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研究了28家平台,关于知识付费你想知道的一切都在这

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在这一年,知乎、果壳(在行分答)、喜马拉雅FM、得到及其他知识付费平台相继出现,知识付费的用户迅速增长,知识付费产品面临井喷。2016年,有知识付费意愿的用户暴涨了3倍,知识付费用户达到近5000万人(根据各大知识付费平台的运营状况及果壳网、企鹅智库、极光大数据等多项报告估算),截止到2017年3月,用户知识付费(不包括在线教育)可估算的总体经济规模为100-150亿左右。2017年,随着用户需求提升、市场下沉及产业链拓展,这一数字将有望达到300-500亿元,知识付费也因此成为了新一个“风口”。

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技术驱动的风口不同,知识付费这一轮崛起,与其说是技术上的演进,不如说是社会需求的爆发所致。具体而言,知识付费既借力于知识付费平台的演进、付费方式的便利,也得益于中国中产阶层及准中产阶层学历教育需求的爆发。但这并不意味着知识付费只是一种应对当下中产焦虑的“止痛剂”,也不仅仅是IP变现的另外一种方式。

但相比未来的前景,目前知识付费行业发展仍然处于早期阶段,除了适应移动化的消费方式造成的知识碎片化问题以外,还存在知识付费体验差、缺乏内容评价体系和筛选体系、复购意愿不高等问题。从整体产业上看,商业环节和链条缺失、基础设施和产品设计不完全、用户群体需要扩大等问题都制约了知识付费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对知识付费行业进行整体的梳理和检视。

在这份报告中我们主要探讨这些问题:

知识付费概念的兴起和发展过程,及其主要商业模式

知识付费领域目前的主要平台及各自的发展方向

知识付费目前的关键问题

一、关于知识付费概念的缘起与发展过程

1.知识付费中的“知识”是什么

在谈论知识付费这一概念之前,一个必须要理解的问题是:知识付费概念的知识究竟是什么?目前对于知识付费边界的界定实际上十分模糊,这使得在谈及这一知识时会出现若干问题。

知识在传统媒体中的构成是有体系的科目内容,但是在知识付费之中,这一概念已经被大大拓宽,涵盖一切技能、信息等,可以看做是“信息付费”,即在信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信息差,并且可以通过平台进行信息沟通和变现,无论这一知识是否可靠、细致或具体。但这样一来,知识付费又会与内容变现、教育产生交叉,因此我们可以将知识付费作为介于内容变现和线上教育中间的第二层。大体情况如下:

如图所示,知识付费、内容变现、教育与线上教育相比较,有如下区别:

相较于线上教育的内容局限,知识付费更加符合移动生产和消费的模式,内容更加多样化(如上文提到已经拓展到一般知识)、时长更短(不需要集中精力地授课)、展现形式更自由(声音、文本、视频皆有,问答均可)。这三个特征,是知识付费在自媒体尤其2016年后出现小爆发的原因之一。

然而,相较于整个内容变现领域的其他非知识类付费产品,知识付费的同质化程度更高,具有更强的头部效应。相对于一个笑话可以有千万种版本,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或一个技能的培训在现实中往往也有多种选择,但最终总有优劣和主支流之分。除此之外,尽管我们已经谈到了知识垂直与多样化,但是不一定每一种知识都有商业价值(例如它可能无法吸引足够的听众来分摊成本),这就局限了它的多样性。

知识付费的内涵在于可以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知识,但它也不是典型的消费品,也就是说,用户购买知识付费产品并不是为了当下的效用,而是从长远来看能够提高自己的能力,是一种投资。这就意味着:

知识付费产品的评价体系与其他内容产品有差别;

可能会长期改变用户的行为决策,从而带来其他方面的商业可能性。

知识付费的评价是长期的,这是知识付费与内容变现最大的不同。用户使用知识付费产品必须要感受到长期效用,即便最终他感到自己毫无所得,但那时他可能也已经付出了非常高的沉没成本。解决方案或者通过平台的筛选机制、通过平台的信用以做背书,或者通过个人打造IP来解决用户的信任问题,这也造成了知识变现领域的头部化。

