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Yun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YAU),简称“云农大”,坐落在春城—云南省昆明市,为云南省属重点大学,入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2011计划”建设单位、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拥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云南农业大学历史可追溯到1907年创办的云南农业学堂,1938年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创办,建址昆明市呈贡县;1958年独立建成昆明农林学院,迁址昆明北郊黑龙潭。1962年滇南大学、滇西大学并入昆明农林学院,1969年搬迁至大理州宾川县,1970年迁至原曲靖地区寻甸县,1971年与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合并成立云南农业大学,1980年搬回昆明北郊黑龙潭。2004年,云南省建筑工程学校、云南省香料研究开发中心并入云南农业大学。2014年,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并入云南农业大学。

请上传多张无水印小图

提示:最多可上传五张图哦

内容为空的条目不在最终百科页展示

昆明农林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历史可追溯到1907年创办的云南农业学堂。

1934年,省立东陆大学改制为省立云南大学,并进行院系调整,设立农业试验场为农学院设立打下基础。

1938年,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创办,建址昆明市呈贡县,设农艺、森林两系,首任院长汤慧茹。

1940年,增设蚕桑专修科,因日军轰炸昆明,学院疏散至呈贡农村办学。

1950年,增设畜牧、园艺两系。

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农学院畜牧、园艺、桑蚕三系分别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现四川大学)和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随后农学院撤销,农艺、森林两系改为农学系和林学系,直属云南大学。

1958年4月,经云南省委批准,将云南大学的农、林两系独立建成昆明农林学院,迁址昆明北郊黑龙潭荣誉军人休养院旧址,同时举办三年制和半年制的农业干部培训班,学校直属林业部管理。

1960年,在原址一分为二,分别建立昆明农学院(3个系7个专业)和云南林学院(3个系6个专业)。

1961年,又将昆明农学院、云南林学院、云南省畜牧兽医学院(中专戴帽)合并,仍定名为昆明农林学院,随后又将滇南大学农学系、滇西大学林学系并入,共8个系15个专业,在小哨设立畜牧兽医分院。

1962年,学院进行专业调整,学院改社农学、林学、牧医3个系6个专业。

1964年,昆明农林学院小哨分院中专部改建为云南省畜牧兽医学校(现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9月,学院开始在寻甸筹建教学农场。

1965年,昆明师范学院生物专业部分并入昆明农林学院。

1969年12月,昆明农林学院疏散下放,搬迁至大理州宾川县。

1970年12月,昆明农林学院迁至原曲靖地区寻甸县,学院林学部分与北京迁址云南的林学院合并组建西南林学院(现西南林业大学)。

云南农业劳动大学

1965年,经云南省委批准,在农学院寻甸半农半读农场的基础上新建云南农业劳动大学,设中文、理化、农学、林学、牧医、水利等系和专业,校址在天生桥一带半山区。

云南省建筑工程学校

1958年,昆明工业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分建云南省建筑工程学校。

1961年9月,云南省建筑工程学校与云南省交通学校合并组建云南省第二工业学校(现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1979年3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云南省建筑工程学校复校。

1993年,云南省建筑工程学校被云南省政府首批命名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

2000年,云南省建筑工程学校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

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

1960年7月,云南省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学校创建,校址在景洪县省热带作物研究所旁。

1963年7月,第一期学员毕业后,云南省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学校停办。

1980年1月,重新恢复办学,更名为云南省热带作物学校。

1998年,云南省热带作物学校与云南省农垦管理学校合并,更名为云南省热带农业工程学校。

2004年7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

2008年,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通过教育部规定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合并组建

1971年,昆明农林学院在寻甸与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合并成立云南农业大学。

1980年,云南农业大学由寻甸搬回昆明北郊黑龙潭原址办学。

1983年,云南农业大学完成迁校工作,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云南农业大学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3年,云南农业大学列为云南省属重点大学。

