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党建

领导干部调研制度:拒绝“盆景式”,提倡随机性

“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我们党历来重视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调查研究能力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然而多年来,一些地方虽一直倡导领导干部调查研究,但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很好地坚持下去。有的走不出“文山会海”,强调工作忙,很少下去调查研究;有的满足于看材料、听汇报、上网络,不深入实际生活,坐在办公室关起门来作决策;有的自认为熟悉本地区本部门情况,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反应不敏锐,对形势发展变化提出的新课题新挑战应对不得力,凭经验办事,拍脑袋决策;有的调研走过场,只看“盆景式”典型,满足于听听、转转、看看,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没有形成制度,在执行上不够规范和严格。

“这就把原来的软约束变成了硬任务,调查研究升格为了‘必修课’。”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戴焰军教授表示,党员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轻车简从、改进作风,多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掌握真实情况,通过“解剖麻雀”认识规律,回来以后可以更好地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

“提倡随机走访、随机座谈,不能提前安排人、提前准备词,不能光听喜歌赞歌,不能把调研变成演戏。”这是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中,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向全省党员领导干部发出的“警告”。

事实证明,随机调研确实能够找出真问题。“之前我到保山市隆阳区听取群众对征地拆迁的意见,先是听了市委、区委安排的12位基层代表的意见,都说同意拆迁,说的都是好话,都在表扬我们的干部。但我随机调研到一个村,找了6位群众来谈,大家谈的却都是问题。”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谈到调研的亲身经历时十分感慨:“随机调研确实很有收获!”

我们注意到,鼓励机关党员干部利用探亲休假等机会开展随机调研,已在最新要求之列。

基层联系点制度:各层级联系点忌重复交叉

浙江建德市石泉村7个自然村的382户村民,几乎没有一个人不认得叶丽晨。虽然到这个村担任联村指导员才短短3个月,但即便是需要步行40分钟的泥巴路才能到达的农户家,她都走了个遍。谁家经济困难、谁家孤独无伴,登记本上每家每户的家庭情况、反映问题和处理结果都记得清清楚楚。叶丽晨只是建德市近2000名驻村干部中的一员。而今,“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已经成为浙江基层工作的常态。

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也是转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形式。联系点直接连通机关与基层、领导与群众,是领导干部掌握社情民意的“观测点”、见微知著的“显微镜”、帮扶群众的“着力点”。

“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要建立基层联系点。”按照中央要求,原则上,各省区市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到县及以下,地市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到乡镇(街道)及以下,县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到村(社区),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以及其他机关党员领导干部主要联系本部门本系统的基层单位。

“这就不是可建可不建的问题,而是必须建、怎么建的问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刘峰说,分层级联系,有助于联系点制度落实到位。

“越往基层去,领导干部应跟群众联系越紧密。作出一定数量的规定,有利于日后的考核评价,也比较符合实际。”戴焰军认为,虽然规定了建立联系点制度,但并不搞“一刀切”,党员领导干部到联系点完全可以与驻点调研结合起来,不必另起炉灶。

专家表示,联系点建立后,党员领导干部的主要任务,应当聚焦在了解社情民意,帮助当地建强基层组织、谋划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等方面,以此来充分发挥联系点的辐射带动作用,不能联系点建完即完,防止“点”到为止。

基层挂职任职制度:到基层一线“补课”“充电”

在这方面,各地近年来探索不断。

为了让优秀人才到基层去,让机关干部从基层来,使基层和生产一线成为培养干部的基础阵地,2010年,山东启动“基层培养优选计划”,当年全省就选派了三批共1000多名机关干部到基层挂职任职。

2013年春节后,上海市静安区“80后”干部陈功从区府办秘书科科长岗位调到石二街道担任党工委书记助理,任职一至两年。至于锻炼期满后是提拔、平调还是恢复原来职务,全取决于她一两年间的工作业绩和能力水平。2013年,静安区委组织部启动的“年轻干部基层实践锻炼”计划与以往不同,改“挂职”为“任职”,编制跟着身份转,要求年轻人一门心思到基层。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选派骨干到基层锻炼,离开原工作岗位,从短期看可能会对原单位的工作暂时产生一定的影响和损失,但越是有发展潜力、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越要舍得派下去锻炼。