2.知识付费过程的重要节点

知识付费的早期原型(2013年前)

总体上看,知识付费的原型包含很多行业,如教育业、出版业及咨询行业等等。

早期教育业的特征为“固定化的内容朝向固定化的受众”。内容相对成熟和固定,受众明确,互动即时,在确保用户获得知识方面,贡献了最多方法论和体系。

知识付费的概念还包括咨询业,咨询业的特征为“不固定化的内容,朝向固定化的受众”。受众明确且清晰,内容自由,互动即时,但内容非标且价格昂贵(相较于一对多来说),因此主要集中于可以明显见到投资回报的商业。

在生产者方面,由于没有用户付费,因此生产者更多着眼于扩大影响力,再以影响力变现。这种方式在一些方面可以视为知识变现的雏形,但并不适合大多数兼职性的专业人士,尤其是许多小型专业性领域。但在这一部分,知识型网站的出现(如知乎、果壳)已经开始使得一部分用户拥有了“知识共同体”生产意识,塑造了有品牌认知度的专业人士群体。

知识付费的重新起步(2013年——2016年前)

罗振宇推出的《罗辑思维》会员制可以看做是知识变现会员制的雏形。2014年推出“史上最无理”的付费会员制,这5500个会员名额只用半天售罄,160万元入账。罗振宇之后,自媒体人创作内容及内容变现的热情高涨,在制造个人IP的同时,越来越强调知识和技能本身的价值。

知识付费最难的部分在于支付意识和支付手段。在这一阶段,知识付费的意识逐渐开始成型,另一重要节点是出现了具有足够付费意愿的受众。完成了用户教育之后,整体内容变现模式已经呼之欲出。

知识付费的发展期(2016年—)

2016年年中,以分答、知乎Live、值乎、喜马拉雅FM等为代表的新一批知识付费平台上线,知识付费的体系逐渐正规化,用户群迅速扩大。知识付费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期。

早在2015年底,知识付费已经初具端倪。12月,果壳已经推出了付费一对一咨询应用“在行”,而罗辑思维则推出了“得到”。

6月5日,《李翔商业内参》在“得到”上线,10日内获得超过4万用户的订阅量。6月6日,喜马拉雅FM开始尝试付费订阅,由前央视主持人马东携手奇葩天团的《好好说话》作为首个付费节目上线。推出首日,一天内《好好说话》共计售出25731套,销售额突破500万。至此,分答/在行、知乎、得到、喜马拉雅FM作为知识付费平台的四个代表,带领了知识付费的新一轮发展高潮。

此后,知识付费产品不断推出,既有百度问咖、微博付费问答一类的原有平台延伸,也包括如36氪付费专栏、来问医生、大弓等专业问答类网站。知识付费的元年正式到来。

二、知识付费的基本商业模式

1.围绕生产者的商业模式

整体上说,目前围绕知识生产者的商业模式基本为平台对产生的知识服务的费用抽成,但其他还不常见。但将知识看做一般生产品的话,ToB的商业模式也一定会出现。尤其是对于专业人士到知识生产者的转化过程,这一部分是严重缺失的。

知识生产者费用抽成

在知识付费的流水中获取一定的平台运营费用,是最为直接的商业模式。

生产技术培训或产品代理

缺乏授课经验和内容创作经验是许多有知识的专业人士普遍的痛点。但类似于13、14年曾经兴盛的自媒体训练营一样,这种空白可以通过训练来进行培训,也可以出现专门将知识内容转化为课程的代理。

IP包装、营销及孵化

工具(知识整理工具、备课工具、社群管理工具)

