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出台互联网医院药学服务管理办法

2021年1月13日,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发布《湖北省互联网医院药学服务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共十二章六十二条。

第五章规定了互联网医院处方流转平台建设流程:互联网医院为患者提供处方流转服务,建立互联网医院处方流转平台,遴选入驻平台零售药店。通过互联网医院、平台药店和患者的数据对接,在医生、药师和患者之间实现处方和药品信息互联互通,完成医师电子处方开具、药师在线审核、药店调配核对和药品配送等流程。

以下为《管理办法》全文。

关于印发《湖北省互联网医院药学服务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卫生健康委,部省属医疗机构:

为创新药学服务模式,推进药学服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保障互联网医院药学服务安全、高效、可监管,省卫生健康委制定了《湖北省互联网药学服务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各地、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有问题或建议,请及时反馈至省卫生健康委。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年1月13日

湖北省互联网医院药学服务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创新药学服务模式,推进药学服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保障互联网医院药学服务安全、高效、可监管,助力全省互联网医院发展,推进健康湖北建设,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及《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等法律规章,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准入管理的各级各类互联网医院。本办法所称的互联网医院药学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处方审核、处方调配、处方流转、处方点评、药学门诊、用药咨询、用药教育、药学科普等。

第三条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与互联网医院登记机关,通过湖北省互联网医院监管平台,对互联网医院开展的药学服务共同实施监管。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全省互联网医院药学服务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互联网医院药学服务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管理

第六条从事互联网医院药学服务工作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取得相应资质,并进行电子实名认证。互联网医院药学服务工作应记录药师的服务信息。

第九条互联网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制定可在互联网医院处方审核、配送及流转的药品目录。药品目录应定期调整,并保障常见病、慢性病患者治疗方案的连续性。对于个别用药风险较高、需要进行个体化用药指导的药品,应严格控制进入目录。

第三章处方审核

第十二条互联网医院处方审核对象为互联网医院的医师在线上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电子处方。互联网医院信息系统应配置合理用药软件,对处方进行初步审核,对合理用药软件不能审核的部分及合理用药软件筛选出的不合理处方,由审方药师进行人工审核或复核。

第十三条互联网医院应建立明确、详细的处方审核流程,对处方进行合法性、规范性、适宜性审核,审核记录完备,过程可追溯。审核完成后,审方药师在处方上进行电子签名或签章。处方经审方药师签名或签章后进入收费和调配环节。互联网医院处方审核依据应与实体医疗机构处方审核依据一致,并同步更新。

第十四条互联网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应建立不合理处方的反馈机制,并对处方审核工作开展质量监控与评价,建立处方审核质量监测指标体系。

第十五条互联网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应会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处方审核人员职责及权限进行管理,并保障患者信息及数据安全。

第十六条有条件的互联网医院,经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审核,可成立区域处方医嘱审核中心。区域内其他医疗机构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电子处方传输至区域处方医嘱审核中心,由互联网医院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统一进行审核,并作出是否同意调配发药的决定。

第四章处方调配

第十七条互联网医院开具的处方需经审核合格后方可调配。互联网医院开具并审核合格的处方可在互联网医院实体医疗机构调配取药、委托第三方药品配送企业配送或流转至零售药店取药。

第十九条互联网医院开具的电子处方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

第二十条互联网医院应对其委托的第三方药品配送物流企业的资质进行审核,重点评估企业药品质量和供应保障能力。互联网医院应督促第三方药品配送物流企业对药品各配送环节进行管理,保障药品的可追溯性,确保配送药品的安全、及时、有效。

第五章处方流转

第二十一条互联网医院为患者提供处方流转服务,建立互联网医院处方流转平台,遴选入驻平台零售药店。通过互联网医院、平台药店和患者的数据对接,在医生、药师和患者之间实现处方和药品信息互联互通,完成医师电子处方开具、药师在线审核、药店调配核对和药品配送等流程。

第二十二条互联网医院应对处方流转服务实施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动态监管,加强医疗机构电子处方管理、药品安全管理,确保处方流转平台合法合规运行及数据安全。

第二十三条互联网医院对处方流转平台建设、运行及维护实施监督和管理。互联网医院制定流转平台零售药店的审核条件,督促平台零售药店加强药品质量、药品配送服务管理,指导零售药店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用药交代等药学服务。

第二十四条互联网医院遴选平台零售药店应坚持方便人民群众就医,降低人民群众就医负担,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原则。

