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改革典型案例旬阳县

【摘要】多年来,我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团队一直致力于课程改革,采用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教学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模拟工作实际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管理和合作能力、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取得扎实的实践技能,实现了学生学习和就业的“零距离”上岗。现以《建筑施工技术》课程采用项目模块化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一、实施背景

从目前我校招收的学生状况看:学生没有明确的理想信念和职业目标,多数学生基础差,理论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缺乏自我约束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喜欢利用电脑、多媒体、网络学习,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注重理论学习,而忽略了动手操作能力,学校提出“课有所得”的目标很难实现。学生毕业时,很多学生感到在校学到的知识、技能与工作岗位需求差距很大,甚至有部分学生在校什么也没学到,到就业单位不能胜任企业岗位工作。教学质量不高,导致学生学不到岗位知识、技能,满足不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造成企业、学生对学校办学的不满,学生出社会后,对学校反宣传,影响学校招生,影响学校后续发展。为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改进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模式,努力探索培养适应企业要求,产销对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主要目标

实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模块化教学改革终极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实现学校培养人才与企业需要人才的零距离对接。

(一)实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模块化教学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狠抓专业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解决课堂教学效率低的问题。

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升综合职业素质,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知识内容零散,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差的问题。

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解决学生不爱学习、不会学习,学习兴趣不浓的问题。

4、提高职业技能,培养创业精神、创新能力,解决学生学不到技能,岗位能力不高的问题。

5、保证就业质量,提高学校办学声誉,解决学校招生难的问题。

(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改革创新之处

1、改革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按统编建筑施工技术教材分章节系统学习,集中实训的做法。对施工技术课程知识内容重组按工作过程分项目分教学情境教学,按照项目教学流程完成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等项目环节。

2、教学内容综合化。凡是与项目有关的知识技能都要安排在项目中,如混凝土柱施工,需学习柱施工图的识读,柱模板施工,柱混凝土施工,柱施工质量验收,柱施工方案编制,资料收集等知识和技能,完全按照企业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完成柱施工需要的岗位师资技能设计教学内容。

3、评价模式多元化,注重过程评价,实施技能过关,将学生小组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4、教师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实施过程

1、教学内容的设计体现大综合课程理念,突出“任务引领、工作过程情景化”。

我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教学内容设计充分体现任务引领、施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思想。以《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为例,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设计项目教学模块:将《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分为“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保温与防水工程施工”、“砖砌体工程施工”、“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五个项目模块,每个项目模块设计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设计若干个教学情境每个教学情境又包含若干个子情境。如: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模块教学情境划分为: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学习情境的设置

序号

项目

学习情境内容

教学方法

学时

1

柱施工

柱施工图的识读

柱模板施工

柱钢筋施工

柱混凝土施工

任务教学法

实践操作法

案例教学法

28

2

梁施工

梁施工图的识读

梁脚手架施工

梁模板施工

梁钢筋施工

梁板混凝土施工

项目教学

3

板施工

板施工图的识读

板模板施工

板钢筋施工

板混凝土施工

项目教学法

14

4

墙体施工

墙施工图的识读

剪力墙钢筋施工

剪力墙模板施工

墙混凝土施工

12

5

楼梯施工

楼梯施工图的识读

楼梯钢筋施工

楼梯模板施工

楼梯混凝土施工

6

结构安装

单层厂房结构安装

多层装配式结构安装

8

7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先张法

后张法

每个模块及每个教学情境根据学生实际、岗位需求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如:柱施工的教学目标为:①能进行柱模板的配板计算、能组装和拆除模板。②能进行柱钢筋的进场验收与检验工作;能根据图纸填写钢筋配料单;能进行钢筋的加工、现场施工,并能进行质量控制。③能进行混凝土现场浇筑与养护;能进行试件留取与检验;掌握制定构件预拼装与运输方案的方法。④能进行安全检查工作及混凝土质量控制与缺陷处理。主要内容为:①编写施工现场材料机具准备计划;②柱模板工程施工;③柱钢筋工程施工(构造、组成、间距(识图基本知识),钢筋加工与连接、安装、验收);④柱混凝土工程施工(安全措施与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⑤柱模板、钢筋、混凝土质量验收;⑥柱施工技术资料收集整理。