2.围绕在线消费者的商业模式

即时一对一问答

即时一对一问答包括文字与语音两种,文字包括值乎和微博问答;语音类包括分答。也有大弓这样同时包括文字与语音的产品。

一对一问答的逻辑较为简单:用户付费向特定人员提问,知识生产者通过回答内容获得收益。主要优势是迅速、直接、价格低,用户接受和使用容易。较大的问题是:对提问者的提问能力要求较高;只能针对单一问题、资讯类问题,难以满足深度知识获取需求;优质回答作为优质内容的推广与付费提问用户的优先占有权之间的冲突;一般答主难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取较高收入。

付费阅读/下载

根据次数可细分为短期阅读和长期订阅。内容可以是文字(例如《李翔商业内参》)、音频(如喜马拉雅FM的《好好说话》)及视频(如网络云课堂提供的一系列付费网络视频课程)。

线上授课

个人咨询

3.围绕二次消费者的商业模式

将一次生产的内容进行二次销售,例如分答的偷听功能和微博的微博问答,除一次消费者之外,可以利用较低的费用来获得一对一咨询的答案。

付费社群

用户付出一定的费用进入知识共享的社群。最典型的是为《罗辑思维》。

线下产品转化和其他

三、知识传播的载体

在2016年前,知识传播主要以文字和视频(如网校的视频课程)为主,在2016年之后,以分答、喜马拉雅FM等为首的音频类产品逐渐崛起,与文字、视频共同构成了知识变现的三大载体。

1.文字类产品

总体上看,文字性产品的优势不是没有原因,知识吸收速率最高(尽管不一定效率最高),对知识生产者的语言和形象要求低,内容中可以嵌入多种其它媒体(如视频和音频),能够表达复杂的逻辑和认知,既可以深度,又可以做快消品等等。

2.音频类产品

音频产品的代表为分答及喜马拉雅FM平台中的付费音频。

但音频类仍存在一些局限性:相较文字而言,它对知识生产者的要求更高(包括录制音频的技术手段);碎片化,便利性和传播深层次的知识内容难以兼容(例如音频类产品如果要求读者做笔记,就无法做到伴随性);音频内容无法控制内容阅读速度,必须全部听完,对用户来说效率不高。

3.视频类产品

包括固定视频和知识性直播。固定视频既有付费类短视频,也有较为成熟的课程沪江网校、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等,知识性直播如猿辅导、YY教育、鱼教鱼乐。

视频类产品最为接近传统的授课模式,用户体验好,内容丰富,客单价高,但对知识生产者要求较高。

四、关于知识付费重要平台及典型分析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涉及知识付费的平台可分为以下几类:

在线教育:沪江网校、新东方、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插座学院等。

专业网站的知识付费:36氪、雪球、丁香医生、餐问、问校友等。

其中,我们以第二类平台进行重点分析,它们是知识付费的主力知乎、在行/分答、得到、喜马拉雅、豆瓣。

1.知乎:社区型知识付费模式

知乎的中文付费产品包括知乎Live、值乎及知乎书店。

值乎是知乎的另一试验产品,知乎在原有问答模式下,进一步对一对一咨询场景的拓展。目前值乎已到3.0版本,主要为语音回答,可以被所有人付费收听,并且收听费由提问者和回答者平分。现在,几经迭代的值乎,成为了知乎社区的基础功能之一,让用户遇到个性化问题时,更快速地通过“一对一付费资讯”获得解答。

知乎为社区型知识付费模式的代表。具体而言有如下特点:

在整体的知识领域中具有品牌优势,以知识社区起步,基本上完成了完整的围绕知识生产、发布及付费闭环。拥有大量沉淀的、有高度专业性和积极性的知识生产者、对知乎产生信任的用户,以及尊重知识并具有付费意愿的用户,拥有大量原生知识IP内容资源。

拥有完整的知识付费体系。目前,知乎已经建立了从问答及咨询(值乎)、授课(知乎Live及其专业课程)、出版(知乎书店)等跨越多个形式的知识付费方式,同时,知乎还具有丰富的线下活动经验及资源,线下拓展潜力强。

