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以致用”的社会科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智库建设,努力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党中央强调,科技事业发展要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和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社会科学研究亦应如此。在社会科学领域,“致用”为何是研究之“魂”?作为基础的理论研究,作为源头活水的下沉调研,表达风格上的深入浅出,为何是高质量“致用”研究的“根”“源”“要”?

“致用”是社科研究之魂。社会科学领域的很多研究,大致都可分为理论与应用两个层面。唯有将二者有机结合,理论之树才能常青。“致用”应该是社科研究的初心,是社科研究之魂。在1981年撰写的《经济学是致用之学》一文中,北京大学陈岱孙教授有一段非常到位的阐述:“从十六世纪说起,迄于今日,古往今来的所有经济学家或学派的经济思想的产生、发展都离不开一个‘用’字。先是,新的经济情况提出了待决的问题。然后经济学家就是针对这些经济现实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分析,对其有关事物的运动提出有论据的解说,形成了理论。这理论又反过来指导、促进、控制现实成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和基础。”研究经济学,需要立足现实情况、解决现实问题,社会科学领域的其他学科,旨趣与此相去不远。

理论研究是“致用”之根。高质量的“致用”研究必须以扎实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强调“致用”是社科研究之魂,并不意味着理论研究在社科研究中不重要。恰恰相反,理论研究是“致用”之根,根深才能叶茂。一门成熟的学科,一般都有相对稳定的研究对象、方法论、基本问题、研究技术、研究公设,以及公认的概念、术语体系,这是进行科学探讨、严谨分析与对话的前提。被有关机构直接或间接采纳的应用研究,虽然实践性、应用性更强一些,但也往往以扎实的理论研究为基础,与理论研究有千丝万缕的关联。高水平的应用或对策研究成果,都需要具备较高理论素养的研究者参与。擅长做理论研究的著名学者,也常能做出非常有影响力的应用或对策研究。

下沉调研是“致用”之源。高质量的“致用”研究,除保持高度的政治与政策敏感性外,还必须充分了解民情民意,从而有必要“下沉”到行业、企业、社区、村庄,做第一手的田野调查。通过下沉调研,倾听一线企业家、农民、工人、商贩、基层干部的声音,更容易发现最前沿、最生动、最鲜活的情况与问题,也更方便深入剖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可能不经意间发现有价值的案例、模式,有时还可以找到困惑已久的问题的部分答案和关键线索。

笔者在研究“三农”领域问题时,有时会将部分重要观点先说给基本没读过书的母亲听。如果她没有听懂或认为不妥,笔者会认真考虑行文风格与具体的表达。类似的办法,据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写诗的时候屡试不爽。实践证明,白居易的办法或许也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的“致用”研究上来。

THE END
1.建构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方法路径理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关键在于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自主知识体系,这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社会学作为一门综合研究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是建构自主知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建构自主的社会学知识体系,在方法路径上需要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https://www.workercn.cn/c/2024-04-12/8219674.shtml
2.全省社科院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召开10月28日上午,由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全省社科院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在济南召开。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袁红英出席会议并讲话,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杨金卫主持会议,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少红、张凤莲参加会议。济南、青岛、东营、潍坊、日照、临沂、聊城、滨州等8市的社科联(院)领导以及山东社科http://www.sdass.net.cn/articles/ch00590/202210/7afe4806-ed4e-4d6b-8075-6c2b3a716469mobile.shtml
3.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理论微观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内容当学生系统学习完宏观金融的相关课程后,在大三大四阶段就应当进入微观金融的系统学习过程,微观金融作为研究经济主体金融活动的学科,通过微观金融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具体分析家庭或公司两类微观主体的金融活动,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并为走进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三、宏观金融的核心课程――货币银行学 https://www.puchedu.cn/ziyuan/60747.html
4.社科要论·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③坚持系统观念破解因此,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坚持系统观念原则,解决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统一问题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233382
5.省社科理论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发言8月8日上午,山西省社科理论界举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与交流,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贡献社科智慧和力量。现将座谈会发言予以摘编,以飨读者。 https://www.sass.sx.cn/xwzx/ynxw/art/2024/art_f96ebacf0508473db12390b331530e84.html
6.社科网关于公布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立项通知书挂号单的通知 11-07 关于召开第十届全国艺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的通知 10-1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 项目申报系统 项目评审系统 项目中后期管理 社科要闻 努力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https://www.sinoss.net/
7.中共南开大学委员会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新闻频道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教育和培训,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教师发展培训体系中的比重;开展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教师的国情、社情调研学习,今年暑假,17名哲学社科领域青年教师由学校领导带队到改革开放前沿进行社会调查,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了解,开拓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实践视野;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https://news.cctv.com/2017/08/29/ARTIG02mkwHJAmXHYaOJqMih170829.shtml
8.读林之达教授的《传播心理学新探》(第11页),由此也确立了全书最重要的新理论——传播的两级效果论:传播的信息进入心理系统后与其心理构成进行心理反应,产生心理能,即产生看不见的一级传播该书是国家九五社科基金项目《传播心理学研究》的最终成果。 作者:庹继光,传播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教师。http://www.sass.cn/905031/160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