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推进迈向数字教育:北京市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意涵与实践策略

迈向数字教育:北京市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意涵与实践策略

史陈新

(1.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北京电教馆),北京100013;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北京100875;3.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048)

摘要:

关键词:数字教育;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策略;教育信息化

作者简介:

史陈新,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北京电化教育馆)副主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技术;

李艳燕,教育技术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学习分析;

方海光,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大数据、人工智能教育、智慧教育;

王红,教研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教育信息资源设计与开发;

刘雪娇,教研员,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随着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加速创新、交叉融合,给各个领域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21世纪是数字时代,教育需加快面向现代化的数字化转型,从理念、模式到流程再造,实现全要素、全业务、全流程、全领域的系统性改造升级。鉴于此,北京市重点助推教育领域数字化转型,于2021年9月挂牌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北京电化教育馆)。

(一)数字教育政策的国际镜鉴

1.培育师生数字素养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先决条件

数字素养被视为在技术丰富环境下应用学习资源参与社会协作的意识、能力和态度的集合。德国在《数字世界的教育战略》(EducationalStrategyinDigitalWorld)中提出德国学生的数字素养框架,并对课程标准进行升级,在各学科的教学中融入数字素养培育课程。2022年,澳大利亚发布《澳大利亚课程纲要(9.0版)》(therevisedVersion9.0oftheAustralianCurriculum),将数字技术列为多个学段的重要学习领域之一。俄罗斯通过开展“数字教育环境”(Цифровая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аясреда)项目,在小学《综合技术》课程中引入编程内容,确保四成以上中小学生熟练掌握数字技能。我国也把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2.优化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基础设施

澳大利亚在2008—2014年实施“数字教育革命”(ADigitalEducationRevolution)战略。2018年,俄罗斯实施“数字教育环境”项目,旨在建立师生易用、有用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平台。2020年,欧盟启动《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7)》(DigitalEducationActionPlan2021-2027),以提升教育系统对后疫情时代现实需要的适应性

(二)北京市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阶段

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北京电化教育馆)的成立标志着北京市教育数字化转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对北京市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1.实现北京市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

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更名为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北京电化教育馆),是实现北京市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步骤。数字教育是国内外重点发展的新型教育形态,北京作为首都和科技创新中心,需要承担使命,持续提升数字教育建设能力和组织能力,扎实开展办学条件、实验室与图书装备研究,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融合,要在“十四五”时期形成教育数字化改革新格局。

2.有利于提高北京市全域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

北京数字教育中心(北京电化教育馆)致力于推动北京市教育数字化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着力增强师生的数字素养与技能,不断提升教师应用智能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方式创新的能力,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教师数字素养发展机制

3.实现北京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牵引力量

其职能不仅仅是从事理论和应用研究,而应定位在科技教育应用创新体系和教育高质量体系建设的战略突破口上,形成面向教育信息化领域的需求,充分调动内部和外部资源的多元协同联动机制,具体的功能定位为:一是提供科学化的教育管理与服务。在北京市教育信息化职能部门的领导下,根据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则,做好对全市教育系统的电子政务、教育信息网络平台、市级教育信息系统、远程教育学习系统、教育资源体系等的规划、设计、建设、运维等技术工作。面向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领导和机关各处室,作好信息技术服务工作。二是提供高质量的支撑与运维。承担北京教育信息网的规划、建设和维护管理工作。三是加强教学视导与能力提升。面向北京市教育系统,开展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宣传、指导和推进工作,承担北京市教育系统教育技术工作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四是加速优质数字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承担北京市教育系统的教育软件、教育教学数字和音视频资源建设与管理的具体业务工作。

在全球数字化持续演进的背景下,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政策来支持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教与学模式,积累了可借鉴、能推广的经验与案例。然而北京市数字教育的下一步建设与发展路径尚需深入调研分析,数字教育的现实意涵亟待厘清,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策略亟待进一步归纳并提出。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注重以系统化视角,在真实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采集方式对社会现象开展解释性理解和分析

(二)研究对象与样本

表2访谈对象基本情况(部分)

(三)研究实施

在设定北京数字教育建设与发展现状访谈提纲的基础上,对教育信息化管理者进行时长30~60分钟的半结构式访谈,并开展资料处理、编码和分析,完成对“数字教育”概念的质性研究。

三、研究过程

(一)访谈提纲设计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围绕北京市数字教育建设与发展现状这一主题,设计了访谈提纲:①谈谈您对数字教育的理解?②谈谈您所在区域如何推进数字教育(政策文件、机制保障等作为附件列出)?③谈谈您所在区域目前数字教育发展现状如何?④谈谈您在当前数字教育推进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有哪些问题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帮助协调解决?⑤谈谈您对北京市数字教育下一步推进工作有哪些建议?⑥谈谈您所在区域数字教育建设进程中,是否具有政企校一体化的数字教育协同推进机制、教研机制等?是否与企业、学校建立良好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机制?⑦谈谈您对数字教育在推动现代教育治理方面的理解,有哪些成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编码过程分析