“不立地,就无法顶天。”刘峰表示,不论是挂职,还是任职,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来说,都是到基层一线“补课”“充电”,是难得的机遇,对干部的成长可以说是终生受益。

专家同时指出,干部“下去”了,绝不能放鸭子,还必须加强对挂职任职干部的监督管理和实绩考核,引导挂职任职干部自觉践行群众路线、认真履行职责,做到工作学习在基层、生活交友在基层、锻炼成长在基层。

THE END
1.75后女干部周云婷,被开除公职!被指擅权妄为对抗组织调查不收敛12月10日,云南省大理州监委发布通报,日前,经大理州委批准,大理州监委对漾濞县人民政府原副县长周云婷严重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调查。 经查,周云婷身为领导干部,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政商关系不清,擅权妄为,利用职权为本人谋取私利,向管理和服务对象借款;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私利,干预和插手工程建设项目承发包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05384
2.怕担重任不想作为云南两干部拒绝提拔被处理“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不想被提拔的干部呢!”当云南绥江县委考察组的同志走进拟提拔干部宛辛勤的办公室时,宛辛勤向考察组表达了不接受组织安排的意愿,考察组的同志一时错愕。 7月1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文回顾了云南绥江县两名党员干部因拒绝组织提拔而被严肃处理一事,另一名拟提拔干部钟尚敏对考察组两次催促置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2OPpXVcxLQr4OrVJxUtC190719
3.每经午时云南绥江两名女干部拒绝提拔被处理;“天宫二号”完成历史今年6月,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通报了一起违反组织纪律的典型案例,两名党员干部因拒绝组织提拔而被严肃处理一事引发当地热议。两名干部怕担重任,不想作为,拒不服从组织人事安排,绥江县纪委决定给予钟尚敏党内警告处分,给予宛辛勤全县通报问责,并建议县政府将其调离县财政局。 https://www.nbd.com.cn/articles/2019-07-19/1355640.html
4.云南绥江县:两名党员干部因拒绝提拔被处理原标题:工作安排不容挑肥拣瘦今年6月,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通报了一起违反组织纪律的典型案例,两名党员干部因拒绝组织提拔而被严肃处理一事引发当地热议。时间回溯到去年8月,绥江县委启动了干部考察工作,经考察https://m.huanqiu.com/article/9CaKrnKlDBm
5.基层女干部拒绝升官遭处理,冤不冤?近日,云南绥江县两名党员干部因拒绝组织提拔而被严肃处理一事,引起了各方热议。 去年8月,绥江县委启动干部考察工作,会仪镇财政所科员钟尚敏和县财政局企业统评股股长宛辛勤,因考察成绩位列前两名,拟被县委提拔为乡科级副职领导干部;但在考察阶段,二人则分别以身体和家庭缘故拒绝了组织工作安排,因而受到党纪处分。 https://www.meipian.cn/29pvgo75
6.拒绝组织提拔,2名女干部被严肃处理……今年6月,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通报了一起违反组织纪律的典型案例,两名党员干部因拒绝组织提拔而被严肃处理一事引发当地热议。 去年8月,绥江县委启动了干部考察工作,经考察调研,该县一位乡镇科员和县财政局一位股长在被考察干部中分列第一、二名,县委拟将二人提拔为乡科级副职领导干部。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组织https://rmh.pdnews.cn/Pc/ArtInfoApi/article?id=5696248
7.两名女干部#拒绝组织提拔被处分#,你觉得来自36氪今年6月,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通报了一起违反组织纪律的典型案例,两名党员干部因拒绝组织提拔而被严肃处理一事引发当地热议。对于二人无视纪律,不想作为的行为,绥江县纪委决定,按照组织条例给予其相应的处分。(新京报) R36氪的微博投票 你觉得因为拒绝提拔被处罚合理吗? 合理 1179人 不合理 3858人 5037人参与 https://weibo.com/1750070171/HEe2zbrXi