第二十五条平台零售药店是药品供应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平台零售药店的药品配备应满足互联网医院药品目录要求,所购入药品应在采购、储存、销售、运输等环节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平台零售药店应按照法律要求建立药品追溯系统,实现全流程可追溯,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并做好记录存档备查。

第二十六条流转到平台零售药店的处方应严格按照互联网医院药品目录调剂,原则上调剂药品通用名、剂型、规格、包装及厂家应与实体医疗机构保持一致,销售价格参照实体医疗机构进行管理。特殊情况下,经互联网医院审批同意后方可变更剂型、规格、包装或厂家。平台零售药店应根据互联网医院药品目录、价格变动情况及时同步调整。

第二十七条有条件的地区或互联网医院,可在区域处方医嘱审核中心的基础上建立区域互联网医院处方流转平台,对区域内处方流转统一管理。

第六章处方点评

第二十八条互联网医院处方点评工作由医疗管理部门和药学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互联网医院药学部门成立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负责处方点评的药学技术工作。小组成员应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和合理用药知识,且有中级及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二十九条互联网医院应当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织下,建立由药学、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医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处方点评专家组,为互联网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提供专业技术咨询。

第三十二条医疗管理部门和药学部门应对处方点评质量进行监测,并建立数据安全管理规程,明确工作人员调取数据权限,后台登记操作记录备查。

第三十三条互联网医院根据点评结果,建立不合理处方的反馈机制,定期公布处方点评结果,通报不合理处方。

第三十四条有条件的地区或互联网医院,可经上级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成立区域性处方医嘱点评中心。对本区域内医疗机构开具的处方医嘱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

第七章药学门诊

第三十六条互联网医院开展药学门诊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取得临床药师岗位培训证书、主管药师及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临床药学工作2年及以上,或者具有药学专业技术高级职称并从事临床药学工作2年及以上。

第三十七条互联网医院药学门诊服务于对用药有任何疑问的患者,重点服务对象包括接受多系统多专科同时治疗的患者、同时服用5种及以上药物的患者、正在服用特殊药物的患者、特殊人群、怀疑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及需要解读治疗药物监测报告的患者等。

第三十八条当患者病情出现变化或存在其他不适宜在线诊疗服务的情形,互联网医院药学门诊药师应当引导患者到实体医疗机构就诊。

第三十九条互联网医院药学门诊应为每位患者建立药物治疗管理信息化档案并随诊更新,收集患者信息,开展药物治疗评价、用药方案调整、制定个体化的行动计划、开展患者教育及随访等工作。药师在出诊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第四十条互联网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应定期对药学门诊工作进行考核检查,制定符合本机构实际的考核内容和标准,并有可追溯记录。

第八章用药咨询

第四十一条互联网医院开展用药咨询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取得中级及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四十四条药师应根据咨询问题及服务对象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地解答。如用药建议与医师治疗方案不一致,应告知患者与医生进一步沟通,明确治疗方案。

第四十五条药师应拒绝提供怀疑有自我伤害或危害他人为目的的用药咨询。对于暂时无法核实或确定的内容,向咨询者解释且取得同意后,择期回复;对超出职责或能力范围的问题,应及时转诊或告知咨询去向。

第四十七条互联网医院药学部门应建立用药咨询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定期对用药咨询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收集临床科室、患者等对用药咨询的建议和意见,制定反馈改进及激励机制,提升用药咨询服务质量。

第九章用药教育

第四十八条互联网医院开展用药教育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具有药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四十九条互联网医院药学部门应成立用药教育管理组织,设专门的管理及工作人员,负责制定相应的用药教育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第五十条互联网医院用药教育服务对象包括患者、患者家属及公众。服务内容包括药物作用、药品用法用量、用药期间应监测的症状体征及检验指标、常见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如何预防及应对用药错误、药物相互作用及药品贮藏等。

第五十一条用药教育应针对不同患者或人群的需求,采取适宜的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用药教育,并及时进行客观、规范记录。

第五十三条互联网医院药学部门应制定用药教育管理、评估与持续改进方案,负责用药教育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及评价改进。

第十章药学科普

第五十四条互联网医院开展药学科普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具有药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五十五条互联网医院药师应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优势,向公众提供具有真实性、准确性、专业性和时效性的用药科普信息,同时需兼顾科普内容的通俗性和实用性。不应发布未经临床研究证实或医学界尚存争议的前沿研究内容,避免误导公众。

第五十六条药学科普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及音频等形式,提倡使用文字与图片结合、动漫和短视频等新颖形式对公众发布科普内容。

