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系统通用12篇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学管理系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如今高职院校正在不断扩大招生的规模,学生的人数也呈现着井喷发展,教学任务量也变得越来越繁重,其中对学生的课程编排工作直接决定着教学活动能否按照正常的秩序顺利进行。随着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部分高职院校在管理手段上逐渐实现科技化,利用教学管理软件系统就能够实现排课的统一管理,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1排课制定原则

1)全局性原则:课表的制定必须服务于学校的整个教学计划,教学活动是学校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课表首先要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一切满足全体学生和教师的要求。因此,课表的制定必须服从全局,让教学的整体利益达到最大化。

2)最优化原则:让最好的教学资源发挥其最大的优势,这是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排课原则也需要从这个方面来考虑,对学校的教师、教室等教学资源充分了解之后,通过它们的各种组合排列,寻找出最优化效果,让学生的学习效果质量达到最优。

3)整体有序原则:教学资源分配排列组合之后,考虑到各个教师主体都有自己的最优排列组合规律,如何将这些分散的最优方法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形成一个统一建议的课表,这时必须要求教学管理者在课表编排中以整体为基础,将个体的有序和整体的有序联系起来。

4)灵活多变的原则:课表的制定编排除了涉及到直接参与教学活动中的老师、学生、教学地点,还应该考虑到学校的特殊安排以及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特殊要求,所以课表编排的开放性因素决定了它要遵循灵活多变的原则。

5)互动性原则:学校管理部门常常会收到教师或者学生对课表制定意见的反馈信息,通过对这些反馈信息的记录和保存,管理者就可以在下一次的课表制定中参照这些意见建议,对排课的方法进行不断修正、调整,形成了管理部门和教学主题的双向互动。

2排课系统功能设计

网络排课系统是一项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管理软件,重点来解决在学校的学管理之下,通过对授课教室的分配以及各个院系的教学排课,来提高课堂教室资源的利用效率,防止各种排课中教师、班级学生、教室三者间的冲突。它采用客户机和服务器结构的模式,后台数据库SQLServer2000作服务器,前台开发程序为,整个排课系统功能由以下组成部分(见图1):

2)资源统计管理:主要工作是管理教室资源,保证每一个院系都能分配到空余的教室,并且通过网络输出系统记录教室资源的使用情况以及教学工作量的统计。

3)课程编排管理:针对每一个院系、年级、专业、班级以及教学任务,制定出一份可以施行的课表计划,利用网络服务传输给院系的接收信息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再做修改。

4)打印输出管理:网络排课系统的输出系统可打印课室分配一览表、课室占有率统计、空余课室一览表等,同时在院系教学管理中可以输出对每个老师的任务课表以及学生班级课表,方便以后对教学任务的检查。

5)网络服务管理:采用浏览服务器模式,通过互联网站点便可以对课表进行查询,比如可以选择浏览某个授课老师的课表或者教学楼内的开课信息,可以迅速找到教学楼内空闲的教室。

图1排课系统功能设计图

3排课的限制性条件

4)同一门课程尽量安排到不同的天数里,比如今天安排了的一门课程,在明天就不要安排了,可以把它放在后天,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

5)一个教师的课程一天不要超过4节课,以保证教师有充足的精力状态;

6)上午是学习的黄金时段,所以把相对重要的必修课程安排在上午,下午学生精神状态容易疲劳,尽量不要安排过多的课程

其中,第一、二、三条属于硬性约束条件,是学校教务部门必须遵循的,一旦进行改变,产生的课表也是充满矛盾、无法执行的;第四、五、六条属于软性约束条件,每个学校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作自行安排,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软性约束条件是否满足不影响课表的正常执行情况。

4排课管理功能的优势及问题

4.1排课管理功能的优势

1)强化教务活动联系:在以往的排课活动中,其具体步骤是先由学院将开设的课程和任务人数下发给开课院系,然后教务科根据教学任务进行第一次预排课表,开课教研室会根据预排课表安排任课老师,最后反馈给学院调整作最后的确定。这种活动明显割裂了开课院系和任课教师的直接联系,运用教学排课系统后,各开课院系就可以直接把教学任务下达给任课老师,这样管理层部门的排课工作直接联系到具体的任课老师,可以充分照顾到老师的教学要求,显得更加合理。

4.2排课管理功能存在的问题

通过运用教学排课子系统,使得排课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也随之提升,但是在一些生物化学、临床医学等专业课程中,教学的实践课程需要增加,因此在排课管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2)高校的实践课程通常是穿插于理论课程当中的,灵活性很强,排课管理系统无法针对这种不规律的教学过程作周密的课表计划。

5结束语

教学管理系统平台的排课管理子系统给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了不少的便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育教学管理效率,获得了不少学校的好评,在今后的教学管理中这种排课子系统仍然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滨,刘洋.均匀设计在排课问题中的应用[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1,16(5).

