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供需形势的相对缓和,为全省提供了一个调整和发展的战略机遇
山西因煤而兴,煤炭产业是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然而我省煤炭产业大而不强。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省煤炭产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需求萎缩,价格下降,企业经营困难,煤炭产业形势严峻。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总体要求,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快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十二五”全省煤炭产业振兴发展奠定基础,《山西省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呼之而出。5月14日,在全省八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培训会上,省发改委能源处处长许一青就煤炭产业振兴规划中的我省面临形势、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进行一一解读。
山西是全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到2008年,全省共有各类矿井2598座,其中生产矿井1804座,建设改造矿井794座。煤炭生产能力9.4亿吨,其中生产矿井6.13亿吨,建设改造矿井3.27亿吨。煤炭产量(统计口径)6.56亿吨,煤炭出省5.33亿吨,煤炭出口2068万吨。全省煤炭行业实现销售收入350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389.7亿元,实现利税883.3亿元,分别占全省工业的35.1%、39.6%和64.8%。征收可持续发展基金166亿元。
去年全国蔓延的金融危机,使我省煤炭产业受到严重冲击,煤炭产业发展形势严峻。然而,许一青则认为,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并未改变,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进程逐步加快,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同时,煤炭供需形势的相对缓和,也为全省提供了一个调整和发展的战略机遇。“我们必须审时度势,科学规划,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采取措施,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煤炭产业平稳运行、转型发展。”许一青在谈到我省出台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时说,我省搞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恰逢其时。
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业水平
煤矿企业采煤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在得到提高的同时,全省煤炭企业在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都将得到提高,其中,到2011年,大型煤炭企业主要污染源治理达到国家标准,煤矸石为主的固体废弃物处理率达到70%以上,矿井水复用率达到80%以上,达标排放率为100%。到2015年,所有煤炭企业主要污染源治理达到国家标准,煤矸石为主的固体废弃物处理率达到85%,矿井水复用率达到90%以上。而对于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根据规划,到2011年,煤炭矿井资源回收率达到50%;原煤洗选加工率达到70%,煤层气(瓦斯)抽采量达到70亿立方米,利用率达到50%。到2015年,煤炭矿井资源回收率达到55%,原煤洗选加工率达到80%,煤层气(瓦斯)抽采量达到100亿立方米,利用率达到70%。此外,我省还将在煤制油、煤制气和工业区机械装备等方面取得技术突破,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基本好转,煤炭职工职业病得到有效防治。
“我省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就是要实现煤炭产业的转型发展、集约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和和谐发展。”省发改委能源处许一青说,在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将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培育大型企业集团,稳步推进大基地建设,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产业水平,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世界一流的煤炭企业
据了解,全国煤层气储量约为30亿立方米,我省储量为10亿立方米,按可采量25%计量,我省煤层气可采量为2.5亿立方米,以年供气40万立方米计,可用600多年,并可节约大量的煤炭资源。在延伸煤炭产业链上,我省将依托煤矿生产区、建井区和规划区,争取实现煤采气一体化,重点扶持省内沿高速公路网的煤层气输气管网和配套储气设施建设,建设晋城—济源、晋城—邯郸、寿阳—石家庄等跨省管线,开辟省外市场。为了解决我省煤炭运输瓶颈,我省还将按照三大煤炭基地规划布局,重点加强北、中、南三大煤炭外运通道建设,推进山西中南部出海大通道的建设,对大秦线、邯长复线、侯月线等扩能改造,并围绕煤炭主产区分布和煤炭流向,建设公路运煤通道和矿区公路,发挥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的职能作用,建立与世界煤炭贸易接轨的现代化信息交易平台,筹划煤炭期货交易。加快山西能源工业国际分销物流港建设,带动物流产业发展,提高我省煤炭在国际煤炭市场的话语权。
“引进战略投资者参股煤炭项目开发和建设”
根据2007年国家发布的煤炭产业政策,我省将严格煤炭行业准入门槛,今后全省新建矿井规模不得低于120万吨/年。兼并重组的矿井规模达到90万吨/年,企业规模不低于300万吨/年。严格控制煤矿下井人数,“一井一面”矿井每班采掘工人必须控制在50人以内。新开办煤矿的企业必须达到国家制定的晋陕蒙一类产煤地区的准入标准(甲级标准:煤炭企业生产规模不低于1000万吨/年,所属煤矿至少有一个规模不低于180万吨/年;乙级标准:煤炭企业生产规模不低于300万吨/年,所属煤矿至少有一个规模不低于120万吨/年)。
源头上把好关,是煤炭调整振兴的最基础工作,《山西省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今后,我省将重点支持大型煤炭企业接替矿井建设,严格矿业权审批,国家规划矿区内的煤炭资源,未经国家批准矿区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的,原则上一律不得办理矿业权的设置。加大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对煤炭产业的支持力度,省、市、县三级政府都要从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支持关闭小矿和兼并重组。根据煤炭价格走势和企业承受能力等因素,对煤炭可持续基金征收标准适当调整,并争取国家财政预算内资金和国债资金,支持我省大型煤炭基地骨干矿井地质勘探、安全改造和产业升级改造。
许一青说,我省将进一步扩大煤炭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支持煤炭企业通过债券、上市等直接融资渠道扩大规模。加快能源产业基金运作步伐,开展资金募集、项目遴选,加大对煤炭产业的投资力度。引进战略投资者参股煤炭项目开发和建设,促进煤炭产业投资多元化,争取国际金融机构等多渠道资金,支持煤层气资源勘察、开发利用和输配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将企业办市政、社区、医疗、消防等机构剥离出去,对煤炭企业棚户区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企业转产转型发展等,在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使用上给予倾斜。(刘刚、韩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