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方案模板(精选12篇)

如果是老项目优化,可考虑是否存有历史测试方案,如果有可以参考,或许可以省事很多。

2.测试对象

要测啥?

测试对象可以归结为“业务功能”。测试前,需要了解我们需要测试的业务功能(不深入细节)有哪些,比如“购买商品”、“寄送快递”。

有没有必要测?

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是否核心功能,是否要求严格的质量

2)是否常用、高频使用的功能

3)可能占用系统较多资源的功能

4)使用人数多还是少

5)在线人数多还是少

3.拆分对象

先从业务上来分,实现这个完整的功能包含哪些流程、环节

举例:购买商品

4.指标分析

有必要测试这个需求,考虑需求指标是否合理?有没有数据支撑?

通常,支撑数据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

常用分析思路:

1)2/8法则

2)正态分布

3)按比例倍增

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当用户能够在2秒以内得到响应时,会感觉系统的响应很快;当用户在2-5秒之间得到响应时,会赶紧系统的响应速度还可以;当用户在5-8秒以内得到响应时,会赶紧系统的速度很慢,但是还可以接受;而当用户在超过8秒后仍然无法得到响应时,会感觉系统糟糕透了,或者认为系统已经失去响应。

举例:

时段:3个小时->3x60x60=1080s

业务量:1500

吞吐量:1500*80%/(1080*20%)=5.56请求数/s

假设用户下单遵循正态分布,那么并发请求数峰值会肯定大于上述估算的吞吐量

注意:

1、2/8原则计算的结果并非在线并发用户数,是系统要达到的处理能力(吞吐量)

2、如果要求更高系统性能,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考虑1/9原则或其它更严格的算法

3、以上估值只是大致的估算,不是精确值

想了下,暂时没想到啥好的例子,大致就说一些涉及到数据量的性能测试,比如报表统计,或者是大数据挖掘,查询等,怎么去估算数据量?

数据生命周期:

数据增长率:

如果是老项目,可以考虑对应功能主表历史数据存放情况

这里假设按年统计,比如第一年10000,第二年15000,第三年20000,第四年25000,那么我们得出,以第一年为基准,数据增长率分别为0.5,1,1.5,每年在上一年的基础上,以5000的速度增长

预估3年后,数据增长率为3,需要测试数据量为(1+3)x10000=40000

注意:

1、实际数据一般是没上面举例那么规律的,只能大致估算数据增长率。

3、不同业务模块,涉及表不一样,数据量要求也是不一样的,需要有区别的对待。

二、系统分析

1)请求顺序、请求之间相互调用关系

2)数据流向,数据是怎么走的,经过哪些组件、服务器等

3)预测可能存在性能瓶颈的环节(组件、服务器等)

4)明确应用类型IO型,还是CPU消耗性、内存消耗型->弄清楚重点监控对象

6)是否使用集群/是否使用负载均衡

了解测试环境部署和生产环境部署差异,是否按1:1的比例部署

通常建议测试时先不考虑集群,采用单机测试,测试通过后再考虑使用集群,这样有个比较,比较能说明问题

三、业务分析

1)明确要测试的功能业务中,功能业务占比,重要程度。

目的在于

明确重点测试对象,安排测试优先级

四、用例设计

1)用例设计

通常是基于场景的测试用例设计

单业务功能场景

运行测试期间,部分虚拟用户执行某种业务的某个环节操作,部分虚拟用户执行该业务功能的其它环节

或者

运行测试期间,部分虚拟用户执行某种业务功能,部分虚拟用户执行其它业务功能

注:这里用例没说到多少用户去跑,跑多久等,这里只是把他当作相同场景用例下的的一组组测试数据了。

2)事务定义

根据用例合理的定义事务,方便分析耗时(特别是混合业务功能场景测试),进而方便分析瓶颈。

比如,购买商品,我们可以把下订单定义为一个事务,把支付也定义为一个事务。

3)场景监控对象

针对每条用例,结合“系统分析”第4)点,明确可能的压力点(比如数据库、WEB服务器),需要监控的对象,比如tps,耗时,CPU,内存,I/O等

五、测试策略

1)先进行混合业务功能场景的测试,在考虑进行测试单业务功能场景的测试

2)负载测试->压力测试->稳定性测试->强度测试

3)逐步加压

比如开始前5分钟,20个用户,然后每隔5分钟,增加20个用户。

好处:不仅比较真实的模拟现实环境,而且在性能指标比较模糊,且不知道服务器处理能力的情况下,可以帮我们确定一个大致基准,因为通常情况下,随着用户数的不断增加,服务器压力也会随着增加,如果服务器不够强大,那么就会出现不能及时处理请求、处理请求失败的情况下,对应的运行结果图形中,运行曲线也会出现对应的形态,比如从原本程一条稳定直线的情况,到突然极限下降、开始上下波动等,通过分析我们就能得出服务器大致处理能力,供后续测试参考。

4)单点并发

比如使用集合点,单独针对某个环节的并发测试,通常是针对某个环节的性能调优时使用。

常识:

a)负载测试

保证系统能正常运行(通常是满足某些系统性能指标)的前提下,让被测对象承担不同的工作量,以评估被测对象的最大处理能力及存在缺陷而进行的测试

b)压力测试

不保证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让被测对象承担不同工作量,以评估被测对象能提供的最大处理能力及存在缺陷而进行的测试

c)稳定性测试

d)强度测试

通常模拟系统在较差、异常资源配置下运行,如人为降低系统工作环境所需要的资源,如网络带宽,系统内存,数据锁等等,以评估被测对象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的工作状态