关键词:技术;数据库;网络教学管理;UML技术

1前言

2开发技术和需求分析

2.1数据库

网络教学管理里很重要的一项技术就是数据库技术,里面包含了大量的数据信息,例如教师信息、学生信息、成绩信息等等,这些都需要先进的数据库技术来参与,数据库就是利用数据存储的里面对数据进行整合管理以及更新存储等。本系统采用的数据库技术是SQLServer2013技术。

2.2UML

UML是统一建模语言,就像盖高楼需要设计图,全世界数学都是统一的符号一样,UML就是软件行业统一的语言,让大家一看到这个图就明白软件该怎么设计。本系统的设计采用UML,提高了系统的可视性和可开发性,提高开发的效率。

本系统采用了B/S开发模式,直接在浏览器上就可以进行操作,简单易用。ASP的全称为ActiveServerPages(中文译名为活动服务器页面),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用于Web应用开发的一种编程技术。对于开发B/S模式的系统占有绝对的优势。

2.4需求

3网络教学管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3.2信息管理模块

3.3学生管理模块

3.4教学模块

4测试

5结语

利用网络教学管理系统,使得人们从传统被动的教学方式转变到了现在的主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网络强大的资源优势,能够实现远程教学,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在网上去学习、下载资源、选课、查询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学生也在自主地学习、思考,提高了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对于网络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对学校进行数字化与网络化的网络教学管理,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邹建峰,李律松,李晓栓开发技术详解[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83-120.

[2]杨博,赵鹏飞.推荐算法综述.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3]朱玉超,鞠艳.王代勇项目开发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关键词:教学管理系统;高职院校;应用

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在生源日益紧张、竞争更加激烈的大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为了继续生存,更好的发展,就必须革新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创造管理效益,以趋在同类院校中取得优先地位。

一、高职高专教学管理中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二、信息管理在高职高专教学管理运用中的优势

1.对教学状态的跟踪。由于信息管理具有实时性的优势,所以通过运用信息管理可以提高教学管理的实时性,从而在高职高专院校中的教学管理中,让管理者及时了解教学进度,为管理者提供一手资料,这样就改变了传统被动的教学管理,让管理者更具有主动性,更好地实现动态化的教学管理。

2.加快信息录入速度。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所以在信息管理中能够实现快速的信息录入,提高工作效率。由于高职高专在教学管理日常工作中涉及到很多资料信息,在以往的工作中都是依靠手工进行,不但任务量巨大,而且还容易出错,效率较低,而通过信息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录入效率,而且由于系统自身带有逻辑判断能力,可以减少错误的出现,同时也可以提高整体的教学管理工作效率。

3.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由于在进行高职高专教学信息管理中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所以通过落实信息管理可以推进院校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管理者在宏观角度把握学校的整体情况,并且能够及时了解存在的不足和缺点,为今后的教学管理工作起到辅助作用,从而提升高职高专的整体教学管理水平。

三、信息管理在高职高专教学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者思想认识不明确。由于高职高专院校近几年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使学生的整体人数不断提高,学校面积进行扩建,教师队伍也开始变得庞大。高职高专院校的管理者在这种情况下发现传统的手工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信息管理才是未来的工作方式。由于对传统的管理方式落后以及对信息管理的怀疑,导致高职高专教学管理在“原地踏步”中前进。

四、信息管理在高职高专教学管理中的创新探讨

2.提高软件、硬件方面的投入。由于在高职高专教学管理的信息化过程中,需要依托于软件、硬件的支持才能够实现,所以如果想将信息管理真正落实,那么就应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各方面的投入,引进先进的硬件设备和完善的软件程序,对信息管理提供基础保障。并且科研技术较高的院校可以鼓励自己的职工和学生进行软件的研发工作,使之更加符合自身的实情。

五、结语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部门把信息技术引入到管理中来,对提高管理效率,减轻管理者劳动负担,提升管理质量有显著效果。我们该如何使信息技术更好的在教学管理中建设和实施,为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提升管理层次,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是高校教学管理部门所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实践教学;护理;开放式管理;门禁系统

1开放式护理实践教学管理现状

实验室开放已被提倡许久,近年来,教育部和各高校逐渐认识到实验室开放在高等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投入大量经费开展开放建设[4]。众多高校陆续建立了开放式实践教学管理措施,在医疗、工程、信息等各个学科领域均取得良好成效。医学院校开放主要是从实验室管理人员教育、实验内容与管理技术手段3方面着手,通过各种科技与网络资源革新教学模式[5],然而各个学科情况不尽相同,护理学科起步较晚,急需建立适合学科发展的、切实可行的实验室开放管理和运行机制[6]。护理学科从21世纪初开始探索开放式实验管理模式,管理形式最初为人工管理,但是随着学生数量、实验室面积、实验设备持续增长,实验开放项目和时数不断增长,人工已无法处理如此庞大和复杂的管理工作,其中人员和设备的管理成为最大难题[7-8]。一些护理院校引进了门禁系统作为管理手段,但也是通过商业门禁管理软件来操作,由于护理操作开放密集、人员物品繁杂,目前还未见完全符合护理学科特点的门禁管理系统。为此,本文根据目前开放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及需求,研发了护理实践教学管理系统。

2中心门禁系统的建设需求及原则

中心门禁系统应以安全性、先进性、时效性、便捷性为原则满足以下要求。

2.1安全性

系统的全部设备及配件性能安全可靠,因为门禁系统是一项不间断的工作系统,所以系统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特别需要保障无人值班期间的稳定运行。

2.2先进性

能依据教务系统或预设的数据信息,对中心门进行管理和控制,如按照实验课程表和教师信息,鉴别刷卡,决定门禁权限。门禁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未来可拓展的实际需求,灵活增减或更新子系统,保证在今后的数年内与其他发展中的系统对接,并配合实验教学质量检查、学生活动验证等其他教学需求。

