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案例分析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校合作案例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键词家校合作青少年教育

一、美国“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案例介绍

活动目的:(1)使家长有机会看到孩子在体育课中所学的内容;(2)争取让家长支持学校体育计划。

建议等级水平:K-2,3-5,6-8,9-12。

所需材料:选择以前做过的并适合自己的活动。

教学建议:邀请校长检查活动程序,了解学生对此事件的期望。

适应残疾学生:将特殊学生纳入常规体育课,对活动内容进行修改,使之适应残疾学生。

美国基础教育的家校合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经过对案例进行分析,笔者认为美国家校合作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培养教师的职前教育

教师是家校合作中的关键人物之一,是家校合作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教师是否得到良好的职前教育,影响着教师入职后与家长合作的态度。从案例可知:美国教师能够很好的制定、实施家长参与体育教育的计划,懂得如何在工作中与家长、同事以及校领导交流沟通,说明美国教师获得了良好的职前教育,有利于家校合作顺利进行。

(二)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家长与学校合作的核心,在家校合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案例可知:学校通过让孩子为家长和学校传递信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了家长与学校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为家校合作提供了便利,促使学生更好的发展。

(三)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校领导是学校的指挥棒,深刻影响着本校工作理念与发展方向。从案例可知:美国校长能够亲自参与到活动中,说明校领导充分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一方面调动了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增强了教师参与工作的信心。

(四)完善的政策法规保障

近几年,美国联邦和许多州制定并通过了一系列有关家长参与教育的政策和法规,这些规定有的涉及家长教育和教师培训,有的明确要求家长参加学校管理和决策,有的拨发专款设立家庭教育资源中心等,为美国中小学家校合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美国“家校合作”对我国的启示

为促进我国家校合作的发展,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寻求对策,其中,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不失为一条捷径。以下是从美国家校合作的历史经验中所获得的一些启示:

(一)完善教师的职前和职中培训

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我国目前的教师现状不容乐观,师范院校生源逐年减少,教育精英不断流失,家校合作技能未纳入培训计划。因此,加大力度,不断完善教师的职前和职后培训,将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技能正式纳入培训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二)加强宣传,促使家长和教育者转变观念

在我国,多数家长缺乏参与教育的意识,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自己只要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管好孩子的衣食住行就可以了。美国的经验表明,要促进家校合作,就必须加强宣传,使家长认识到其参与教育对学生和学校所起的重要作用。鉴于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宣传还很薄弱,建议各类教育出版物要加大宣传力度,力争使家校合作的观念深入人心。

(三)制定系统、科学的家校合作计划

系统、科学的家校合作计划不仅是家校合作活动开展的指南,也是实现家校合作目标的基本保证。在制定计划之前,学校必须做出周详的调查研究,收集学生家庭背景资料,切忌只凭校方主观愿望而不考虑家长的不同特点、不同心态和不同需求,此外,学校应当组织有主要领导参加的专门小组负责计划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四)为家校合作提供政策支持和组织保证

在学校层面上,可以适当地组织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增强家长对孩子教育的责任感,使广大家长与学校同心协力,为学校教育多做贡献。政策支持还应当包括为学校和家庭提供适当的经济资助,使学校在为家庭提供服务时有经济保障,促使更多的家庭与学校合作。

四、总结

众所周知,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重视、关心和支持,而家庭作为学校的天然同盟者更需进一步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如今,家校合作已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世界性趋势。但是,由于我国教育的特殊情况,我国家校合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仍旧存在许多亟待改善的方面。而美国在家校合作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科学的借鉴国外体育教学实践经验,有助于我国体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一、课题名称:

“新型家校共育探讨与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背景依据: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校教育的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教育的各种矛盾也越来越多,孩子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以人为本,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而家校合作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学校和家庭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学校教育来指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形成强大的支持。最终使双方优势互补,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2、现实需求:

“新型家校合作育人模式的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这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承担起教育者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本课题应该说是学校家校沟通多年来持续研究的课题,国内外间也有很多类似的研究成果,但我校开展家校合作育人模式的研究,是根据我校的特点,目的是为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平等是合作的基础。家长在其子女教育的过程中与学校具有完全平等的关系,家校合作也只有以这种平等的伙伴关系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

3、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校与家庭相互协调,将发挥最大的教育效能。

(2)有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形成,加校合作可以优化学习和教育环境。

(3)有利于强化教育的作用,家庭和学校作为学生教育过程中的两种教育力量,形成合力,相互支持与配合,强化教育的作用。

(4)有利于推进学习型家庭的创建。

(5)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办学特色。

4、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学术价值:

试图通过组织、实施“家校合作育人模式”的实施策略的构建,探索有效地开展家校活动的途径和方法,并进行初步的理论概括,丰富和拓展现代教学的操作性理论,促进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向纵深发展。本课题实施将为其他兄弟实验学校“家庭合作育人模式”的研究提供成功的案例。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培养一批善学习,肯钻研的研究型教师,为今后继续开展教育科研进行人才准备。

2、探索城市普通小学开展家校合作的基本理论、操作模式和策略。

3、通过研究,促进家校合作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迈进,找到一些高层次合作的方式方法。

4、提升在校学生的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进而整体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四、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教先从家始。”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要使学校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只有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关心、配合和支持,使家庭和学校形成一股教育合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育的目的。

因此我校家校合作育人模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1、新型家校合作育人模式的实效性;

2、新型家校合作育人模式有哪几种;

3、新型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

4、每一个家庭出发,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开展家校合作育人指导探索。

五、课题的基本内容:

为了能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成为一个一致的过程,促进和强化学校等教育机构的自我管理;使家庭教育支持学校教育;使学校教师及各级教育者帮助家长解决其在教育子女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我们围绕本课题重点开展下列研究:

(1)转变家校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水平。

(2)探索不同年级家校合作的方式

(3)探究家校育人的有效教学活动。

六、课题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在准备阶段,发放家长问卷形式了解家长的文化程度,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以及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关系的认识等情况,为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2)实验研究法:在实施阶段,通过实验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调查比较法等进行实验的探索与研究,以实现实验的研究目标。

七、课题研究步骤和计划:

1、任务分工:

组长:

成员:

具体分工情况:

x:组织理论学习;带领课题组成员认真实施课题研究。

x:负责拟定课题行动研究方案;归类整理课题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x:不同家庭背景下家校合作问题。

x:负责拟定课题申请表;负责拟定课题开题报告及课题实施方案。

x:子课题研究——转变家校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水平。

x:子课题研究——新型家校合作育人模式类别。

x:子课题研究——新型家校合作育人模式的实效性。

x:子课题研究——新型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

x:子课题研究——探究新型家校育人的有效教学活动。

其他老师:子课题研究——探索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家校合作的方式。

x:负责收集与积累研究资料;做好活动记录和材料归档工作。

x:负责录像工作。

2、研究步骤:

(2)深入研究实施阶段(2017年9月-2018年6月):①理论研究;②构建“家校合作育人模式”的实施策略,探索有效地开展家校活动的途径和方法。③进行初步的理论概括,丰富和拓展现代教学的操作性理论,促进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向纵深发展。

八、预期的研究成果和表现形式:

(1)准备阶段:完成实验方案。

(2)实施阶段:家校合作案例分析,以案例集形式呈现实验成果

(3)总结阶段:结题报告、论文或个案集等形式呈现实验的成果。

九、课题研究保证措施

1、学校已完成的重要研究课题及社会评价情况:

“十五”期间,我校有三项实验课题通过市级结题验收,“十一五”期间,我校有两项实验课题通过市级结题验收,1人被评为岱岳区“十一五”教科研先进个人。课题主持人有多年的教学经验,经常深入课堂进行教学指导,对教育教学有一定的研究基础。

培养高层次的传媒人才迫在眉睫

2006年1月,总书记在视察报社时指出,提高办报水平,关键在人,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是社会共识。

培养名记者是解放集团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经多年规划和建设,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在职人员的学历结构、年龄层次和专业技术职务比例逐年优化,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但在高层次人才方面,专家型学者、采编经营管理复合型人才、领军人才依然紧缺,知名度高、社会影响力大的名记者和名编辑少,这必将成为集团事业进一步创新发展的瓶颈。因此,集团提出并实施培养名记者、名编辑的工程,并把这项工程看得比造大楼和有形的GDP增长更重要。名记者、名编辑是单位的品牌之一,名人与品牌相互衬托,个人可以借品牌而出名,同样又进一步提升了单位的品牌。名人也是一种象征,名人的多少反映了集团品牌的分量和实力。

名记者由社会认定,才真正具有生命力名记者、名编辑和其他产品一样,其水平和质量由市场来检验,在市场的拼杀中脱颖而出才更有生命力、号召力和权威性,也只有在市场评选中可以不看学历不看职称,真正做到不拘一格。“媒体进课堂”是这种转变的尝试,是打破论资排辈传统恶习,变重资历的价值取向为重能力、重业绩的人才取舍标准的实践。如果能到多所大学讲课并受到热烈欢迎和好评,如果能出几本书,并有相当可观的发行量,甚至在社会上引起一定反响成为畅销书,其能力水平和作用自然应得到公认,知名度也会随之提高。

在如今人际交往频繁的社会,知名度的建立与行销日益重要,“知名”已成为“成功”的快捷键,同时现代通讯技术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的高度发展,加入高知名度行列的人的迅速增多,以致于任何个人都可以通过打造而成名。但真正有生命力的名人,还要靠真实本领,靠辛勤工作成功而成名。记者的知名度主要靠他长年累月写作千百甚至上万新闻,靠一项项成果和精品给读者留下印象,积累而成。

搭建平台是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队伍建设要有载体,名人培养要有平台,要让人在完成任务中得到历练并尽展才华,还要通过具体项目和实际工作来鉴别、筛选人才。只有“集团搭建平台”,才有“优秀人才唱戏”;没有平台,难有人才辈出的局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近年在搭建平台组织载体上屡有创新,发现和培养了一批优秀青年人才。“虚拟组织”以项目为主要运作方式,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渠道和平台,在项目推进中达到了锻炼人才、培养人才的目的和激活人才的价值;“挂职锻炼”为培养既懂新闻采编又熟悉媒体各产业链的复合型人才开阔了道路。还有“主编助理”、“主笔”制度等,在完成工作任务和项目的同时,完成了对人才的培养。“媒体进课堂”是集团构建的又一个高平台,是为促进人才的理论修养,迅速提高人才知名度而设立的。

校企合作,创新培养工作特色

“媒体进课堂”项目正式推出后,经报名选拔、确定课题、向有关院校推介,得到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热烈响应,并排进课程计划。开讲后获得好评,使“媒体进课堂”有了良好的开局。

案例分析讲课案例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其最大优点在于将教育方式从知识的传授转向能力的培养,从单向的灌输变成双向的交流互动,最大限度调动师生的学习积极性,是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一种理想方式。但我国案例教育总体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对滞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案例缺乏,特别是反映我国市场和企业情况的案例更少,多数案例直接从国外拿来,由于制度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适用性、针对性较差。即便有些国内的案例,也多从新闻报道、公司报告中摘取过来,缺少对案例的全面掌握和审视,缺少对关键环节的了解,难以进行深入的专业化分析。教育需要鲜活的案例,使集团“媒体进课堂”有了契机。在向高校推介中,集团的一些成功案例,如人类第一张“太空报”搭载神六升天的创意和启示、《新闻晨报》提价中的营销谋略、“文化讲坛”如何凸显文化自身的价值和影响力等等,都引起校方的极大兴趣。

与大学合作设平台新闻教学单位与媒体单位本身是一脉相承的,在人才培养建设上合作双赢早已是双方的共同意愿。一方面,新闻教育机构迅速扩展,从改革开放前全国只有19家大学开设新闻专业到目前660多家,专业点超过300个,新闻教育师资相对紧缺,不得已用其他学科人员补充新闻教学岗位,甚至出现了毫无新闻专业知识者可以大讲采写编评、没有媒体从业经历的可以大话媒介文化与经营的现象;另一方面,新闻教育应更注重理论还是注重实践,是培养学术大师还是培养新闻工匠的问题,经多年争论,虽然已逐渐确立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闻教育观点,但重理论教学,忽视新闻业务训练的状况未真正改变,以致于出现了不会写消息的新闻学博士。

“媒体进课堂”的发展和完善

积极拓展,与学校深度合作一方面,学校积极吸收媒体实践经验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另一方面,学校可以根据学科体系和教学要求,主动开出课程科目,招聘有经验的媒体人员到学校开课。也可组成项目组,由学校教师与媒体人员合作,共写教案,共同备课,合作讲课。成熟后,还应鼓励讲课者将精彩观点、议题,进一步进行凝炼、深化,形成品位高、思考深、有社会影响力的专著,使“媒体进课堂”工程得以深化。

0引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培养优秀的金融人才是我国目前高等院校的一项艰巨任务。而实践性教学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操作与管理,面向业务第一线的应用型、实践性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保障。

1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必要性

2金融学专业实践环节改革的可行性

3金融学专业实践环节改革的设想

3.1充分利用学校的经管实践中心进行模拟教学强化定量分析的课程,引入金融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的计算机数量模拟分析软件,以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加强案例教学金融学专业课程往往业务性较强,非常适合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在讲授有关课程的过程中,注意收集经典案例和最新信息;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以作案例分析、提交分析报告(甚至由学生独立编写案例)的形式进行学习,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互动,从而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

3.3实施开放式教学它的特点是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协助学生开展这方面教学活动。

3.4聘请金融业专业人才进行联合授课与传统的一门课由本校的一位教师授课的模式不同,一些金融课程可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聘请校外的业内人士授课,这类课程主要是实践性较强的业务课程。这样能使学生及时了解金融业的动态发展和实际操作,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还可以聘请专家举行讲座,了解学术动态,增强学生与金融现状的紧密感。

3.5利用外部资源,大力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由于金融对经济的强烈渗透性,以及行业分布的广泛性,金融学专业的实习环节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充分利用与金融机构联合建立金融人力资源的双向培养和实习基地,通过实习基地锻炼我们学生的实践感性,通过实习让金融企业了解我们学生的综合质量。

参考文献:

[1]课题组.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5.