第五十七条发布药学资讯及科普内容的互联网服务平台须建立信息发布审核制度,药师撰写的科普作品未经审核不得公开发布和随意转载。

第十一章监督管理

第五十八条互联网医院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对本机构开展的药学服务进行严格管理,建立人员培训及选拔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和义务,加强信息权限管理,保证互联网医院药学服务的安全、有效、有序开展。

第五十九条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与互联网医院登记机关通过省级互联网医院监管平台,对互联网医院药学服务全流程实施监管,重点监管互联网医院药学服务人员资质、处方审核与调配、处方流转过程、患者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等内容。将互联网医院药学服务纳入实体医疗机构的绩效考核和医疗机构评审,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THE END
1.湖北网信网黄石市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开园 十堰丹江口市开展整治直播乱象专项检查 鄂州市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 恩施市2024年“荆楚农广 寻美恩施”农村电商直播技能大赛圆满落幕 主题活动 湖北省“网络宣传好作品奖” 是这个理 湖北网络普法地图 专题专栏查看更多 2024年湖北省网络文明大会 https://hbcac.gov.cn/
2.“互联网+”监管新体系“互联网+”监管新体系 时间:2024-12-13 15:42:32 来源:荆门市市场监管局 主办:中共荆门市委宣传部 中共荆门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荆门文明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724-2332156 投稿信箱:editor@jmnews.cn 鄂ICP备1200092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402000103号 技术支持:荆门新闻网 http://wmw.jmnews.cn/gygg/2024-12-13/23005.html
3.湖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北省“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加快推进“互联网+执法”信息系统应用,以物联网、大数据为基础,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安全感知、评估、监测、预警与处置体系。引导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开展基于信息化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建立基于大数据的特种设备智慧监管体系。加快推进民航安全大数据平台建设。http://law.foodmate.net/show-218104.html
4.法治日报2021年07月26日综合32、坪山区“信用+执法监管”块数据治理体系 中共深圳市坪山区委政法委员会 33、杭州市临平区矛调中心“云上中心” 中共杭州市临平区委政法委员会 34、深圳市宝安区“四网融合”共建重点人员 智慧服务管理体系 中共深圳市宝安区委政法委员会 35、黔南政法智能化试点建设 http://epaper.legaldaily.com.cn/fzrb/content/20210726/Articel02002GN.htm
5.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1第2期(总期52期)在线培训课程《规划》同时指出,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务服务重点领域和高频事项基本实现"一网、一门、一次"。2022年年底前建成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及国家秘密等外,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平台办理,全面实现"一网通办"。 《规划》还指出,要加快推进社会信用立法,完善失信惩戒机制。规范失信惩戒对象名https://zzql.cc/?list_89/1278.html
6.信息化监理范文12篇(全文)Epmis的广泛运用也可为企业对所属各项目监理部的工作考核以及建设行政主管理部门对监理行业的监管提供有效手段。 作者简介: 王晓觅 江苏建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工程师,联系方式:***。蒋惠民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市场监管处,主任科员。 信息工程监理对信息工程技术的促进 第3篇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auu0tsx0.html
7.湖北省社会药房质量和服务管理指南(试行)监管第一条 为规范社会药房处方审核工作,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湖北省社会药房监督管理办法》《湖北省社会药房质量和服务管理指南》等文件,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药品零售企业、第三方互联网药学服务平台处方审核管理。 https://www.ciopharma.com/supervise/14634
8.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0年)》——湖北全国一体化在线监管体系初步建成,事中事后监管效能不断提升。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向纵深发展,实现与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互联网+监管”系统互联互通,截至2020年底,接入各地区各部门监管应用451个,汇聚监管业务数据21亿条,发布监管动态2万余条,业务人员注册用户超过200万人http://www.hbafxh.org/NewsShow_1529.html
9.湖北省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办法(五)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院内流转各环节实行电子监管,以市为单位构建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信息互联,避免患者在不同医院重复开药。医疗机构应在“湖北省医疗服务智能综合监管系统”监测下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通过监管系统开展事后监管。 第三十六条 处方和专册https://www.yydbzz.com/article/2021/1004-0781/1004-0781-40-11-1475.shtml
10.湖北省应急体系“十四五”规划(八)"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建设工程 (九)应急装备现代化提升工程 (十)城乡综合风险监测预警中心建设工程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加强经费保障 (三)加强考核评估 湖北省应急体系"十四五"规划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我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根据《"十四五"国家https://www.chinasme.org.cn/html/mcms/daohang/zhongxingailan/neishejigou/xinxizixunchu/anquanyingjichanye/1673943929890500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