六、工具选取

1)协议分析

一般性能测试工具都是基于协议开发的,所以先要明确应用使用的协议

2)工具选取

1)类型

开源工具、收费工具、自研工具

2)分析工具

理解工具实现原理

1.同步请求:发出一个调用请求,在没有得到结果之前,该调用就不返回。

2.异步请求:发出一个调用请求,在没有得到请求结果之前,该调用可立即返回。该调用请求的处理者在处理完成后通过状态、通知和回调等来通知调用者。

使用长连接还是短连接

Web服务器参数配置

八、网络分析

1)网络路由

通常为了排除网络型瓶颈,通常建议在局域网下进行测试。

通常,这里我的分析思路是这样的:

检查hosts文件的配置

不同DNS,其速度和准确率是不一样的,比如114.114.114.114速度远比8.8.8.8快,如果有用到DNS(特别是压测机),需要考虑下是否适当

确保路由正确设置

2)网络带宽

如果没条件在局域网下测试,可能需要估算所需大致带宽。

如果测试时是基于UI层操作的操作,那么得估算页面平均大小,这个可以通过浏览器自带工具查看打开单个页面服务器返回的请求数据大小。如果是测试时是基于接口层的请求测试,可以通过工具查看服务器响应数据大小。

然后根据采集的页面PV峰值、请求数峰值进行计算。

假设在PV峰值、请求数峰值=1000,峰值时段:8:00-12:00,平均页面、请求大小200k

带宽=1000x80%/(20%x4x3600s)x200KBx/1024x8bit,单位MBps

注意:这里涉及到浏览器缓存等因素,估值可能不准,大致估算。

九、硬件配置

1)CPU

型号,频率,核数

2)内存

3)磁盘

不同磁盘类型,读写速率不一样

4)网卡

不同网卡,其传输速率也不一样

注意:硬件配置最好和生产环境的配置保持一致。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在全国中小学校统一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精神,落实教育局下发的《阳光体育体育运动实施意见》,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二、测试项目:

(备注:实心球重量为1KG)

(一)一、二年级必测项目为身高、体重、坐位体前屈、50米跑(25米*2)往返跑。

(二)三、四年级必测项目为身高、体重、掷实心球、50米跑(25米*2)往返跑。

(三)五、六年级必测项目为身高、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掷实心球、台阶试验、50米跑(25米*2)往返跑。

三、具体安排:

(一)训练安排

1.利用体育课进行训练

体育教师利用体育课对学生所要测试的每一个项目进行动作指导,教给学生标准的动作要求,提高学生动作准确率。在体育课中对技术动作掌握不好的学生进行重点指导,同时做好所有学生的训练工作。

2.利用体育大课间进行训练

利用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有针对性地训练。

(三)测试安排

第一阶段:20xx.10.——20xx.11.20。

第二阶段:20xx.11.20——20xx.12.1

由体育老师根据学生成绩进行补测,进行数据汇总。

第三:学生档案须填好学生年级。班级。民族。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家庭住址。

全镇各小学负责人须在12月1号统一把测评数据上交中心小学后由中心小学负责统一上传

四、测评的其他项目、指标及运用参照表

测评项目评分标准

年级

25x2米往返跑(单位S)

坐位体前屈(单位CM)

男生

等级

女生

一二年级

9.8-11.4

优秀

10.1-11.9

10.0-12.4

13.0-15.1

11.5-12.5

良好

12.0-13.0

5.3-9,4

7.5-12.3

12.8-14.6

及格

13.3-15.1

-0.3-4.6

1.2-6.7

15.0-18.2

不及格

15.3-17.0

-4.8—-0.9

-2.3-0.8

三四年级

9.4-10.3

7.8-10.3

掷实心球(1公斤球单位米)

10.5-12.2

7.0-9.5

5.2-8.2

6.0-6.9

3.9-5.0

12.3-13.0

5.0-5.9

2.5-3.8

13.2-14.5

13.1-14.5

2.0-4.6

1.5-2.4

五六年级

8.8-9.8

8.4-10.2

9.0-12.0

6.9-12.4

肺活量体重指数(整数)

台阶试验(整数)

9.9-10.9

10.3-11.2

8.0-8.9

5.4-6.7

73-80

67-73

62-67

59-64

11.1-12.4

11.4-13.0

6.0-7.8

3.8-5.2

60-71

55-65

53-60

49-58

45-58

40-53

45-52

41-48

12.6-14.0

13.5-17.5

3.4-5.7

2.6-3.7

35-44

不及

32-39

40-44

35-40

五:个别项目测评方法

1坐位体前屈;坐位体前屈如果由于器材原因可以改成立位体前屈,测试方法如下:

(一)使用仪器:坐位体前屈测量计。

(二)测定方法:受测者坐在乎坦垫物上,两腿伸直,脚跟并拢,脚尖分开约10—15cm,踩在测量计平板上,然后两手并拢,两臂和手伸直,渐渐使上体前屈,用两手指尖轻轻推动标尺上的游标前滑,直到不能继续前伸。测两次,取最好成绩,记录以cm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三)注意事项:

1、两臂前伸时,两腿不得弯曲。

2、推动游标时,手臂不能有突然前振的动作。

3、游标未达零点为负值,记为“一”,超过零点为正值,记为“十。”

2台阶试验

测试学生的心血管机能。

2.场地器材

台阶或凳子、节拍器(或录音机及磁带)、秒表、

3.测试方法

女生及小学四年级以上男女生用高35厘米的台阶(或凳子);小学l~3年级男、女生用25厘米台阶(或凳子)做踏台上、下运动。测验前测定安静时的脉搏,然后受试者做轻度的准备活动,主要是活动下肢关节。上、下台阶(或凳子)的频率是30次/分,因而节拍器的节律为120次/分(每上、下一次是四动)。试者按节拍器的节律完成试验。

