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实验报告范例6篇

关键词:操作系统;实验教学;计算机专业教学

基金项目: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4232)。

作者简介:许波,男,美国计算机学会(ACM)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会员,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智能、云计算、数字媒体;代静,女,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学科教学。

1背景介绍

各大高校在开展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教学时,一般分为理论和实验两大部分[1-2]:首先先通过板书、多媒体等手段讲解理论知识,再通过机房实验操作完成认知和验证训练。在理论教学方面,由于各个院校非常重视并不断进行改革,已渐渐走向成熟与正规化,而实验教学由于起步比较晚,教师与学生重视不够,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例如[3-4]:1)实践教学环节非常薄弱,因为实验环境设置问题,几乎没有课程设计;2)大多数国内实验教材内容都陈旧[5]。这些问题使得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6-7]。针对这些问题,并考虑到各个高等院校实际情况与教学条件的差异,我们从实验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重点、难点等多方面进行改革,经过教学实践,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2课堂实验教学改革

2.1编写实验教材

选择合适的实验教材对于实验教学非常关键,目

前市场上关于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教材种类少,质量不高。这些教材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6]:第一类为国内自编实验教材,即国内各大重点院校主讲教师所编著,这类教材偏重于操作系统理论知识的讲解,实践性不强;第二类教材为国外具有权威性的英文原版实验教材,该类教材知识较新、实践性很强,但是由于普通院校教师以及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有限,对教材大部分内容无法很好地理解,难以得到全面实施。因此,我们采取了灵活方法来处理教材选用的问题,在充分理解大多数教材,遵循课程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针对本校学生的特点与水平,编写了适合我校教学对象和要求的实验教材,综合趣味性、可操作性和适当的难度,在保证实验可完成性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兴趣,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我们还向同类二本院校推荐,解决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计算机学科在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发展普遍滞后的问题。

2.2因材施教

作为任课教师,要挖掘每一位学生的自身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人尽其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社会输送各种类型的人才,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师可穿插讲解难度不同的实验内容。学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种为非计算机专业的。一种为计算机专业的,而计算机专业的又可分为深造型和普通就业型。对于深造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列举典型的考研实验题型,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对于计算机专业以及网络工程专业将来主要就业的学生或者考证的学生,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对实际操作系统,例如Linux,加强实验教学。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更多的是准备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梳理实验知识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加深操作系统原理知识的学习,针对学生的需要并结合实验教学大纲来授课,可以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3课堂实验

作为操作系统课堂理论教学的辅助部分,课内实验是加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的重要环节之一。由于操作系统自身的庞大和复杂,造成学生在学过操作系统课程后,总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

只是支离破碎地了解了一些操作系统局部知识,而很难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对于运用操作系统知识从事设计和应用更是无从谈起。我们实验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力图解决上述问题。

1)实验设置。

课堂实验将按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对常用的系统调用命令的使用方式有一个较熟练的掌握

(2)对典型操作系统的编程基础知识和机制进行学习和了解。

表1课堂实验设置

3)实验平台。

选用目前最为流行的操作系统RedHatLinux9.0作为实验平台,实验内容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比如在讲授操作系统原理第一章绪论时,我们设计了RedHatLinux9.0的安装实验,并介绍了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学生通过实验环节深化和理解书本知识。

4)多维度评价体系。

多维度不仅仅是指学习知识,它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该评价体系打破以往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成绩评定方法,经过实践与完善,为课程确立了多方面的考核因素和成绩计算公式,内容如下:

总评成绩=课程设计(20%)+实验(20%)+预习报告(5%)+实验报告(10%)+期末考试(45%)-考勤扣分。

由此可见,作为操作系统原理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课程设计和实验操作这两部分在应考核方面力度加大,主张强化应用;另外,对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的考核更能反映学生学习的态度及学习成果。