[2]课题组.金融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张金环,彝族,1999年4月,毕节市民族中学高二学生。

摘要:通过实地调查和深度访谈法,了解农村边远小学留守儿童的写作状况,并从留守儿童自身、家长、教师、学校等分析影响写作技能的因素,提出培养留守儿童写作技能的建议和策略。农村留守儿童写作技能的提高不仅需要多看、多读、多写、多听,还需要家、校、社共同参指导,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的创作环境。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写作技能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马踏小学地处贵州省威宁县龙街镇扎塘村扎塘组,距威宁县城75公里,离龙街镇政府所在地13公里。占地面积48600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建筑面积2521平方米,其中教学楼建筑面积为2521平方米、实验室42平方米(实验器材几乎是初中物理、化学报废不用的器材)、图书室42平方米,图书7842册,其中儿童读物1268册,儿童文学68册。生活用房建筑面积为1698平方米,其中教工宿舍700平方米、学生宿舍688平方米、食堂200平方米。篮球场数2个,篮板4套,办公电脑4台。

学校现有教师22人,工勤人员2人,少数民族教师13人(其中彝族5人、苗族7人、仡佬族1人);学校现有中学一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7人,小学一级教师6人,小学二级教师1人,未聘7人。

马踏小学现有学生数476人,其中男生数262人、女生214人,男生数占总人数比例为55%,女生数占总人数比例为45%,全校留守儿童217人所占比例46%,其中126人父母双亲均不在身边的,占全校留守儿童的58%,占全校总人数的26.47%。本调研重点集中在父母双亲均不在身边的六年级留守儿童。六年级共2个班共94人(男生数49人,女生数45人),留守儿童23人,占留守儿童的18.25%,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9%。六年级语文成绩平均分为62.78分,其中留守儿童均分67.50分,三名留守儿童语文均分在90分以上。

本文主要采用实地调查法和访谈法:根据马踏小学的实际情况,分析留守儿童写作成败原因,并进行深度访谈语文教师和留守儿童,找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为提高留守儿童写作技能提出建议。

三、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写作案例

案例一:难忘的一件事――马踏小学六年级留守儿童小强(化名)

有一天我和爷爷去放牛,后来母牛不见了,我和爷爷分头找了好半天,后来在一块草坪上看见母牛生下了小牛,小牛太漂亮了,爷爷和我都特别的高兴,后来我和爷爷赶着母牛和小牛回家,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奶奶,奶奶也特别的高兴。这件事情让我特别的难忘。

案例二:我家的小黑狗――马踏小学六年级留守儿童小欢(化名)

我家有一只小黑狗,他的毛色很亮,眼睛圆圆的,嘴巴长长的,一对小耳朵直直的竖起来,常常把它的小尾巴摇来摇去的。

白天它喜欢晒太阳,晚上就像个警察一样给我家站岗,或者到处巡逻。有一次有个坏人来偷奶奶的大母鸡,被我家小黑狗发现了,它就汪汪大叫,把小偷吓走了,奶奶说是小黑保护了她的大黄母鸡,于是就奖励小黑一个骨头。

我家的小黑狗特别的可爱!

案例三:春节――马踏小学六年级留守儿童小倩(化名)

自从我上三年级后爸爸妈妈都在福建打工,我和爷爷奶奶在老家读书。每到春节的时候爸爸妈妈都说春节期间车买不到回家的车票,同时工资比较高,为了能多赚点钱,春节期间他们就不会回家,等暑假的时候在回家。每到妈妈都寄了很多漂亮的衣服给我过春节,虽然春节那天我都换上新衣服和朋友们出去玩,买烟花,放鞭炮,但是心里还是像翻到五味瓶那样的思念爸爸妈妈,希望他们能回家和爷爷奶奶我们吃顿简单的年夜饭。

去年寒假我和爸爸妈妈去福建过春节,白天爸爸妈妈上班,我就在他们租住的房子里做作业,福建的冬天不像家乡那样下鹅毛般的大雪,我可以在暖暖的太阳底下做作业。除夕之夜,妈妈提前下班买了一些卤菜和一尾大大的鱼,给我做最喜欢吃的“跳跳鱼”,炒了一盘土豆丝和鱼香肉丝。我们一家三口津津有味的吃着年夜饭,但是想到在老家过年的爷爷奶奶和弟弟,好像这个跳跳跳鱼里又少了一些“味道”。

晚饭过后爸爸妈妈牵着我的手去公园和广场里散步,我看见很多小朋友在放烟花、溜冰、骑自行车。我也很想尝试一下溜冰,爸爸花了50元租了一双鞋子,租鞋子的叔叔很耐心的教我溜冰。刚开始我很紧张、害怕摔倒,叔叔说“不要害怕,想学溜冰是要摔几跤的,呵呵,但是你得勇敢的面对,摔倒了就要马上起来接着学习,不然永远都学不会的。”我听了叔叔的话,心里在想,其实面对任何事情都需要勇气,只要迈出第一步就会慢慢独立起来。于是我鼓起勇气跟着叔叔学,慢慢的叔叔松开手,我自己一个人扶这栏杆自己慢慢的摸索技巧。不一会儿我就可以放手溜冰了,爸爸妈妈都为我鼓掌。我们一直玩到凌晨才回去,我玩得特别的开心。

希望以后能带上爷爷奶奶和弟弟他们一起全家人在福建过春节,让爷爷奶奶看看大城市的烟花,让弟弟也学着去溜冰,骑自行车。

四、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写作案例分析

(一)写作内容和表述单一

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不善于观察,不善于积累,于是“记叙文”就成了流水账,他们没事可叙,没物可描,写作文就是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作文内容仅限于对日常生活的简单描述,细节全部忽略。在调查中很多留守儿童写的都是和爷爷奶奶、外婆外婆一起经历的事情。一般就是洗衣、做饭、裰聿恕⒏钆2说氖虑椤

(二)课后缺乏写作技能的指导

(三)作文批改、评讲的不足

作文的批改是语文老师一项较为繁重的任务,可批改缺少反馈交流,就没法改进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评价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农村留守儿童面对作文只要写完交给老师就不再去管它了,老师打个分数,写点评语,甚至有些评语都没有写。学生拿到作文也只是看看分数,师生间没有交流互动修改作文,一次作文写作就这样结束了。这样的批改,老师的评阅是徒劳的,学生的写作也没有没有意义的。