2.3时效性

2.4便捷性

系统的客户端均有良好的易学性和操作性。管理端具有易维护性,维护过程中无需使用过多的专业工具。

3开放式护理实践教学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及构架

3.1系统架构与关键技术

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指导下,平台系统采用了3层架构的理念,使用SQLServer数据库,前端采用开发Web页面作为调用WebService的客户端,采用JQuery结合Javascript技术进行界面设计。后台基于编程框架,利用WebService技术建立了统一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异种数据源数据识别,利用EntityFramework框架实现对数据访问,在技术框架下,设计了8个功能模块(见图1)。

3.2各模块设计思路

4开放式护理实践教学管理系统的应用

5讨论

5.1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借助门禁管理系统,可以延长学生课后开放时长。本系统自2013年建成运行至今,已形成开放式技能实训教学模式,实现实验室全天候开放,年均完成实验教学人时数达30万以上,通过提高练习时数,可以直接提高学生护理技能操作水平[9]。此外,鼓励学生自主预约和小组练习,激发了其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能力,学生在反复的自觉行动中促进知识意义建构,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0]。

5.2推动了教学模式改革

教师在系统使用中探索新的实验教学和考核模式,要求预约、练习学时数达标后方可参加课程考核,丰富了形成性评价机制,鼓励学生自拟实践课题,自行设计综合创新性实验,更重视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11]。通过实践操作与实时反馈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统一的教学形式,凸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理念[12],为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的开展提供支撑,同时建立了基于本平台的直录播、教学资源等平台和配套硬件,为学生练习提供更多资源和互动[13],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5.3提高了实验管理效率

利用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对实践教学、课后开放、资产设备工作进行过程管理,利用门禁、对讲和视频管理系统对教学现场、课后开放房间实现即时控制,简化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人力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分配教学资源,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实现精准化管理,是护理实验室建设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绮静,罗艳华.护理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的探索与体会[J].全科护理,2013(5):453-454.

[2]顾倩.开放性实验教学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6(5):778-779.

[3]徐蕴.基于胜任力的社区护士继续教育需求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8):150-154.

[4]徐蕴,魏琦,汤大朋.基于CNKI文献统计的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育研究述评[J].时珍国医国药,2017(3):723-725.

[5]宋彬妤.医学院校开放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8):19-20.

[6]张艳芬,刘中成,耿强,等.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与运行机制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180-183.

[7]田朝霞.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在护理实验室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2(1):13-15.

[8]徐蕴.中医院校护理学专业师资状况的分析与思考—以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为例[J].光明中医,2015(3):651-652.

[9]杨光.开放式实验教学与护理教学改革的探索—以江汉大学护理学专业为例[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09-112.

[10]石岗.在实验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思考[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5):90-92.

[11]徐蕴.中西医结合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竞争力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156.

[12]李蓉.“学生自我管理”的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管理模式探讨[J].河北中医,2013(7):1073-1074.

【论文摘要】高校学生不断增多,教学管理任务日趋繁重。招生、学生学籍、交费、住宿、成绩、选课、排课等资料的手工管理已无法满足教育飞速发展和学分制的需要。如何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和技术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增加教学管理的透明度,已成为高校教学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学分制的有关概念

学分制是以选课为基础以学分为单位计量学生的学习的量,以学分绩点为尺度衡量学生的学业成绩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的主要特点是: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给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余地,实行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学分制的优点

一是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提供宽阔学习空间、更多的选修课及其他学习机会,有利于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多种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二是推行学分制有利于“终身教育”,由于学分制采取了宽松、灵活的管理办法,使得人们有可能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分阶段学习、进修,从而达到终身学习的理想境界。三是推行学分制有利于“个性教育”,这一管理模式必将导致“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有利于调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原则。此外,推行学分制也将有利于激励教师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有利于教学资源在更大的范围内合理地调配、运用。

三、系统需求分析

系统需求分析阶段确定用户的功能需求,是保证软件质量的关键环节,是质量控制的起点。基于学分制的教学管理系统是根据天津美术学院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开发的网络管理信息系统。根据该学院学分制教学管理的需要,从学生招生开始到学生毕业离校的在校期间全过程信息管理,包括入学报到、交费、军训、体检、住宿,日常学籍管理、毕业管理等;根据教学计划自动生成教学任务、排课的实施以及教学质量评估等一系列教学管理事务的网络化管理。使用Web应用技术,实现网上选课及教师日常教学管理等。

(1)功能性需求。一是新生入学后,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注册、交费、住宿、军训、体检管理。二是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修业年限基础上,适当延长或缩短学习期限。三是院、系等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提供原始数据,遵守“数据从哪儿产生,就从哪儿输入的原则”。如学生的基本情况、专业教学计划、开设的课程信息、专业课排课、学生成绩的输入等过程均在院系进行,并且院、系只能对本院、系的数据进行处理和维护。四是教务处主要管理院、系提供的数据,进行总的信息处理、监控和维护;维护学校教学行政日历、对公共基础课进行统一管理,包括分班、排课等;监督维护教学计划;负责教学质量评估管理,包括问卷、对提交的问卷进行分类、汇总、生成分析图表等。五是教师、教室等教学资源全校共享,但其所属院、系有优先的支配权。六是淡化行政班的概念,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教学,系统能自由根据需要以不同的方式组成教学班。教学班可根据教学计划按课程进行编班,也可根据选修课程编班。七是计算机实现自动排课,为了更人性化管理和使系统操作更灵活,排课系统提供人工排课功能,系统自动进行冲突检测。根据排课安排,自动计算教师工作量。

