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工商学院

《企业运营综合仿真实训》是广州工商学院会计学院本科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的重点课程。本课程根据“把企业搬进校园”的设计理念,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共同创建基于现代化产业经济形态,集市场环境、商务环境、政务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为一体的虚拟经济社会环境。有效利用新道VBSE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开展实训教学,以企业全面经营为主线,以企业经营业绩为目标,使学生全面了解工商注册、团队组建、人力资源、采购、销售、财务等业务流程与常识;掌握财务等关键业务和技能,使学生具备财务专业的职业素养。其中工商注册、团队组建、采购销售、生产安排、财务核算等业务项目包含了会计、财务管理、税法、会计信息系统、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扩展了财会专业学生的知识范围。作为一门跨专业综合性的仿真实训课程,该课程已获校级一流课程立项,获多个省级优秀案例奖。本课程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力求在课程思政建设、教学模式创新中积极探索特色化成果。

(二)课程前期基础

1.建成优质实践教学中心

围绕《企业运营综合仿真实训》课程建成“新道云财务管理会计师实践基地”、“新商科VBSE财务共享实践教学中心”,建筑面积5710平方米,可完成100多个实验实训项目,形成覆盖会计学和财务管理40余个教学班的大型高仿真实践基地。

2.教科研引领课程建设

课程开设以来,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已顺利开展或已结项;自编教材《企业运营综合仿真实训》获批立项并出版;获批2021年度广东省校级一流本科课程;曾获2021年度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教学优秀课程案例一等奖、广东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广东省教育厅首批本科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成功申报广东省校企联合实验室项目,与企业联合打造“新商科数智财务联合实验室”。

3.课程建设历程

二、案例建设举措

(一)设计思路:制定-深挖-重融-评价-渗透

《新业财协同下的生产成本核算综合仿真实训》是基于《企业运营综合仿真实训》课程中的成本核算教学内容,在虚拟商业社会环境中全方位仿真模拟童车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核算全过程。成本核算教学实操作性强,但从教师教学教法、学生学习方式、教学评价过程和教学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着过于强调学生的实操技能而忽视课程育人功能的实现的问题。因此,本着“德学融通、业财协同”的原则,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中,通过挖掘案例内在的思想教育价值,以隐性教育的方法,潜移默化学生的爱国情怀、诚信意识和清廉勤俭,实现知识能力与职业素养协同发展。

通过制定目标(教学、思政)、深挖思政元素(家国情怀、使命担当、文化自信、道德素养、法治思维、专业精神)、重点融合(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立德与树人)、评价过程化和平台渗透性,使教师明确思政任务,掌握思政方法,提高思政能力;使学生增强道德法律观念,提高专业综合素养,从而形成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效应,落实“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的教学理念。

(二)夯实OBE教育模式

以成果导向教育(OBE)教育理念为基础,每个小组组成一家企业,学生在企业内部担任不同岗位角色,企业上下游工作岗位工作同步进行。教师将所有实训流程利用线上教学平台指导学生自主完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专业与创业结合,模拟与实战结合,学校和企业结合。

图2:混合式教学模式

(三)案例特色,创新实施

本案例选自《企业综合仿真实训》课程第四章固定数据经营专题培训——生产成本核算虚拟仿真实训的教学内容,主要知识点有制造业产品生产业务流程、料工费的计算与分摊、折旧核算和成本核算。本案例主要采用讲授法、案例法、课堂讨论法、实验法、启发法等来开展成本核算专题讲解,有效现代化教学技术以及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将爱岗敬业、诚信经营、职业道德修养等充分融合到教学的每个环节。教师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和自制多媒体数据库进行混合式教学,增加课堂的生动性,提高课堂的吸引力。

1.跨专业仿真,落实“两性一度”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企业运营的多岗位业务流程及财务核算内容嵌入虚拟仿真的场景当中,做到机构仿真、环境仿真、流程仿真、岗位仿真,力求真实再现企业运营的过程。学生需要运用3年本专业与跨专业理论知识并发挥自主性与主观能动性,课程具有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

2.教学目标和思政育人目标融合

图3:教学目标和思政育人目标融合

3.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

(1)教学内容融入思政教育。在实训课中发挥“润物无声”的思政育人作用,落实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在生产成本核算虚拟仿真实训课堂的授课过程中,通过新道VBSE综合实践教学平台,采用案例分析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方式,以点带面地把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实训课的整个实训课过程之中。在达到实训课目标的同时,发挥专业课“润物细无声”的思政育人作用,进一步落实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设计。利用仿真实训教学,让学生加速蜕变为职业人,完成高质量就业,培养经世济民的职业理想。

(2)教学过程贯彻思政教育。生产成本核算虚拟仿真实训的教学环节众多,有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实训教学、线上教学、虚拟仿真业务操作、成果手册、分组活动、课程研究总结等多种多样的环节。在生产成本核算虚拟仿真实训中,让学生在制造业产品生产业务流程中体会爱国情怀和爱岗敬业,在原材料成本归集与计算中体会遵纪守法,在产品与完工成品间的分配中体会恪守诚实守信等。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通过自己的专业技术、科研水平、讲台形象、授课艺术、人格魅力等各方面潜移默化感染学生。

(3)教学评价体现思政教育

(4)教学平台渗透思政教育

图4:教学内容融入思政教育

学过程贯彻思政教育

4.评价过程体现思政教育

评价模式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多维度评价体系,在团队互评中增设如诚信经营等思政考核评价机制,以促进课程思政教育在本案例中贯彻实施。

图6:多维度评价体系

5.教学平台渗透思政教育

本案例中利用“学习通”和新道VBSE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将爱国主义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潜移默化到学生学习生活中。