(四)资源配置不足

农村小学硬件和软件都较为薄弱,师资不容乐观,马踏小学高级教师7人,本科文凭的教师7人,所占比例31.8%。相对于城市农村小学在硬件设施滞后,比如图书室较为简陋,书籍较少,或是没有向学生开放,教室里没有多媒体,学生不能多视角观察事物,作文教学不能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有声有色、具体形象的画面。活动场地只有篮球场,体育器材只有篮球;整个学校实验室成为“过时空巢实验室”。

五、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写作技能的建议及策略

(一)关心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身心健康是孩子成长的根本,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是伴随他们成长的“心病”,很多留守儿童认为父母不够爱自己,甚至是被父母抛弃的。大部分读书的目的就是等着长大,出去打工,没有把学习作为兴趣爱好而努力的完成学业。部分留守儿童因为觉得现状不如意,所以只有通过努力读书改变现状,例如马踏小学的三名留守儿童学习都在前五名,语文均分在90分。

(二)让家庭教育参与到写作兴趣培养中来

孩子的启蒙老师是家长,他们时时刻刻陪伴着孩子,能及时的给予孩子教育。而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的性格、行为、价值观等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或监护人通过与留守儿童进行感情交流,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针对每个留守儿童情感发展的不同,家长应充分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采取各种方式来和孩子进行沟通。

(三)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写作兴趣

农村留守儿童有着非常丰富的潜在素材,老师要指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自由地表达出自己熟悉的生活,例如写做家务既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肯定也是一种重要经历,这样写作就不存在素材方面的问题,还能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家长或者教师还要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进入特地的境界,在有趣的情境中,调动学生在活动中捕捉素材,有写作的冲动,把活动具体生动的写下来,表达的是真实情感,避免胡乱编造。合理利用生活中的特定情境激发留守儿童的写作热情。

(四)注重识字、阅读、口语与表达

农村留守儿童基础比较薄弱,要培养他们写作的自信心。首先要鼓励孩子们主动识字、练习写字,由于孩子们自律性差,老师和家长要监督检查。其次,让他们广泛地阅读儿童读物,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对拓宽知识视野、增加见识、获取知识经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极为关键,课外阅读中可以娱乐身心,也可以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写作方法并运用到习作中,阅读还可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其智力。再者,要重视口语交际教学,适时适量的对学生进行说话练习,把想到或看到的内容用通顺连贯的话说出来,进而促进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最后,针对遣词造句和表达能力的不足,教师要加强这方面训练,针对不同学段和不同个体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只有注重这些基础的东西,才能让学生在写作中充满自信,展现个性。

(六)增强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资源

当前边远农村师资力量十分薄弱,农村教师文化水平有限,对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培养农村留守儿童写作兴趣造成很大影响。此,必须加大对农村的投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文化素质,为了留住人才,得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硬件方面,完善农村教学寄宿制建设,让留守儿童在学校接受教育,免除上学放学的奔波劳累,加上农村留守儿童回家监护人几乎不能给予他们相应的学习辅导,在学校更有利于学习;努力实现图书室的优化升级,充实图书资料,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保障。全面实现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加快实现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弥补农村教育资源的不足,通过接受远程优质教育、配备教学光碟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

六、结语

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突出,由其是边远、落后的地区,留守儿童的学习、心理、身体都是不容忽视。只有家、校、社共同努力,留守儿童才会有健康的身心和求学的兴趣。写作兴趣的培养与写作技能的提高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根据留守儿童不同的经历、心声以及性格,积极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均衡农村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从实际生活出发,注重识字、阅读、口语与表达,多读、多看、多写、多练、才能培养留守儿童的写作兴趣并最终提高写作能力。(作者单位:1.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贵州省毕节市民族中学2014级)

注解及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CBVE;船舶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Competencybasededucationisthemostessentialembodimentofvocationaleducation.Theshippingagency,hasaprofessionalandpractical,fromthecorepositionoftheshippingagencyenterprisesoccupationabilityrequirements,withthehelpofCBVEadvancededucationidea,constructionpersonnelagency“shipbasedonCBVE12234”personneltrainingmode,strengthening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theassociationwiththeschooleducation,toexploretheeffectivepathtoimprovethestudentsthecoreabilityofoccupation,andthemultivariateevaluationsystembasedonCBVEisdiscussedinthispaper.

Keywords:CBVE;shipagencytalents;trainingmode

1船舶人才培养现状

2014年国务院国发〔2014〕32号《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紧接着交通运输部交水发〔2014〕262号文件《关于加快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的意见》,该《意见》中明确指出:“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扩大开放,完善政策法规,以航运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快船舶管理、船舶、水路客货运等传统航运服务业转型升级。”[2]学院地处浙江舟山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域,是一所“海字号”特色鲜明的综合类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紧密对接地方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1]。舟山地处长江与海上南北大通道“T”型交接点,水运经济发达,码头、修造船厂众多,随着宁波――舟山港一体化的持续推进与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建设,船舶业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此学院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将船舶人才作为其专业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船舶业具有很强的行业特点,它要求从业人员除了具备开展船舶活动的基本素质和航运知识外,还应掌握有关国际船舶的专业知识和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国际船舶业务及专项实训课程是从事船舶这一工作必备的基本技能,带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因此,如何结合国际船舶课程的特点和高职学生认知规律,以企业一线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开展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是目前船舶人才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2CBVE教育思想

CBVE(CompetenceBasedVocationalEducation),即能力本位职业教育,通过分析职业岗位的核心职责与工作内容,来获得胜任该岗位所必须的职业能力,进而在后续的教学中注重使学生获得该项能力。教育的重心在于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是现代职业教育最本质的体现[3]。目前在外“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方面比较成功的典型有德国的“双元制”、国际劳工组织的MES和北美的CBE等。在国内己有二百多所学校对“能力本位”教育思想进行了实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4]。由于其显著的优越性,曾一度成为世界职业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鉴于其显著的优越性,将其理念引入船舶人才的培养中,可以使船舶人才更为符合企业一线员工的要求,教学中实现教学内容“源自岗位,服务岗位”的教学理念。

3船舶核心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通过对舟山外轮有限公司、建辰国际船舶有限公司、凯际船舶有限公司、傅生国际船舶有限公司、鑫源船舶有限公司等单位的调研分析,了解企业的机构组成、岗位设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等,通过召开多次各个层面的研讨会,从企业一线工作人员的角度出发分析提炼各岗位对员工专业知识、核心职业能力的要求等(如表1所示)。

4基于CBVE的船舶人才“12234”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对船舶企业的调研,结合各岗位职责与核心职业能力的分析,针对所需要培养的核心能力,探索在当前航运形势及就业环境下,依托校企合作开展基于CBVE理念的船舶人才“12234”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形成提升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