2、学习组织形式与方法模拟“企业化”

施工技术课的“学习准备”阶段采用课堂教学,部分采用独立学习;项目模块实施阶段采用小组实训,明确小组负责人并定期更换。小组负责人的职责类似于企业班组长的职责,负责组内基层管理、组织分工、工具设备管理工作。实训场地设有工具设备间和建筑材料及配件间,在学习过程中设置与企业一致的工作步骤及要求。具体实施的方法步骤为:

①布置施工项目任务,学生进行资讯,按项目引导文要求做

好各项准备工作;

②小组讨论制定计划,检查并进行决策;

③教师指导、示范,学生分组按照项目任务要求进行施工操作,完成施工任务;

④施工项目完工后,小组先自检自评,再交叉互评,然后交任课老师或实训指导教师检验。

3、教学过程及活动设计上突出“教”与“学”的互动

以《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为例,其教学过程及活动设计的思路为:

(1)立足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法,以施工任务引领带动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以学生为本,积极启发诱导学生的创造性,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注意“教”与“学”的互动,通过选择典型施工项目,使学生通过几个典型施工任务的参与,学到施工技术和管理的规律性知识和技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加强示范性教学。对关键的施工工艺有完备而清晰的示范案例,从而有现场的示范教学活动。

(4)教学活动中因材施教、合理分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使每个学生每节课都能够学有所得。

(5)教学活动设计要有可操作性,既要结合专业,又要富有新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面以“钢筋混凝土柱”教学项目中的教学情境柱钢筋施工为例说明教学过程设计的环节、任务、教学组织等。

学习情境1:钢筋混凝土工程——柱钢筋施工教学设计

学习情境1:柱施工

学习子情境1:柱钢筋施工(5学时)

资讯

学生行动

教师行动

设计工作任务及引导问题,发放工作页及各种学习资料。提供各种教学媒介供学生使用。

教学组织

媒介

黑板;工作页、卡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影像资料;。

计划决策

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工作任务,独立制定一个符合预期要求的柱钢筋施工工作计划;讨论答案和计划,最后确定实施所需的工作计划。填写所需的工具、设备清单。(工作页)。

设计工作进度计划表(工作页);列出完成任务可参考的资料;发放工作页;对计划阶段学生制定的工作计划修正完善。

集中授课,布置本次课的中心任务,即制定工作计划;学生开始独立工作,教师通过专业会谈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随机抽取4名学生工作计划,回答引导文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老师进行分析评价;与学生讨论解答疑问。最终各自确定其柱钢筋施工工作计划。

图纸;规范、规程、手册;工作页;黑板;电脑;投影仪。

实施

准备材料、工具、钢筋加工设备,按工作进度分组完成几种钢筋加工和连接工作任务。

协助和辅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注重实施过程质量监控,并对各组成员合作情况进行考核。

在实训车间进行钢筋的焊接、套筒挤压等连接操作;由钢筋技师现场操作关键、重要的安装过程;学生实际操作完成框架柱的钢筋绑扎;(学生可以随时观看钢筋加工与安装过程录像)

录像;实物;过程动态示范。

检查评价

对自己的工作过程进行全面地检查评价,明确下次改进的内容。

检查学生任务完成情况:钢筋加工与安装质量;在工作过程中的技术要点、质量安全控制要点掌握程度;与学生进行专业会谈,对学生作出评价,填写教师评价表,;确定修改内容。

(自检或互检)老师选择4名学生到台前表述说明其自评结果;

检测工具;实物;工作页。

4、教学考核与评价突出“多元化”

a、考核评价内容:①基本知识技能水平;②施工方案设计能力;③任务完成情况;④团队合作能力;⑤工作态度评价。

b、考核评价方式:主要有小组成员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四、条件保障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项目化教材、师资队伍和实训教学环境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对我校带了严重挑战,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课改带来的挑战。

1、组织保障

学校教务处、实训处强力推进项目教学、分组教学改革,每学期制定有项目教学、分组教学实施方案,要求专业技能课必须按项目在实训室上课,对各年级理事实一体化教学提出了定量要求,并经常检查,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保障了项目教学有序开展。