3课程设计

对一个具体的设计来说,不同功能的实现都有专职的工作组。对于一个班级来讲,50多人也不能都去完成同一个任务。我们应该根据设计的实际情况,将设计进行任务分解,同时将班级全体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一个设计。在分组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将明显提高,这既包括组内成员协调,也包括组间协调,既有技术性的,也有人事关系上的。在课程设计中,我们主要侧重运用一些重要的系统调用编写程序模块,对操作系统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典型算法进行实现或验证,根据实验讲义和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写出程序,带到实验现场调试。主要内容如下。

1)银行加算法模拟。

2)小型文件系统设计。

3)页面置换算法模拟。

4)进程调度算法模拟。

5)进程间通信模拟。

6)Linux下USB驱动程序。

要求:对于一个课程设计题目,每个班级限2组选择,每4个人一组。

实验结束后,由实验指导教师根据实验记录给出成绩。

4结语

在教学中,我们始终坚持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原则,使用多样合理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及实践动手的能力。操作系统原理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立足本校,从实验教学方式、实验教学内容以及实践教学环节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向群.探索操作系统实践教学[J].计算机教育,2008(17):45-47.

[2]王雷.国外操作系统课程分析[J].计算机教育,2008(5):85-87.

[3]郝继升.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课程的教学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8):99-101.

[4]付晓翠.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方法改革探悉[J].山东农业教育,2008(4):32-34.

[5]孙斌,周海波.操作系统(Linux)实验指导[M].大连:东软电子出版社,2008.

[6]朱贵良,陈向群.美国若干知名大学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的比较性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2(6):152-153.

[7]李瑛达,谢双杰.“操作系统”实例化教学的改革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14):27-30.

ExperimentTeachingReformonOperatingSystemPrinciple

XUBo1,DAIJing2

(1.Department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GuangdongUniversityofPetrochemicalTechnology,Maoming525000,China;2.SchoolofChemistryandChemicalEngineering,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

基于以上基本原则,来设计实验案例。Linux操作系统实验课程总计16学时,我们一共设计8个必做实验案例。这个8个案例要在实验课时内完成,除此以外还设计8个选做案例,8个选做案例可以选择完成。实验案例的设计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的案例分为3种类型,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通过系统安装、常用shell命令使用、系统管理和网络管理验证性实验案例使学生掌握Linux系统管理的基本技能,通过shell程序设计、系统编程和gcc编程设计性实验案例提供学生系统管理和维护能力,通过gcc编程等综合性实验案例提高学生Linux系统程序开发综合实践能力。

二、实验考核办法分析

实验考核是Linux操作系统实验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考核反映实验教学水平、实验效果和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状况和具有的实验技能,使学生重视实验课程的学习和实际操作,通过实践环节加强实践训练。Linux操作系统实验课程成绩由学生出勤、实验报告和学生上机表现三部分组成,学生出勤和报告占实验成绩的20%,而学生上机表现占实验成绩的80%,也就是考核时更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考查学生上机表现能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对系统的掌握情况。对于验证性实验,我们采用针对实验步骤对学生提问的模式进行考核;对于设计性实验,主要考核学生是否掌握程序设计思想;对于综合性实验,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检查学生的程序调试运行情况时,不仅要查看程序运行结果,还应注重实验中间环节,更加客观评价学生[8]。

三、实验课程总结分析

实验过程我们选取虚拟机运行模式,采用Vmware虚拟机,Linux采用Ubuntu12.10,Linux内核3.5。应用以上实验案例,开展了Linux实验课程,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学生呈现两极分化现象

在实验进行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呈现两极分化。由于本课程设在第7学期,学生已经是大学4年级,少数学生平时就有过使用Linux操作系统的经验,其他大部分学生对于Linux平台比较陌生,几乎没有使用过。于是,我们照顾到大多数学生情况,按照实验大纲的内容完成实验内容,而对于有使用经验的学生我们则通过进一步完善选做实验案例,增加Linux源码分析和QtDesigner开发工具等选做案例来满足其学习需要。这样,可以利用Linux的开源特性加深学生对操作系统原理、系统与技术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提高学生编制大型应用系统的能力。

(二)案例要不断充实与完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Unix类操作系统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更新,Linux操作系统作为一种面向多领域的开源操作系统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展,所设计的案例应及时体现出这些变化,因此案例的设计并非一劳永逸,必须紧跟形势、与时俱进,不断地改进与完善。