用户对知识生产者的筛选过程不仅依托于外在的标签和用户反馈,社区内部的评价也是重要因素,但社区内部评价也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干扰。

社区属性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商业化进程,尤其对于平台方而言。

知识付费内容排列以生产者、中心内容偏向科普和共享,适合知识浏览者及入门者,但在专业化的需求、筛选和搜索上体验不佳(不过目前已经迭代)。

2.分答:知识超市型知识付费模式

分答作为知识超市型知识付费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在整体的知识领域中具有一定品牌优势(果壳)。强调以人为核心的知识售卖。即以特定的专业人士为价值中心,为寻求知识的用户提供一系列知识产品,定位为用户“触手可及的帮助”。

相对完整的知识付费体系,目前倚靠分答(问答)、分答小讲(授课)、在行(咨询),拥有了较为完整的知识付费体系。由于创立较早,在知识付费的特定领域拥有品牌优势(分答及在行)。与知乎类似,同样具有丰富的线下活动经验及资源。

知识内容丰富但质量水平不一,在特定领域(如医学、科学)非常专业。好强调实用性、交付性。较之得到的精英内容和知乎的兴趣社交,分答用户更下沉。但也使得超级头部的持续活跃性较差(据了解,针对这一问题,分答研发的新的服务场景将在5月下旬推出)。但平台早期问题普适性不足,碎片化,使得对希望系统学习的用户缺乏长期吸引力。(小讲或许能够改变这一趋势。)

用户对知识生产者筛选过程主要依据外在标签、用户反馈及知名度。

截止3月5日,得到用户总人数为558.4万人,每天增加2万,日活跃用户45万,专栏累计销售144万(扣除《罗辑思维》为80万),专栏平均日打开率占30%左右。

得到作为知识生产者主导知识付费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以业内著名人士为主要的知识生产者,在特定知识领域中具有较大的品牌优势,如财经、管理、亲子等等作者集中的领域

以固定内容产品为主,用户在课后进行互动。内容上比起授课,更类似于“专栏+笔记”的形式,具有浓重的作者个人风格,时效性强、启动速度快,但内容周期长,较难保持用户长期注意力(目前已经有课程目标和课程体系,未来可能会以此为入口进行拓展)。

知识内容属于综合性,生产者选择业内著名人士,知识生产范围围绕知识生产者的专长进行,不强调知识的全面覆盖,而强调提供知识的权威性与个人特质。除了一手知识产品本身,也提供对知识内容的加工、浓缩和整合产品,提倡“小而精”。

入驻高门槛,减小了用户的筛选成本,保证了用户体验。

知识生产水平高,IP作用比重大。但知识付费平台竞争激烈化后,未来保持对于IP的吸引力是否能够持续是个疑问。

类似:36氪(开氪)

4.喜马拉雅FM:以媒体习惯切入的付费模式

截至2016年底,喜马拉雅付费营收占比50%。目前有马东、吴晓波、龚琳娜、华少、乐嘉等2000位知识网红和超过10000节付费课程,涵盖商业、外语、音乐、亲子、情感、有声书等16个类目。

喜马拉雅FM作为以媒体习惯切入的知识付费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对知识生产者目前采取邀约制,平台与付费主播实现深度绑定,保证了课程质量及用户体验。

类似平台:一直播

5.豆瓣:以特定用户切入的付费模式

豆瓣作为特定用户切入的知识付费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在知识付费领域开始较晚。但在特定内容(文艺、影音、学术、心理、亚文化)部分具有巨大优势和完整生态。拥有对大量对特定内容感兴趣的忠诚受众和优质的内容生产者。

