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支持云南绥江处理拒绝组织提拔党员干部决定的理由

我支持云南绥江处理拒绝组织提拔党员干部决定的理由

挑肥拣瘦之风不可长。

数据由微热点舆情提供

搜索发现,随着网上热度迅速攀升,舆论中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集中表现为“对不想提拔还要被处理”的不理解,和对“分别给予这两位党员干部党内警告处分、全县通报问责,调离县财政局”的不认同,需要及时进行回应和对话疏导,避免被人借题发挥,创设有害议题,将公众判断带入彀中。

如果要问我怎么看,我可以很清晰地亮明观点,我支持云南绥江县纪委监委对这两位党员干部作出的处理决定。

且不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七十二条有着明确规定,“拒不执行党组织的分配、调动、交流等决定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这是党纪层面的硬性规定。

我们就说说领导干部提拔吧,组织部门提拔领导干部有着十分严谨的工作程序,从《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来看,云南绥江当地对这两位党员干部的提拔程序已经走到了同考察对象面谈这一步,说明前面至少已经履行过民主推荐、征求意见、实地考察、专项调查等多个组织内部程序,组织部门还会通过适当的方式充分了解被考察对象真实的心理状态。当事人不可能对自己已被列为领导干部提拔考察一事一无所知,这些我想组工干部最了解。

虽然有党纪挺在前面,党员干部应当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但组织部门在考察干部时还是会充分考虑考察对象自身意愿,当然除了那些特殊性质的领导岗位。

我想说的是,如果从一开始这两位就对被提拔一事提出“身体原因”,希望将岗位留给更合适对象的话,组织部门根本不会启动后面一系列的考察程序。

有一种观点最具有代表性,以前“干得多错得多”虽然很打击工作积极性,但绝大多数还是停留在上级批评、口头教育层面,而现在“干得多错得多”很可能面对的就是问责处理,让许多基层干部不敢作为、怕担当。提醒着我们在鼓励干部担当作为、敢于挑担拍板方面,在设计容错纠错机制方面还在短板,特别是为那些因勇于挑担、敢于拍板而遭人诬陷、出现小失误的领导干部撑腰鼓劲方面还存在不足。

分析认为,后续要警惕一些账号抓住基层干部压力大、责任重等宣泄心理,创设类似“组织选人真有眼光”“政府里都是些什么干部”这类带有明显负面误导性质的议题,裹挟舆论情绪对党的纪律、组织制度进行定点攻击。

作为社会舆论话题参与的我们,对此更是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不要被一些不健康的话题带走。