被测试者从预备姿势开始,(1)被测试者一只脚踏在台阶上;(2)踏台腿伸直成台上站立;(3)先踏台的脚下先下地;(4)还原成预备姿势。用2秒上、下一次的速度(按节拍器的节律来做)连续做3分钟。做完后,立刻坐在椅子上测量运动结束后的1分钟至1分半钟、2分钟至2分半钟、3分钟至3分半钟的3次脉搏数。并用下列公式求得评定指数,计算结果包含有小数的,对小数点后的l位进行四舍五入取整进行评分。

4.注意事项

(l)心脏有病的不能测试。

(2)按2秒上、下一次的节奏进行。当受试者跟不上节奏时应及时提醒,如果三次跟不上节奏应停止测试,以免发生伤害事故。

(3)上、下台阶时,膝、能关节都应伸直。

(4)被测试者不能自己测量脉搏,有其他学生帮摸脉搏或者由老师完成

三:肺活量体重指数

其计算公式为:肺活量/体重。计量单位:肺活量用毫升(ml),体重用公斤(kg)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健康第一”的理念,促进广大员工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全面开展体能测试工作。

二、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协调、培训、检查、指导并收集汇总分析上报检测数据。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客观、真实。

联系方式:

三、测试内容

体能测试项目为:10米х4往返跑;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长跑;一分钟仰卧起坐;一分钟跳绳。

分两个年龄段各进行三个项目测试,三项成绩达标即视为体能测试合格,有一项(含一项)以上不达标即视为体能测试不合格。不合格者有一次补测机会,并入下一批测试人员予以补测。最终成绩由质量科、人事科纳入考核档案。

四、60周岁(含)以上男性员工和55周岁(含)以上女性员工免于体能测试。

关键词:数据通讯设备自动化检测实施方案

1数据通信设备测试基本概念

路由器、卫星导航等中间数据承载设备随着数据通信的整体发展,而变得格外重要。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各大数据通讯设备制造商为了在国内外市场中谋取更大的市场比重,就运行市场以及网络市场展开行业竞争。企业希望通过研制高质量、高性能的数据通信设备来占得市场先机,这时数据通信设备的测试作用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显得格外重要。

2数据通信设备自动化

随着设备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多,客户对于设备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增长,数据通信设备测试技术作为保证设备质量安全的专业技术,应提高测试质量与效率。为了更好地进行设备测试,提升自身质量,企业必然会应用测试工具,引用自动化测试,以带动企业整体发展。

2.1自动化的基本概念

由于自动化测试涉及外围较为宽泛,除了测试技术与测试工具的整合,还包括企业整体文化问题的层面。企业要提高自身产品质量与相应工作效率,就要做好准备工作,例如拥有自己专业的测试团队,而组建自动化测试团队的前提,是企业予以资金与管理上的强大支持,让测试团队研发的科研成果得以大施拳脚。

2.2自动化的优势

自动化测试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代替人力进行测试工作,避免出现重复现象,同时还可以完成人工测试无法完成的工作,提升数据的可靠程度。自动化测试还具有以下优势:

(1)程序回归方便。在测试程序修改频率比较频繁时,测试效果尤为显著。因为回归测试程序都是设计好的,所以测试结果也是可以预料的。企业可以利用回归测试的自动运行,来提升数据通信设备的测试效率。

(3)进行人工测试无法完成的工作。当数据数量过大,种类过多的时候,人工测试会出现一定弊端,没有足够多的工作人员同时进行设备测试。但自动化测试可以满足这一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达成测试目的。

(4)增加测试结果可信度。通过推行自动化测试,所以执行过程中不存在人工走神或者数据录入错误的现象,使得测试结果保质保量,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测试可信度。

2.3自动化的局限

在自动化测试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在实践应用中也存在一定局限性,这也决定了自动化测试不能完全替代人工测试的地位。

(1)项目周期短。在项目周期本就不长的前提下,没必要去投资在自动化测试中。建立测试脚本需要资金的支持,在不能得到有效利用的基础上使用,是浪费企业资源的行为。

(2)测试软件不稳定。测试软件不稳定容易出现中断或界面性错误,从而造成自动化测试失败。

(3)测试运行少。一些测试项目很少进行,所以如果使用自动化测试就意味着浪费资源。而自动化测试的存在意义就在于反复运用。

3数据通信设备的具体实施方案

自动测试平台是决定自动化测试成功与否的重要保障,也影响着工作回报程度,所以构建良好的自动化测试平台不仅有利于测试脚本的开发,还能够进行测试工作记录并统计测试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短工作周期。合理完善的自动化测试系统与流程,是自动化测试整体工作的基础,同时也为企业带来数据通信技术的革新,从而促进企业自动化的发展。

3.1自动化测试设计方案

3.2自动化测试实施流程

数据通讯设备的自动化测试流程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

(1)初始化环境。数据通信设备的初始化环境需要放在Allhiit.tcl中才能够实现其真正作用,与此同时也要将初始化名字空间配置到相应名字的空间设备下,才能更好地控制并处理好全局配置文件与支持库。

4结束语

参考文献

[1]江胜文.通信设备自动化检测系统的研制[J].电子测试,20xx,2:56-59,64.

[2]李自明.数据通信设备的自动化测试及实施方案[D].北京邮电大学,20xx.

