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突破口,智慧经济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以知识和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以智慧产业化和产业智慧化为重点的现代经济发展形态。当前,国内外智慧经济风起云涌、发展迅猛。正确认识国内外智慧经济的基本形势,对于更好地推进我市智慧经济发展,进而抢占智慧经济发展制高点,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宽带网络建设掀起热潮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积极投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宽带网络建设。2010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推出《国家宽带计划》,计划政府投资72亿美元建设和普及宽带网,并在未来10年将投资规模提升到155亿美元。我国同样重视宽带建设,2013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旨在加强战略引导和系统部署,推动我国宽带基础设施快速健康发展。
云计算开始规模应用
大数据推动智慧产业创新
移动互联网发展势不可挡
苹果的智能手机终端出现,使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等从王冠地位坠落,引发了一场影响未来的移动互联的信息革命。市场研究机构ABIResearch在其报告中指出,2013年全球移动互联网服务收入达到3000亿美元。作为核心的操作系统,谷歌android、苹果iOS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为79.3%和13.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达到5亿,占网民比例由上年的69%升至81%,PC时代已走向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基于android、iOS系统的各类APP出现爆炸式增长。
物联网产业发展迅速
美国是物联网应用最广泛的国家,物联网已在军事、电力、工业、农业、环境监测、建筑、医疗、空间和海洋探索等领域投入应用,其RFID应用案例占全球59%。欧盟物联网应用大多围绕RFID和M2M展开,在电力、交通、物流、零售和制药等领域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应用。我国2013年物联网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在芯片、通信协议、网络管理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形成了包括芯片和元器件厂商、设备商、系统集成商等在内的较多门类的产业。我国主导制定的全球第一个物联网总体技术标准被国际电信联盟批准通过,交通、物流、环保等领域的试点示范项目扎实推进。
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金融的雏形出现,全球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银行(SFNB)于1995年在美国亚特兰大开业。继美国之后,欧盟、亚洲地区的互联网金融开始兴起,最近几年更是取得了飞速发展。中国银行业协会今年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银行业服务改进情况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银行业平均离柜业务率已达63.23%。这意味着100笔金融业务,只有30多笔通过银行柜面办理,且这只是全国平均水平,发达地区的互联网金融使用更普及,离柜业务率更高。该《报告》同时显示,截至2013年末,中国银行业网上银行个人客户达到7.53亿户,同比增长28.09%;企业客户达到1500.13万户,同比增长29.92%;网上银行交易总额1066.97万亿元,同比增长21.79%。互联网金融发展巨大潜力可见一斑。
电子商务延续快速增长态势
2013年,全球电子商务产业规模达到33.4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5.9%。全球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1.248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8.0%,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迅速膨胀的在线和移动用户、商业销售的增长、先进的物流和支付手段,以及著名电子商务网站的国际扩张,预计2014年将突破1.5万亿美元。截至2013年底,中国网购用户达到3.02亿人,同比增长24.7%,网购使用率达到48.9%,同比增长了6个百分点。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5年来翻了两番,2013年全年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突破10万亿元大关,达到10.28万亿元,相比2012年的8.1万亿元增长26.8%。网络零售交易额5年来平均增速为63.3%,2013年全年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1.85万亿元,相当于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8%(美国为5.77%),同比增长41.2%,网络零售额占全球网络零售市场份额的23.9%,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