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后,武汉市总工会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精神,迅速行动,在全市开展以“到职工中去”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组织工会干部自带干粮,背起行囊,肩负使命,走进企业,深入班组(社区),沉到一线,进车间、站工位、当学徒,开启一段零距离、有温度的践行群众路线的新里程,打开一片联系职工、服务企业的新天地。
武汉市各级工会组织积极采取措施,广泛开展“到职工中去”的活动,不断将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一)当好职工思想政治引领的“播种机”:一是启动“红色引擎”,播撒“红色种子”;二是打造“红色阵地”,传承“红色基因”;三是培育“红色头雁”,激活“红色细胞”。(二)当好提升职工素质的“引导员”:一是着力构筑职工政治引领新平台;二是着力拓宽职工自我保护新领域;三是着力丰富职工文化活动新载体。(三)当好职工合法权益的“守望者”:一是建强职工维权主阵地;二是种好平等协商示范田;三是筑牢维权制度防火墙。(四)当好促进企业发展的“加速器”:一是弘扬先模精神,激发职工劳动热情;二是开展合理化建议,培育创新创业能力;三是创新工作方式,力促企业经济发展。(五)当好关爱服务职工的“贴心人”:一是走访座谈听民意;二是真心实意解难题;三是普惠服务见真情。
“到职工中去”活动开展以来,武汉市各级工会形成了市总机关“驻企蹲点”、区级工会“包片挂点”、企业工会“进班到点”的格局,产生了服务企业促发展,服务基层增活力,服务职工强基础的效应。活动中,还建立了定期回访和活动评价机制,工作队开展的一系列接地气的工作,赢得了企业党政的认可、基层工会欢迎和职工的普遍称赞,对工作队各项工作的测评满意率达到97.9%。实践证明,“到职工中去”活动是增进职工感情、密切群众关系、锤炼干部作风、回归工会本来的一次生动实践。
护根之举
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创新之举
湖北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董永祥
武汉市开展“到职工中去”活动,体现了中央有号召、工会有行动,是去“四化”强“三性”的务实之举,是更是新时期工会工作聚焦主业的具体行动。
砥砺奋进,政治领航向。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政治性放在首位。开展“到职工中去”活动,强化政治引领作用,紧扣迎接和服务十九大这个主线,谋划、思考和推进工会工作,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服务职工群众、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围绕实现中国梦履行工会职责、展现工会作为。
“姓党为群”,肩负新使命。工会组织担负着“姓党为群”的双重角色特征,必须自觉地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职工群众解难,充分发挥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开展“到职工中去”活动,承担起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不断厚植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联系职工,筑牢生命线。工会的根基在职工群众,血脉在职工群众,力量在职工群众。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是工会的最大优势,也是工会生存发展的根本条件。去“四化”,从根本上解决脱离群众的问题,也是“到职工中去”活动的深意所在,也是工会工作生命力所在。要把武汉市的这项活动放大到现实这个层面,来推动落实好,努力使工会组织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
武汉在全省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强化主中心,复兴大武汉,是湖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赋予的新使命。希望武汉工会勇立潮头、走在前列,认真总结经验做法,把“到职工中去”活动打造成走出湖北、走向全国的亮丽品牌。
引领产业工人队伍新发展
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总工会主席李述永
武汉市总工会“到职工中去”活动,口号很响亮,工作做得也很务实,取得了一定成效。面对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这个大课题,武汉市总工会以“到职工中去”活动为载体,
唱响了时代主旋律,强化了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在“到职工中去”活动中,紧紧把握当代职工特点,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创造性启动红色引擎工程,强化“红色引领”,激活“红色细胞”,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引领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
适应了工作新要求,承担了工会应尽责任使命。在活动中,认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站在巩固和扩大党执政之基的高度,开展服务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系列活动,努力把握好服务新时期职工队伍建设的“方向盘”。在互联网经济、新民营经济及新“四军”中,针对产业工人队伍涌现出的新生力量、职工队伍素质出现新特点,认真挖掘和总结,主动引领这些新领域新业态职工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对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的身份认同。同时,通过开展“到职工中去”活动,努力营造形成“劳动最光荣,创造最伟大”的良好氛围,激发了产业工人劳动热情,调动了广大职工投身“三化”大武汉建设的积极性。
铸魂之旅
武汉市总工会宣教部副部长、驻企小分队队员曹晶
中华全国总工会在汉挂职干部、驻企小分队队员苏健
作为全总机关选调生,我在研究生毕业后就进入全总机关工作。在武汉挂职期间,能有幸参与“到职工中去”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段很宝贵的经历。驻企期间,我们走上岗位当学徒、深入职工交朋友、因地制宜办活动,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历练了自己。在岗位劳动中,我体会到只有与职工有同样的感受,用职工习惯的话语来交流,才能真正融入职工;在调研和服务中,我领悟到只有学会换位思考,从职工的角度出发,针对不同的职工群体采取不同的举措,才能使我们的服务更有成效、工作更有作为;在完成市委领导交办的“用讲故事的方式讲理论”这一课题中,我认识到作为年轻干部,只有自觉拜职工为师,不断积攒经验,主动锻炼本领,才能满足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需要。我要感谢这次驻企活动,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有底气、更接地气。
暖心之行
湖北鼎龙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载体生产车间操作工罗刚
市总工会这次开展的工会干部“到职工中去”活动,最大亮点就是领导不再是领导,大家既是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也是通力合作的“战友”,更是无微不至的“家人”。上班中我们谈工作和学习,一起进步;下班后我们谈生活和理想,彼此交心;活动中我们同心协力完成游戏,获得快乐。驻企同志和企业员工不仅可以快乐地学习,还可以愉快地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
