖生平段颖履历段颖,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甘肃庆阳人,医学院护理学专业2021届毕业生,现为厦门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彭阳分队队长。本科期间曾任班级团支部书记、医学院代理班主任、厦门大学学生会翔安分会组织部副部长等职务。学习成绩优秀,辅修王亚南经济研究院数理金融专业,曾获厦门大学徳贞社会课堂基金、学业优秀一等奖学金等https://www.insidols.com/person/37895
9.原真性去地域化与地方化——沙县小吃的文化建构与再生产段颖; 梁敬婷; 邵荻;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中山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 中山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 原文格式 PDF 正文语种 chi 中图分类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 关键词 沙县小吃; 文化建构; 原真性; 在地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journal-north-minzu-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science_thesis/0201223521967.html
10.中山大学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有哪些?附名单一览表日前,教育部公示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其中中山大学共39门课程获批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本文整理了中山大学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一览表,供大家查阅。 一、中山大学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有哪些?附名单一览表 根据教育部公示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显示:中山大学图书馆管理、近现https://www.027art.com/daxue/jianjie/jQ32bZ7031DT25.html
11.中山大学人类学考研中山大学人类学考研参考书目 ★《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 黄淑娉、龚佩华 ★《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夏建中 ★《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王铭铭 ☆《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杰里·D.穆尔☆《反景入深林》………黄应贵 ★《人类学概论》………庄孔韶 《人类学通论》……… 庄孔韶 ★《文化人类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37053739/
1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卫生专业技术岗位首次聘用评审结果公示根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卫生专业技术岗位首次聘用评审结果公示根据中山大学卫生专业技术岗位首次聘用的有关规定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实施细则》,经个人申报、科室推荐、医院专业技术岗位 聘用委员会评审,现将我院卫生专业技术岗位首次聘用评审结果公示如下: 岗位聘用情况说明 1、正高职称二.三、四级岗位https://mip.book118.com/html/2019/0617/8070070113002030.shtm
13.中华医学会第15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主持: 严静 浙江医院 丨 康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天府医院 编号时间类型题目讲者单位 1 09:00-09:30 大会报告 观看视频 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重症的作用 黄欣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公共卫生医疗管理处 2 09:30-09:55 大会报告 观看视频 中国重症医学:新起点、新高度! 管向东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3https://csccm2021.sciconf.cn/cn/web/program/11144
14.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岗位聘用评审情况公示中山大学附属根据中山大学岗位聘用有关规定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岗位聘用实施细则》,经个人申报、科室推荐、医院岗位聘用委员会评审,现将我院2009年岗位聘用评审情况公示如下: 一、岗位聘用情况说明 (一)卫生专业技术正高级职称二、三级岗位经医院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委员会评议通过后,推荐上报学校聘用委员会审定,其余岗位由医院岗位https://www.fahsysu.org.cn/article/1786
15.“趋向:社会理论田野经验与应用实践”学术工作坊侧记思想市场中山大学段颖的研究,则重新回归族群研究的经典命题——关于边界形成的探讨,通过对缅甸华人、果敢人以及跨境德昂的族群形成与互动的分析,意图强调,在多族群聚居、互动频繁的边境地带,族群之间既有长期接触形成的交往规范,又有基于文化亲密性所形成的群体认知,边界即存于显隐以及有形与无形之间,族群互动也随之显现出融合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35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