本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是为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开发的,目前已经在该学院试运行,功能基本满足学分制的需要。

统计分析功能则主要是针对学生成绩进行的分析统计,以便教师能够更加系统的了解到学生的整体情况,并结合统计制定相应的方案。分数查询则主要为不同权限用户的提供考试成绩的查询功能。系统注册则主要针对该系统的用户而进行的一种权限的认证,其中包括用户的姓名、登陆密码、专业、所属院校等,从而建立起用户的档案。在注册后通过管理员的审核,对其权限进行设定,并根据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功能权限。同时为增强系统安全性,所有的登陆密码采用长度不少于7位的字符组成,并且不包括用户名、姓名等。

2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3系统整体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该系统的运行是建立在校园网基础之上,通过学校整体的服务器,建立自己的服务器,并通过交换机,实现其校园网的连接,从而让学生和老师能通过校园网登陆到该系统。

4系统开发平台的选择

对该系统服务器的选择,我们采用WindowsServer2003SP2才做系统,并且服务器端软件采用IIS7.0,数据库采用当前比较流行的SQLServer2008数据库。而采用SQLServer2008是因为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着很多的数据表格,而该数据库可对任何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表格都可进行管理,从而使得该系统更具备一定的优势。而页面的开发则采用2.0.电脑CPU:Intel酷睿i52410M内存:4G硬盘:320G用户端则采用WindowsXP及其以上,客户端软件则为IE7.0及其以上。

5系统测试

在对系统的测试中,采用边开发边检测的方式来处理。首先打开浏览器,并在地址栏上输入该系统主页的地址,在输入后,即可对该系统平台。同时在开发中,采取开发完一部分功能模块,立即对一部分该部分功能进行检测,待其功能通过之后,方可对下一个板块进行开发,最后再通过对不同模块的集成。避免因开发完再进行处理而带来因问题过多而不知道怎么处理的问题。同时以用户登陆的测试为例,其具体的测试流程为:在不输入用户名或者是密码的情况下对该模块进行测试,系统则提示用户名或密码为空;在连续两次输入的密码出现不同的情况下,系统则提水其输入的密码不一致或密码出现错误;不输入验证码或在系统显示验证码后输入随机数据,系统显示验证码错误。测试的结果则为可成功登陆,并且对非法的输入有正常的反应。

6结束语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管理系统;信息系统;教学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14.173

1开放式教学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1.1需求分析概述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开放教育系统逐渐实现了教育的全球化。开放式教育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采用各种教与学的方法手段;取消和突破种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了解用户对系统的操作方式,尽可能减少用户的学习成本,让用户快速上手,同时,也必须建立合适、安全的适合学校实际的管理系统。在明确开放式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的各种需求,对学校各种用户如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的要求和所需要实现的功能模块、性能以及用户界面有了充分的了解,并且根据需求分析,探讨与形成开发本系统软件的总体思路和设计方案,达到建立统一的学校核心数据库、提供友好的操作说明书、为师生提供交互平台的目标。

1.2系统功能和非功能需求分析

开放式教学信息管理系统是以数据的交互为主,以学校中心数据同步对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校、教师与学生3方面的需求为设计目标。系统充分利用学校校园网资源,使系统的设计突出自动化的需求。系统主要的操作有课程信息管理、课件管理、作业信息管理、成绩管理、系统管理、交流中心以及评价管理等。

系统从各个层次上分析了用户需求,保证系统的可靠性与可行性。此外,本系统设计从可拓展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可靠性4点来分析系统的非功能需求。

2开放式教学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2.1系统架构设计

本开放式教学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开源的轻量级框架SpringMVC+Mybatis进行开发,前端也使用JavaScript的框架JQuery以及其各种插件进行界面布局与显示。整个系统分为4层架构:界面显示层使用JSP格式文件编写的界面显示层,其表现层的增、删、改、查页面实现中,都利用了JQuery的异步封装技术,它是封装了JS的AJAX技术。采用SpringMVC框架来对系统进行开发,通过Spring的配置文件或者注解,将来自前端的表单数据和对视图的过滤与返回交给SpringMVC统一处理,简单配置文件,以解决页面拦截和跳转问题跳转控制层。将业务的处理放在了业务逻辑层中,在业务逻辑层中,系统使用了Spring的IOC和AOP功能的业务逻辑层,支持普通的SQL查询,也可以支持存储过程还有其他高级映射的技术的Mybatis,也就是第四层,数据持久化层。

2.2系统整体功能设计

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课程信息管理、课件管理、作业信息管理、成绩管理、交流中心管理、评价管理和系统管理功能七大模块功能,如图1所示。系统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权限与操作范围,为实现上述目的,系统结合管理、教学和学习等需求,提供了完整的功能。根据系统的需求分析,对系统架构进行设计,通过MVC设计的三层架构。在对系统架构进行设计后,对系统整体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设计,画出系统功能流程图,并且设计了系统的数据结构。