5基于CBVE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是对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情况的检验与评价。基于CBVE理念的人才培养质量考核重在过程性考核。因此改革过去的一纸成绩定高低的终结性考核方案,实施由岗位要求和学校标准相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考核,突出多元化评价标准。考核评价体系分为课程总体考核标准和实践教学考核标准。

课程总体考核改革了原有的40%平时成绩+60%期末成绩=总评成绩的评分标准,实施“20%平时成绩+40%实践教学成绩+40%期末成绩=总评成绩”的考核体系,把过程考核纳入考核标准,把学生的平时表现在评分体系中的比重加大,注重实践技能考核和过程考核。新建立的课程考核体系如表2所示。

其中实践项目考核的内容包括:实施过程、实施结果、态度、创新性和团队合作精神等项目实施的各个方面,他们分别占有不同的比重,突出了企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如表3所示:

6结束语

在职业教育中实施基于CBVE的教学理念,就是要突出对能力的培养。通过明确职业岗位,按照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加强实践技能训练,增加职业分析、课堂模拟、案例分析、企业实战等环节,突出专业岗位能力。强调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产与学的关系[6],以及它的教学内容与方法。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解决船舶从业人员操作技能提高和海员再就业人员技能培训等实际问题,也能为其他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意义,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未来工作内容的衔接,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形式,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1]李子强.涉海类高职院校“四位一体”全程导师制模式探索[J].物流技术,2015(8):294-297.

[2]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的意见[Z].2014.

[3]岳胜男.能力本位教育(CBE)理论在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大B: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牛实华.融入行业职业要素,优化英语能力本位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0(2):115.

关键词:计算机犯罪;案例;实验;模式

1问题的提出

2案例教学模式研究

2.1案例的定义

所谓“案例”,是指以某一故事描述的手法,刻画真实事件在复杂真实情境中的具体体现。一般来说,“案例”是对真实事件的描写,其中所包括的内容能引起大家的思考和争论的兴趣,且富有启发性。过去,人们都认为凡是教师能找到并可以作为课堂讨论的素材就可当作案例,在课堂中使用。而今,随着对案例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案例的理解也日渐完善,并对其规范化[1]。

在“计算机犯罪现场勘查”课程实验教学研究中,对“案例”概念的理解与上述定义不尽相同。

我们把案例定义为故事、事件,是对一个实际工作过程的描述,这些描述不是虚构的情景,而是真实事件的陈述,因此教学中的案例都应是对真实来自公安机关已侦破案件的实际描述。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适合作为教学案例,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筛选和组织。

2.2案例的分类

案例可分为简单案例、复杂案例和实录案例、条列式案例等几种形式。

复杂案例是指多维多面的综合型案例。在进行案例分析时,学生往往要按一定的程序进行,从中可以找出所包括的问题是什么,案例的事实和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完成这种案例的对策又是什么等。

实录式案例是从教学角度把案例事件的整个过程全面记录下来的一种形式。包括记录案例事件发生的背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问答交流及动作表情,也记录在课堂中某一时刻特殊场景的说明等。

当然,从不同角度看,案例的分类还有许多种,如描述型案例和分析型案例、主案例和从属案例、经验案例和问题案例、文字案例和声像案例等。

2.3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的思想源于基于问题的学习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学习模式。哈佛商学院将案例教学法界定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某一专业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案例阅读、研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讨论[2]。

在“计算机犯罪现场勘查”课程实验案例教学中,涉及的案例是大量真实计算机犯罪案例或在计算机上留下犯罪证据的专业问题案例。这些案例让学生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获得本课程知识的过程,体验在公安职业中所用到的思维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是教师将案例作为讲课的题材,以案例中的具体事实作为从实践工作中获取知识的依据,以师生的互动方式探讨案例中的问题,强调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案例教学要根据课程要求的教学目标精心选择适合课程的案例,促进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求知能力和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等的提高;重点是让学生处于真实问题的情景之中,主动参与,帮助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联系,达到自我学习的目的。

2.4案例教学遵循的原则[3]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英美法系国家的判例教学法,20世纪末引入我国。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已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方法。公安院校“计算机犯罪现场勘查”课程的教学目标十分明确,但学时又十分有限,为了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双主体”原则。强调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学生自主深入案例情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互动性”原则。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

(3)“双结合”原则。由于本课学科体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使我们选取的案例之间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所以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要有机结合。

3案例实验教学模式

3.1案例的选择[3]

本课案例教学模式的应用成败与所选用的案例关系密切,教学中选取的教学案例必须是真实的、具有针对性的案例。要根据本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选有代表性的案例,目的性要强,通过具体案例解决1~2个知识点的学习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巩固知识,提高学生自己动手侦破此类案件的能力。

“计算机犯罪现场勘查”课程实验案例的选取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度”:

(2)案例选取的难度。选择的案例必须有适当的难度,达到“经过指点就基本能解决问题”的训练难度。

(3)案例选取的跨度。随着教学进程的深入,需要用多个案例训练学生,所以案例间的知识要有跨度,调动学生思维和前后联系。

(4)案例选取的坡度。案例的难度尽量呈梯度增加,循序渐进,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纵深。

(5)案例选取的广度。选取的实验案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因此应当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文科与理科学生的知识结构是不同的,专业和非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也不同。专业学生可选纯的计算机犯罪案件,非专业学生可选非计算机犯罪案件,仅是从计算机中获取线索或犯罪证据。

3.2案例教学模式的应用

4计算机犯罪现场勘查课程实验案例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要想使实验案例教学模式真正发挥作用,实验室的建设是必要的,还必须研究实验教学模式和方法,让学生通过新的实验模式提高实战能力,达到毕业就能上岗的目的。

实验教学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计算机犯罪现场勘查”课程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并重的一门专业课程,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学生必须通过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验证,将理论知识较好地与实践甚至工作实际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到一线的工作能力。经过反复研究实践,我校确定在实验课中采用实验案例教学模式,具体思路如下:

(1)收集真实案例。根据课程进度筛选案例,选择精品案例。

(3)将一个班级分成四个组,每组推荐一名组长,负责每个实验的小组组织,控制进度,管理本组学生,并将本组的学生进行分工。每次实验都让小组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让全体学生都能体验各种角色。

(4)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报告按真实的工作流程撰写,必须具备所有勘查环节的内容。

5结语

研究“计算机犯罪现场勘查”课程的实验案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验室内就能有效地掌握解决计算机犯罪现场勘查等复杂问题的技术与技巧,具备计算机犯罪案件的勘查与取证能力,才能真正为我国公安系统培养更多的网警,才能有效地打击新型犯罪。

总之,案例教学法已在我校多门课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值得在实验教学中推广和倡导。

[1]商利民.试论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案例及其研究价值[J].教师教育研究,2004(6):56-57.