为加强学校过程管理,规范办学教学行为,提高我校教学质量。根据街道中心校工作安排,3月份为“教师理论测试活动”和“学生素质测试活动月”。为促进本月活动的有序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教师理论测试活动

一、活动主题及目的

组织教师学习学科新课改教学理念,为深入推进高效课堂活动,促进我校教师积极学习教学理论,不断提升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

二、具体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实施阶段:(3月1日——3月25日)

学习内容:课程标准,新教材的教学理论、教材、教法、课堂教学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阶段:考核阶段(3月26日——3月30日)

三、活动评估:

1、学校将对教师学习材料进行检查,月末组织考核。

2、对教师理论考试评比成绩计入个人量化评估中。

学生素质测试月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切实贯彻均衡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健康体魄,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实施多元评价,特组织本次活动。

二、活动内容及形式:

1.对学生进行语文、数学、英语、常识学科素质考核等。

2.抽测,主要是语数英常识的书面问卷。

3.抽测内容为上学期学习内容和本学期学习内容。

三、具体活动安排

学校进行抽测,日期为3月20日前完成。3月20日至25日学校教导处负责对自己学校的各科进行质量抽测。3月26日后,教研室将组织教师对各校分年级进行抽测评估。

四、活动评估:

对本次抽测的成绩纳入教师的量化评估中。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的体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特制定—x学年第一学期“体育与健康”学科考查方案。

一、考查目的

1、全面了解本学期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和运动水平,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进而全面增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2、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按照教育部和县局的要求,了解学生本学期体质锻炼标准完成情况,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3、通过对学生本学期健康状况和运动水平的检测,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积累经验。

二、测试内容

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校一至六年级分别测查以下内容:

1.一、二年级包括:跳绳、队列队形、50米三项。

2、三、四年级包括:身高标准体重、一分钟跳绳、跳远、60米三项。

3、五、六年级包括: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50*8、投实心球五项。

三、测试方式

考查采取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方法。立定跳远、身高、体重等项目,结合体育课随堂测试,其余项目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和平时表现记录进行考核。最后将测试数据以电子表格的形式,导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数据上报软件)》中,由系统对测试数据进行计分和等级评价。

20xx年xx月xx日到xx日。

二、内容:

(一)一、二年级:

1、从规定曲目中任选一首歌曲,要求演唱与表演同步进行。

2、演唱时情绪饱满,歌词准确、流畅,表情自然大方,能做到声情并茂。

3、表演时动作到位,能够准确表现歌曲内容,协调、优美。

(二)三、四年级:

测评等级均按A(优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个等级给以评定。

A(优秀):学习兴趣、习惯和毅力均为最佳状态;积极、大胆地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并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协调能力,对他人的评价中肯;音乐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能力强;音乐情感的表达准确,并富于创造性。

B(良好):学习兴趣、习惯和毅力状态较好;能比较积极、大胆地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有较好的合作意识、协调能力,对他人的评价较为中肯;音乐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较强;音乐情感的表达基本准确。

C(合格):学习兴趣、习惯和毅力表现一般;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参与态度欠佳,与他人合作意识、协调能力一般,对他人的评价欠中肯;音乐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能力一般;音乐情感的表达一般。

D(待合格):基本没有学习兴趣和习惯;不积极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能与他人合作,对他人的评价不中肯;音乐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能力差;表达音乐情感差。

(三)五、六年级:

1、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兴趣、及参与度。按照平时记录的课堂纪律,歌曲学唱情况,欣赏表现,创编能力,课堂乐器演奏能力,音乐知识学习运用能力等综合评定。具体指每课或每教学阶段教师对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的及时性评价及累积的各种奖项。(15%)

2、基础知识对本学期音乐知识的掌握。用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15%)

3、聆听音乐,感受情绪。(30%)

4、演唱表现自选一首本学期所学过歌曲中最喜欢的一首歌曲,利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40%)

三、组织形式:

现场考试(随堂考)。

(1)教师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抓住期末复习这一有利时机,对学生所学的知识加以梳理,查漏补缺,并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

(2)通过测查对学生一学期各科学习情况进行过关性检验,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为今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二、复习和测查方式:

(一)非语数学科:

1、根据教学大纲,面向学生推进强项评价,同时,注重测查学生的学科基本功。

2、思品、音、体、美、常识、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应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参照《龙游县小学学业评价测试方案》)

3、具体的各学科测查方案由教研组长根据上学期的方案做出调整,统一规定测查内容、形式、标准等,以便于各任课教师按规定操作。

4、各学科具体负责人:

体育--z音乐--z美术--z

常识--z英语--z信息技术--z

(二)语数学科:

1、复习:

以教研组为单位,组长牵头,教师分单元整理知识要点,备复习课,出复习卷,以利于资源共享。同时为确保复习课的质量,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对复习方案做出必要调整,提高复习课的效率,确保每个学生在复习中有提高。

2、考试:

3、阅卷:

(1)阅卷前先统一要求和评分标准,由教研组长负责。

(2)原则上分年级由任课教师自行组织阅卷,由年级组长负责。

(3)重点抽查二个年级的教学质量,由教导处统一组织教师阅卷。具体年级另定。

(4)阅卷过程中碰到问题先年级组长协调,无法协调的上交教导处。

4、成绩评定:

(1)期末成绩均以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级评定。

(2)非语数学科高、中、低段的学科优秀率应分别达50%、60%、75%以上。

(3)各学科成绩应规范填写,统一用表册(到各班主任处领取),成绩一式三份,其中一份交班主任,一份教导处。

1、非语数学科负责人在12月31日前上交测查方案,1月10日前完成测查

四、质量分析:

考查考试完毕,各科教研组长负责于1月18日前做好各科教学质量分析,材料统一上交教导处。

摘要:飞机电源系统是飞机机载测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括交流电源系统和直流电源系统。根据不同型号飞机飞行试验机载测试系统的要求,以及不同型号飞机上电源系统的特点,对飞行试验中加改装测试系统的供电问题进行了方案设计和研究。