3结语

系统软件从环境需求分析、模块需求分析、目标需求分析到系统各种的方案设计、各种的数据结构设计和各种的接口设计,再到各种代码的实现,都非常严格地遵循了软件各个阶段开发的标准,同时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具有人性化、透明性和实用性等特征。目前,我国研究的开放式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已经被众多高校所接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的管理环境已经逐渐与互联网相互融合,校园网建设基本普及互联网,不仅可以提高学校工作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增加学校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系统现代化教学管理

学校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场所,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的进程中,教育信息化已然成为了贯彻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加强高校现代化教学管理也成为了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在现代化教学管理中,信息化管理系统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高校必须将信息化管理系统对高校现代化教学管理的影响重视起来。

1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内在含义

所谓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技术,主要指的是以计算机作为网络平台,利用指定的管理软件将教学工作中涉及到的各项工作以科学、系统的程度进行整合、分类、管理,以此来确保教学管理中的各项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的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就目前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的程度来看,通过管理软件进行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培养方案、学生选课、课程安排、学生学籍以及成绩管理和查询等。

2信息化管理系统对高校现代化教学管理带来的影响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各个高校也加快了现代化发展的力度,无论是在教学模式上还是教务管理上,都在逐步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而在高校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信息化管理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高效的教务信息化管理,对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具有重大的作用在高校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高效的教务信息化管理势必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管理的整体效率,这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收益就是将高校教务事务的管理从传统的手工劳动变为目前的自动化管理。此外,高效的教务信息化管理对提高教学管理效率所起到的作用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提高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对策

提高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水平需要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但具体归纳下来,一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信息化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信息化管理系统必然会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也必然会逐渐趋于现代化、网络化。为了能够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作用在高校现代化教学管理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高校必须重视信息化管理系统对高校现代化教学管理带来的影响,从而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1]郭朝军,余春玲.论信息化管理系统对高校现代化教学管理带来的影响[J].现代企业教育,2012(23).

[2]林三洲,刘君.信息化在高等教育建设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湖北社会科学,2006(11).

关键词:教学管理系统;成人高等教育;成绩管理

一、系统设计与实现

(一)系统运行环境

服务器按系统需求和投资规模,选用HPML370G3作后台服务器,配备双P42.8G处理器、2G内存、3个72.8GSCSI硬盘,64M双通道阵列卡。客户机须采用高质量的PⅡ以上机器,内存64M以上,显示器至少支持800*600分辨率,硬盘在10G以上,配备激光打印机或宽行针式打印机。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2000/NT操作系统,数据库采用SQL,它具有高稳定性能,高吞吐量,高完整性,高安全性,高可用性,并且在系统扩展时仍能保持高性能,客户端开发工具采用Delphi6.0。客户端运行于Windows98/Me/2000/XP环境下,操作简单易掌握,采用TCP/IP协议,这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网络协议。①

(二)管理系统组成

(三)系统的具体实现

管理系统共分学籍管理、成绩管理等几个功能模块。在系统的实现中,数据库的连接、用户权限的分配、成绩管理等是一些关键的问题。限于篇幅,以成绩管理模块的实现为例来说明。

系统成绩管理模块的实现:学生成绩的管理是在学生基本信息建立之后,也就是在学籍管理处理完成之后进行的。学生成绩的管理是成人教育教学管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成绩管理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校成人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甚至将影响学生的正常毕业和学校的办学声誉。

每年新生报到注册、分班结束后,马上进入成绩管理阶段。系统首先要求各教学系必须输入本班级的教学计划,系统管理人员根据各教学系成教教务员的要求开放相应的权限建立相应的班级教学计划,一旦教学计划输入并检查无误之后,打印教学计划并加盖公章报送继续教育学院。系统管理将在一天之内屏蔽教务员该项权限。学生每门课程考试结束后,教务员可与系统管理员联系提出成绩输入的要求,每次同时只能输入三门课程的成绩,成绩输入完成并检查无误之后,必须将成绩打印三份,并将其中一份加盖公章后和原始成绩登记表交继续教育学院,系统管理员将在一天之内屏蔽教务员该项权限,以保证成绩不被随意修改。统考成绩则只能由继续教育学院成绩管理工作人员批量导入管理系统。

(四)系统功能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系统经过近一年的开发、调试,于2004年初正式投入使用,它的主要功能有如下8个模块,该系统功能较为全面,且操作方便。

学籍管理:学生、班级信息,新生分班,学生、专业与学籍异动,学生注册与交费。

成绩管理:教学计划,考试成绩,考试名单与安排,成绩回收,免修免考,毕业审核,毕业生档案归档;班级信息。教学计划及其执行情况,考试、统考、补考成绩管理等。

教材管理:教材信息;供应商信息;教材入库登记,教材回退;班级发放教材,班级教材回退。

档案管理:档案柜建立;档案盒建立;档案信息管理;档案查询。

统计报表:毕业生信息查询;学生人数统计,成绩统计,学员个人成绩单,考勤,注册,缴费登记表和审核表。

数据接口:导入招生等上级下发数据,导出学生各类上报数据,导入学生统考候补名单、统考成绩名单、学员名单和相片,导入统考成绩等数据。

系统设置:建立用户权限组,设置密码,参数设置,统考课程设置,常用字典设置,导出导入数据管理,升级文件管理,数据冗余管理,日志管理,查询分析器。

帮助:系统信息,查看消息,发送信息,系统智能,手动升级。

二、系统的优势和特色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具有教学教务管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同时具有对成人教育师生教材、档案进行管理的功能。系统投入使用一年来,在理顺学籍学生和进修生管理,毕业生数据审核,强化主办系教学教务管理、学生教育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减轻了管理人员劳动强度,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校、系两级管理模式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系统界面设计先进,操作简单方便,对操作人员计算机水平要求不高,只需具有一定的Windows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都能轻松自如地进行业务管理。