8.三农时评干部不愿被提拔就是没担当?南方plus过去一周朋友圈刷屏的内容,除了周杰伦粉丝推其上微博超话排名榜首之外,就是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两名女干部因拒绝组织提拔其为乡科级副职干部而被严肃处理。 当地相关部门未曾料想到,本应是一次“值得祝贺”的人事调整,却头一次遇到不愿意被提拔的官员;他们恐怕更没有想到,对于这种“向组织讨价还价,损害了组织威信,违反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07/31/c2475778.html
9.干部拒绝提拔是不守政治规矩版权渠道他为了留任敛财,通过让下属联名写信挽留的搞笑方式,屡次拒绝组织提拔。还比如河南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科副科长严进,在近5年时间里,严进累计冒领386名学生合计63.2万元国家助学金,因怕露馅,严进拒绝职务升迁。再比如,2019年云南省绥江县委启动干部考察工作,经考察调研,该县会仪镇财政所科员钟尚敏和县财政局企业统评股http://m.people.cn/n4/0/2021/1224/c4304-15363383_1.html
10.做好“拒绝提拔”干部的“后半篇文章”先锋文汇近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通报了一起违反组织纪律的典型案例,两名党员干部因拒绝组织提拔而被严肃处理一事引发当地热议。 对于每名党员干部来说,“提拔任用”本是一件好事,这既代表了组织对其工作的肯定和认可,更是对其寄予了厚望。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绥江县一位乡镇科员和县财政局一位股长在被考察干部中分列第一、https://tougao.12371.cn/gaojian.php?tid=2482278
11.基层女干部生存实录cqvip:因拒绝组织提拔,云南绥江两名女干部被严肃处理,基层女公务员这一群体的生存状态也引起了舆论关注。纵观近些年的就业环境,对女性确实友好很多,女性总体就业人数涨了、重要岗位上女性比重大了,女性公务员的占比也在提高。仅在2015年,地方新录用的女公务员就有44.1%,女干部对基层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著录项 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honesty-outlook_thesis/0201278123318.html
12.7月22日新闻周刊评论500字云南绥江县官场最近出现了“反常一幕”:两位被列为考察对象的女干部因拒绝提拔受到组织处分。 消息一经披露,旋即引发舆论热议。有人说,在其位谋其政,该罚;也有人说,组织选拔干部之前也应该与干部本人多沟通。更多人感叹:“头一回听说升官不干的”。 7月22日,中国新闻周刊致电云南绥江县委宣传部了解相关情况,一名https://wenku.baidu.com/view/c944b9d514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90.html
13.微博正文【云南两名女干部拒绝组织提拔被处分】今年6月,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通报了一起违反组织纪律的典型案例。去年8月,绥江县党员干部钟尚敏和宛辛勤在考察中分列第一、二名,县委拟将二人提拔为乡科级副职领导干部。然而两人却以“新岗位可能照顾不好家庭”、“身体可能应付不了新岗位”为由拒绝了提拔。对于二人无视纪律,不https://m.weibo.cn/status/HEe9zfK3b?jumpfrom=weibocom
14.考察材料年轻干部存在的不足10篇(全文)坚持平时考察与任前考察相结合的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年度考核、任职考核和工作实绩的考核,努力探索科学的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切实改变“不提拔、不调整、不考核”的做法,将考察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要经常对干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及时了解和掌握干部的现实表现和工作动态,通过大量信息积累,减少“一次考察定终身”,https://www.99xueshu.com/w/filelzfyipkh.html
15.陈行甲的两条命1号纪实我固执地认为,有陈行甲和没有陈行甲的世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有陈行甲的世界,一定是更美好的世界。而对我而言,知道陈行甲的人生和不知道陈行甲的人生,也一定大不相同。知道陈行甲之后的人生,一定是更美好的人生。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感谢迷信。 陈行甲的妈妈是苦命的,她的苦来自于时代、来自于家庭、来自于命运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1170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