图7:教学平台渗透思政教育

三、案例成效

(一)影响力分析

1.校内专家多次听课评课交流经验——广州工商学院会计学院院长任道纹教授、专业带头人张丹丹博士、张燕博士以及宫相荣教授、范春杰教授等多位督导在沉浸式听课后开始了教学交流会。

2.同行高度肯定,辐射应用面广——目前已累计接待高等教育行政主管单位、高等院校及新道科技等企业近30家单位来校指导、参观交流,并受到好评。本案例也获评为会计学院产教融合成功项目案例,并取得校内外多个教学成果。

3.学生评价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受用且受益——学生在评教和课后问卷中反馈该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实训体验和深化专业实践应用。

4.通过公开媒体平台对课程过程与成果等进行报道和宣传

会人会语广工商公众号:

GGS企业运营综合仿真实训公众号:

会计学院专业建设网页:

图8:公众号推文(节选)

图9:会计学院专业建设网页(节选)

(二)师资团队成果

教师在教学中实现了知识能力与职业素养协同发展。该课堂曾获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教学优秀课程案例一等奖,广东省本科高校2021年课程思政改革示范课堂;教师团队自编教材《企业运营综合仿真实训自编讲义》已获教材立项并使用。

(三)教学资源库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情况

1.依托新道VBSE综合实践教学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生均使用学时不少于1.5小时/课次,自2018年会计学院开设《企业运营综合仿真实训》课程以来共完成8期的大规模教学活动,多达5000余名学生参与了课程的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依托学习通平台实现《企业运营综合仿真实训》课程开展线上自主学习并逐步建立在线公开课程示范资源包;

图10:学习通课程门户数据

3.建立丰富多样的媒体资源库,满足师生线上线下教学需求。

图11:丰富的教学资源库

四、案例教学反思

通过校院两级实训教学督导的实训教学检查评价结合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分析,保持对实训教学的持续改进,实现三个关键环节闭环管理的方式构建实验教学质量的监督与反馈机制,以保证和持续提升实验教学质量。通过对新业财协同下的生产成本核算综合仿真实训的案例教学经验反思,总结几下几点:

(一)今后五年课程的持续建设计划

1.持续推进产教融合

继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实训教学改革,将课程与新道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将课程案例与学生创新创业、专业竞赛、教科研有效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以研促教,引企入教,与企业紧密协同建立创新生态系统,邀请企业导师参与课程建设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2.课程打造成示范中心

以《企业运营综合仿真实训》课程为起点努力将新科商科实践教学中心打造成学院新文科示范中心乃至省级新文科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教学示范中心,与新道等知名企业联合建设“新商科数智财务联合实验室”。

3.人才培养

(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进一步扩大跨专业的应用

目前课程所仿真与扮演的角色需跨专业的学生,如金融、工商管理、物流、生产运营等专业的学生,然而这些学生所分布的学院没有并入到该课程中与会计学院学生整合实训,未来需要在跨专业方面进一步融通。

2.加大课程技术改革

3.师资发展

课程需要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目前师资以内培为主,将来需要向社会与企业引入企业师资作为补充加强课程的实践指导。

THE END
1.在线课程平台推动在线教育十年发展的研究与展望[摘 要]慕课在我国已发展十年,积极推进了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课程平台的建设与运营是在线教育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数字化变革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在智慧教育的新生态中,新技术赋能的在线课程平台的迭代升级将为构建新型教育服务模式、推动管理创新和实现教育现代化发挥更大作用。 http://m.jyb.cn/rmtzcg/xwy/wzxw/202302/t20230223_2111003330_wap.html
2.国内在线教育发展历程及特征有哪些?问答集锦国内在线教育发展历程及特征有哪些?93匿名用户 2024/11/07 最佳答案 由匿名用户编辑于2024/11/07 15:32 初步成熟,进入提质发展阶段。 中国在线教育自上世纪 90 年代末互联网技术进入中国便开始发展,期间经历 了萌芽期、模式探索期、快速发展期、初步成熟期四大阶段。 诞生初期(20 世纪 90 年代-2000 年):随着 https://m.vzkoo.com/question/1730964401632803
3.在线教学的发展历程内涵特征及质量监测在线教学的发展历程、内涵特征及质量监测 李森;高静 开通知网号 在线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形态,大致经历了以印刷和通信技术为载体的传统函授教学、以视听和大众传播技术为媒介的多媒体教学、以互联网和在线平台为依托的在线教学三个发展阶段。在线教学的基本特征表现为教学目标的个性分层、教学主体的远程分离、教学资源的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KJJF202011008.htm
4.课程与教学论第三章课程与教学发展历程在线免费阅读第三章 课程与教学发展历程 一、我国古代的课程与教学 (一)我国古代的课程 中国有着悠久的学校教育历史,根据史籍记载,我国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了学校的雏形——五帝时代的“成均之学”,虞舜时代的“虞庠之学”。我国最早有史可考的学校见于夏朝,《孟子》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者三代共之,皆所明人伦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331571672404724773
5.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说课稿(通用5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认识计算器的基本构造和功能,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https://www.ruiwen.com/shuokegao/1986405.html
6.教育大数据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战略规划建议报告(6)《课堂教学行为编码规范》 (7)《教育大数据接口服务规范》 1.5 本报告数据来源及统计标准说明 1.5.1 本报告权威数据来源 1.5.2 本报告研究方法及统计标准 ——现状篇—— 第2章:全球教育大数据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2.1 全球教育大数据行业发展历程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46094883&efid=fVq5WNoRddfGQrd6lI_7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