[2]邓秀焕.案例教学综述[J].连锁与特许,2008(11):44-45.

[3]容缨.公安本科院校“法学概论”案例教学模式探索[J].政法学刊,2005(4):116-117.

ResearchofCase-teachingModelinPracticeof"ComputerCrimeSceneInvestigation"

ZHAOMing-sheng,WUYu-bao

(InformationTechnologyDepartment,NanjingForestPoliceCollege,Nanjing210046,China)

关键词:高校网络课程;教学应用;问题分析

1.问题的提出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以网络课程为代表的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对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创造性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高校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教育部加强建设精品课程的精神,全国各高校掀起了一股精品课程建设的热潮,尤其是建设精品课程网站。因此,各大高校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按精品课程网站评审的条件建设网络课程。然而,许多高校网络课程要么只为“评”而建,一次性建设结束即告完毕,极少投入使用;要么把网络课程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教学资源建设,进行课堂搬家,没有考虑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管理等因素。我们不禁思考,这样建设的高校网络课程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吗?它们的实际教学效果如何呢?网络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为了深入剖析网络课程的教学应用问题,笔者基于学校课程网络平台设计和开发了《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网络课程,并于2010年秋季开展了课程教学的应用实践。通过网络课程教学实验,笔者力求探索适合校园网络环境下高校网络课程的教学应用方式,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对策,为高校开展网络教学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高校网络课程应用现状

目前我国的网络教学,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以网络为主和以网络为辅,前者主要是进行开放远程教学,后者多是高校内开展的网络教学。高校网络教学活动的中心依然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直接面对面的交流,网络教学则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搭建有针对性的网络课程,作为课程教学积极的补充。但是,高校在引入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对教学对象认识不清、过分强调网络作用、对教学应用效果重视不够,等等。

就教学实践来看,根据笔者对S大学19门网络精品课程建设运行情况的统计分析,我们目前大学网络课程应用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注重网络课程的建设,忽略其教学应用。该校现有网络课程要么只是搭建完成,还没有任何内容;要么就是将大量课程简介、课程特色、课程评价等课程信息照搬到网上,使网络课程成为展现课程信息的平台,而不是网络教学的平台。

第二,网络课程模块设计不合理,没有系统的设计思想。很多网络课程都是将所有的信息都放在网络课程中,没有经过很好的设计,使得模块看起来杂乱,不易于学习者学习。

第三,教学资料缺乏,难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所有网络课程中几乎都没有提供学习者详细的课堂教学、课外参考资料以及教学相对应的课件。网络课程没有很好地充当补充课堂教学的角色,作用难以发挥。

第四,教学互动效果不佳。由于该校网络课程重开发,轻虚用,所以基本没有很好的教学活动设计,使得论坛、答疑、在线测试等网络课程的互动功能没有真正起到促进学习、弥补课堂教学不足的作用。

第五,网络课程内容缺乏更新。网络课程网站建设者对网站内容的更新率较低,有些网站甚至自建成之日起就不再对网站内容进行更新调整,造成资源陈旧现状,很大程度上会降低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

3.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实现

3.1网络课程的设计流程

根据系统化教学设计思想,通过以下几个过程:网站的功能定位、教学对象分析、网络课程教学内容选择及组织、网络课程教学应用方式的确定和评价方式设计等,笔者对《跨文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网络课程进行了全面的教学设计(如图1所示)。

3.1.1网络课程的功能定位

高校在建设网络课程之前,首先应对该网络课程功能进行定位。正如前文所说,高校网络课程与远程网络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课程是全英语示范性课程,是典型的高校网络课程,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为示范性课程,为评审专家充分展示课程拥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成果。

·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提供全面的教学材料,更好地辅助学生的自主学习。

·提供互动交流的讨论平台,方便教师与课程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

·提供在线测试系统,便于及时检测反馈,检测学习效果。

3.1.2教学对象分析

分析教学对象及需求将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对于学习本课程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学习了相应知识,吸收消化了大量教学内容,网络课程的资源可作为学生课后补充学习的工具。这包括利用网络课件进一步消化课内知识;利用在线测试功能实现自测和练习;利用网络答疑模块提供答疑解惑途径等。因此,网络课程在设计时应注重使网络课程资源成为学生拓展学习深度和广度的有效工具。

3.1.3网络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教学内容是建设网络课程的核心,不仅指教师提供的教材、课件,还包括教师和为学习者提供的辅助参考资料。

首先,网络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并不是课堂搬家,需要授课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选择,删除不必要的信息,加入学科发展前沿的教学内容,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需求。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项目要求的先进的英语原版教材。

其次,通过分析学生的特征、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我们在组织教学内容时特别注意要有利于学生自学,教学内容采用专题模块化的组织方法,每个模块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以教学单元或统一知识点为依据。每一专题都提供相应的学习配套材料。每一章都提供有“内容概述”、“学习目标重点”、“词汇提示”和“配套练习”。

3.1.4网络课程教学内容的媒体呈现形式

网络环境下,网络课程教学内容可以实现多媒体化。教学信息是以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组织起来的,使学生通过全方位的感官接受信息,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内容媒体设计过程中,要对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进行合理的选择,不应盲目追求媒体的多样性,应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讯息设计理论,选择最合适的形式来表现课程内容。

3.1.5网络课程教学应用方式及教学活动设计

目前高校网络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作为课外辅导的网络辅助教学,把传统教学方法和网络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建设网络课程时,应依据课程的学科特点和教学需求,确定教学应用模式。

3.1.6教学评价设计

学习评价是网络课程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态度、知识、情感等各方面。结合网络课程的学习环境的特点,最终选定课程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案例分析能力等作为《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网络课程学习评价的项目。网络学习环境对学习评价过程的各个环节具有很好的支持作用,结合传统评价方式,采用发展性评价方式,综合全面地进行学习评价。利用网络课程教学平台教学教务管理功能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管理、检查,及时给予评定和督促。比如:课程的登陆情况,教学资料的访问学习情况,参与论坛讨论的发言次数,作业提交情况,在线测试成绩等。

3.2网络课程模块和整体结构设计

为了确定该网络课程的功能模块,笔者首先对教学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他们的学习需求进行了分析。本课程强调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中心,同时伴有教师监督学习、学习资源辅助学习、师生互动学习及网络课程引导学习,充分体现了以“自学”为主,以“助学、互学、督学、导学”为辅的教学思想。根据调查并结合S大学网络课程现状,我们确定了本课程具体模块功能包括:课程导学、课程材料、自主学习、课程互动、案例库等,具体的结构框架如图3所示。

·课程导学:主要介绍了该课程的师资队伍、教学大纲安排以及网络课程学习指南和方法,目的在于让学生对该课程及教学内容情况大致了解,方便后期学习。

·课程材料:主要提供课堂教师课件以及课外补充材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信息。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该课程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每个专题教学的教学目标、大纲、内容以及课后练习等,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案例库:根据课程目标及要求设置的模块,主要用于同学们小组协作学习的成品展示。

