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指导,普通高中学校要明确指导机构,建立专兼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为发挥老师在指导中的作用,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发挥情感教育的力量,特制定此方案。
二、组织领导
(一)领导小组
组长:王崇国党委书记校长
副组长:赵文波党委委员副校长
谭长顺党委委员副校长
周海滨党委委员副校长
金强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成员:王玉祥于立程周锡沛刘鹏刘昌周德珩
王宝业于兆星蓝伟国王龙贾海涛王玉垒
钟秀娴柳承鹏彭书涵何卫星
(二)工作小组
组长:各分管主任
组员:全体教师
三、目标任务
2.高二阶段重视学生的选课指导,详细了解学生各科目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拟定各学科学习策略、计划;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发挥特长和个性化发展,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工作内容
1.导师的职责
首先所有任课教师都是本班学生的导师,任课老师人人都是副班主任,不管是在课上还是课下,都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德育教育,助力学生成长,并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信其师才能亲其道。
其次导师是所承包学生的第一责任人,并协助班主任对所承包的学生进行安全、学习、卫生及思想道德等的教育,从而实现全员育人的目的。
2.学生成长档案制度
成长档案全面记录学生的基本信息,如常规表现、心理状态、家长姓名、联系方式等及导师与学生交流记录、导师负责填写、检查、保存学生成长档案。
3.家访联系制度
4.师生谈心交流制度
每位导师每两周与责任学生进行一次面谈,并将交流内容写入《即墨区第二中学高中部全员育人谈话记录表》。学习过程中,学校定期印发《心连心答疑卡》,让学生把学习困惑、需要导师帮助解决的心理等问题填写到答疑卡上。导师在一周内与学生交流,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活动结束后,导师将谈话记录和采取的措施上报级部,级部及时汇总,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制定出具体有效的措施。
5.班级导师会商制度
班主任担任导师组组长,定期组织本班导师召开碰头会,一起分析学生在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制定措施,共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形成高效的育人合力。
五、导师选配
1.符合条件的教师原则上都应担任导师,诸如音体美老师原则上要分配艺术和体育生或者有艺术和体育特长的学生,便于开展思想交流工作,并在级部的指导和管理下开展工作;
2.班主任根据班级的师资、学生情况确定本班级导师的选配,原则上一个导师指导学生数不要超过12人;
3.各级部要统筹安排,认真做学生导师的选配、协调和实施工作,导师的选配要充分考虑学校的“三个十”策略,以及一本和二本边缘生要根据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弱课,和导师之间进行合适匹配,能够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六、评价制度
(一)考核内容
1.导师要调查所带学生,为他们建立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情况、思想状态、学业情况、个人特长、努力方向等。
3.导师坚持每月至少与学生个别谈心一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学习方法、生活、行为等方面帮助其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记录师生活动全过程。
4.导师指导学生,应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需求,采取个性化、亲情化的教育方法,切勿挖苦、讽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5.导师应认真倾听受导学生的心声,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认知水平,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6.经常了解和分析受导学生情况,当学生取得成绩、进步时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或麻烦时给予热情帮助。
各级部每学年的12月份、6月份(高三年级为4月份)组织学生及家长对各自级部的导师工作进行问卷调查考核。
(三)级部考核
2.各级部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出每名教师的学生和家长的问卷打分情况,求出平均分,作为老师最终得分。
3.各级部公示教师导师制最终得分,并且把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应的导师,建议导师及时和学生以及家长沟通交流,解决问题。
(四)考核结果
导师考核得分按一定比例计入教师量化管理考核中的“职业道德”专项6分中,可占2分比例;
(五)校级督查
学校教导处会在每学期定期进行两次抽查,从各级部随机抽取30名左右学生,现场进行简单问卷调查,调查各级部导师工作落实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通报。
附件1:青岛市即墨区第二中学高中部全员育人谈话记录
附件2:学生成长导师工作调查问卷
附件3:学生成长导师工作抽查问卷
青岛市即墨区第二中学
2024年1月13日
主题词:全员育人导师制方案
青岛市即墨区教育体育局文件批准号:JMJY-W-32印发12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