本研究对转录后的文本资料进行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开放性编码方面,对6份原始资料进行条目化处理,通过检视、归纳,形成105个概念标签。在此基础上,对原始标签进行整合后,纳入较高一级的初级类属中,共计34个类属。主轴性编码方面,是对初级类属进行概念化处理,对开放式编码所获得的类属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和提炼,最终析出14个新的类属。选择性编码方面,对类属进行范畴化处理,即对主轴式编码所提取的概念进行重组和有机整合,最终归为5个类属,即数字素养与技能、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教育资源及应用、新型教与学模式、教育数字化治理。具体编码情况如表3所示。

表3数字教育的三级编码过程及呈现

(三)模型阐释

在教育数字化进程中,数字教育的关键要素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具体如图1所示。

图1数字教育要素模型的结构图

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数字教育发展的目标旨向之一,也是数字时代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信息素养、数字化能力、数字伦理等;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化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数字教育的必要条件,主要包括教育网络覆盖率、数据应用与安全、教育云服务平台及应用等;数字教育资源及应用优化了学习内容的呈现形态,提升了师生获取资源的便捷性,主要包括数字化文化资源应用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新型教与学模式是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体现形式,也是数字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主要包括“互联网+基础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等;教育数字化治理可为师生教与学活动提供适切的支持与服务,如弹性教学支持与服务、家校共育、数据支持的教育管理等。

总之,上述五要素在数字教育全流程中形成闭环,相互交织、联动推进,对北京市教育数字化转型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四)研究伦理及理论饱和度检验

四、结果讨论与实践策略

(一)结果讨论:数字教育与教育信息化、智慧教育的关系

数字化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维基百科揭示了“数字化”的概念内容,即“一种使用数字设备进行通信、记录和数据传输的数字方法”。“数字化”这一概念不仅是将信息转换成数字形式,而是综合基础设施、管理、行为、文化特征的复杂解决方案。换言之,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发展是数字化的基础技术。教育数字化在广义上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教育转型,与教育系统的信息产品、工具和技术的饱和有关。而德国数字教育的现状,同样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观察,即各级各类学生乃至全民的数字能力(数字化作为内容)和教育领域的数字化程度(数字化作为手段)。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当前正处于教育数字化转型关键阶段

智慧教育是整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智能技术的增强型数字教育(Enhancede-Education),是对数字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尽管“数字教育”一词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即数字素养与技能、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教育资源及应用、新型教与学模式、教育数字化治理。因此,数字教育可理解为以数字基础设施为支撑,应用多元泛在的数字资源与平台,创新个性化教学模式,培育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为师生提供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的数字教育公共服务,从而发展成为一种公平、公正、可持续、有韧性的新型教育形态。

(二)实践策略

1.夯实教育数字底座,提供高速、鲁棒、绿色、安全的网络服务

图2北京教育信息网拓扑图

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线游戏、社交网络等将人与虚拟世界连接起来。这一进程的先决条件是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有效性以及数字基础设施的可用性。在此背景下,应完善网络环境、健全数据中心建设、推动平台开放协同,以实现教育数字底座的智能升级。

第一,完善网络环境,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方案。加强国家主干网、省市教育网和学校校园网的智联融通,推进5G/F5G等网络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按需扩展学校出口带宽,助力中小学固定宽带网络千兆到校、百兆到班。此外,积极探索物联网在校园一卡通、图书馆、设备管理等的深化应用,为精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第二,健全数据中心建设,促进教育数据应用。进一步规划、布局和建设数据中心,建立健全资源调配、应急管理等制度,形成便捷、安全和稳定的运行机制。北京市教育数字化转型旨在建设一个体系完善、平台聚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数字教育生态圈,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北京市电化教育馆)可为构建高韧性和高质量的教育管理与服务提供保障和条件。

图3北京市教育云平台

2.创新在线教育服务的供给方式,持续推进“互联网+基础教育”

作为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举措之一,北京市数字学校(如图4所示)可为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等问题提供发展条件

图4北京数字学校

第一,丰富数字教育资源,支持多元课堂形态。优化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构建数字化教育生态圈[11]。扩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覆盖面,实施5G/F5G等新型互联网支持的精准扶智,多措并举地提升资源利用率。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应持续完善覆盖多学段、全学科课程资源的“空中课堂”,打造全业务协同和多维化交互的“双师课堂”

第二,促进线上线下教育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应推进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和教育管理中的应用,运用新型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打造现代信息化教学课堂。同时,加大力度建设与国家课程相匹配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数字化实训基地等,充分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结合北京市数字教育发展现状,通过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优势,实现教育从理念、机制到实践流程的数字化转型,构建未来教育新生态。