以音频和文字授课式产品为主。目前互动性不强,但有可能以后会进行拓展。

由于由用户特征进行切入,因而知识内容与其他平台具有明显差异。文艺作为非标化内容,有较大的知识付费拓展空间。但目前上架内容较少,还需观察。

知识生产者属于邀请制,与得到类似。

知识生产者水平高,且对于特定(文艺)方面IP具有独一无二的吸引力。

五、知识付费内容的特征

投资理财类:泛商业思维类最多,除此之外是房产投资和生活理财。这一类由于有高度非标性,因此容易转化为咨询。

1.知识付费的受众情况等

关于知识付费的用户画像,总体上仍有区别。我们综合了来自企鹅智酷、易观、极光大数据、果壳及多家知识付费平台的用户数据和其他报告,综合形成如下认识:

总体看来,性别的影响因素不大。企鹅智库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偏好医疗健康建议和个性化定制方案,愿意为业余兴趣爱好内容投入金钱的男性比例则高于女性。

六、知识付费领域目前面临的问题

1.学习体验仍需提高

学习体验包括多个层面,在工具上,知识付费产品仅发展了一年,使用体验仍有许多需要迭代的地方。

在内容上,目前知识内容的特征主要为碎片化。但碎片化的内容与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对矛盾,对碎片化知识的收纳和整理以及后续的知识服务,将是有待填补的空白。这种问题会造成两种不同的发展途径:一是向在线教育发展,建立较为系统的授课模式(线上、线下,或由知识向直播);二是由第三方提供服务或知识工具。

最后,除了听课者,授课者的使用体验也需要引起重视。授课者使用体验的核心问题包括两个:降低非专业授课者授课的技术门槛(并非知识门槛);对于新授课者,使得自己的优质内容能够被推广和营销(以及平台如何规范这种营销行为)。

3.内容筛选及推广机制缺乏

上文已经提到,知识付费的内容较在线教育而言,缺乏标准化的评价体系。相较于一般的内容变现,它的效果更为长期,且用户很难在付费之前对内容进行评价和了解,因此设置合理的内容筛选和推广机制就成为了新的问题。随着知识付费内容不断增多,这一问题将越发尖锐。

目前,知识付费内容主要通过IP化和用户评价来解决这一缺憾。但无论IP化还是用户评价,都会造成头部效应,挫伤后期进入的知识生产者的积极性。在未来知识IP身价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平台方如何实现优质内容的推送、筛选和推广,以及孵化新的IP,会直接决定之后的知识付费战争成败。

4.长期用户吸引力差,复购率不强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原因也可能导致复购率不高:一是知识产品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相当一部分用户购买知识产品只是为了解决短期问题,在解决之后短期内不会进行二次消费;二是用户会有冲动消费的现象,在某一时刻购买大量的知识付费产品,然后在后期发现很难消化,他们二次消费的意愿也不会高。

5.内容同质化

6.政策监管风险

七、知识付费领域将出现的趋势

1.知识付费平台本身的完善

随着知识付费平台内容的增多,如何完善筛选、评价及推荐机制将会成为未来知识付费提高用户体验的基本问题。

知识生产者的筛选和评价机制

知识生产者的筛选机制是最重要的知识付费平台机制,确保用户能够在听课或购买知识产品之前对授课者形成预期,以及在授课之后能够进行监督,是用户对知识付费平台产生信任,进而进行下去的基本条件。

知识产品的细分与推荐机制

目前多数平台使用订阅量和点击量进行综合排序,但随着内容增多,继续细分并不适合细分化的知识需求。对新入门的知识生产者进行“冷启动”的同时,要吸引已经付费的人群复购,除了知识内容要更加深化以外,也必须进一步完善推荐算法(例如加入“难度”这一维度,区分已经在此有所积累的用户和小白用户),或是设立更加完善的知识内容查询功能。

知识内容与用户的后续服务机制

课后的社群和互动是知识产品的重要部分,影响甚至决定了知识产品的服务效果和后续的购买意愿(对于静态的课程内容尤其如此)。但是以平台方来说,如何鼓励和支持知识生产者进行这些社群的维护,是一个新的课题。同时,平台的后续服务也包括沟通课程和用户对知识生产者进行的及时反馈与评价。