四、结束语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明确进程和程序的区别。

2.深入了解系统如何组织进程,创建进程。

二.实验要求

1.编写程序完成实验内容

2.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

3.撰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内容

1.进程的创建

2.对代码进行测试

3.进程控制

四.实验原理

1.进程

(1)进程是程序是一次执行

(2)进程是一个程序及其数据在处理机上顺序执行时所发生的活动

(3)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的过程,它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2.进程控制块

为了描述和控制进程的运行,系统为每个进程定义了一个进程控制块(PCB),它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是操作系统管理进程最重要

的数据结构。其主要包含四类信息:进程标识符,处理机状态,进程调度信息,进程控制信息。

3.进程创建流程

(1)申请空白PCB

(2)为新进程分配资源

(3)初始化进程控制块

(4)将新进程插入就绪队列

4.进程树

P12P6P7P8P9P10P11P2P3P1P4P5

五.实验步骤

1.在C++环境下输入实验提供的代码,并对程序运行

2.输入createpc命令创建进程,输入showdetail显示每个进程及其子进程的信息

3.对代码进行测试

六.实验总结

1.运行结果

关键词:智慧教育;云平台;教育云;实践教学

0引言

1实验教育云平台的功能设计、架构设计及实现

1.1实验教育云平台的功能设计

1.2实验教育云平台的架构设计

在图2中,Web服务器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互联网接入Web服务,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虚拟实验环境移植到Web页面和生成动态网页[5],这样使用者就通过虚拟生成的实验环境进行实验操作。将多个Web服务器组成了云端Web客户群。应用服务器端主要负责数据采集,并对采集后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的结果传送到数据库服务器进行保存,同时将处理结果通过Web传送到Web服务器端。由于此可,这种B/S结构极大地简轻了云端Web服务器的工作负荷,只需安装Web浏览器作为云端的运行平台同时只负责一小部分的人机交互的业务逻辑处理工作,主要的业务逻辑处理工作由服务器群实现。所以这种“瘦客户端/胖服务器”模式易于后台管理和维护,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鲁棒性和可扩展性。

1.3实验教育云平台的实现

按照实验教育云平台的功能设计与架构设计,其教育云平台的实现如图3所示。图3的左侧为学生的实验指导书的内容,图的右侧为R语言的实验环境。学生提交实验报告后,教师可以在后台查询实验报告提交情况和录入实验成绩。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实验室;课程实践

我院计算机系成立于2000年,目前面向高职高专的计算机教育主要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网络两个专业。依据高职高专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课程教学应该以人为本位,从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的分析入手,着力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几方面狠下功夫。

1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分析

1.1网络人才的社会需求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需求。同样,学科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对其专业人才的需求。为了赋予学科发展更强的生命力,所有教学活动都要围绕社会需求来展开。

政府网上办公。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超过2000个政府部门建立了网站并逐步发展成网上办公的形式。未来政府网站对网络管理人才的需求将不少于30万人,这需要大量的网站建设、开发和管理人员。

企业业务运作。企业为了信息化生存,必须以网络为平台,开展丰富的网上业务。而全国中小企业约3000万以上,网站普及率却不足

2%。为与国际接轨,拓展企业发展空间,未来几年,企业对网络工程师、网络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的需求每年增长将超过70%。

1.2高职学生的特点

高职学生的主体是“三校生”及高考最后一批录取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上较为欠缺,他们中的大部分学习基础较差,自制力也较弱,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对所学专业并没有太多了解,当初选择高职各专业并不是因为自身渴望学习,而是盲从于家长的要求,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相当多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课堂教学和社会需求脱节,不能学以致用,学习对他们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很多学生把缺乏学习动力的原因归结为“教材内容陈旧”等,较少分析自身原因,学生普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影响班级学习氛围的营造,而不良的学习氛围又反过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形成恶性循环。

我系学生的情况也是如此,很多学生由于没能进入更高层次的大学就读,心理上存在一定失落感,对自己毕业后能从事什么工作也并不明确,导致学生没有奋斗方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