武汉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WIT)操作部职工张淞
武汉裕大华纺织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姚利军
武汉盛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继泽
本来,我们以为市总工会“到职工中去”活动,就是为了迎合市里开展的一些活动主题,走走过场而已。但是,小分队进驻后,却给我带来了3个“没想到”。第一个没想到的是,4位同志一到公司就直奔岗前培训的课程,深入忙碌的生产车间,扎根在工作一线,踏踏实实当起工人来。第二个没想到的是,这些从没接触过仪器仪表生产环节的“门外汉”,竟然“随随便便”就能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给企业带来了很大帮助。第三个没想到的是,小分队的背后有市总工会这个无比强大的后援团,微课堂、工会普惠服务进企业、职工状况和工会作用发挥情况调研等,给企业带来了真正的实惠。
武汉嘉华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涌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副书记、区总工会主席张彩萍
全市工会系统“到职工中去”活动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通过这一良好的活动形式,把党和政府对工会的要求,以及基层职工群众对工会的期盼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驻企小分队以小见大、贴近服务的方式之所以受到企业和职工欢迎,他们给我们的鲜活启示就是,为企业和职工服务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政策管全部。如果没有一企一策的工作方案,活动就有可能流于形式。所以,为企业服务,为职工服务,就需要直面问题,说实话、办实事。带着问题走下去,带着思考走出来,再带着办法走下去,如此往返才能见真功出实效。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我们欣喜地看到,市区工会组织在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方面形成了有机的互动,各级基层工会组织在活动的引领下,在企业、在职工队伍中间做到了有声音、有图像,有旗帜、有引领,有服务、有真情、有号召力、有战斗力。全区的工会工作在受到了企业和职工欢迎的同时,也得到了领导的充分肯定。
强基之策
工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创新之举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院院长、教授杨冬梅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是工会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工会应当认真学习贯彻《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精神,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是要引导产业工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二是要增强工会组织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建立健全联系产业工人的长效机制,努力解决基层基础薄弱问题,充分激发基层工会活力。三是要创新建功立业的载体和方式,团结动员产业工人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建功立业,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四是要通过完善维权机制,提高工会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产业工人。武汉总工会开展“到职工中去”活动,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方面走在了前列,动作迅速,措施得力,效果明显,为工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同时也为今后深化举措,完善制度,开拓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职工中去”是工会践行群团改革要求的创新举措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劳动关系系主任、副教授吴清军
武汉市总工会开展的“到职工中去”实践活动,不仅是贯彻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同时也是践行群团改革要求的创新举措。“到职工中去”充分发挥了工会桥梁纽带的作用,是工会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式的一种新突破和新尝试;“到职工中去”积极履行了工会的职责,搭建了劳资对话、沟通和协商的平台,推动企业工会和职工积极主动参与到企业经营和管理当中去,不仅维护了员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了企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职工中去”真正体现了工会的群众性本质,工作队深入职工群众,与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活动、同成长,既提升了职工对工会工作的认同感,增强了职工对工会的信任,也增强了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坚守工人立场与工人共成长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教授郑广怀
“到职工中去”是新时期工会工作的创新之举。首先,“到职工中去”体现了工会思想观念和工作导向的提升,开启了走进工人、了解工人、服务工人的良好示范。其次,活动中强调的“六同”有助于工会干部坚守工人立场。工会干部成长的终点应该是使自己“成为”一个工人,只有工会干部深切认识到“我们都是工人”,才有可能真正开启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新局面。第三,“到职工中去”的关键在于拓展接触工人的渠道,追求真知。目前“到职工中去”活动主要通过干部短期进驻企业接触处于生产场所中的工人,今后可以探索更加多样化的渠道走进工人。此外,“到职工中去”还提供了工会干部检验既有关于工人的认识是否准确的渠道,又提供了工会干部获取鲜活的工人经验的渠道。
新时期工会工作内涵提升的机遇与挑战
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长戴正清
实践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形式
湖北省委党校综合教研部主任、教授李银安
武汉市总工会首创“到职工中去”活动,内容丰富新颖、作风凌厉扎实,实效突出,值得点赞,长效化推进。通过这样的系列活动,武汉市总工会强化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履职尽责有担当,增强了党的阶级基础和党治国理政的基石。“到职工中去”是弘扬红色的传统与作风,是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落实到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该活动使工会组织融入群众、倾听群众、解民忧,服务职工,全面促进落实职工政策和福利等权益保障,是创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的新探索。我们党要切实做到三个代表,必须首先到职工中去,只有到职工中去,我们的工作才能获得能量和才智,这也是我们工作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