THE END
1.党规党纪你问我答·党员干部不解决群众诉求就要受党纪处分吗?问:李主任,我最近看到一起案例通报,一名窗口单位工作人员因为接待群众消极应付,被群众放到网上,受到党纪处分。请问不解决群众诉求就要受到处分吗? 答:党员干部不解决群众诉求是否受到党纪处分,要根据行为的性质、情节的严重程度判断。如果对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等切身利益的问题依照政策或者有关规定能解决而不及时解决,慵懒http://jw.cjit.edu.cn/info/1015/3236.htm
2.拒绝组织提拔被处分去年8月,绥江县委启动了干部考察工作,经考察调研,该县会仪镇财政所科员钟尚敏和县财政局企业统评股股长宛辛勤在被考察干部中分列第一、二名,县委拟将二人提拔为乡科级副职领导干部。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组织谈话过程中,钟尚敏和宛辛勤竟先后拒绝接受组织工作安排。钟、宛二人给出的理由不尽相同,但归结起来还是怕担https://k.sina.cn/article_2011075080_77de920804000jl2s.html
3.怕担重任不想作为云南两干部拒绝提拔被处理“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不想被提拔的干部呢!”当云南绥江县委考察组的同志走进拟提拔干部宛辛勤的办公室时,宛辛勤向考察组表达了不接受组织安排的意愿,考察组的同志一时错愕。 7月1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文回顾了云南绥江县两名党员干部因拒绝组织提拔而被严肃处理一事,另一名拟提拔干部钟尚敏对考察组两次催促置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2OPpXVcxLQr4OrVJxUtC190719
4.这些干部拒绝被提拔为哪般?于是,他以要照顾家庭为由,拒不赴任。“拒不执行党组织正常的干部调动决定,是把个人置于组织之外,缺乏组织观念、无视组织原则的体现。”对此,某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一名干部指出,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相关规定,视情节轻重,可以给予张某警告直至撤销党内职务的党纪处分。https://wh.cnki.net/article/detail/LZLW202204004
5.拒绝组织提拔,2名女干部被严肃处理……今年6月,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通报了一起违反组织纪律的典型案例,两名党员干部因拒绝组织提拔而被严肃处理一事引发当地热议。 去年8月,绥江县委启动了干部考察工作,经考察调研,该县一位乡镇科员和县财政局一位股长在被考察干部中分列第一、二名,县委拟将二人提拔为乡科级副职领导干部。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组织https://rmh.pdnews.cn/Pc/ArtInfoApi/article?id=5696248
6.做好“拒绝提拔”干部的“后半篇文章”先锋文汇最终两人被定性为“忘记了初心”,分别处以警告处分和通报问责。且不说当地纪检部门的处罚是否妥当,更多的我们应该看到“拒绝提拔”背后的真实原因,做好“拒绝提拔”干部的“后半篇文章”。 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工作难点多、矛盾多、任务艰巨,干部工作强度高、精神压力https://tougao.12371.cn/gaojian.php?tid=2482278
7.#两名女干部拒绝组织提拔被处分#今年6来自金温江【#两名女干部拒绝组织提拔被处分# 】今年6月,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通报了一起违反组织纪律的典型案例,两名党员干部因拒绝组织提拔而被严肃处理一事引发当地热议。对于二人无视纪律,不想作为的行为,绥江县纪委决定,按照组织条例给予其相应的处分。(人民日报) ? ?收藏 1 1 ?1 评论https://weibo.com/2462139944/HEeo75Myu
8.不愿被提拔,如何正确表达意愿?南方plus不愿被提拔,如何正确表达意愿? “云南绥江县两名女干部以家庭、身体为由拒绝提拔被处理。”这些天,一条“干部拒绝提拔”的新闻引发了诸多评论,其故事中还有“被问责的2名都是女干部,其中一名刚休完产假”、“从县财政局股长到乡镇基层”等细节,更让公职人员觉得“与我有瓜”。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07/23/c2448520.html
9.干部拒绝提拔是不守政治规矩版权渠道还比如河南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科副科长严进,在近5年时间里,严进累计冒领386名学生合计63.2万元国家助学金,因怕露馅,严进拒绝职务升迁。再比如,2019年云南省绥江县委启动干部考察工作,经考察调研,该县会仪镇财政所科员钟尚敏和县财政局企业统评股股长宛辛勤在被考察干部中分列第一、二名,县委拟将二人提拔为乡科级http://m.people.cn/n4/0/2021/1224/c4304-15363383_1.html
10.基层女干部拒绝升官遭处理,冤不冤?去年8月,绥江县委启动干部考察工作,会仪镇财政所科员钟尚敏和县财政局企业统评股股长宛辛勤,因考察成绩位列前两名,拟被县委提拔为乡科级副职领导干部;但在考察阶段,二人则分别以身体和家庭缘故拒绝了组织工作安排,因而受到党纪处分。 给了“上进”的机会,干部却冒着违反组织纪律的风险拒绝被“升官”?罕见剧情外,这事https://www.meipian.cn/29pvgo75
11.干部提拔任职谈话记录要避险恶,就要善于拒绝。现在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常常被别人投桃报李、感恩戴德所迷惑,有的明明知道对方送来的是糖衣裹着的炮弹、是要命的毒药、是刮骨的钢刀,就是不知道如何去拒绝。这可能是顾及情面,可能是心存侥幸,也可能是认为法不责众,但都是十分错误的、极其危险的。要谨记陈毅同志“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警https://www.mingkanw.com/w/filefsuo58z5.html
12.公务员实职副科提拔一个月,想辞去领导职务可以吗?抛去外力因素不谈,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不愿被提拔的干部。2019年6月,云南绥江县两名女干部因拒绝组织提拔,被给予严肃处理。其中一人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一人被全县通报问责,并将两人调离原来工作的县财政局。面对组织提拔,对于普通人而言心心念念的好事,到了她们眼里成了个人的负担,虽然存在特殊情况,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这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550716463288290947.html
13.北京:裸官诫勉无效或将被调整职务级别和待遇——中国青年网北京市日前下发《北京市贯彻〈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昨天,实施办法的相关细则和解释对外发布,对配偶子女管教不严等15种情形将被追责,“裸官”将可能被调整职务,降职干部两年内不得提拔。 对配偶子女管教不严将被追责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gn/201603/t20160329_77904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