IEEE每年一次的教育会议上,Lethbridge提出在教育中改进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未来的趋势。但就学习动力而言,即使加强了实践环节,也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为了克服学生的这种消极思想,从新生一入校开始,就应该进行就业导向的宣传,从专业方向和就业方向两方面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信息导向,使

作者简介:吴懿慧(1970-),上海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网络技术。

学生从思想上首先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学起来才有更好的针对性。如果等到毕业才进行就业指导,就只是学生工作的选择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认识就业,尽早导向就业。

2优化教学内容

2.1突出技能型内容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不一定要掌握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不必过分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更应强调围绕实践环节的内容讲授[1]。对学生群的调查显示,过多的理论讲授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导致学生对实践内容掌握的缺失。同时,如果学生没有听懂大篇理论章节,就会增加其学习后续内容的困难,思想上也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从而降低学习积极性。比如,网络技术的教学应减少与实际应用技术关联不大的知识传授,增加一些常用网络操作系统的配置、使用等[2]。

2.2及时更新知识点

网络课程的教材建设应始终坚持原版教材与自编教材相结合的原则。

目前我院学生使用的教材是由我系胡秀琴教授主编的《计算机网络》(第1版),该书被列为“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高职高专课程规划教材”,获我校院级优秀教材二等奖。本书内容涵盖了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主要包括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网络操作系统、常用网络设备、网络互联与因特网基础、因特网的应用、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等内容。本书的特点在于内容取材新颖,反映了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同时与本书配套的实验指导书将由科学出版社近期出版。

我系教师用的参考书是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网络》(第4版),由谢希仁等编著。该书内容分十个章节,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原理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局域网、广域网、网络互连、运输层、应用层、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和因特网的演进等内容,与课程教材互为补充。此外,附录还给出了部分习题的答案和提示。随书配套的光盘中,收录了作者教学中经常遇到的150多个问题,并予以解答;还收录了在2003年1月前发表的全部RLC文档,供读者参考。本书的特点是概念准确、论述严谨、内容新颖、图文并茂,突出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阐述,同时力图反映出计算机网络的一些最新进展。第4版更加突出了以TCP/IPP协议族为核心的一些实用网络协议以及一些网络新技术,对从事计算机网络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学习参考价值。

此外,我们还根据使用经验,向学有专长或在某些方面有特别兴趣爱好的学生推荐了以下参考书:

【1】熊贵喜,王小虎.计算机网络[M].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ForouzanBA.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M].

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任泰明.TCP/IP协议与网络编程[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4】袁连海,董文.局域网组建与维护[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5】黎连业.十兆百兆千兆万兆以太网技术及组网方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6】钟小平,张金石.网络服务器配置与应用[M].2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4完善实验室软件建设

在国外,实验室是使用频率最高,最能出成绩的一个教学基地。

4.1以社会需求为主线,加强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目前我系网络专业开设的技能型课程主要有“网站建设与管理”、“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安全技术”、“网络设备管理”、“ASP动态网页设计”等。按照社会的岗位需求,我们把开设课程与社会岗位联系起来,并对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明确课程实践与就业方向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目前投入应用的社会需求与实践课程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社会需求与实践课程关系图

4.2以人为本位,精心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计算机网络专业的项目实践,可以选择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的,能充分体现IT行业岗位特点,具有先进性、典型性和可操作性的项目进行[3]。如某企业网站的设计与制作;网站LOGO设计;CD唱片、书籍封面设计;计算机软/硬件故障的排查;服务器从硬件到操作系统的安装、参数及安全性设置;网络设备的售前/售后技术支持等。

以人为本位,从符合学生就业的角度出发,围绕典型产品的生产或服务来精心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的具体化,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反过来又进一步强化和巩固了理论知识。

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绝大部分学生能真正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综合素质也得到整体提高,并能很好地应用到实际中去。学生动手能力的增强,使他们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岗位需要,并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