(一)具有良好的教务管理系统性能

(二)档案管理和教材管理具有特色

档案管理功能模块是针对成人高等教育新建立的一个二级档案室而设计开发的,使用计算机来管理档案资料,不但方便有效地管理档案资料,而且也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地查阅有关学生档案资料。在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节省了许多人力和物力。在教材管理上,系统投入使用前,是以手工账单式来管理教材的采购、入库、出库、清点和统计等工作,系统的投入使用,根本性地改变了学校成人高等教育一直以来教材手工账单式管理。使用计算机来管理教材的采购、入库、出库等工作,不但大大减轻了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同时也大大地降低了工作出错率,了解当前教材使用情况极为方便,特别是有关统计报表工作是手工作业时无法相比的。在毕业生离校时,能快速准确地统计并打印出每个学生使用教材的情况,并做到准确无误。

关键词:实践教学管理权限控制信息安全

1、权限设计概要

不管是什么系统,权限都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如果权限有问题,那么系统就会留下漏洞,给人留下可乘之机,严重威胁系统的安全性。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实践教学管理工作的进行,而实践教学管理工作中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应该明确,责任人的明确靠的是权限的明确。因此,权限控制在实践教学管理系统中十分重要。

2、实践教学管理系统中权限控制容易出现的问题

3、实践教学管理系统权限控制模块的正确构建

3.1原则简述

权限逻辑配合功能逻辑。即权限系统以为功能逻辑提供服务为目标。相当多细粒度的权限问题因其极其独特而不具通用意义,它们也能被理解为是“功能逻辑”的一部分。有的问题既可以认为是一个细粒度的权限问题,也可以认为是一个功能逻辑问题。对于功能逻辑问题,在整个权限系统的架构设计之中不予过多考虑。当然,权限系统的架构也必须要能支持这样的控制判断。或者说,系统提供足够多但不是完全的控制能力。即,设计原则归结为:系统只提供粗粒度的权限,细粒度的权限被认为是功能逻辑的职责。

3.2目标

3.2.1直观

因为系统最终会由最终用户来维护,权限分配的直观和容易理解,显得非常重要,系统不辞辛劳的实现了组的继承,除了功能的必须外,更加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足够直观。

3.2.2简单

包括概念数量上的简单和意义上的简单还有功能上的简单。想用一个权限系统解决所有的权限问题是不现实的。设计中将常常变化的“定制”特点比较强的部分判断为功能逻辑,而将常常相同的“通用”特点比较强的部分判断为权限逻辑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路。

3.2.3独立

将权限控制模块单独于其他功能模块,功能模块通过与权限模块的交互获得权限结果。好的系统,应该将权限逻辑集中起来,由专业的安全引擎进行设置、解析。功能逻辑调用安全引擎,获得权限结果,不再使用非专业模式。

3.2.4扩展

采用可继承的方式解决了权限在扩展上的困难。引进“组”概念在支持权限以组方式定义的同时有效避免了权限的重复定义。权限控制系统应该是可以扩展的。它应该可以加入到任何带有权限空能功能的系统中。就像是组件一样可以不断被重用,而不是每开发一套管理系统,就对其权限控制功能进行重新开发,以满足业务系统中的功能权限控制。传统业务系统中存在两种权限管理,其一是功能权限的管理,而另一种则是数据权限的管理,在不同的系统之间,功能权限是可以重用的,而数据权限则不能。

3.3权限控制的技术实现

3.3.1功能级权限控制技术实现

功能权限控制技术,一般可以使用基于角色访问控制技术RBAC(RoleBasedAccessControl)。该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各个系统,非常容易掌握。

权限设置。一般来说,一个系统需要提供以下功能:(1)角色管理,由用户定义角色,给角色赋予权限;(2)用户角色管理,由用户给系统用户赋予角色。(3)用户定义权限,对于更加优秀的系统,还可以支持用户定义权限,这样新增功能的时候,可以将需要保护的功能添加到系统。

3.3.2数据级权限控制技术实现

目前,数据级权限控制领域,一直没有统一的技术。总的概括来说,软件开发人员采用以下几项技术:(1)硬编码,也就是将这种逻辑以if/else等形式与业务代码耦合在一起,这种情况居多;(2)使用规则引擎,就是将这些权限逻辑以规则形式提出来,并使用规则引擎解析规则;(3)使用第三方专业软件,比如有开源中间件Ralasafe;商业产品OracleEntitlementsServer,IBMTivoliAccessManager;开源框架SpringSecurity等等。

上述提到的方法各有优劣,需根据实际需要选取最合适的方式。

4、结语

权限控制是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系统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优秀的权限控制是一个优秀的管理系统的标志。本文就实践教学管理系统的构建过程中易出现的权限问题展开讨论,总结了一般构建方案并给出了应该遵循的一般原则,为实践教学管理系统的权限控制模块提供了指导依据,有利于系统的完整构建,从而有助于高校实践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推动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1]代文龙.权限系统概要[EB/Ol].,2003.06.