·课程互动: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包括论坛、答疑、作业、测试等,用于教师与学生互动。

在整体结构确定后,笔者依托校园网络平台,进行了网络课程的制作,图4是《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网络课程的主页。

4.网络课程的教学应用实践

网络课程建设完之后,为了研究其教学应用情况,笔者进行了两个学期的教学跟踪实验,管理参与网络课程,记录并且观察学习者的使用情况。

4.1教学应用方式

《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这门课是一门非常注重实践,需要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应结合传统课堂教学,把网络学习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使学生在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知识和技巧的同时培养其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本课程采用混合式学习模式。

4.2教学实施过程

混合式学习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其关键在于如何进行课程设计,维持各方式、各要素之间的平衡。因此,具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讲,基于混合学习的教学主要有建构性学习环境设计、课堂教学、在线自主学习和发展性评价四个主要环节。

《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课程就是采用这种混合式学习模式进行教学,根据教学目标的需求,教学内容以专题形式呈现。本学期该课程总共16次课,教学内容为13个专题,具体的课程安排如下:

·课堂教学:共有11次,教学内容以专题形式呈现,教师讲解为主。

·自主学习:另外2个专题,由于其教学内容比较系统、易懂,我们将其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内容。课程网站提供教学材料、课外拓展材料以及课后练习自测题等,学生可以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课程作业:本课程中设计了2个作业,以在线形式提交。

·小组协作学习:学期末学生分小组进行协作学习,完成跨文化冲突案例的开发和分析,在最后一次课时进行小组汇报演出,作品形式是PPT展示和Word文档各一份。

4.3教学评价方式

本课程采用发展性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课堂教学参与(15%):考察学生课堂参与情况。

·在线课程讨论及自主学习(10%):考察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情况。

·课程作业(15%):通过讲述自己的文化故事,增强学生对自我的认识。

·在线测试(30%):通过在线测试。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小组合作案例开发和展示(25%):小组协作开发跨文化冲突案例并展示。

·课程学结反思报告(5%):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总结和反思,了解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评价。

4.4实验数据分析

为了比较课程实施前后学生对于网络课程设计和教学方式的态度等,笔者在实验实施初期和结束后分别对学习者进行了“网络课程需求调查”和“网络课程学习反馈调查”。其中需求调查问卷共发放46份,回收46份,有效问卷46份,课程反馈问卷共发放39份,回收39份,有效问卷39份,回收率都达100%。另外在课程结束后,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态度,笔者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分3个小组,对10名同学进行了访谈。综合问卷调查、个案访谈以及实验数据和教学观察等的结果,我们得出结论认为,本次网络课程的实施效果总体比较理想。

网络课程实施前,我们通过调查问卷了解了学习者对于使用网络课程学习的感情倾向,数据显示,只有6.52%的学生对该网络课程持肯定态度,认为对学习一定有帮助;58.70%的学生持怀疑态度,认为网络课程学习有帮助,但是不确定;甚至有近三分之一,34.78%的学生持否定态度,认为网络课程对于学习没有任何帮助(如图5)。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近60%的学生在此之前从未使用过网络课程,而使用过网络课程的同学参与也很少,只是利用网络课程下载教师课件,而从未将其作为教学的一部分去使用学习。

网络课程实施结束后我们通过反馈问卷对学生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有76.92%的学生对于本网络课程表示喜欢(如图6),与之前调查结果对比发现,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转变了对网络课程的态度。

对于该网络课程的学习效果,我们也做了统计(如图7和8)。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61.54%的同学对与自己参加本网络课程的学习表示很满意,很多同学认为通过网络课程学习,他们丰富了知识,扩大了知识面,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但是对于“计算机能力的提高以及与他人交流能力的提高”有近70%的学生并未表示支持。

数据也显示,对于“网络课程提高了学习效果”非常同意和同意的同学只有近50%,显然虽然同学们很满意该网络课程,也表示很愿意通过网络课程进行学习,但是对于网络课程的效果评价还不是很高,这说明我们今后在提高网络课程学习效果方面还需多做努力。

4.5教学应用问题分析

虽然本次网络课程的总体效果比较理想,但是通过对学生使用情况及访谈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模式设计、教学平台使用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直接影响了高校网络课程的应用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4.5.1混合式学习应用效果不明显

在个案访谈中,同学A谈到:“其实我更倾向于混合式学习方式,因为这样可以给与我们更多的学习空间安排自己的学习,但是由于本网络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极其不稳定,所以在进行自主学习或测试的时候屡屡受挫,严重影响了学习兴趣。”同学B说:“混合式学习是很好的学习方式,可以减少课堂学习的心理负担,但是因为没有更多的指导,感觉网络学习有些迷茫,不知所措。”

4.5.2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

4.5.3网络课程互动效果不理想

4.5.4网络教学平台稳定性不理想

以往的网络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常常会由于教育技术理论与计算机水平的限制而受到影响,而网络教学平台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它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工具,用户只需要轻松设置,就可以搭建自己的网络课程,因此受到了很多高校教师的青睐。这样一来,网络课程教学应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依托的网络教学平台。

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网络教学平台有很大的束缚作用,很难做到个性化设计,而且其稳定性、可操作性依然难以保证。例如,学生不能正常进行在线测试,频繁出现闪屏,无法提交,这些问题导致学生过分焦虑。对网络教学失望。另外,论坛设计死板,没有提供如虚拟金币等奖励机制来激发学生,也是影响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重要因素。

表1调查数据也显示,虽然绝大部分同学认为该校网络课程可以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但是近55%的同学认为不能顺利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近65%的同学认为其运行不好,而且几乎98%的同学普遍认为网络平台的好坏直接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效果。

另外,影响网络课程实施效果因素的调查(如图16)显示,87.18%的同学认为由于网络教学平台不完善而影响了其学习效果。因此,不断完善高校网络教学平台,使其更加稳定,更加人性化是保证高校网络课程教学效果的首要任务。

5.高校网络课程实施建议

根据上述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们认为学生普遍认可网络课程的作用。并愿意参加网络课程的学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他们对网络课程的认识还处在初期下载课程资料的狭隘阶段。要增强高校网络课程教学的应用效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进一步完善网络教学平台。几乎所有的高校网络课程都是通过学校统一的网络教学平台搭建而成,教师可以轻松建立自己的网络课程,解决了教师计算机和教育技术能力有限的问题。网络教学平台因此成为教学实施的关键因素,其直接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只有从功能上和技术上不断完善网络教学平台,才能更好地保证网络教学的效果。

(3)对学生开展网络学习培训。实验和访谈中发现,许多学生并不是不愿意参加某些论坛或教学活动,而是由于缺乏网络课程指导,不适应网络教学模式所致。开展有效的网络教学,必须给学生必要的培训,学校应加强对学生使用网络教学平台操作的培训和所学网络课程模块功能的培训,减少学生心理障碍,方便学生学习使用,提高学习效率。