4.3根据学生能力和兴趣,设置不同实验内容

教师一般都有这样的体会:对某个内容的讲授,有些学生能很快理解并掌握,有些学生必须再听到第二遍甚至第三遍时才能理解。也就是说,学生由于基础、能力等问题存在个体差异。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实验内容的设置上,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把网络实验内容按难易程度分成3个层次:基本技能、中级技能和高级技能。其中基本技能和中级技能面向所有学生,高级技能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掌握。

比如在网络课程实验中,Unix/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Internet浏览器应用、邮件配置、利用Windows98建立对等网和Web和FTP服务器的安装与测试属于基本技能。

利用PHP提供动态网页服务、MySQL数据库及PhpMyAdmin的安装与配置、内容管理系统的应用和网络应用层协议分析和验证、实现NCSP协议网络选课系统属于中级技能。

使用Sniffer分析复杂协议、MultithreadedWebServer、MailSender、网络管理命令软件包、以太网技术、VLAN配置、Cisco路由器配置、ISDN、第3层交换、防火墙及无线LAN等属于高级技能。

分层设置实验内容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求,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有所收获,体验到完成任务之后的成就感,逐步增强了学生的信心,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本技能和中级技能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高级技能面向部分学生,旨在提高这部分学生的技能水平、应用能力以及自学能力,挖掘自身潜力。

4.4充实实验报告,全时段开放网络实验室

虽然实验报告从中学就开始接触,但要写好规格完整的网络实验报告,还需要一定的规范和训练。教师要对每一部分实验内容提出明确的要求,对每一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遇到什么问题应如何解决等,都要在学生的实验报告中得到体现。

5结束语

对高职高专网络课程的教学来说,建设一流的网络实验室是产学研相结合的重要形式之一,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可以在实验中获取知识。目前,各大高职院校都已陆续建立起与本学科相配套的实验室,下一步就是如何在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完善实践内容。本文仅对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等提出笔者自己的一些看法和经验,还需要在实践中就实验教材、学生实验报告等继续补充完善。

参考文献:

[1]黎向华.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初探[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78-79.

[2]马喜春.虚拟局域网络实验[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5):44.

[3]李赫男,陈松乔.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体系的设计[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7):85.

StudyontheComputerNetworkCurriculumTeachinginHighNormalInstitutes

WUYi-hui

(DepartmentofComputerScience&Technology,ShandongInstituteofEducation,Jinan250013,China)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674-2117(2017)05-0096-03

引言

雨课堂及其功能

1.简单熟悉的课件制作

雨课堂软件其实是PowerPoint中的一个插件,教师利用雨课堂进行教学,不需要额外学习什么新软件,只要会使用PowerPoint软件,就可以构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雨课堂。

2.便捷的视频资源共享

在雨课堂制作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插入视频:点击慕课视频,在PowerPoint右侧会出现各大名校的慕课视频资源,寻找需要的资源插入到PPT中即可。雨课堂制作过程还支持网络视频资源的插入,点击网络视频后,会出现输入网址对话框(不过目前只支持优酷、土豆、腾讯的视频),这样可以很便捷地向W生推送与课堂内容有关的视频资源。

3.实时的课堂教学互动

雨课堂在课外预习与课堂教学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让课堂互动永不下线。使用雨课堂,教师不仅可以将带有慕课视频、习题、语音的课前预习课件推送到学生手机,还可以了解每位学生的预习、答题情况,为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缺乏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课后学生可以反馈没有学会的内容,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不懂的内容进行资料推送和辅导。

4.及时对课堂教学做出调整

雨课堂的安装与制作

安装雨课堂PC版前,先要确保计算机操作系统是Windows7及以上版本,并同时安装PowerPoint2010及以上版本;然后再到“学堂在线”官方网站()下载雨课堂PC版安装软件,软件安装成功后,再打开PowerPoint软件,在菜单栏最右边会增加一项“雨课堂”选项卡(如下图),说明安装成功;最后就可以使用雨课堂进行制作和编辑了。

安装好雨课堂后,制作与编辑雨课堂的步骤如下:

②新建幻灯片。点击“新建课件”就会有一个与手机适配的竖版空白文档,接下来的操作就跟我们平时制作PPT课件一样,可以插入文本框、图片、视频、音频等,插入幻灯片的操作也一样,这样就可以开始编辑想要的课件。