[2]段云所.信息安全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管理系统;开发应用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是培养本科生问题意识、科研意识、应用意识以及激发思维、探求真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等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本科阶段学习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的一次大检验。因此,全面做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做法之一就是,自主设计并开发了“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管理系统”。

一、系统主要功能

(一)用户管理

(二)系统开启与关闭

(三)添加或修改用户信息

(四)添加或修改论文(设计)题目

在向师生征得足够数量的论文(设计)题目后,可利用本系统由管理员批量添加论文(设计)题目及相应指导教师等信息,同时提供修改或删除功能。若选择删除,也将会清除选择该题的学生用户的选题信息。同样需说明的是,每一年各专业的选题数量要大于该次选题的学生数,从而在系统内可限定学生“一人一题”。

(五)添加或修改通知公告等

(六)查看论文(设计)题目及指导教师信息

(七)学生网上选题

(八)信息查询与搜索

(九)师生在线互动

这是本系统的又一项重要功能,也是主要特色之一。教师用户可点击学生姓名,发送留言,学生用户也可点击教师姓名旁的图标给指导教师留言,从而实现师生互动。教师和学生在线留言时,如不填写“发送给某人”,则视为公开留言,所有用户均可查看,否则,只有对方才能看见。其中未读留言作高亮显示。同时,还可在线记录指导教师平时的指导情况或指导信息。

(十)论文(设计)电子文档的上传与下载

本系统支持word和pdf两种格式电子文档的上传或下载。此功能可由以上三类用户自由实现,不受用户限制。毕业论文(设计)电子档原文上传,不仅方便指导教师修改,同时也方便最终定稿论文(设计)电子档的入库存档,为毕业论文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便利。

二、系统应用效果

目前,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管理系统已基本实现了功能完备、结构合理、界面美观、使用方便、运行速度快、占用空间小等开发目标。通过近年在信阳师范学院的正式使用,本系统已成为学校整个教学管理系统中别具特色的管理软件之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提高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管理水平

从征题、选题,到互动、答疑,直至论文入档、成绩管理等均可通过本系统轻松完成,基本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在线操作和管理的目标,从而大大提高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实现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工作的高效化管理。

(二)提升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质量

(三)调动了师生双方工作或学习的积极性

在使用本系统之前,由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管理是松散的、滞后的,因而指导教师的指导过程和学生的写作或设计过程都带有一定的隐蔽性、随意性,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不高。而本管理系统的使用则实现了指导过程和写作或设计过程的实时显示和监控,从而大大调动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

[1]葛方振.基于网络的毕业论文管理平台的架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4).

关键词:数字化实验教学;硬件架构;安全体系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数字化技术已经深入渗透到各大专院校的教务工作中。实验教学的数字化建设不仅能够将教学管理层次不断提升,还可以全方位地改善学校的教学模式,从而大大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构建校园公共管理服务网络平台——实验教学系统,实现网络化、数字化的管理与服务,以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

1平台硬件架构设计

2系统安全体系设计

3总结

合理的硬件架构设计能使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良好的安全体系设计为学校日常工作事务的处理和诸多教育政策文件提供重要安全保证,本系统有效地利用数字化技术,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马骏.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防火墙技术应用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

[2]肖云.基于SpringSecurity安全的Web应用开发.计算机与现代化,2011.