知识内容的定价机制

目前,知识付费的定价主要包括知识生产者自主定价和平台同生产者共同定价,但是这种定价是否最合理?是否有一定的定价规律和机制可以遵循?对于非标化的价格如何定价是最合适的,是否可以通过买卖双方共同定价,并且具有一定的议价空间,这些问题将会在之后逐渐呈现。

2.其他可能出现的趋势

内容垂直化,细分化

垂直化、细分化将是未来知识付费领域的基本趋势,对于若干重要领域,如健康、情感、理财、法律、职场、IT等来讲,已经出现了大众化平台向专业化细分产品转化的趋势。

垂直化造成了未来的一个重点:争夺新的细分优质知识领域。知识领域优质的基本标准是:这一部分内容用户感兴趣、知识与专业人士有较大信息差,且这一部分的领域可以以简明易懂的方式进行描述。这一类的知识领域会吸引较大的流量,例如豆瓣在文艺领域获得的成功,分答发展初期在明星效应上斩获的成功等等。

从另外一方面,知识付费的产业链也会逐渐被细分,问答、课程与咨询三大类基本形态将会被细分出更多的产品形式。在授课者与用户、授课者与平台之间,会出现新的知识服务环节(例如笔记整理、知识服务、知识IP孵化等等)。

内容头部化,IP将会成为未来平台的主战场

内容头部趋势是知识付费领域的关键问题。由于知识较娱乐、资讯等相比,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独一性(即知识在一定范围内是唯一的),因此头部效应会更早到来。大IP瓜分流量的情况将会比传统内容更快出现,平台方争夺优质IP也会成为未来知识付费领域的主要战场。

在争夺已经成熟的优质IP之外,未来的知识付费领域还会逐渐面临如何制造和打造新IP的问题。知识性网红的网络孵化,把线下专业人士转化包装为线上的知识大V,并通过营销和推广进而完成后续的知识产品开发,这一产业链将会在未来三年内完善并最终完成。

知识付费内容社交化、互动化,社交平台与直播平台入场

从互动性上看,即时、高频的互动能够给用户更好的学习体验,也更符合用户学习的心理预期。从这一点看,带有互动性的授课式直播不一定是知识付费的主体内容,但将是知识付费体验最好,最有潜力的方式。

由于这两个趋势,社交平台和直播平台将成为知识付费的新入场者。目前微博已经推出微博问答,YY教育、一直播等平台也在进入知识付费领域。在2017年后,这一趋势将持续扩大。

用户大众化,内容生活化,逐渐向中小城市下沉

目前,知识付费的核心力量是大城市的中产阶级及中产阶级预备军,但知识付费的市场需要扩大,就必须由北上广等大城市逐渐向二三线城市下沉,年龄由就业后三年的职场新人向更广的终身学习、生活服务、综合咨询发展。

具体而言,生活类问题、健康类、母婴类、教育类都有可能会成为新的机会,面向人群会更加丰富,例如面向青少年、老人、专业内部人群的知识付费平台会逐渐出现。知识服务将不再局限于北上广深,并且与本地的其它教育与培训资源相结合。