④插入视频。雨课堂制作除了在菜单栏里能插入视频外,在雨课堂状态栏还可以插入慕课视频和网络视频。点击“慕课视频”,在PPT右侧会出现各大高校的慕课视频资源,选择后点击“插入视频”按钮,就可以实现慕课视频资源的共享;点击“网络视频”,出现输入网址的对话框,只需要将网址粘贴到输入网址的对话框就可以实现网络视频资源的共享。

⑤插入习题。在需要了解授课效率等地方,点击“插入习题”,则会出现编辑页面,在相应的地方输入内容,如题干、选项等,在右侧设置分值和正确答案。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1.实时掌握学生预习情况

笔者先制作了“长直螺线管内磁感应强度的测量”的预习课件,再将其上传至雨课堂,并为每一页课件录音进行讲解,最后到上课班级。同时,教师将生成的实验课程二维码和班级邀请码公布在实践教学网,以便学生加入班级进行学习。

2.雨课堂授课,弹幕互动不下线

3.实验报告,提高教学效率

总结

[1]宋金[,郭新峰,王生钊.微课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物理实验,2015(2):12-16.

THE END
1.操作系统的内容简述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操作系统的设计理念是如何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例如,分时系统的出现是为了满足多个用户同时使用计算机的需求,通过时间片轮转的方式让每个用户都能获得计算机的处理时间,从而提高了计算机资源的共享性和利用率。此外,还会涉及操作系统的类型与特点。常见的操作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288503656232779&wfr=spider&for=pc
2.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熟悉操作系统实现资源管理功能的方法和主要技术,重点理解CPU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管理的设计方法。加深对所学算法思想的了解机器操作方法的特点。通过模拟进程调度、内存管理和文件管理的实现,深入理解操作系统中这些管理方法的理论知识,加深对教材用的重要算法的理解。同时通过编程实现这些算法,更好https://blog.csdn.net/yushibing717/article/details/136138342
3.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doc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本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系统级的程序设计。本课程设计是操作系统原理课程的延伸。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操作系统各部分结构、实现机理和各种典型算法,加深对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思路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系统设计和动手能力,学会分析和编写程序。课程设计的实施将使学生在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812/7100103024006143.shtm
4.操作系统及应用课程设计.docx操作系统及应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类型及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 2.掌握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设备管理的基本原理; 3.学习操作系统中的应用软件使用,了解操作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局限。 技能目标: 1.能够分析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并对其进行https://m.renrendoc.com/paper/358279455.html
5.操作系统课程设计51CTO博客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这次海轰选择是题目二,感觉有点难,得费一点时间 其他的题目以后有时间可以尝试一下 再不写C++,就快凉了 题目一:支持多个进程(线程)并发运行的简单进程(线程)管理模拟系统 1.实验内容 学习进程管理的设计与实现,学习和运用操作系统原理,设计一个操作系统子系统的模拟系统。通过该系统的设计调试可https://blog.51cto.com/u_15939722/6018577
6.操作系统课程设计1. 编程实现spooling技术,并采用随机调度算法模拟spooling技术原理 2. 给出实现方案(包括数据结构和模块说明等) 3. 画出程序的基本结构框图和流程图 4.图形化界面显示https://zhuanlan.zhihu.com/p/668271090
7.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河北大学)本论文主要阐述四部分内容,引言部分,主要说明本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的性质、教学目的、教学任务与要求、意义以及论文的结构安排;系统分析与设计部分,主要阐述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以及每个模块计划采用的实现方法和原理;系统实现部分,主要通过流程图等工具描述主要模块的实现流程;最后一部分,结束语部分,主要书写已经实现的本系统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210/15/8744445_185567253.shtml