THE END
1.springboot辽宁财贸学院教学设备管理系统计算机毕业设计源码18893在选题背景的基础上,本文将重点研究辽宁财贸学院教学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通过调研相关文献和案例分析,探讨如何构建一个高效、可靠的教学设备管理系统,以满足学校日益增长的设备管理需求,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2研究现状 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接受的生活方式。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https://blog.csdn.net/vxbishe2/article/details/144396716
2.学校管理软件系统的全面解析与优选指南学校管理软件系统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服务等活动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综合管理系统。其核心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学生信息管理、教职工管理、课程安排、教学资源管理、家校互动、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等。 学生信息管理: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考勤管理等,有助于学校全面掌握学https://www.pbids.com/aboutUs/pbidsNews/1861300265665269760
3.教务管理系统需求分析20230718001519.pdf教务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前? 1.1 编写?的 教务管理?作是?等学校教育?作的?项重要内容,是整个学校管理的核?和基础。教务管理?作是指学校管理?员按照?定的教育?针, 运?先进的管理?段,组织、协调、指挥与指导各?员的活动,以便?效率、?质量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718/8117105126005111.shtm
4.教务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20240126.pptx教务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目录引言用户需求分析功能需求分析非功能需求分析技术需求分析项目计划与进度风险评估与对策01引言0102项目背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教务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建设教务管理系统,可以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和教学管理的复杂化,传统的人工教务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高效、准确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07892711.html
5.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范文(精选10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范文(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篇1 一、引言 1.背景分析 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对于图书馆的https://www.ruiwen.com/baogao/6437442.html
6.?《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第四章 饭店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饭店管理信息系统的的结构及信息流程,掌握各个子系统的功能需求,以及饭店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并能较熟练运用饭店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饭店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流程及各个子系统的功能需求、结构等知识,主要掌握预订接到待系统、账https://lyxy.glut.edu.cn/info/1086/14723.htm
7.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管理及资源共享平台项目招标告知函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建设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管理及资源共享平台用于对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场所、虚拟仿真实训设施设备和虚拟仿真实训资源进行跨专业、跨院校、跨地域的统筹管理,具备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过程的监控分析及虚拟仿真实训资源汇聚分配的管控统计等功能。满足国家教学资源库系统和学校教务管理https://wlyxy.ybzy.cn/info/1040/2295.htm
8.需求分析报告(通用12篇)综合文档本产品是针对电脑进行排课的需求设计的,可以完成:基本数据录入与维护、课程表编排、课表冲突分析报告、课表输出、可以直接或导出至Excel打印总课表、教师课表、班级课表、场地课表、系统管理。 1.3定义 缩写词 学校排课系统软件:学校排课系统软件是为了帮助学校老师对学校的排课更加方便和快速制作处课程表及其管理学校的课https://www.027art.com/fanwen/wendang/13436384.html
9.2018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第一部分教学计划 一、专业名称 老年服务与管理 二、专业代码 690301 三、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 四、学制与学历 三年制专科 五、就业面向 初始岗位群:各级各类养老及涉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及基层管理者、社区服务与管理员、老年产品及老年产业营销员、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工作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8.htm
10.网上商城毕业论文模板(10篇)本系统是根据地市级广播电视大学(简称电大)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实际,涵盖了学生的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全过程,实现了学生分组、论文选题、毕业论文相关文档的提交与管理以及成绩统计与管理等功能。 1.1 系统需求分析 该系统是针对地市级电大毕业论文管理的现状,坚持“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解决论文辅导具体业务的网络https://www.haofabiao.com/haowen/33531.html
11.软件工程复习总结51CTO博客需求分析是软件定义时期的最后一个阶段,它的基本任务是准确回答“系统必须做什么”这个问题,即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准确、清晰、具体的要求。在需求分析阶段结束之前,系统分析员应该写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以书面形式准确描述软件需求。 2、教学管理ER图 3、电话系统状态图 https://blog.51cto.com/u_15061944/4192460
12.「工具模型」ODTDLD实用知识图谱:70个超全的模型和工具HPT模型,是通过运用涉及行为心理学、教学系统设计、组织开发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实施的广泛干预措施。因此,它强调对目前的以及期望达到的绩效水平进行严密分析,找出产生绩效差距的原因,提供大量帮助改进绩效的干预措施,指导变革管理过程并评价其结果。 ④于加朋-CDOS模型 CDOS这一名称取自四个英文单词(Course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1785531785667919&wfr=spider&for=pc
13.大数据时代下电子商务服务论文(通用11篇)微服务电子商务物流平台,统一建置一些符合当地商家运作需求的管理信息系统,如商品管理系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服务效果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以应用系统托管的模式向商家提供信息服务,可减免入网商家的建置成本。通过对微服务电子商务平台主要功能进行分析,在该体系结构下,用户可通过Internet、局域网或电话等方式访问信息平https://www.wenshubang.com/dianzishangwubiyelunwen/990948.html
14.医药营销论文二、对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的系统分析 1.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内外环境 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作为学校教学系统的子系统,与理论教学系统、学校管理系统、社会需求系统等其它子系统密切配合、互相推动,在不断变化中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所示。 依据系统论整体性原则,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由若干相互依赖相https://www.yjbys.com/file/yiyaoyingxiaolunwen.html
15.专业建设规划在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400万元的资助下,结合历年上海市民办教育专项资金项目资助,本专业已建成一个集物联网基础实验、智能家居实训系统、物联网关键技术、智能交通演示系统等多个实验室的物联网综合实训中心,基本能够满足学生校内实训教学需求,模拟实际物联网公司的运行方式,实现学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https://public-info.aurora-college.cn/2018/1026/c318a16280/page.htm
16.呼图壁县人民政府网2.4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落实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统筹校园信息化整体规划,建设高速稳定的校园网络,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促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全过程。2021年10月,在原有教学管理系统http://www.htb.gov.cn/gk/wj/889906.htm
17.精选监控系统方案四篇因此,本系统主要贯彻“高质量”、“低价格”、“稳定性高”三条主线来进行设计。 三、需求分析 广东省某智能住宅小区,总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小区占地约3万平方米,娱乐社区及超市约占地1.5万平方米,各类建筑总计19栋(高层3栋,中低层3栋,别墅8栋),是集休闲、娱乐、购物、住宅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智能住https://www.unjs.com/fanwenku/383586.html
18.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精选11篇)建立公共信息系统,提供先进数字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功能齐全的教学管理系统;配合“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建设内容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实现数据资源共享。通过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服务社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教育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服务信息化。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150925101805_312174.html
19.管理系统学习心得体会10篇我想先描述一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职能:数据的收集和录入,负责数据的存贮,负责系统内信息的传输,数据的加工,模型的建立、求解、应用和修改,输出信息,向各管理层提供信息,支持决策,管理信息系统自身的管理及维护。后面主要为根据结构化的系统规范来讲主要有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等等。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xinde/4246709.html