关键词:供电设计论文

引言

为了从鉴定试飞中的飞机上取得准确、可靠的数据,飞行试验前必须在飞机上加改装测试设备。飞行试验的成败关键在于测试方案的制定,在加改装环节上,落实飞机剩余电量、制定测试系统供配电方案、科学合理地利用机上剩余电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型号飞机的试飞中,如果测试电源系统设计的不合理,测试系统出现故障的可能就非常大,有时还会对飞机电源系统造成损坏,甚至造成灾难性后果。本文就飞机机载测试的供电问题进行了方案设计和研究,并针对不同型号飞机电源系统和测试系统的具体要求提出了供电设计时的注意事项。

1机载测试系统的供电分析

1.1对电源的需求

1.1.1机载测试系统对电源种类的要求在测试系统中各负载对电源的需求是不同的,一般所需电源种类有直流28V电源、三相115V/400Hz交流电源、单相115V/400Hz交流电源、单相220V/50Hz交流电源和三相36V/400Hz交流电源等。其中绝大部分装机设备(如采集器、记录器、传感器等)使用28V直流电源;三相115V/400Hz交流电源通常用于提供抽引信号的基准电压,或为大功率28V直流变压整流器提供输入电源等;单相115V/400Hz交流电源针对一些特殊设备的需求进行提供;少部分装机设备(如计算机、示波器、滤波器等)使用单相220V/50Hz交流电源;而陀螺、惯导等设备会用到三相36V/400Hz交流电源。1.1.2机载测试系统对电源品质的要求有些测试设备工作电压范围较窄,对电压波动敏感,需要为这些测试设备配备具有稳压和滤波性能的电源设备来提高电源品质;某些设备会因为电源的瞬间掉电导致死机,需要配备不间断电源来满足其对电源的要求。

1.2测试系统用电功率的计算

根据测试技术要求中提供的各测试设备的用电量计算测试系统的用电量,同时考虑个别设备的启动电压冲击,得出测试系统的总用电量,从而得出测试系统用电总功率,进行加改装系统方案设计。

1.3飞行科目对供电方案的要求

2飞机电源系统

飞机的电源系统主要是为飞机各用电设备提供和分配电源,并且按照飞机不同状态和用电设备的需要对电源的分配进行必要的控制。飞机电源系统由主电源、应急电源、二次电源及外接电源插座等组成。飞机主电源是指由航空发动机直接或间接传动的发电系统,通常一台发动机传动一台或两台发电机。主电源由航空发动机传动的发电机、电源控制保护设备等构成,在飞行中供电。当航空发动机不工作(如地面测试时),主电源也不工作时靠辅助电源供电。飞机蓄电池或辅助动力装置(一种小型机载发动机、发电机和液压泵等构成的动力装置)是常用的辅助,当飞行中主电源发生故障时,蓄电池或应急发电机即成为应急电源。

2.1飞机的主电源

飞机主电源是指由航空发动机直接传动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获得的能源。飞机的主电源形式因飞机型号不同而不同,总体来讲,飞机的主电源主要有:①28.5V低压直流电源系统;②115V/400Hz三相恒频交流电源系统;③交直流混合电源系统;④270V高压直流电源系统。

2.2飞机的应急电源

飞机的应急电源是指在飞机的主电源系统故障时向飞机重要用电设备供电的电源,用于保证飞机安全返航。正常情况下,该电源处于不消耗或充电状态。应急电源一般为28V直流蓄电瓶,在新型飞机中,也有使用应急动力装置EPU为飞机提供应急能源的。

3测试系统供电方案的配套原则

3.1机载测试电源引取飞机主电源的原则

飞机的主电源与测试设备的电源类型一致时可以直接用飞机的主电源给测试系统供电,当两者不一致时,可以通过电源转换装置将飞机的主电源(如115V/400HzAC)转换成测试系统所需电源(如28VDC),提供给测试设备。

3.2机载测试电源与飞机剩余功率的配套原则

(1)测试系统用电功率小于飞机电源的剩余功率时,主要利用飞机电源的剩余功率给测试系统供电。(2)在飞机可用电源的剩余功率紧张的情况下,可以计算飞机部分不用设备的用电功率,将这部分功率提供给测试系统使用,如飞机不飞夜航科目,可用飞机着陆灯的电源供测试系统使用。(3)测试系统用电功率大于飞机电源的剩余功率时,无法使用机上电源,采用加装测试专用蓄电瓶给测试系统供电。

3.3测试设备对供电有特殊要求的设计

对于某些装机测试设备,需要对飞机电源进行二次处理才能使用,如计算机使用220V电源,虽然某些飞机上有220V电源,但直接使用往往会有干扰,其解决办法就是定购28V转220V的变压整流器,将飞机的28V电源转换为品质较好的220V电源供计算机使用。

3.4测试供电系统的自动断电

测试供电系统的控制尽量做到不额外增加飞行员的空中操作,即具有自动断电功能。飞机电源故障时的测试供电系统“自动断电”设计,即测试系统电源在飞机自动可切除的汇流条或电源上引取或引用飞机上的自动断电信号或故障切除信号给测试供电系统,用来控制测试供电系统的供电,实现飞机电源故障时测试系统的自动断电。

3.5测试系统应急供电功能设计

在目前很多综合试飞中,由于试飞风险大,又特别需要应急情况下的飞行数据,因此当飞机电源系统发生故障时,应保证部分重要测试设备不间断工作,这时就需要给测试供电系统设计应急供电功能,该功能应保证测试系统正常供电和应急供电之间自动转换。测试系统应急供电系统的设计根据飞机的电源情况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多电源应急供电:飞机主电源为115V/400HzAC交流电源时,在被试飞机上加装测试专用蓄电瓶和115V/400HzAC逆变电源两种电源为测试系统提供测试应急电源。(2)单一电源应急供电:飞机的主电源为28VDC时,在被试飞机上加装测试专用蓄电瓶一种电源为测试系统提供测试应急电源。