2003年,云南农业大学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4年7月,云南省建筑工程学校并入云南农业大学,成立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10月,经省政府批准,云南省香料研究开发中心整体并入云南农业大学,内设机构名称为云南农业大学香料研究中心。

2007年,云南农业大学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8年,云南农业大学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2009年5月,云南省委省政府依托云南农业大学成立云南农村干部学院。

2012年5月,云南农业大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外交部和教育部批准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在学校挂牌,承办各部委或国际组织委托的援外农业科技国际培训。

2013年,经科技部、教育部审核批准建设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2013年10月,云南省委省政府依托云南农业大学成立云南食品安全管理学院,云南农业大学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经科技部、教育部审核批准建设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2014年4月,云南省委省政府依托云南农业大学成立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5月,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并入云南农业大学,更名为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10月,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接收外国留学生院校。

2016年7月,云南农业大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020年12月,云南农业大学正式实施学部制,设立农学学部、理工学部和人文社会科学学部3个学部。

2021年5月15日,成为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联盟理事会员单位。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设有22个学院,共设有82个本科专业,涵盖种植业、养殖业、水利水电、农业工程、农业经济管理以及部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

专业设置

院系

专业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生物技术、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草药栽培与鉴定、智慧农业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动物科学、蜂学、水产养殖学、草业科学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动物医学、兽医公共卫生、动物医学(第二学士学位)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森林保护

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

风景园林、园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园林、环境设计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资源管理

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云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烟草

云南农业大学龙润普洱茶学院

茶学

云南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班)、水利水电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卓越工程师班)、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务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地整治工程

云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云南农业大学理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工程

云南农业大学大数据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

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工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工程管理、工程造价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学、投资学、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电子商务

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社会工作、秘书学、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云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

英语、泰语、越南语、翻译

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体育教育(校园足球人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云南农业大学国际学院

土木工程(土木与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农林经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秘书学(高职本科)、食品科学与工程(高职本科)、风景园林(高职本科)、农学(高职本科)、林学(高职本科)、中草药栽培与鉴定(高职本科)、农林经济管理(高职本科)、电子商务(高职本科)、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专科)、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科)、中草药栽培与加工技术(专科)、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专科)、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专科)、林业技术(专科)、森林生态旅游与康养(专科)、畜牧兽医(专科)、建筑设计(专科)、园林工程技术(专科)、建设工程管理(专科)、工程造价(专科)、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大数据与会计(专科)、大数据与会计(新西兰交流项目)(专科)、国际经济与贸易(新西兰交流项目)(专科)、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科)、现代文秘(专科)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274人、外聘教师369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264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20.72%;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636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9.92%;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1100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86.34%,非本校毕业的教师占74.25%。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人,省级高层次人才84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6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9人,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云南省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云南省教学名师15人,省级高层次人才83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6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专职)

国家级教学名师:朱有勇

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李成云、魏红江等国家级教学团队:植物保护学教学团队(2008年,朱有勇)、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教学团队(2010年,吴伯志/郭华春)

全国优秀教师:周红杰、杨毅

云南省级教学名师:葛长荣、邵宛芳、邓伟、吕永康、何月秋、龚爱民、资谷生等

云南省级教学团队:动物遗传育种学教学团队(2009年)、蜂学教学团队(2009年)、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教学团队(2011年)、烟草学科教学团队(2013年)等

质量工程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9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专业入选云南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云南省级特色专业7个,云南省级重点建设专业8个,云南省级品牌专业5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拔尖创新型)4项,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复合应用型)2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专业2个,云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专业4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8个,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1门省部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云南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技术、农学、园艺、茶学、动物科学、植物保护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茶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农业水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植物保护、动物科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农科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边疆民族地区农业工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边疆农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拔尖创新型):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农学、园艺

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复合应用型):动物科学、动物医学

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云南省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红河州和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晋宁大春河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云南省级特色专业:农学、食品质量与安全、蜂学、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茶学