THE END
1.多元化学习平台推广应用方案.docx多元化学习平台推广应用方案目标与范围本方案旨在推动多元化学习平台的应用,增强用户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果,促进组织的知识共享与创新。目标为在未来一年内实现多元化学习平台的全面推广,确保用户能够灵活选择学习内容与方式,从而提升整体学习效率与满意度。方案适用于教育机构、企业培训部门及其他需要提升学习效果的组织。现状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9477353.html
2.在线学习管理系统:重塑教育未来的创新工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在线学习管理系统作为这一变革的重要推手,正逐步成为教育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将全面解析在线学习管理系统的内涵、优势、功能及应用场景,为您揭示这一创新工具如何重塑教育未来。 一、在线学习管理系统的内涵 https://www.pbids.com/aboutUs/pbidsNews/1861300265132593152
3.AI教育在线,重塑教育模式的未来之路蔬菜花卉AI教育在线致力于重塑教育模式,探索未来教育的新路径。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的力量,AI教育在线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深化学习内容的理解与应用,提高教育质量。通过智能教学工具和数据分析,AI教育在线帮助学生发掘潜力,提升学习效果。AI教育在线将继续引领教育领域的创新,开启全新的教育时代。 https://hnjwwzy.cn/post/2885.html
4.盘点2023超全副业赚钱工具库!兼职网赚必备!涵盖28大类3000+款(必手机版视频转gif工具 Easy GIF Animator(专业级GIF编辑器) 破解修复 【Office卸载】套件删除工具 adobe zhu ce机 win10激活工具.vmp Keygen(Corel系列软件zhu ce机) 23.素材来源 素材 字体 私藏字体- 优质字体免费下载 书法字典_在线书法篆刻学习资料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9242448.html
5.节流在线SEOSEM信息流ASO节流在线_提供IMC、SMO一站式解决方案咨询服务,专注SEM,SEO,信息流,ASO,品牌营销,舆情监控,网站,微信,微博,新媒体网络营销推广运营优化学习知识分享.http://www.baidu01314.com/
6.全面解读随时随地开展的在线教学:现代学校教师的灵活教学新模式在这一颠覆性教育模式下,数字工具的应用更是赋予了学校教师强大的教学支持。从在线测评到学习平台的分析工具,这些数字化教育资源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提供科学的数据反馈,帮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能够迅速识别哪些学生可能在课程中遇到挑战,并实时调整教学策略,保障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最佳的学习体验。 http://www.hiskypcb.com/index/2024121474133.shtml
7.TowardsDataScience博客中文翻译2020(四百四十五)为了解决这个任务,我使用了AI-benchmark,这是一个 Python 库,它利用 Tensorflow 在 19 个不同的部分上运行42 个测试,为 GPU 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广义 AI 分数。我将 AI-Benchmark 与 Jupyter 笔记本、pandas 和一个名为 Seaborn 的可视化工具相结合,以量化我的结果。代码可以在 Github这里找到。https://blog.csdn.net/wizardforcel/article/details/142835351
8.永川这15家企业招人,找工作的看过来!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1.熟悉QQ、微信、微博等网络推广工具的应用; 2.普通话标准,思维敏捷,性格开朗,亲和力及沟通能力强; 3.积极主动、勤奋踏实,热爱销售工作,抗压能力强。 薪资体系:2800元底薪+绩效提成+年终奖+五险 岗位职责 1.负责课程的推广工作,并向顾客提供专业的课程体系讲解;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515765
9.西安欧亚学院线上通识课程为大学生量身打造,足不出户提升通识2018年3月,开始面向全国推广,首次开展了四次跨校共享直播互动课;校内正式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2019年9月,出版立体化教材《office通用技能实战教程》。 课程目标:提升信息素养 课程全面解析计算机相关知识、信息检索及工具软件的使用,提升学习者的信息素养,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求;提炼办公技巧,使学习者熟练运用https://tsjy.eurasia.edu/info/1053/1470.htm