2、教学教材的保障

3、实训教学环境保障

建筑施工项目的教学采用分组教学形式,教学设备、工具需成组配置、投资需求大。专业部借国家示范校建设这一难得的机遇,扩建了校内建筑施工综合实训室,补充完善了实训设备和器材,保障项目教学中项目顺利实施。

4、教学资料保障

项目教学需要学生分组查阅大量资料,制作项目方案完成项目资讯、计划决策,为保障项目教学顺利进行,学校加大了对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资料的购置和补充,教室开通互联网,解决专业图书资料匮乏,学生资讯困难的问题。

5、师资保障

项目教学要求专业教师有比较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娴熟的施工操作技能,有一定的施工经验。目前我校建筑专业课教师,特别是“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有些专业教师是文化课教师转岗培训出来的,他们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缺乏施工实践经验,不能很好胜任项目教学课程改革,学校通过招聘或选派教师到大专院校深造,扩大师资队伍,落实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让专业课教师轮流到到企业实践,增强专业教师的企业岗位知识技能。从建筑企业聘请能工巧匠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技术指导,解决师资问题。

6、校企深度合作,凸显职业行动。

模块化项目教学模式的关键就是教学过程突出职业活动,学校在确定施工项目教学内容时,应请合作企业多参与项目模块设计,充分体现施工过程,合作企业还可以派工程技术人员到校进行教学,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某些施工项目的教学放在企业进行,开展产教结合的模式,这样既减轻学校的经济负担,又会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突出职业行动。

五、实施效果

1、锻炼了专业教师,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

项目教学对教师要求高,迫使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提高岗位工作能力,项目教学实施锻炼了学校专业教师,按照现代教学理念组织教学,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专业教师屈善斌、周冬梅参与省级规划课题“中等职业教育有效教学理念及策略研究”子课题:“行动导向学习——以《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为例”,现已结题,子课题又申报省级规划课题。专业教师肖斌在2014年陕西省职业学校教学设计大赛获得了第一名。

2、改变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课题有效性得以提高。

我校从2012级开始《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全面实施项目教学。下面给出2010级和2012级建筑专业《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分别采用传统教学和项目教学的效果对比。

表一项目教学实施前后课程基本情况对比表

班级

2010级建筑班

2012级建筑班

专业

建筑工程施工

课程

《建筑施工技术》

共30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80学时,实践教学120学时)

共30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00学时,实践教学200学时)

课程教学主要内容

土石方工程、桩基工程、砌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屋面与地下防水工程、装饰工程、冬期与雨期施工、高层建筑施工。

分五大模块: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砌体结构施工、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保温防水工程、装饰工程。每个模块分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分若干个教学情境。

教学课程特点

课堂教学采用教师讲解,配合教学挂图和在实训基地组织集中实训进行教学。

采用理实一体化进行教学,按项目教学法流程进行教学,学生主要在理实一体化教室边做边学。

教学模式和手段

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配以多媒体课件。

采用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利用多种网络资源、理实一体教学。

评价模式

以期中、期末理论考试、集中实训考核为主。

采用多元评价模式,体现过程考核、技能过关。

表二项目教学实施前后教学情况对比表

项目化教学

讲授法教学

班级(人数)

12级建筑班35人(分5个小组)

10级建筑班(40人)分(六个小组)

教学内容

建筑施工技术

教学过程

100分钟

20分钟

90分

小组活动

60分钟

0

10

教学投入

30分钟

设备

电脑、投影仪、施工实训室常规设备、项目教学实训室

电脑、投影仪、施工实训常规设备

学生评价

满意

30(86%)

15(38%)

一般

4(11%)

20(50%)

不喜欢

1(3%)

5(12%)

表三项目教学实施前后对学生综合考评情况对比表

评价

内容

评价指标

传统教学法

(10级建筑)

(12级建筑)