云南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英语、能源与动力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动植物检疫、园林、草业科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工程造价、农林经济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学、园艺、茶学、烟草、农业资源与环境、蜂学、动物医学、电子商务

云南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生物技术、植物保护、水利水电工程、动物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等

云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

云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作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农业工程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烟草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动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植物保护学实验教学中心等

精品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国家级精品课程

普通植物病理学、烟草栽培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微生物学(双语)、烟蚜种群空间格局和取样方法

云南省级精品课程

普通植物病理学、大学计算机基础、作物栽培学、烟草栽培学、普通昆虫学、普洱茶文化学、动物饲养学、鲜切花栽培学、动物育种学、农药学、土壤肥料学、牧草与草坪草种子学、土壤、植株与环境分析(双语)、肉品工艺学、VisualBasic程序设计、植物学、动物病理学、园艺植物栽培学、农业机械学、动物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环境生态学、肉品工艺学

云南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餐桌上的奇妙世界、动物育种学、工程制图、基础生物化学、普洱茶文化学、水力学、遗传学、植物学、组织行为学、烟草栽培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36项。

部分教学成果获奖

获奖等级

成果名称

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农业生物多样性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与实践

云南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云南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结合云南生物资源产业优势建设特色专业的研究与实践

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云南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直面云南水利特色强化立体实训培养边疆水利应用人才

学分制综合教学管理系统的创新与实践

农科专业基础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通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发与应用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构建“模块化”大学语文教学新体系

西部农科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边疆农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植物保护、作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农业、兽医、翻译、体育、风景园林、社会工作、生物与医药、资源环境、土木工程、林业、公共管理、工程管理

省部级重点学科:农业资源利用、农业水土工程、畜牧学、植物病理学、作物遗传育种、动物食品科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利用、植物营养学、园艺等

学校荣誉

2005-2018年,学校连续14年在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考评中获优秀,被教育部评为“2011-2012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2016年度全国创新创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2017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学校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云南省德育先进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文明单位称号。

2021年9月26日,被认定为“2021年度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科研和社会服务平台7个,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观测试验站、云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智库、研究基地等42个部省级科研平台;院士(专家)工作站13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25个,建有昆明市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6个、校级科研平台38个;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4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类创新团队2个,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3个。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云南大学共建)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西南中药材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国家辣木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普洱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食药同源资源开发与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与保护创新团队(2012年,李成云)

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西南多样性区域土地优化配置与生态整治科技创新团队(余建新,2015年)

农业部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云贵高原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云南茶树及茶叶加工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云南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云南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国土资源部土地类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土地利用—云南陆良野外基地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其他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云南分中心

云南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特优畜产品精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优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滇台特色农业产业化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异种器官移植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省级工程实验室:云南省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工程实验室实验室、云南省农业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云南省土壤培肥与污染修复工程实验室

云南省级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版纳微型猪近交系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生物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培育)、云南省动物基因编辑与体细胞克隆技术重点实验室、云南省作物生产与智慧农业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茶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云南省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杂交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农业节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反刍动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农业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云南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西南边境生态安全屏障与特色农业协同创新中心、高原山地牧业种质创新与养殖加工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农业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农业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

云南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作物种质创新及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滇型杂交粳稻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云贵高原草地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级高校工程中心:云南省高校水资源与节水灌溉工程中心、云南省高校蜜蜂资源可持续利用工程中心、云南省高校特色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生物天然气产业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天然橡胶绿色生产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咖啡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其他省级科研平台:云南省滇型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云南省香料研究开发中心、云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学院、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云南“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云南农村发展智库、工业(畜产品及饲料加工)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先后承担联合国全球环境基金、欧盟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务院农改办、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3604余项,科研经费达15亿元,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科学研究一等奖、国际农业研究(CGIAR)杰出科学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国际、国家及省部级奖励461项。

2020年,学校2项目获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资助,共获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项,立项数达历史最高,其中:面上项目1项,青年项目4项,地区基金44项,国际合作1项。