4测试系统供电设计的一般要求

4.1测试供电系统与飞机电源系统之间的隔离保护措施

(1)根据测试系统总用电量选择合适的总电路保护装置,直流电源选配GB型惯性熔断器,交流电源选配DBB或DBF系列单相断路器和DBJ、DBG系列三相断路器。(2)根据测试设备消耗功率合理配电,选用合适的电路保护装置、控制装置及合适的航空导线。(3)电路保护装置的容量应与导线的载流量相匹配,以防止在短路状态下导线过载损坏而造成事故,危及飞机安全。(4)通过对测试供电汇流条的保护使故障隔离,以防止故障影响飞机设备供电。(5)测试供电系统配电时各保护装置之间应协调一致,选择电路保护装置的容量应尽可能小,既起到保护作用又不致因环境温度高和电流冲击而造成供电中断。

4.2测试供电系统总电源开关的设置

测试供电系统必须设置总电源开关,使飞行员能够做到在空中以最简便的方式扳动测试系统“总电源开关”,自主切断加改装系统电源。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测试供配电系统中串联设置两个“总电源开关”,分别在驾驶舱和测试系统开关盒,做到飞行员在空中能够方便地控制测试系统的供电,测试人员在地面能够方便地控制测试系统的供电。

5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机载测试加改装电源系统的具体要求,并结合飞机电源系统的特点,对加改装的测试系统的供电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总结了测试系统供电方案的设计方法。

游戏名称:抓手指

游戏简介

游戏人数:不限

游戏道具:无

游戏规则

首先,所有参加人员围坐一圈,并将左手掌朝下伸向左前方,右手则食指伸出,点在右侧人员伸出的左手掌心中,食指必须与掌心接触,然后主持人站在圈中有节奏的喊一二一、一二一、……,选择一个时刻点喊出一二三,此时,所任参加游戏的人员需要迅速的用左手抓住左侧人员的食指,同时也要迅速的将自己的右手食指缩回,不要被右侧的人抓住,被抓住的人出局,然后游戏继续进行,知道剩最后一个人。

通过抓手指的游戏可以让所有人员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抛开其他所有思维,能更快的让大家进入到一天紧张的工作当中来。

摘要:操作系统的稳定和可靠是智能卡正常工作的基础。在COS开发过程中,对COS充分全面的测试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在介绍智能卡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的基础上,给出了智能卡COS的测试方案。对于同一应用类型的COS,测试具有一定的重用性。

关键词:智能卡;COS;测试用例;安全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卡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智能卡操作系统(ChipOperatingSystem,COS)是根据行业标准,及智能卡的硬件结构及应用设计和开发的。为保证COS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须遵循软件工程及协议一致性的要求,对COS进行充分全面的测试。

本文基于北京嵌入式重点实验室的智能卡芯片BES2415进行符合ISO7918,ISO14443及PBOC2.0规范的COS开发中,针对硬件结构、规范和COS特点,设计测试用例,完成测试。

智能卡操作系统

1.COS体系结构

COS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智能卡同外界的信息交换,分析接收到的指令进行处理。管理文件,执行加密及安全状态的管理。功能模块如图1主要分为:通信管理模块、命令解析模块、安全管理模块和文件管理模块。

1)通信管理模块:对输入缓冲区中收到的数据进行奇偶校验,对分组长度进行正确性判断,但不对信息的内容进行判断;发送经过命令处理、文件管理处理、安全认证后的数据,并按照ISO/IEC7816-4中有关命令结构要求打包成完整的结果报文,放入到输出缓冲区,发送结果报文。

2)安全管理模块:接受通信管理模块的数据,对其进行安全验证,并将处理后的信息返回给通信管理模块;若安全验证失败,则直接返回验证失败。

3)命令解析模块:作数据内容上的鉴别(检查命令的各项参数是否正确),然后执行相应的操作,完成对卡内有关数据的操作,若对数据内容鉴别未通过,则直接返回错误码给通信管理模块。

4)文件管理模块:数据在卡内是以文件形式存在的,文件管理模块须提供文件的建立、修改、删除等基本操作,文件访问的安全控制等。

2.智能卡通信过程

智能卡与终端之间的通信是通过命令--响应对实现的。终端主动向卡发送命令(C-APDU),卡接收到命令后,由COS对命令进行处理,生成响应报文(R-APDU)并回送给终端。

C-APDU由两部分组成:一个必备4字节命令头(CLAINSP1P2),及可选可变长的条件体,其中Lc表示数据域的长度,Le表示期待响应报文数据字段的最大长度。格式如图2

3.COS安全结构

(1)安全状态

安全状态表明当前卡片的状态,会在复位应答(ATR)或执行完认证命令或一组命令后设置。

(2)安全属性

安全属性定义了需要完成某项操作需要的安全权限。每一文件有与其相联系的安全属性,应满足一定的.安全条件,才允许对文件进行相应操作。

(3)安全机制

安全机制是基于安全状态和安全属性的。一种安全状态经过安全机制的转移方法转移到另一安全状态,将当前状态和安全属性相比较,如果相符合则可以进行相应的操作。安全机制主要有三种方式:数据加密解密、鉴别和核实、文件访问控制。

COS测试方案

COS的测试主要包括协议测试、基本功能测试和防插拔测试。协议测试即检测智能卡与ISO7918,ISO14443的符合程度。基本功能测试主要包括命令解释功能测试、安全功能测试和基本交易功能测试。防插拔旨在检测COS与终端交互过程中意外掉电时对数据完整性的保护和自动恢复的能力。