学习

兴趣

不感兴趣

20%

5%

学习兴趣一般

65%

15%

学习兴趣浓厚

80%

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较差

22%

6%

47%

13%

良好

30%

优秀

11%

34%

学生操作考核情况

不合格率

16%

3%

基本合格率

49%

良好率

24%

优秀率

35%

综合素质考核情况

团队协作

40%较差

30%一般

20%较好

创新能力

沟通表达能力

50%较差

10%较差

20%一般

70%较好

管理能力

20%较差

60%较好

工作态度

40%一般

40%较好

表四项目教学实施前后的不同年级毕业生就业问卷调查结果

年级

毕业时就业率

一年后在本专业就业率

就业岗位

企业对毕业生满意率

学生对就业满意率

2008级

100%

80%

30%技术管理人员

50%技术工人

20%普通工人

30%

40%

2009级

82%

60%技术工人

10%普通工人

35%

45%

2010级

92%

35%技术管理人员

5%普通工人

50%

2011级

98%

50%技术管理人员

47%技术工人

3%普通工人

60%

65%

从以上数据和图表可以看出,建筑工程施工专业2012级学生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项目教学后,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内容掌握、动手操作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比采用传统教学法的2010级学生有了显著提高,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3、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体素质,学生及家长对学校满意度得到了提高。

4、提高了专业教学质量

近两年我校建筑专业学生参加市、省技能大赛获得一、二等奖的有11人,12级建筑班学生秦凯代表陕西省参加建筑CAD国家技能大赛,学校每学期两次的学情调查和课有所得调查反映学生的满意率、知识掌握率明显提高。

5、专业吸引力不断增强,招生规模扩大,就业质量提高。

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增强,到建筑企业就业,能很快适应企业岗位

工作,企业满意,学生发展前景好,拉动了学校招生,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六、体会与思考

通过近两年建筑施工技术项目教学探索,我们感觉困难还很多,教师的施工实践技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实施项目实训教学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不够,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与企业深度合作,完善施工技术项目教学项目划分,以常见典型施工项目工作任务动态调整项目教学情境,使项目更贴近施工实际,更贴近岗位,建立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与学校专业教师双向流动机制提高专业教师职业能力,继续加大教学投入,完善项目实训教学环境,保障项目实施的设备,工具,资料场所。针对学生实际选择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

THE END
1.语文项目化教学的六个步骤,语文项目化教学的六个步骤是什么?V义务教育新课标的落地标志着课程改革进入到了新阶段,目前的课堂教学仍需在课改的引领下继续精进,而项目化学习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载体。真正有效的项目化学习需要聚焦核心概念和核心素养建构系统性、综合性的跨学科项目模型,能够关注https://www.vsaren.com/92871.html
2.临淄区金山中学制度学校概况政务公开(五)教科室:具体负责学校教育、教学方面的科学研究和课题研究管理工作,以教研组、课题组研究成员为管理脉络。 (六)督导室:具体负责编制学校发展规划,监督落实学校各时段、各处室计划的落实,并对接上级督导部门,保障学校有序运转。 第十五条 学校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学校重大事项应在党政主要负责人酝酿提议、http://www.linzi.gov.cn/gongkai/site_lzqjyhtyj/channel_6333d92f4d31a4d96b5814be/doc_63465c243ffdee122a5408d7.html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有效课堂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21世纪不但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也是计算机和多媒体的时代,纵观世界各个发达国家,他们都很重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方面的应用。发达国家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较快,因而运用多媒体技术水平也相对较高。例如,1998年美国政府针对学校现代化建设的项目投资就提供了220亿美元的拨款,而且联邦通讯委员会也相应的通过实施“教育费率”https://wjez.wjjy.cn/newsInfo.aspx?pkId=494
4.课程建设方案(精选10篇)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规定每位学生在高中三年中,都要在每一类校本课程中至少选修一个模块。每个校本课程模块教学结束后,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考核与评价,并向教务处提交课程实施总结(包含:课程介绍、选课学生名单、周上课情况调查表、测试与考核成绩,学生所得学分等)。 https://mip.oh100.com/a/202209/5277230.html
5.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用15篇)理论和实践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经之路,具体的方法包括假期参加社会实践、实际案例教学、项目教学、邀请企业管理者举办讲座等。在此着重谈谈实践教学体系,这也是当前各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非常重视的部分,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基础实践阶段。 https://www.ruiwen.com/fangan/6121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