部分科研成果获奖

项目名称

获奖类别

高档、优质瘦肉猪配套系选育及其产业化研究

2006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害的基础研究

2007年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的原理与技术

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奖

安全优质猪肉及制品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2008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云南普洱茶化学成分及质量标准研究

乌骨绵羊的发现及其种质特征

2008年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高产优质抗病滇型杂交粳稻选育制种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

2009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石榴主要病虫害研究与防治

外来入侵生物防控技术示范与推广

2010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

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病原学、分子遗传学及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参与)

2010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普洱茶加工工艺技术创新与新产品研发

第三届中国茶叶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设施农业土壤质量演变机理与持续利用

第六届中国土壤学会科学技术奖

热带亚热带高产优质抗病杂交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2011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云南部分地区猪主要呼吸道疫病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2013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

云南肉羊肉牛产业化关键技术创建与集成示范

2014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特晚熟芒果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2016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三等奖

垂直差异性显著区土地整治关键技术及重大工程实践

2017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

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生猪主要疫病防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2019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成果二等奖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9月,云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有纸质图书174.85万册,当年新增15575册,生均纸质图书48.71册;拥有电子期刊3.74万册,学位论文871.44万册,音视频58804.0小时。2019年图书流通量达到6.96万本册,电子资源访问量417.60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224.05万篇次。图书馆是CALLS全国农学文献信息中心、CALLS全国农学中心成员馆,2014年获批为教育部科技查新站。

学术期刊《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科学核心期刊。主要刊登生物技术和农业生物多样性研究、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植物保护、土壤科学、园艺与食品科学、动物科学、农业生态与环境科学、农业工程等领域以第一手资料撰写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设有乡村振兴、农村社会学、农业经济学、土地管理、生态与环境、农业科技史、高等农业教育等栏目。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超星学习通、教育阅读网、博看网等多个数据库全文收录或作为统计期刊源。入选2018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扩展期刊。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与昆明、普洱、文山、德宏、迪庆、大理等10余个州(市)及670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与云天化等知名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协同国际育人”等项目;开展“3+3”校县联合行动,大力扶持当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现代农业,定点帮扶姚安县、南华县,朱有勇院士团队帮扶澜沧县成效显著。2018年,入选教育部“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个典型项目”,朱有勇院士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1987年,学校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开展科研合作,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14年获批“土木与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997年获批招收来华留学生,2014年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接收外国留学生院校;2001年开始,与荷兰劳伦斯坦大学开展“2+2”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2012年外交部和教育部批准“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在我校挂牌,承办各部委或国际组织委托的援外农业科技国际培训;2015年获批与新西兰林肯大学开展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先后与英国、美国、日本、德国、韩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越南、老挝、缅甸等23个国家75所院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长期与越南、泰国、缅甸各大学开展“2+1+1”联合培养越南语、泰语、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先后主持GEF、EU、ADB、IRRI等资助的20余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2022年5月13日,云南省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联盟启动大会在云南农业大学举行,云南农业大学等16所高校及2家企业组成的战略联盟将扎根云岭大地,为乡村振兴提供“云南经验”。

校徽

明确农业的基本形态作为学校的基本概念。

结合云南独特的地理气候和人文特色以及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方面的优势。

保持云南农业大学的原有手写字体,保持历史的延续性。

通过视觉的符号,突出农业、人文与科学结合的形象。

通过设计图形的内涵,突出云南的特色与文化概念。

核心形象来自于篆书云南的“云”字,云南得名于“彩云之南”,是中国自然生态和物种资源最丰富的省份,采用篆书“云”字为基础的设计图形,突出自身特色。

标志的核心构成一个问号,象征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体现大学对科学的不断探索,对未知领域的勇于发现。