3.推进教学模式迭代创新,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系统融合

北京市海淀区和东城区进入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名单,标志着这两个区的数字教育进程已迈入融合应用与创新发展阶段。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支持与服务,实时采集并集成分析师生的多模态数据和教育教学过程数据,促进学习者实现按需学习

变革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育融合应用,探索前沿智能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系统融合。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朝阳区、房山区、通州区、密云区入选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名单,进一步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4.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有效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培训

第一,加强宏观顶层设计,统一思想认识。应认识到推进人工智能融入教育领域的价值在于规范有序地服务于师生综合素质培育,而不是简单地应用技术与装备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要注重数字时代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从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

第三,开展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满足北京市教育需求的数字素养教育框架,为北京市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模型和行动指南。此外,应进一步加强数字技能普及培训,提升全民数字技能,积极营造数字文化氛围。

5.聚焦精细化和科学化,全面推动数据驱动的教育管理信息化

开展大数据支持的教育管理与服务,有助于教育管理者全面审视学校层面的需求,系统性地评估学校的发展进程,透视发展中数据孤岛、服务水平不佳等问题,从而精准化、个性化地制定学校管理目标,推动数据驱动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提升管理效能,变革管理方式。

第一,加强教育数据管理,促进数据智联融通。对于学校而言,应构建数据汇聚与分析平台,建立数据资源结构化目录,探索数据溯源图谱,将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活动进行规范,实现数据动态积累和更新。