8.模拟操作系统课程设计.doc模拟操作系统课程设计.doc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5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0 1/5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河北大学2011级操作系统学年论文(设计)1一 引言 性质计算机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系统软件,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的。操作系统实际上是一个计算机系统中硬、软件资源https://www.taodocs.com/p-678539136.html
9.操作系统原理及课程设计课程简介 Course Introduction 2022级《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的课程主页,助教的联系方式如下: 2024级研究生-卓浩铭 zhuohaoming@m.scnu.edu.cn 2024级研究生-李泽铭 lizeming@m.scnu.edu.cn 2024级研究生-陈杰 cjie@m.scnu.edu.cn 2024级研究生-唐双姣 tangshuangjiao@m.scnu.edu.cnhttps://www.scholat.com/course/scnuos
10.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心得+给老师的建议省下的课时时间放在课程设计上面。这样不至于学生跟不上老师进度的情况 推荐老师看一下,清华大学在学堂在线上面的操作系统的课程,课程的结构和模块的设计[需要注册一下学堂在线的账号] http://www.xuetangx.com/courses/course-v1:TsinghuaX+30240243X+2016_T1/courseware/be5b8d4fec0c4c329d19845020bc67b2/39384cfahttps://www.jianshu.com/p/c294031be152
11.操作系统珠海科技学院②逻辑与物理:用户视角的逻辑地址空间、文件逻辑结构、逻辑设备,系统视角的物理地址空间、文件物理结构、物理设备。 展开 开课机构教师团队 傅晓阳 珠海科技学院 计算机学院 教授 傅晓阳,博士,教授,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教学上主要承担《java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等课程,研究方向为计算智能、深度学https://www.xuetangx.com/course/jluzh08091004646/21560499
12.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操作系统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教程,操作系统实验指导,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操作系统,linux 文档格式: .doc 文档大小: 670.0K 文档页数: 147页 顶/踩数: 1/0 收藏人数: 7 评论次数: https://www.docin.com/p-939798251.html
13.使用KEILC51实现的简单合作式多任务操作系统内核以前做课程设计时候,在51上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合作式操作系统内核。写的时候,主要是出于检验自己单片机原理和操作系统知识的目的。这个内核现在看来,功能非常简单,实时性也不高,但是它毕竟是在51单片机上用不到每个线程17B的内存实现了一个多任务并行处理功能,而且完全用C语言写成,没有用到汇编。所以整理发出,权为资料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692860
14.关于工艺实习报告(精选11篇)一、课程设计目的 1.了解电话机的基本知识,通过具体的电路图,初步掌握焊接技术,简单电路元器件装配,对故障的诊断和排除以及对电话机原理工作的一般原理。 2.熟悉电子装焊工艺的基本知识和原理,掌握焊接技术并装焊一台电话机。 3.了解安全用电知识,学习安全操作要领,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养好良好的工作习惯,培养正确https://www.ruiwen.com/gongwen/baogao/594013.html
15.操作系统实战45讲作为计算机王国中的实际“掌舵人”,操作系统是一切法则的制定者。它掌管着硬件软件等一切资源,并负责处理多种基本事务(内存管理、资源配置、I/O 设备、网络通信等),既能维护公平正义又能杀伐决断,而我们的课程就是讲解如何实现它。 课程设计 课程中,彭东老师将多年的操作系统开发经验倾囊相授,并带你从系统级的高度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intro/100078401
16.Mac视觉史vol.2:90年代失败操作系统大赏优设网在第一篇 Mac 视觉史当中,我梳理过了整个 Mac 系统第一阶段的明线,而这一篇,我们来聊一下它的「暗线」。 这一章所涉及到的项目,几乎可以组成一个 大型的「90年代失败操作系统大赏」,在主要由成功者们所构成的故事、新闻乃至与传说当中,这些失败的故事和项目,被提及的次数很少。 https://www.uisdc.com/mac-visual-histroy-vol02
17.操作系统原理—智慧树网内蒙古医科大学计算机信息学院网络技术教研室讲师,硕士,毕业于内蒙古工业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应用及大数据分析。讲授课程为《JAVA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Linux操作系统》等专业课程。 刘秉政·内蒙古医科大学团队教师 副教授 内蒙古医科大学计算机信息学院计算机技术教研室副教授,硕士,毕业与东华理工大学。主要http://coursehome.zhihuishu.com/courseHome/1000073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