整个云纹所形成的构图如同正在成长的植物胚芽,一方面体现农业大学的特色,另一方面也表现大学的广阔成长前景,换装的稻穗强调云南农业大学的农业特性及累累硕果。

新校徽在整体构图上追求传统图样与现代色彩体系的融合,体现大学严谨的学术研究风气,相互围绕的纹样,体现团结、和谐与合作的团队精神。

大学精神

开学养正,耕读至诚

大学精神诠释:启发学者、培养正道,潜心耕读、至真至诚。

校训

厚德博学,明理尚农

校训诠释:品格高尚、知识渊博,追求真理、献身三农。

职务

姓名

名誉校长

朱有勇

校长

李永和

党委书记

黎素梅

党委副书记、校长

盛军

党委副书记

雷建奕、李彤

副校长

孙海清、唐滢、徐昆龙、赵乐静、杨生超、李彤、魏红江、朱书生

纪委书记

李德勇

任期

唐毅吾

1958.09——1968.09

薛韬

1965.09——1970

王振华

1979.01——1983.09

张赣生

1983.09——1987.04

王寿南

1987.04——1991.08

黄仁跃

1991.08——1997.08

刘光维

1997.08——2004.11

杜玉银

2004.11——2008.09

张海翔

2008.09——2014.07

吴伯志

2015.06——2020.06

历任校长

汤惠荪

1939——1943

张海秋

1943——1953

彭少彭

1964.09——1966

王启明

1965.07——1971

赵柳泉

1980.04——1983.09

孙永铭

1983.09——1991.08

1991.10——1996.06

陈海如

1996.06——2004.07

2004.07——2013.04

百科目录

欢迎使用

在正文中为您提供以下目录供参考使用:(注:仅对大标题生效)

在正文中为您提供以下目录供参考使用:

平台的使命是,整合、展示、宣传中华文化;平台的信念是,保护、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平台的宗旨是,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THE END
1.云南农业大学概况学校信息化建设日趋完善,正致力于数字校园与智慧校园建设。学校现设20个学院,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水利水电、农业工程、农业经济管理以及部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 云南农业大学现有在职教职工1848人,其中高级职称700余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享受国务院津贴21人,有云南省突出贡献优秀人才https://www.cdtlxx.net/zhengce/71924.html
2.云南农业大学学科评估说明以及开设专业清单今天清风网小编整理了云南农业大学学科评估说明以及开设专业清单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云南农业大学开设专业 云南农业大学(普洱校区)学科评估 云南农业大学开设专业 云南农业大学开设专业清风网 院校名专业名称 云南农业大学 电子商务 云南农业大学 园林 云南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 云南农业https://m.mfqdd.com/44675.html
3.云南农业大学:首设咖啡本科专业前景好招生理工科云南农业大学表示,这是全国首个开办咖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点。今年“咖啡科学与工程”专业首次通过高考招生,共招录 100 人,以理工科考生为主,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建设,与雀巢、星巴克等品牌单位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可实现岗赛融合教学及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新增专业一头连着产业,一头连着就业,通过搭建创新创业平台,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CES8OT0519D4UH.html
4.学校要闻本站消息 11月21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农业农村部签署合作共建云南农业大学协议。在省人民政府和农业农村部的关心指导下,在省农业农村厅、省教育厅等相关厅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正式迈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这是我校办学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省部共建”高校的成功申建将为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师资https://www.ynau.edu.cn/index/xxyw.htm
5.云南农业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算是名校吗不少同学关心云南农业大学是什么档次的大学,以及云南农业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想知道云南农业大学值不值得去,本文将介绍云南农业大学的综合实力,包括云南农业大学的全国排名、师资力量、最好的专业等内容。 一、云南农业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 据教育部2022年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可知,目前我国https://www.gk100.com/read_40146.htm
6.云南农业大学招生简介学校现设20个学院,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水利水电、农业工程、农业经济管理等涉农学科以及部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烟草学院和普洱茶学院是服务云南优势产业而建成的特色教学单位。 云南农业大学专业学科 学校现有66个本科专业(高职专科专业20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8个。 https://www.lileliao.com/school/introduce/3748.html
7.学科建设保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赴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交流学习本科教育 2024-04-12 扬技能之帆展师者风范﹣﹣重温"3.18"讲话精神系列活动之师范生技能展示" 2024-03-18 保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到苏州高校交流学习 2023-12-29 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签订对口帮扶合作协议 2023-12-28 http://mksxy.bsnc.cn/xkjs.htm
8.090706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研究生专业属于哪个学科门类?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有特色高水平农业大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是江西省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是农业农村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https://www.kaoyan.cn/ky-mb/24/20569
9.云南农业大学B类学科名单有哪些(含BC类学科名单)院校专业公布评估结果旨在为参评单位了解学科优势与不足、促进学科内涵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客观信息,为学生选报学科、专业提供参考。2、云南农业大学简介 云南农业大学(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位于春城昆明,是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https://m.027art.com/daxue/zhuanye/9912537.html
10.学科引领创会计人才培养新模式——第四届自贸港建设与国际会计“在智慧财务发展的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必须深化课程体系与内容的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探索多元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云南农业大学教授徐昆龙认为,人才培养要明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健全课程体系架构与完善主干课程设置。此外,还要结合课程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如智慧财务管理模块开发与应用、RPA机器人技术,会计信息系统安全https://api.zgkjb.com/news/shareH5/152205
11.江苏大学是顶级双非吗?附公认最强的双非大学名单一、江苏大学是顶级双非吗? 江苏大学在双非院校中处于顶尖地位。该校以省命名,但位于镇江,为教育部、农业部、江苏省共建高校。江苏大学在综合实力、学科建设、就业前景等方面都有着不错的成绩。 (一)综合实力 江苏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其综合实力不容小觑,在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78名。 https://www.6617.com/p_758198036.html
12.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北林),位于北京市,由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以生物学、生态学为基础,以林学、风景园林学、林业工程、草学和农林经济管理为特色,是https://baike.sogou.com/v36942.htm
13.未来的农业教育会是什么样加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确定农业高校的未来发展方向,需要明确当下的问题所在。 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认为,当前我国农业高校面临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亟待优化、原始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高端智库建设需要加强等问题。 推动农业创新,培养具有前沿探索和交叉创新能力的人才,让科技创新与产业需求“双向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7128&newsId=5693073
14.如何根据“双一流”名单选择大学和专业?可以说,云南大学是整个西南地区的高教“始祖”。 云南大学1996年首批列入国家 “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1年列入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院校, 2004年成为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高校。民族学、生态学排名第2,政治学排名第6,生物学排名第9,化学排名第13。微生物学、化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https://www.jianshu.com/p/533d195e7d6b
15.佛山大学:圆梦“大学”再启新征程在下午的佛山大学畜牧学科高质量发展建设分论坛上,多位在畜牧学科领域内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为佛山大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动力。其中,云南农业大学原副校长葛长荣教授从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等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深入交流,他建议,学校把握新农科发展机遇,走高水平畜牧学科建设之路。 https://www.fsonline.com.cn/p/342143.html
16.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职业规划(精选14篇)首先向您致以最诚挚的问候!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我的求职自荐书。我是云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将在6月毕业。在即将踏上征程之际,在此呈上自己的求职自荐书,真诚地希望加入贵公司。 大学四年里,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着严谨的学习态度,认真的学习了专业知识,对机械设备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pvl5gto.html
17.云南农业大学2024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2024年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已出,为了让大家深入了解,下面整理了云南农业大学2024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其中,包括研究生招生专业代码及名称、研究方向、考试科目,招生人数等,希望大家能够在感兴趣的领域有所突破。 云南农业大学2024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http://m.e4221.com/kaoyan/zhuanye/37076.html
18.“传统生态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暨第二届生态人类学学科建设会议2024年6月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资源环境与生态人类学研究室、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传统生态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暨第二届生态人类学学科建设会议”在云南大理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30余名专家学者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理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云南省社科院、吉首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71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