THE END
1.中小学生学习平台设计与实现中小学生学习平台设计与实现 摘要 本中小学生学习平台是针对目前学习平台的实际需求,从实际工作出发,对过去的中小学生学习平台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计算机系统的结构、概念、模型、原理、方法,在计算机各种优势的情况下,采用目前最流行的B/S结构和java中流行的ssm框架和myeclipse编辑器、MySQL数据库设计并实现的 。本中https://blog.csdn.net/crazy_tan/article/details/144431306
2.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献综述半勺方糖2.基于Android的微课程平台设计 3.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在线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 4.基于个性化推荐的在线学习系统研究与实现 5.基于校园网云平台微课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分析 6.社区教育在线学习平台评价体系的设计研究 7.基于在线学习系统中的注意力干预分析 8.在线学习测评技术的价值、理论和应用审视 https://www.cnblogs.com/FanTann/p/12112335.html
3.基于Java的在线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docx基于Java的在线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docx 42页内容提供方:海上文化 大小:649.51 KB 字数:约2.43万字 发布时间:2022-07-05发布于上海 浏览人气:216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基于Java的在线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702/7062052151004136.shtm
4.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学位高校在线学习系统是以大学教学实践工作需要为背景,并以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改革学生学习模式以及推动科学化、信息化和规范化管理等方面为目的而开发的软件系统。笔者在分析了在线学习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之后,针对目前在高校学习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设计开发了基于B/S结构的高校在线学习系统,并为实现高校学习及管理工作https://d.wanfangdata.com.cn/thesis/Y2996941
5.留学生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在国家进一步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大背景下,各高校如何克服生源质量、师资力量、硬件投入、软环境建设等方面的不利因素,迅速提升留学生教育质量,跟上教育国际化的时代步伐,已成目前留学生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工作.留学生在线学习系统目的是为了方便留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辅助任课教师对留学生进行课外教学,最终实现任课教师、http://www.yidu.edu.cn/detail/article/5dc900e8bd5a7942ac55396e.html?q=C/N&uorg=999999
6.校内学习系统而作为其中的代表之一——在线学习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势头。本文对校内学习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系统的设计思想、设计目标与系统的整体结构进行了明确的规划。(优秀毕业设计网www.2bysj.cn) 本校内学习系统是在Visual Studio.Net 平台上运用asp.NET技术,并结合SQL Server2000数据库来实现的。其要实现的主要https://www.2bysj.cn/Article/net/200910/2338.html
7.在线教育系统学习路线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章以辽东学院课程中心为例主要讲述在线学习系统学习路线预设与修改等技术,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的实现做了详细的叙述。预设学习路线功能可以弥补学习者盲目选择课程的缺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监督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在线学习系统。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事先做了充足的准备,收集大量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根据人才https://www.unjs.com/lunwen/jiaoyu/20181031162259_1744560.html
8.毕业设计之python系列基于Flask的在线学习笔记的设计与实现本文主要研究基于Flask框架的在线学习笔记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具体内容包括系统的需求和功能分析、技术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前端页面设计和后端代码实现等方面。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实现,旨在提供一种可行的在线学习笔记系统方案,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好的在线学习和教学体验。 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260442
9.基于SSM+Vue的在线课堂学习做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源码调试+讲解+设计该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实现通过网络来减少人力和财力的投入,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最终我们希望通过在线课堂设计与实现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提高在在线课堂学习做题系统设计与实现信息管理的效率,实现管理上的井井有条。 2、实现用户通过计算机平台及时进行更新网站信息,查看信息等。 3、解决在线课堂学习做题系统设计与https://www.jianshu.com/p/06b1ec44ff9d
10.混合学习环境下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学习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本研究探索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如何整合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下的行为数据进行课程学习结果预警,并通过设计预警系统实现学习过程的动态监控,从而为开展精准教学和学习干预提供有效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我们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百度文库等为检索源,以“学习预警”、“学业预警”为https://www.163.com/dy/article/DMCD106E051480G7.html
11.如何实现在线学习的有效互动和个性化—中国教育在线第三,教学资源不均衡。教材相对陈旧,更新速度慢,很多优质的教学资源无法实现共享。 第四,教学课程设计不合理。完全模仿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培养方案,“普教化”严重,与成人实际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脱节。 针对这些问题,华东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着力在SPOC教学模式中实现在线教育的有效互动和个性化,实现了https://cdce.eol.cn/1031/353032.html
12.基于ASP.NET的学生在线请假系统的设计与实现.zip码农集市专业基于ASP.NET的学生在线请假系统的设计与实现.zipGl**li 上传3.27MB 文件格式 zip asp.net 基于ASP.NET的学生在线请假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ASP.NET的学生在线请假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ASP.NET的学生在线请假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ASP.NET的学生在线请假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ASP.NET的学生在线请假系统的设计与实现https://www.coder100.com/index/index/content/id/3589211
13.在线学习力: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其中,小学生的在线学习力受教师认识和家长意愿的显著正向影响,中学生受教师与家长的影响不显著,受学校环境影响显著。据此,本研究提出建立在线学习力评测标准,开展针对性课程设计并优化在线学习系统,形成自主学习理念的共识。本研究可以为在线学习水平提升和实践模式改进提供参考。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527297080&efid=XUDmn34HY91HTKNshubb-A
14.基于Android的翻转式课堂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ET基于Android的翻转式课堂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设计了一款基于Android的翻转式课堂教学系统,系统包括四个主要模块:微课学习、课堂互动、错题本、学情分析。客户端用到了多线程交互、afinal加载图片以及gson解析数据等主要技术;服务端运用了MVC模式,通过Dao类来控制数据的访问。软件适用于Android平板,可以广泛应用于http://www.chinaaet.com/article/3000015526
15.机器学习系统:设计和实现—机器学习系统:设计和实现1.0.0附录:机器学习介绍 《机器学习系统:设计和实现》 做世界上第一本全面讲述机器学习系统知识的开源书籍 核心作者 麦络 爱丁堡大学 董豪 北京大学、鹏城实验室 金雪锋 MindSpore架构师 干志良 MindSpore架构师 章节作者 赖铖 鹏城实验室 韩佳容 鹏城实验室 符尧 https://openmlsys.github.io/
16.高校网络党课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B/S结构的高校网络党课学习系统,分析了高校传统党课教育面临的问题,运用软件工程的方法给出了系统的功能设计流程,并对系统的技术设计及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系统的良好应用对高校网络党课的教育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https://www.fwsir.com/jy/html/jy_20150714171758_304049.html
17.TCCT通讯Newsletter2017No.01一种面向步态和平衡康复训练的单绳悬吊主动减重系统设计与控制方法研究 自动化学报, 2016 Vol. 42 (12): 1819-1831 Abstract | PDF 林海丹, 张韬, 陈青, 李宏伟, 白定群 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自动化学报, 2016 Vol. 42 (12): 1832-1838 Abstract | PDF 左国玉, 于https://tcct.amss.ac.cn/newsletter/2017/201701/journal.html
18.elearning前端企业大学主要给企业员工提供学习平台,包括学员的学习情况、学习待办、学习资源、学习资讯等信息,通过与在线学习系统、在线考试系统的集成,实现了培训的电子化管理和监督。 设计目标 ? 搭建学习平台,提供快速提升员工技能的通道,助力学习型组织建设。 ? 支持各种格式课件(AICC、SCORM、视频、PPT、Word等)的在线学https://baike.sogou.com/v7980999.htm
19.网上党校学习总结8篇(全文)学生借助计算机、网络来自主学习,可以实现学习时间自主、学习地点自主、学习内容自主、学习进度自主以及学习评价自主。而日前的学习系统或平台都是在已开发好的课件、素材、网络课程、教案等学习资源的基础上,提供浏览、下载、上传等机械化功能,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到的都是基本不变的内容,学习平台不具备个性化和智能https://www.99xueshu.com/w/filefpgcu8l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