10.网络推广实训总结(精选5篇)5、微博营销:利用当今新的微博进行网站促销活动,网站通知,产品信息的撰写(微博通工具一种可以绑定多个微博并可进行群发的软件进行推广工作)。 6、友情链接的寻找和建立,主要通过友情链接交换平台 7、网站外链的建设,通过的途径主要是黑链工具(seo蜘蛛侠),论坛个性签名,博客群的超级链接(锚文本),微博内容添加网址信息https://www.unjs.com/fanwenku/372233.html
11.成立16年的美国K通过自主研发和与第三方合作,K12公司逐步构建起了产品体系,包括在线课程、创新学习工具、网上学习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社区平台等,同时形成了三大业务线:公立学校合作、教育资源销售和私立在线学校。 截止目前,K12公司与来自美国33个州和哥伦比亚地区的多所学校建立了合作,其产品已在美国全境销售,服务于公立学校、私立学校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024729.html
12.人人秀在线设计和营销工具——H5页面制作/电子邀请函模板/海报人人秀提供海量的模板,可以快速创建和分享海报、H5页面、问卷、文章、长页、互动、应用、画册、小游戏、抽奖、答题等多种在线营销素材,满足个人、团队、企业的各种营销活动需求https://rrx.cn/
13."服务号,小程序,微信群,个人号"四位一体,构建在线教育增长引擎那流量引进来了,我们利用什么工具进行转化成单?下面我会提到微信群和个人号这两个工具。 3、微信群,学习体验设计和转化环节设计: 就在线教育来说,目前转化最有效的方式仍是基于微信群的训练营模式转化,没有之一。 这一PART我会重点讲基于微信群做转化的运营方法论,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训练营的学习体验设计,二是转化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307473966&efid=0x-JMI7Yk3xkXq-e8Psp-Q
14.巨推学院【巨推学院】专注于营销、推广、运营、SEO人才的在线教育培训平台。有SEO培训,营销推广培训,新媒体营销培训,社群运营培训,网站运营培训等https://www.jutuiedu.com/
15.拼多多怎么自己看自己的流量数据分析帆软数字化转型知识库拼多多提供了一些推广工具,如拼多多直通车、拼多多快车、拼多多钻展等。商家可以通过这些推广工具进行付费推广,并在数据中心查看推广效果。推广效果数据包括展示量、点击量、点击率、转化率、花费等。通过这些数据,商家可以评估推广的效果,调整推广预算和策略,提高推广的ROI。 https://www.fanruan.com/blog/article/341564/
16.电商运营精选方案计划书(通用11篇)而淘宝平台提供了很多的推广工具和途径。比如:中小卖家最常用的直通车,又比如大卖家使用的广告投放,另外淘宝的商品搜索排名、店铺搜索排名,更能带来巨大的精准客户,这需要精心研究淘宝搜索排名的规则,然后针对性的优化。而淘宝客的使用,按销售分成的模式,为淘宝店铺卖家提供了网络分销推广的途径,另外淘分享的SNS社区推广https://www.ruiwen.com/word/dianshangyunyingjingxuanfanganjihuashu.html
17.企业在线学习平台高效构建企业数字化培训管理体系总之,企业在线学习平台是构建数字化培训管理体系的有效工具,它不仅能提升员工技能,还能加速企业知识流动,促进组织创新。通过明确目标、选择合适平台、精心设计内容、有效实施与推广、持续监测优化,并培育积极的学习文化,企业能最大化在线学习的价值,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https://www.wdxuexi.com/dry-stock-sharing/529718
18.实用工具:互联网平台上做广告,必看这62个营销公众号关注美团外卖推广服务平台,获取官方一手产品信息,学习推广干货知识,打好外卖基本功。推广,是长久经营的必要手段,美团外卖商家端中的各种推广产品,为商家拓展营销提供了便捷渠道。 值得一看: 品类指南; 运营学习。 6.1. 美团外卖商户通 关键词: 商户运营、工具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988322.html
19.易贝网店铺运营的实用技巧与策略分享易贝网提供多种推广工具,帮助卖家提升产品的曝光率和销售。例如,可以使用易贝网的广告服务,进行付费推广,提高产品的搜索排名和展示次数。还可以使用促销工具,设置折扣、优惠券等,吸引客户购买。 社交媒体营销 社交媒体是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吸引流量的重要渠道。通过在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等https://www.ipaylinks.com/information_details.php?id=1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