(4)提倡混合式学习模式,加强网络课程活动的设计。网络课程的设计不仅仅是网站功能模块的设计,更多的是教学活动的设计。高校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其学习自觉性仍然欠缺。为了鼓励并保证课外网络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必须加强教学活动的设计,在应用混合式学习模式设计教学时,要强调课堂与网络的整体性,课堂活动必须与网络活动形成整体关联,从根本上促进并监督学生课外的学习。

THE END
1.在线互动学习网站设计—开题报告本毕业设计采用JAVA语言相关技术开发,使用MySQL数据库,开发工具和运行环境采用MyEclipse+Mysql+JDK1.8+Tomcat9.0。创新点 (1)系统资源闭环整合,实现了综合功能高度集成。(2)采用Java语言,开发系统更加方便、快捷、高效。参考文献资料 [1]陈世林,杨以琳.基于PHP在线教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3948313398108949&wfr=spider&for=pc
2.智能学习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及答辩记录)在线学习系统答辩本文为智能学习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旨在利用软件开发技术创建一个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的平台。平台将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资源管理和学习活动,解决传统学习方式的问题。国外在智能学习平台方面已有多种流行系统,国内则处于发展阶段。研究内容包括学生、教师和管理员三大功能模块的设计,涉及用户管理https://blog.csdn.net/sheziqiong/article/details/137256144
3.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0240313211203.docx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无处不在,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Internet的在线学习系统逐渐成为主流的教学模式。目前,传统教学已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利用网络环境平台来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313/6212144101010101.shtm
4.在线课程网站设计开题报告(通用8篇)在线课程网站设计开题报告 篇2 一、课程名称和时间 名称:建筑施工 任务准备时间:2014年5月10日-2014年6月10日 二、撰写课程实践报告的性质、目的 性质:调查报告是《建筑施工》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经过实际调查相关工程后结合所学的专业课程内容,认识实际工程中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并消化吸收所学知识的实践锻炼环节。https://www.yjbys.com/biyelunwen/kaitibaogao/668725.html
5.JAVA+springboot框架在线教育视频点播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2025在线教育视频点播系统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平台,实现视频教学资源共享和在线学习的系统。它的研究背景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信息化趋势: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在线教育视频点播系统的出现,适应了教https://www.coder100.com/index/index/content/id/4311672
6.毕业论文设计通用12篇笔者对毕业设计过程中的课题申报、课题审核、学生选题、提交论文等环节进行了系统分析,设计了基于Web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充分利用与整合了可用的网络资源,为学校、学院、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交互式接口,实现了学生和教师的网上互动[3]。本系统采用了优秀网站开发技术ASP,后台使用Access数据库,从整体上实现了论文管理的各项功https://xnyy.xueshu.com/haowen/3011.html
7.(精选)计算机毕业设计6篇一般应在进行一定的调查研究以后,对课题的背景、难度、可能使用的理论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对自己能否完成、以及完成得结果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后,确定自己的选题。在所有的课程都合格后,可以提出毕业设计申请,选报自己的选题,在办理毕业设计申请时,提交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240915093109_3981108.html
8.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2010年五四推优名单(莫愁)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1 题目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研究目的和意义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是提高办公效率的主要途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办学层次出现多元化,由一地办学发展到多地多点办学,同时进一步推行学分制。这些变化是教务管理部门的管理https://www.360docs.net/doc/9b705068.html
9.学生在线学习行为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docx学生在线学习行为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网络教育也逐渐成为人们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灵活、开放、普及等特点。在线学习作为网络教育的一种方式,通过基于互联网环境的学习平台,提供学习资源、教育服务、交流平台和学习支持等,让学生在家中就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随着https://m.renrendoc.com/paper/322996838.html
10.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实现AET1 系统设计与架构 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包括教学资源、在线辅导、毕业设计辅导、计算机等级考试辅导、在线测试、热门文章和师生风采等模块,主要包括课程教学资料、教师在线辅导答疑、教师在线收发并批改学生作业和实验报告、实践项目的视频演示、网上论谈、计算机等级考试专项训练及模拟、大学英语专项训练及模拟、大学生挑战杯竞赛http://www.chinaaet.com/article/213447/
11.互动课堂论文精品(七篇)此外,教师应当布置多层次分类的自选作业,让学生会学、乐学、学会,提高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学习效率。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积极营造师生研究性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学会探索,研究和总结;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可行性学习方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形成科学、合理的学习氛围。https://www.haotougao.com/haowen/43518.html
12.硕士毕业开题报告精选9篇写报告之前,要清楚报告的受众是谁,他想从中了解什么,学习工作中。我们都需要做好撰写报告的准备,写报告一般有什么要求呢?有关“硕士毕业开题报告”是出国留学网的编辑精心整理的内容,感谢您的阅读! 硕士毕业开题报告 篇1 一、研究课题 村镇建设标准化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https://www.liuxue86.com/a/4822753.html
13.小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试卷教小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试卷教案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179927-1-1.html
14.信息学奥赛一本通(C++版)在线评测系统答案10001009.docx信息学奥赛一本通(C++版)在线评测系统,答案,1000-1009,前10道题。http://ybt.ssoier.cn:8088/problem_list.php?page= 信息学奥赛一本通2020-04-02 上传大小:20KB 所需:46积分/C币 基于jsp的网上办公系统--开题报告.docx 基于jsp的网上办公系统--开题报告.docx基于jsp的网上办公系统--开题报告.docx基于jsphttps://www.iteye.com/resource/sunwenzhulm-12297256
15.开题报告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数字化教育技术的创新探索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如何用于写作教学,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和读者群。例如,鼓励学生在微博上发布自己的微型小说或散文,与同学互相点评和学习。 通过组织线上或线下的教学观摩活动,展示网络环境下写作教学的创新实践,并邀请同行进行研讨和交流。例如,举办一次在线写作教学公开课,邀请其他学校的语文老师观摩并提出宝贵https://yun.zjer.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571604&id=39391347
16.研究生培养计划书(通用5篇)专业实践: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工程项目或子项目的全过程,具体的实践内容可为系统分析、设计、实现、研究等,实践结束后递交一份完整的实践报告。实践报告应包含实践时间、实践目的、实践内容、实践成果及收获等内容。 研究生培养计划书2 一、培养目标: https://mip.oh100.com/a/202205/4685125.html
17.机器人培训总结三、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管理系统总体结构与功能。大型仪器管理平台的总体架构采用三层架构:第一层为浏览界面,主要为用户提供友好访问界面与方便的使用体验;第二层为应用服务器,主要负责日常管理业务以及数据的处理;第三层中心数据库,放置在学校中心服务器中,主要提供数据的存储、访问及管理。管理平https://www.ruiwen.com/zongjie/8237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