智能卡测试方案的设计方法如下:1)对测试需要进行分析;2)针对不同的测试项目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3)利用colis公司的conclusion编写测试脚本。

测试用例设计

在测试中,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命令解释功能、安全功能、基本交易功能和防插拔。

1.命令解释功能测试用例设计

智能卡与终端的通信单元是APDU,对命令解释功能的测试是通过白盒方法分析逻辑路径,以及相应命令的响应数据进行黑盒测试。针对标准中每条指令的APDU设计测试用例,由于命令解释模块首先对接收缓冲中APDU的前5个字节进行处理,因此利用划分等价类组成测试用例树:

2.安全功能测试用例

安全功能测试主要测试智能卡的权限控制、安全锁定。测试用例使用推断的方法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设计。

权限控制的测试:在不满足操作权限的安全状态下,对文件进行操作。例如:EF文件的读权限为0x15,外部认证密钥的使用权限为0x0F,后续状态为0x03。在选择文件后,发送读命令,由于此时的安全状态为初始状态0,而文件的读权限为0x15,0不在1~5之间,所以应返回0x6982表示安全状态不满足。然后发送外部认证命令,提高安全状态,再发送读命令,应该能够正确返回。

安全锁定:安全锁定包括发卡商密钥错误时超过最大尝试次数,是否能将卡锁住,并返回错误代码,提示还可尝试次数;超过PIN校验最大次数是否能锁住PIN,返回0x6983。

3.基本交易功能测试用例

基本交易功能主要测试智能卡能否按照协议规定的交易流程完成正常交易。根据协议规定的交易流程,画出交易测试流程图,采用基本路径的方法设计测试用例。以圈存交易为例:

4.防插拔测试用例

防插拔是在正常交易的过程中,意外掉电,智能卡能否保证数据完整性急自动恢复的能力。例如上图圈存交易,在返回确认前的任何时刻掉电,在卡片再次上电后应能将数据恢复到交易前的状态,编写测试脚本,在任意两条指令间插入掉电指令,再次上电后通过读取余额推断数据是否恢复。

结语

根据COS的特点给出了COS的测试方案,对于每个测试项给出了其测试的方法并完成测试用例。在测试中,结合对测试结果的分析,进一步补充测试用例。这些测试用例,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归并,使测试用例具有一定的重用性。

参考文献:

[1]王爱英,智能卡技术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2]赵斌,软件测试技术经典教程,科学出版社,20xx

[3]张志檩,加油IC卡技术与应用,中国石化出版社,20xx

[4]双接口智能卡C0S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尉永清,刘培德,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年6月

[5]张李静,张秋燕,智能卡COS芯片层模块设计与测试方案研究,现代电子技术,20xx年第4期

目的意义

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方案实施,促进学生积极锻炼身体,不断纠正和改良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落实无锡市教育局下发的锡教体(20xx)208号文件的具体要求,保证学生体质测试工作顺利进行,成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领导组织机构。

组长副组长

成员各班班主任

负责部署和加强学生的体质测试训练工作,组织人员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20xx—10加强项目练习

20xx—11—16下午集中测试

20xx—11—17~20xx—11—19数据输入

20xx—11—20~20xx—11—25数据处理

20xx—11—30前数据上报

四、测试小组

组长

成员:全体体育教师及初一年级任课教师

五、考试流程

1、集体进行准备活动

第一批:1、2、第二批3、4、第三批5、6依次类推共14组

2、进行第一个项目50米

3、进行第二个项目技巧

4、进行第三个项目立定跳远

5、进行第四个项目掷实心球

6、进行第五个项目800/1000米

六、工作人员安排

1、准备活动

2、引导员

3、50米

4、技巧

5、立定跳远

6、掷实心球

7、800/1000米

8、测试监督

三、工作职责

1、引导员:依照分组顺序点组的学生,带学生进行前四个项目的测试结束,引导学生到跑步的起点侯考,完成一轮工作,再去带下一组学生。

2、50米裁判:发令员以清晰的口令督促学生做好准备,以旗语作为起跑信号,计时员正确测试学生的成绩,并记录在登记表上。

3、技巧裁判:依顺序测试学生的技巧动作,完成动作的给予合格,未能完整完成动作的给予不合格。

4、立定跳远裁判:依顺序测试学生的成绩,每名学生跳3次,记录最远的一次最为评分成绩。

5、实心球裁判员:依顺序测试学生的成绩,每名学生掷3次,记录最远的一次最为评分成绩。

6、800/1000米裁判:按学生分组进行测试,填写学生长跑成绩。

注意事项:

1、各个测试点的老师要特别关心学生的运动情况,如学生有不良反应及时上报,停止该学生的测试。

2、各个测试点的老师要高度树立安全责任意识,科学合理有序的进行测试,避免出现运动伤害。

3、为保证测试的严肃性,各班班主任老师要加强纪律教育和安全教育,学校将对测试过程中违规违纪学生要进行严肃处理。

THE END
1.个性化设置在线考试系统,满足多元化需求个性化设置在线考试系统,满足多元化需求 在线考试系统,作为数字化评估的重要工具,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的纸质考试模式,为教育工作者和考生提供了更高效、公正和个性化的评估体验。 一、灵活管理大规模题库 一个高效的在线考试系统,首先应具备灵活管理大规模题库的能力。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考试标准或科目要求,迅速上传和https://www.kaoshixing.com/news/n3117
2.软考高级系统分析考试备战2025年5月冲刺【练习】2024年系分论交写作预测&模拟题 【自测】系统分析师真题&模拟试卷 重难点串讲】直播回放 系统分析师导学:如何高效备考学习资源代找 , wwit1024 第一章:系统配置与性能评价 第二章:操作系统与嵌入式技术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 第四章:企业信息化战略与实施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9522910
3.基于PythonWeb的在线考试管理系统毕设之需求分析和数据库设计篇以下为本篇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详细内容: 1 摘要 本文探讨了一种基于Python Web技术实现的在线考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旨在提升教育机构考试组织的效率与灵活性,同时保障考试的公平性和安全性。系统采用Django框架构建系统后台,利用HTML、CSS及JavaScript实现前端交互界面,结合MySQL数据库存储考试数据,形成一个完整的Web应https://zhuanlan.zhihu.com/p/703852722
4.考试题库系统——智能化高效化和安全化考试题库系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来进行智能化评估,不仅可以对答案进行自动批阅,还可以对学生的解题思路、时间分配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考试题库系统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为教育机构提供科学的评估依据和决策支持。同时,教育机构也可以通过考试题库系统的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5796242179783882&wfr=spider&for=pc
5.学生网上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ET根据前面对数据库的需求分析,创建8个表的关系图,如图5所示。 4 系统的实现 4.1登录模块设计 系统主框架是使用MFC创建向导创建的基于对话框的应用程序,根据用户的身份(考生或教师)构建两种不同的主界面窗口。系统启动时,首先弹出登录对话框。只有输入正确的用户类型、用户名和密码后,才能进入系统。 4.2 考生考试模块http://www.chinaaet.com/article/211592
6.在线考试系统毕业设计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现状分析课题考试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处理的库系统,通过调用编程语言的库函数来进行编写考试管理系统,能够提高编程效率,降低开发成本。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已经为考试管理系统在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落后的手工服务也不能够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随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学校开始突破传统的模式,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紧密联系社会的需求,提供的服务http://www.hzyaoyi.cn/pc_xinxi_xiangqing.php?xinxi1_id=699
7.需求分析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3)系统需求:是从系统的角度来说明软件的需求,它包括有关系统特性说明的功能需求,质量属性,以及其他非功能需求,此外还包括一些设计上的约束。 所谓分析就是通过对问题域的研究,获得对该领域特性及存在于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特性的透彻理解并用文档说明。 从上面的定义中可以知道,需求分析的关键在于对问题域的研究与https://www.educity.cn/rk/695428.html
8.在线考试系统需求分析报告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在线考试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191737-1-1.html
9.《考试星在线考试系统》白皮书·考试星ExamStar使用帮助·看云考试星在线考试系统(www.kaoshixing.com)是目前市场上最畅销的在线网络考试系统,适合政府、 学校及企业的各种形式在线考试、竞赛、练习等应用,全面实现了考试工作的网络化、无纸化、自动化。该系统采用新一代纯B/S架构,用于INTERNET和局域网在线考试,可以承载10万并发的大规模在线考试的需求,而且对服务器的配置要求非https://www.kancloud.cn/exam-star/helpdoc/791443
10.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考试科目2: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 1.网络系统分析与设计 1.1网络系统的需求分析 功能需求(待实现的功能) (Ⅱ) 性能需求(期望的性能) (Ⅱ) 可靠性需求 (Ⅱ) 安全需求 (Ⅱ) 管理需求 (Ⅱ) 1.2网络系统的设计 拓扑结构设计 (Ⅱ) 信息点分布和通信量计算 (Ⅱ) https://m.yjbys.com/edu/CISCO/137888.html
11.2022年自考07724物流系统工程复习资料4. 理解和掌握物流管理中需求预测、物流系统决策的基本模型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重点 本课程的学习重点包括物流系统工程的相关概念、物流系统分析的内容、物流系统建模方法、物流系统预测方法和应用、物流系统规划的内容、物流系统仿真、物流系统决策方法、物流系统综合评价方法等内容。本课程的https://www.eol.cn/kaoshi/zk-wyw/20240615125518.html
12.2023上半年软考网络工程师中级考试大纲考试科目2: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 1.网络系统分析与设计 1.1网络系统的需求分析 1.1.1应用需求分析 ·应用需求的调研 ·网络应用的分析 1.1.2现有网络系统分析 ·现有网络系统结构调研 ·现有网络体系结构分析 1.1.3需求分析 ·功能需求 ·通信需求 ·性能需求 https://www.hqwx.com/web_news/html/2023-4/16820465303704.html
13.学生成绩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精选15篇)篇2:学生成绩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 一.系统功能需求说明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主要提供方便高效的管理功能以及网上的信息查阅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查阅相关信息,管理员可以管理所有信息。现行系统的目标: (1)管理员能够方便的对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查询、汇总、统计等操作。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9hg4y1wt.html
14.考试重点:培训与开发资讯企业员工培训开发系统总体构成:包括培训开发需求的分析与确定,培训开发规划的制订,培训目标、培训的内容和对象的设置,培训方法、方式和设施、器具、场 地等资源的配置,培训师和培训主管的选择,培训开发计划的实施,培训成果的转化及培训评价和反馈等多个环节和多项内容。 https://v.233.com/news/detail/1417
15.在线考试系统需求说明书.pdf在线考试系统需求说明书.pdf,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目录 一、 概述2 1、 编写目的2 2、 系统简介2 3、 系统功能范围2 4、 术语定义2 5、 运行环境3 二、 系统概述3 1、 系统业务流程3 2、 系统主要功能框架图4 三、 业务需求分析8 1、 系统管理8 2、 知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617/6215014224005145.shtm
16.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22)2.4 能够运用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方案中的关键影响因素,验证其合理性并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软件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和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软件系统、模块,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https://www.csust.edu.cn/jtxy/info/1302/209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